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宋 >

第547章

新宋-第547章

小说: 新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保忠报告,而是直接向宣台察报。

这让石越心里十分的恼火,但是要处理起来,却是十分棘手。这与他十几年前

平夏时的情况大为不同,平夏之时,上面有一个意志坚定的皇帝,宰相们虽有分

歧,但便是吕惠卿,对他也并无掣肘:下面则是刚刚经历军事改革,整编方毕的禁

军,军队之间虽也有派系,但主要还是与西夏作战已久的西军,大体来说,那个时

候,从皇帝到普通的将领,都是抱着一种同仇敌汽的态度,希望大宋朝在励精图治

之后,打一场扭转国运的战争。因为,许多的分歧,都被这种大的心态所掩盖。

而如今呢?石越权位虽然抚重于平夏之时,但他所处的环境,也已大不相同。

较之十余年前,大宋朝上上下下,早已自视为强国。十余年前对西夏,西夏

弱,宋朝强,而宋朝仍然视内部纷争不已的西夏为强敌,谁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与

轻视:可现在,纵然以实力来说,辽国与大宋不过半斤八两,棋逢对手,但是朝野

之中,许多人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心的。这种自信心既是好事,却也是坏事。坏

的一方面,便是因为过于自信,于是大敌当前,内部的矛盾,该有仍然有。

朝廷之中有矛盾,将领之间也有矛盾,在河北打仗,他要驾驭的是几乎大宋军

队中的所有派系,有许多将领,虽然经历了对西夏的战争,作战经验更加丰富,但

是坏的一面却是,他们的官爵更高,资历更深,更难驾驭,更麻烦的是,许多人还

与朝中党派有牵扯不清的关系。而在以前,他要对付的,不过是种愕等区区数人而

已—而且种愕这些人,想法与他其实也没多大的分歧。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

在进攻作战之时的分歧,永远会比防御作战时要来得少。

不管怎么说,对付唐康、李浩、仁多保忠,甚至是郭元度,石越也不是一句“

行军法”便威胁得了的。仁多保忠虽是异族,但有保驾勤王之功,忠心耿耿:唐康

与他亲如兄弟,恃宠而骄亦是难免:李浩资历极深,又是新党,石越如果不想惹出

大风浪来,轻易也不能定他罪名一便是郭元度,朝中也是有人的。

况且他能把唐康怎么样?别说他下不了这个手。就算唐康与他毫无关系,便在

七月四日,他刚刚收到小皇帝亲自拟写的一份诏书,诏书中小皇帝不仅称赞了姚咒

与拱圣军守城之英勇,还褒奖了唐康、李浩不惧强敌,救援深州的忠义,诏书称他

们虽未竞全功,但大战契丹精锐骑兵,已令韩宝、萧岚胆寒。更重要的是,“袍泽

有难,则感同身受,义之所在,则奋不顾身”,较之大宋朝一朝宣扬的契丹人“胜

不相让,败不相救”的卑劣,更是形成鲜明的对照,是大宋之所以必然击败辽人之

铁证一

石越分明的感觉到,小皇帝已经不甘寂寞,在这场战争中,他已经开始一点点

的宣示自己的存在,而且,只要有机会,小皇帝就嘉奖、称赞那些敢于进攻,敢于

与契丹打硬仗的将领与军队,而不论其是非成败。

这分明是包含深意的!

皇帝的确很聪明。

这实际上,也是对石越施压。

尽管现在皇帝所能做的也就是这么多,至少枢密使范纯仁不会因此施压石越必

须救援深州,枢密会议也保持了足够的耐心。但皇帝就是皇帝,大宋朝仍然是一个

君主制的国家!他的影响力没有人敢小觑。

况且,实际上韩维与范纯仁也很关心深州的存亡。

而且,仁多保忠的指责是很有道理的—深州今日的局面,与唐康、李浩擅自

进兵,损兵折将,致使实力大损是有直接关系的。倘若晓胜军、环州义勇等到神射

军到来,两军各兵进攻,步骑配合,深州不至于落到这般境地。仁多保忠认为自己

也是主张救援深州的,只是在晓胜军实力大损,辽军已然有备的情况下,他迫不得

已,才取其下策,屯兵武邑。

但这些都不代表石越可以去打皇帝的脸。

他能顶住压力,不再采取添油战术,继续往冀州派些无用的援军,便已经不错

了。按理说他是应该这样做的,万一深州果真失守,宣抚使司至少可以以此推卸责

任,而不必背黑锅,被人指责他救援不力。

这算是他当到右垂相的一个好处—官越大,表示背得起的黑锅越大。

石越同样深知深州若然失守,对士气民心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甚至可能会影

响到战争的走向,宣抚使司关于深州的情况是一日两报,但是,他绝不会因此而乱

了阵脚。他知省唐康的那点心思,唐康将深州视为他青云路上最好的一块垫脚石

只要保住了深州,对他的前程有着极大的好处。但是,对于唐康因此而沉不住气

进退失据,气急败坏,石越亦不由得有些失望。

倘若计唐康处在他现在的位置上,他能按捺得住么?

