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475章

巨浪-第475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二大元帅相继退役之后。方国儒大将也在一月中旬宣布退役。并且推举余辉宏出任陆战队总参谋长。
    当时。三军最高统帅都是总参谋长。
    按照新的军事体制,国防部将设国防大臣一人,国防副臣五人。国防大臣负责国防部的所有工作,直接负责国防部地行政工作,是国防部的最高领导。而五位副臣中,三人分管海军、陆军与陆战队的人事工作,一人负责军费预算与装备采购,另外一人负责职务调动与军功评定。
    也是说,帝国三军再也不需要总司令了,因为国防部的相关职务已经履行了总司令所承担的职责。
    三军总参谋长都将进入联合总参谋部,并且轮流坐庄。
    只是,当时具体的制度还在修订之中,所以具体的实施办法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三军联合总参谋部也只是一个挂牌衙门,具体的军事指挥权还是分别由三个军种的总参谋部负责。
    在发给白佑彬的电报中,卫延年就提到了这些事情。
    想到陈锦宽元帅黯然离去,白佑彬心里确实不是个滋味。一直以来,陈锦宽是他在海军中最大地靠山,也在他的恩师,更是他的伯乐。没有陈锦宽,就绝对不可能有今天的白佑彬。
    让白佑彬稍感欣慰的是,主持海军工作的还是卫延年。
    另外,在这次的职务调动中,卫延年也给白佑彬安排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位置:海军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
    显然,这是一个临时职务。
    相对而言,这个位置在海军中算不了什么,甚至连严国荣的后勤装备处处长都比不上。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地位置,因为随着军事改革推进,海军的体制肯定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还要牵扯到大量的人事任免,谁坐上了这个位置,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帝国海军的领导者。
    明眼人都知道,卫延年让白佑彬去担任这个主任,就是要白佑彬利用这个机会,尽量提拔他麾下的军官,并且将这些人安插到重要的位置上,而那些与白佑彬没有多大关系,或者对白佑彬构成了威胁的人,则很有可能排除在未来海军的核心圈之外。
    只是,在白佑彬看来,问题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卫延年这么做,肯定是想帮他,可白佑彬却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从陈锦宽主动退役来看,这是海军元帅以退为进地策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这轮军事改革中尽量保护海军的核心人员,保住海军地根本利益。
    萧鼎昆推行军事改革的根本目地是削弱军人手里的权力,打破军队内部地“世袭制度”,从而瓦解军队内的既得利益集团,将军队彻底掌握在政府地手中。显然,陈锦宽的目的与萧鼎昆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
    作为失败者,陈锦宽主动退却,一来可以避免与首辅直接冲突,明哲保身;二来可以让海军避开改革的锋芒,让首辅把矛头对准陆军或者陆战队;三来可以借此与萧鼎昆达成默契,让海军不受到严重打击。
    反正,陈锦宽并没有认输。
    可问题是
    宽不认输,并不等于海军就能避开军事改革。
    以萧鼎昆的手腕,他绝不会容许未来的帝国内阁政府继续受到军队的影响。因此,国防部的地位肯定会得到巩固,三军总参谋部的作用则会被严重的削弱。
    现在,卫延年将白佑彬顶到了前面去,不是在拿白佑彬当挡箭牌吗?
    虽然卫延年的初衷肯定不是牺牲掉白佑彬,为他自己的前程提供保障,毕竟作为海军总参谋长,他的仕途已经到头了。再说了,几年之后,卫延年也将退役,他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牺牲掉海军的接班人。但是卫延年的做法,却真真实实的将白佑彬推到了风口浪尖,让白佑彬成为了萧鼎昆眼中的对手。
    毫无疑问,白佑彬还没有与萧鼎昆对抗的实力,他也不想与首辅对着干。
    回国的路途上,白佑彬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当时,他有二个选择。一是继承陈锦宽的衣钵,以海军利益捍卫者的身份出演新的角色。二是抛弃传统思想,以军事改革推动者的身份亲近萧鼎昆。
    做出选择并不难,难的是白佑彬必须迈过良心上的那道坎。
    陈锦宽大力扶持他,就是希望他能够在战后成为帝国海军利益的捍卫者,而不是成为剥夺帝国海军利益的帮凶。如果白佑彬在这个时候走向了对立面,他首先过不去的就是自己的良心。
    他能够放弃陈锦宽的寄托,为了个人利益,而抛弃传统吗?
