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翔 >

第39章

宋翔-第39章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书人道:“李招抚现下以兵进杞县,即刻就要出兵进取东京,这是关乎北伐成败的大社。还请邵都统早日出兵,协助我军。”

一听李显忠要进取东京,邵宏渊心里便不舒服,悻悻道:“当此盛夏之时,手摇羽扇于清凉犹为不堪,何况是在烈日中被甲苦战乎?士卒彼惫,我也无奈,你去转告李招抚,我一定尽快出兵也就是了。”

下书人无奈,只得告辞回雎州。

下书人刚出大帐,邵宏渊更压不往怒火,一抬手“哗啦”一声,将桌子推倒,大声道:“李显忠算什么东西,才打了几个胜仗,得了几座州城,就敢来对我指手划脚的,要是被他取了东京,那他还不是要飞上天去了。”

邵世雍也道:“爹,他这分明就是居功自傲,不把您放在眼里啊!”

李石也道:“都统大人,依我看来,是皇上到了宿州,他是想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表现。”

邵宏渊“哼”了一声道:“我偏不出兵,看他李显忠有什么本事去取东京,到时候取不下东京拿什么在皇上面前表现。”

下书人回到睢州的时候,李显忠正在临时的帅府大摆酒宴和众将畅饮。

知道皇帝到宿州督战,也接到了督都府的军令,李显忠立即分兵两路,分别于四月三十日,五月二日顺利的攻下了归德和雎州,现在前锋已进驻了杞县。成为继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进军朱仙镇之后,宋军打到离东京汴梁最近的地方。连日以来,李显忠都在帅府大摆酒宴,庆贺攻取归德和睢州之功。

一但取下了东京,自己将为大宋立下不世的战功,成就恐怕还要在当年的岳飞之上。从自己绍兴九年(1139年)归宋以来,一直就梦想这一天。“那时,我李显忠的名字将位列在岳、韩、张、刘、吴之上,名垂青史。”

听了下书人的回报,李显忠根本不以为然,“邵宏渊那厮不知好歹,本帅好心好意请他来一齐共取东京,不想这份大功他却不要,让于本帅独享。就看本帅收复东京之后在去问邵宏渊,看他有何面目来回答本帅。”说着举起酒碗道:“来,干了这一碗。”

“干。”众将一举碗,大笑着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时俊大笑道:“这都是招抚大人指挥有方。我看收复东京指日可望了。”

刘源也笑通:“现在金兵都叫招抚大人吓破了胆,看来金人也要给招抚大人送个绰号叫‘李爷爷’了。”

李显忠也大笑道:“我有何德能,也敢和宗忠简、岳武穆相比。”

虞公亮却皱了皱眉头,想不到李显忠竟有些骄纵之意了,而在场众将竟也都一味奉承,没有人劝上一句。他欲出言提酲,却又有些犹豫。他自知自己身份特殊,因此时时自省,唯恐自己无意之间留露出地位高人一等的样子来。

这时一个士兵进来报道:“禀报招抚大人,杞县来报,有金军调动的迹像,大约有万人。”

李显忠哈哈大笑道:“不过区区万人而己,有何惧哉。”

虞公亮实在忍不往,起身道:“招抚大人,我军尚末收复东京,可万万不能轻敌呀。”

李显忠知里有些不快,但虞公亮可不是一般人,本身的职务虽然不高,但却是虞允文的儿子,又是准驸马,对他李显忠也不好申斥,只好道:“虞统制,你也太多心了,纥石列志宁十万大军尚且被我军杀得大败,何次是这区区万人。”

虞公亮凛然道:“招抚大人古语道:骄兵必败。何况金军现在元气未伤,国力无损,怎可如此大意。”

李显忠摆摆手道:“也罢,也罢,待明日本帅亲自出兵,去战金兵。今日正是欢宴之时,不谈军务,来来,今天咱们先喝个痛快。”

这时又有一个士兵跑进帅府:“禀报招抚大人,宿州都督府来书,皇上要到我军大营督战,亲眼看着我军收复东京。”

“什么,皇上到了李招抚的大营督战?”杨炎一听魏胜说完立刻站起身来,“这可太危险了。”

魏胜台起手,示意让杨炎坐下。其实不仅是杨炎,在场诸将听了这个消息无不吃椋。皇帝居然不在宿州侍着,偏要到李显忠的大营督战,李显忠的大营可是北伐的最前线,可不比在宿州那么安全。简直可以说是危险无比。

魏胜又道:“现在西路的邵都统在襄城屡攻不下。一时无力支援李招抚。因此我和李制置商议决定暂缓进攻泰安,先按兵不动,随肘准备支援李招抚,各位可以回去通告各营准备。”

杨炎回营,把这消息告诉了曹勋和高震,这两个家伙也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高震道:“我的娘啊,皇上要亲自到前线来呀,会不会也到我们这边来看看。”

曹勋一脸沉思状:“这到是很有可能的。”

杨炎和高震一怔,两人看着曹勋道:“为什么?”