有大格局者,无时无刻,都能把握住自己的节奏,不会轻易的因为一些小小的

利害,便随着别人的节奏起舞,在这个方面,唐康仍需要更多的历练。

其实石越心里面也是很焦急的,他不断的着人去催促王厚、何畏之以及来援的

西军诸部,同时派出数拨使者询问慕容谦的情况—此事倒是让他稍觉安慰,至少

慕容谦已经到了真定府。而且便在慕容谦抵达真定府的当日,渭州蕃骑也到了井隆

—他们在路上遇到道路被洪水冲坏,因此耽搁了不少时日。

对于慕容谦,他是放心得下的,因此他只是令他便宜行事,自己决定是否要救

援深州—他知道姚雄在慕容军中,倘若过多催促,反而会干扰慕容谦的判断。

伯唐康一石越丢下唐康、李浩的札子,止不住的摇头。

“垂相,还有一封札子,是定州段子介送来的一”范翔汁意到石越的脸色

猜到定是对唐康有所不满,他因与唐康相善,自免不了要从中缓颊。实际上,唐

康、李浩在苦河无功而返,上呈枢府的报告,虽经石越过目,却也是范翔的手笔。

小皇帝会下诏大特唐康、李浩的功绩,与这份报告的错辞巧妙,自然大大有关。

“他说什么?”石越以为是请罪的札子,也不打开,只是向范翔问道。

“他想要火铣二”

“火铣?”石越愣了一下。

范翔却是会错了意,忙解释道:“听说是兵研究造的一个手持火炮一”

“他不知道如今有多少人弹勤他么?”石越打断范翔,“这段子介,他不赶紧

上表给自己辩护两句,还要什么火铣?败军辱国,他还想着能做定州知州?”

范翔也是吃了一惊,“朝廷已经下旨了么?”想想,又实为段子介不平,忍不

住又说道:“这实是不公平!”

“有何不平?”石越冷冷说道:“打了败仗,便要承担责任。这是国家法度

凡是吃败仗的,都要受处分。”

“垂相,恕下官直言,这可不是多劳多怨么?镇、定那些人,缨城自守,自然

不会吃败仗,也挨不到处罚。段子介这样,反而要受责罚。胜败兵家常事一”

“借口何人不会找?”石越哼一声,范翔不敢再多说,却听石越又说道:“吃

了败仗,不管是何原因,总要受处分。这个法度不能废,否则后患无穷。不过朝廷

亦不是不知道他的苦衷,枢密会议定议,罢段子介定州知州、飞武一军都指挥使之

职,但大敌当前,仍许他戴罪立功,权领定州军州事,以观后效。”

这责罚却是极轻了,范翔放下心来,笑道:“这定是垂相保他了。”

“我保他有何用?”石越淡然说道,“皇上亦看中他,亲口替他说情,总不能

两府诸公连皇帝的面子都不买。他倒是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前程,想着什么火铣?

他说了要火铣做甚么?”

“他想重练新兵。”范翔与石越相处日久,渐知石越心意,听石越说话,知道

表面上石越虽不假辞色,实则是已经许了,因笑道:“原本弩是最好的,训练亦简

单,但他怕朝廷不会将弩这种军国之器颁给他的定州兵。”

“大敌当前,还墨守成规。不过,这兵器研究院何时造出火铣的?我如何不知

道?”

“垂相日理万机,哪能连兵研院这些些小事,亦能操心?或曾察告垂相,垂相

忘记,亦未可知。”范翔笑道:“不管怎么说,昔诸葛武侯罚二十以上皆亲揽,实

不足法。学生己纤查过,这火铣当日兵器研究院造了一批为试验之用,因非军国之

器,便束之高阁。后来朝廷曾将图纸赏给高丽与邺国,那批火铣便封存起来了。”

石越疑惑的看了范翔一眼,“你如何知道这么清楚?这段子介的公文来了多

久?你便行文给枢府了?”

“段子介文书上午方至。”范翔笑道:“学生如何记得这许多事,幸而宣台之

中,有个博闻强记之人。十日前垂相令勾当公事黄裳回注京清查火器账册,看看朝

廷有多少火器,各存于何处,以备{时之需,黄裳回来之后,便是个活账册,凡与

火器有关之事,只要问他,莫不清楚。这甚么火铣,哪怕让兵研究自己去查,没个

十天半月,只怕他们也不会有结果。”

“他们造了多少火铣?”