曹勋嘻嘻一笑道:“我听说这回永安公主和永宁公主也跟皇上一起来了,皇帝怎么也会到我们这里来看看的。”

说着三人都大笑起来。不同的是杨炎是苦笑,而曹勋和高震两人却是捧腹大笑。

其实赵眘准备到宿州督战时就己经想好了,一定要亲自到前线去体会一下战场上那股金戈铁马的气势,这是他多年以来的梦想。早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采石大战的时候,还是太子的赵眘就曾欲向皇帝赵构请令,到前线督战。后来听了老师史浩的议建,改为了“儿臣当为陛下前部”。从那时起,赵眘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亲自指挥宋军收复东京,攻克中都。金帝白衣自缚出降,跪伏在自己的马前不敢仰视自己。

而且自从赵眘继位以来,在历兵抹马,聚草屯粮的同时还勤学弓马,练习骑术,名义上是带头武备,实际上也是为自己亲自上战场准备。

不过赵眘知道,如果自己要是直接提出要到第一线督战,别说是主和派,恐怕就连主战派的大臣也不会同意,更别说是太正皇赵构更是一定会反对的。宋朝不比汉唐,大臣反驳皇帝的意见是家常便饭。许多事情没有中书省同意,皇帝也决定不了。因此赵眘耍了个手段,只说是到宿州督战,果然并没有太多阻力就得到了中书省的通过。

经过商议,最终决定,由太子赵淳监国,留下陈俊卿,叶颙在临安主持大局,杨沂中主管临安军务。随赵眘亲征的军队三万,护驾的武将是待卫步军司都指挥使吴珙,和副指挥使戚方。随行的官员有汤思退、钱端礼、梁克家、汪应辰、王十朋、吴芾、陈良翰、蒋芾、以及近习曾觌、龙大渊、张说等。

而赵月如和赵倩如知道赵眘到宿州督战的消息以后,立刻也要求一起去。最终赵眘拗不过这两个公主,也知道她们在尚武院里学过弓马武艺,自保应无大碍,也就同意了。

等赵眘一行到了宿州,知道李显忠以经兵进杞县,离汴梁只有七十里了。赵眘立即要求亲自到李显忠的大营督战,要亲眼看着宋军收复东京。

张浚、汤思退、韩彦直等人苦苦劝告,但赵眘执意要前往。这时己不需要中书省奉诏了,汤思退也毫无办法阻止赵眘,最终只得同意。于是留下韩彦直、王炎、范成大、张孝祥等人在宿州主持军务,张浚和岳霖陪目赵眘一超前往杞县,李显忠的大营中去。

夜己深,除了夜的士乒以外,其他的士兵都己睡去,杨炎却还没睡,乃坐在灯前看书。

突然,杨炎心神一动,抬起头来,轻声叱道:“谁在外面。”说着一伸手,抓住子“风林火山”的刀柄。

这时只听外面有人道:“是我。”怅帘一挑,万显声从外面进来。

杨炎一见,心中又喜又惊,忙起身来到万显声面见,拜倒在地,道:“外公,您怎么来了。”

万显声笑呵呵走进帐中,拉起杨炎,毫不客气的坐刭刚才杨炎坐的椅子上,道:“你们的守位也在疏乎了,如果有人要行刺你怎么办。”

杨炎也忍不住笑了,道:“我不过是个小小的统制宫,哪会有什么守卫。再说就是有刺客来也是雄刺杀主将,那会来行刺我呢。何况天下能有几个外公这样身手的人摸进来。”

万显声拈须笑通:“这话到是不错,别说是这小小的兖州城,就是皇宫禁地也毋我说来就来说去就去。”

杨炎又拉过一把椅子,坐到万显声对面,道:“外公,你来有什么事吗?”

万显声道:“一来是看看你,二来是山东有几路绿林好汉准备起义,配合宋军北伐,想知道祢们府么时候进攻泰安,他们也好一起行动。”

杨炎摇摇头道:“我们现在暂时停军兖洲,短期内是不会继续进军了。”

万显声一怔道:“为从么,居我所知,现在整个山东路金军的兵力都不多,怎么不乘这个机会一举收复整个山东呢?”

杨炎心中一励,隐隐觉得有些什么,但一时又说不上来。但还是告诉万显声,皇帝亲自到了李显忠的大营督战,李宝和魏胜现在要全力配合李显忠攻取东京,所以才按兵木动。

万显声这才明白是怎幻回事,不禁又想到当年岳飞己兵进朱仙镇,又被十匚道金牌召回的故事。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同时也对赵眘亲临前线的举动颇为赞赏:“这千皇帝到是有些胆迫,比赵构那个昏君可是要强得多了,看来这回岳鹏举的遗愿终于要实现了。不过东京可不好打呀,我看你们也不该在这里按兵不动,而应去支援李显忠才对。”

杨炎一怔道:“外公,你怎么说东京不好打,莫非您知道什么?”

万显声道:“我刚才不提说了吗,现在金军在山东兵力不多,这几个月来金国一直都在向汴梁一带调集军力。山东的军队大部都抽了。而且金军还在黑阳山一带屯集了大量的军粮。看来在汴梁可要打大仗了。”

杨炎听了脸色大变,忙打开地图,黑阳山在汴梁以北,黄河以南的地方。他转头看着万显声道:“外公,你说的提真的吗?金军一的在黑阳山附近屯集了大量的军粮吗?”

万显声见他脸色严峻,也不禁有些椋疑,道:“不错我是亲自到黑阳山一带看过,这几个月来金人不断往那里运粮,现在那里只怕屯集了七八十万石的粮食,怎么了?”

杨炎大叫道:“不好,愿来如此,我要马上告诉魏督统,提醒李招抚。”说着也不管万显声,冲出帐蓬,朝魏胜的丈营走去。

万显声忙追了出来,拉往杨炎道:“炎儿,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

杨炎一边声一边说道:“北伐以来,我们连连取胜,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应该说金军的战斗力不该是这么差的。现在总算是明白了,这是金军用的以逸待劳,诱敌深入之计。觋在李招抚以是孤军深入,正是中了金人之计,皇上又在李招抚的军中,一但金军反击,皇上或就危险了。”

万显声听杨炎这么一说立刻也明白了。虽然对赵眘没有什么好感,但也知道一但皇帝有个意外,大宋朝将陷入群龙无首的情况,必将大乱。如果那时金国乘机进军,大宋朝恐怕真有亡国的危险了。急忙问道:“那么该怎么办。”

杨炎道:“我要马上去面见魏都统,要他写信提醒李招抚,然后立刻出兵去援助李招抚,只希望现在还来得及。”

第二卷 北伐 五 形势突变 上

五月十二日夜,杞县西北,宋军先锋大营。

这里驻扎了三万宋军,主将是庆远军节度使,侍卫马军司都指挥使成闵,也就是杨炎的顶头上司。不过,由于种种巧合,杨炎一直都没有见过他这位上司。

成闵原是韩世忠的部将,当年就以勇猛善战而闻名,有一次成闵随韩世忠入见赵构,世忠指闵对赵构道:“臣在南京时,自谓天下当先,假使当时见到此人,亦避一头矣。” 要知韩世忠轻年时挽强驰射,勇冠三军,被拿来和三国时的名将关羽、张飞相比的。

不过这时成闵己是七十三岁的老将了,十一个儿子中最大的成大心都己有五十三岁了,最年轻的成大化也有三十岁了,十一个儿子都是武将,这些年一直都跟着成闵在战场上征杀,这一次北伐也全部跟着成闵出征了。

夜己二更,成大心道:“父亲,还是早些休息吧,明天就要进攻汴梁了。”

成闵点了点头,微笑道:“收复了东京,这次的北伐也该结束了。这也算是为父最后一次为国出力了。打完这一仗,为父也该出仕退休过几年清静的日子了,后面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们了。”

成大心道:“父亲,您戎马半生,也是该休息了,这次北伐以后我也不打箅再做官了,就在家里服待您老人家,承欢尽孝。以后的事情就让大仁、大义他们几个去担当吧。”

成悯笑了笑,正要说话,突然外面一陈骚乱,有人大叫“金兵杀来了。”然后傈是喊杀声大起。

成闵立刻一跃而起,身手敏捷毫不输于年轻人。他尚未安寝,因此只是设有戴头盔,身上的盔甲都还没有脱下。这时也顾不得戴头盔,抓起佩刀,对成大心道:“大心,随我出去看看。”说着抢先走出大帐。

成大心却毫不在意,他倒是全副武装,顶盔贯甲,摘下亲来不及拿的头盔,追了出来道:“父亲,您子何必惊慌,金人都被我们杀破了胆了,就算是来劫营,又……“等他走出大帐,抬头一看才吓了一跳,只见四周全是火把,只听马蹄声,喊杀声此起彼伏,黑暗之中人影重重,也不知道金军到底有多少人马。

这时成闵的三子成大仁,四子成大义,七子成大勇,幼子成大化一见父亲和兄长出来了,都纷纷跄过来围在成闵身边。

成闵接过儿子递过来的头盔一面戴上,一面吩咐:“大心快通知各营,准备战斗,大仁、大义你们两去前面指挥士军作战,摸清金兵的虚实,大勇你去擂鼓,大化你速去李招抚的大营靖救支援。”成家兄弟都是跟随成闵多年,久弪战场,一听父亲吩咐,立刻分头去安排。

离着魏胜的大营还右十余步远的时候,己有卫兵拦挡:“杨统制,这么晚了你有什么事吗?”

杨炎道:“我有紧急军情要立刻面见魏都统,请通报一声。”

哨兵一皱眉道:“刚才沿海制置使李大人到了,正在和魏都统商议事情,说过只要不是金军来犯,任仞人都不许打扰,杨统制你还是请明天再说把。”

杨炎道:“不行,我有军情十万火急,片刻也不能耽误,一定要马上面见魏都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