.当时造了四百支,其中有八十三支登记报废,计有三百一十七支,一直封存

在注京火器库。”

石越点点头,道:“段子介既然要,便全部给他。再令真定府武库拨给他三百

架弩,一百匹马。你回文给他,兵不在多,而在精。不要重蹈覆辙,少招些无赖地

痞,招兵要招老实本份,有家有业之人。本相不指望他立建奇功,不要急于雪耻

要沉得住气。”

“是。”范翔连忙答应了。

石越盼咐完毕,将段子介的札子丢到一边,又问道:“河东那边如何了?”

“观吕惠卿、折克行、昊安国、种朴的报告,似可确定耶律冲哥并无真正攻打

河东之意,其只想牵制河东诸军。十天前,种朴派兵出雁门试探,夺了辽人两寨

但回程途中,又被耶律冲哥伏击,损兵折将。昨日枢府送来折克行、吕惠卿的奏折

抄本,尚未及上呈垂相过目一”

“哦,他二人说什么?”

“折克行称此刻与耶律冲哥作战,不过徒然杀伤,无益战局,既然耶律冲哥并

不主动进攻河东,河东诸军仍当以防守为主。诸军应该勤加习练,各州都要储备军

粮器械,日后若要反攻辽国,河东方有用武之地。耶律冲哥用兵狡诈,凭河东诸军

与之对敌,守则有余,攻则难成。要对付耶律冲哥,还是要河北成功,一旦幽州告

急,耶律冲哥只怕也难以在云州安生,只要他驰援幽州,河东诸军,便易于成

功。”

“他倒是想打便宜仗。”石越骂道,他心道他还指望昊安国奇袭成功,但这是

绝密之事,折克行不会在折奏上提起,他也只能绝口不提。只问道:“那去协防雁

代的神!十九营究竟到了何处?”

“上次来报,他们在西汤镇一带道遇山洪,道路被毁坏得厉害,有几座桥梁都

被冲毁了,行进不得。此后便无消息,不过学生以为,如今已是七月,天气好转

当地官员已在抢修道路,应当要不了多久,太原便会有他们的消息。反正河东如今

并无危险,他们早一日到,晚一日,倒也无关紧要。”

“这是朝廷之失。早当在河东路也建一个火炮作坊,为防地方割据,便因噎废

食!”石越痛声反省,忽见范翔脸色尴尬,因问道:“怎么一”

范翔尴尬笑道:“垂相所言,亦是吕惠卿奏折所言诸事之一。他建言朝廷亡羊

补牢,在各路及重要军镇,皆要兴建火炮作坊,朝廷想问垂相意见一”

“这大可不必因人废言,只管回复朝廷,此亦非吕惠卿首创,昔日君实相公在

时,早有此意,此事范枢使亦知。”

“是。”

“吕惠卿还说了何事?”

“另有三事:深州有必救之理:胡人不可领兵:请率太原兵出井隆以援深

州。”

石越笑道:“他的太原兵能济得何事?不过迎合皇上而已。”

范翔更是尴尬,但他不敢隐瞒,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前日勾当公事高世亮出

使河东回来,曾与学生言道,吕惠卿在太原练兵,士甲颇精。太原、雁代之地,本

来民风到悍,太原兵虽只是教阅厢军,然吕惠卿在太原有年,教阅厢军一直操练不

辍,非他处可比一”

石越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冷冰冰的说道:“他是太原都总管府,守好自己

辖区便可。慕容谦已至镇、定,他若去了,是他听慕容谦节制,还是慕容谦听他

的?”

“是。”范翔不敢再说,连忙闭嘴。

却听石越又没好气地问道:“王厚呢?何畏之呢?到了何处?”

范翔正要回答,却见厅外石鉴急匆匆的走来,见着石越,行了一礼,兴奋的说

道:“垂相,王厚、何畏之到了。”

“哦?!”石越喜出望外,站起身来,石鉴又笑道:“非止二位将军,还有威

远军已至南乐、云翼军已至清丰、龙!军已至模阳,横山蕃军右军也已渡过黄河

不日皆可抵达大名。”

石越与范翔对视一眼,皆是精神一振,正要出门去迎接王厚、何畏之,却见昊

从龙也大步进来,察道:“垂相,好消息,枢府来了消息,太皇太后已经应允,且

不忙调神锐军、振武军,先调铁林军、宣武一军前来,不过太皇太后明令,此二军

须归入右军行营都总管司,由田侯节制。”

“好,好!管它由谁节制,远水解不了近渴,总比要等神锐、振武来得好。看

来陈履善没白回京师。”石越此时根本不再计较这些细节,笑道:“走,去迎接王

将军与何将军!”

第二十七章臣忧顾不在边陲(五之上)

当石越称赞陈元凤的时候,他其实并不知道陈元凤在注京做了些什么。

陈元凤去京师,一则是为了协调有关粮草军资之事,一则是为了亲自向太皇太

后、皇帝、枢密会议汇报战争的进展—这个本不是石越本意,石越原本是希望由

参议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