    可是,理智的一面又告诉白佑彬,萧鼎昆没有做错,而且军事改革是历史的必然,即便萧鼎昆做不了,今后的首辅也会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斗到最后,败下阵来的肯定是军人,而不是内阁首辅。
    当然,也不得不考虑极端情况。
    只是白佑彬在内心从来不认同军人干政的观点,而且作为军人,首要职责就是捍卫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如果背弃军人的道德标准,野蛮夺取政权,受到伤害的只能是帝国,只能是大汉民族。
    隐隐约约中,白佑彬已经做出了选择,可他自己却不太清楚。
    二月四日,回到舟山的时候,白佑彬连家都没有回,就去了海军总参谋部。只是,让他失望的是,卫延年没有在舟山,而是在几天前就出发到京城与另外二个总参谋长一起商讨成立联合总参谋部的事情去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白佑彬仍然有点魂不守舍的样子。
    见到丈夫的神情,夏紫瑶也没有多说什么,甚至没有让儿子去打扰丈夫。
    次日一大早,白佑彬就离开了家,恍恍惚惚的来到了海军烈士陵园。
    当他停下脚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站在了祖寿清将军的墓碑前。这里是帝国海军将领墓区,周围全是数百年来为国捐躯的帝国海军将领的坟墓,很多已经在此长眠了数百年,也有很多是不久前才出现的新坟。
    看着墓碑上“精忠报国”四个字,白佑彬的心情顿时激动了起来。
    作为帝国海军最有名的战将,也是战绩最为丰硕的战将,如果说有人值得白佑彬敬佩的话,那就只有一个人,即祖寿清。
    数年来,白佑彬一直将祖寿清当作了学习的榜样。
    每当他指挥舰队作战的时候,总会想到祖寿清指挥快速战斗群时的风采,并且至今都牢记着祖寿清的那番教导。
    可是,命运却将白佑彬推上了一条与祖寿清完全不同的道路。
    回想起往事,白佑彬更愿意成为一个祖寿清那样的,只会率领舰队作战,不用为钩心斗角的事情烦恼的战将。
    问题是,现在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作一名军人难,做一名好的军人更难。
    想着想着,白佑彬的眼睛就湿润了。
    回首往事,在自问的时候,白佑彬不得不承认,他一直在努力,可一直没有能够像祖寿清那样,成为一名心胸坦荡的将领。白佑彬甚至认为,如果祖寿清没有病逝,他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迷茫,至少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个既像朋友,又像老师的长者为他提供参考意见,帮他分析眼前的情况。
    想到激动的时候,白佑彬甚至认为,正是祖寿清去世,才让他走到了现在这一步。
    当然,白佑彬绝不会把责任推卸到一位已经逝世的长者身上,他只是很迷茫,很无助,很想在这个时候得到某个人的开导。
    也知道过了多久,直到一阵汽车喇叭声突然传来,白佑彬才回过了神来。
    等他转身回首的时候,架车过来的蓝凌波已经下了车,正在朝他走过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四十五章 宝贵经验
     更新时间:2009…11…1 11:46:41 本章字数:3763

      
    不觉,一年多就过去了。
    白佑彬没有能够如愿以偿的回家,只是在二次春节的时候,妻子带着已经会走路,会叫爸爸的儿子来探望了他。因为夏紫瑶也是现役海军军人,而且成为了海军司令部档案处的少校机要室主任,所以夏紫瑶不能像其他的将军太太一样,留下来陪着白佑彬,她必须在探亲假结束之后回到国内,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
    无穷无尽的工作仍然在等待着白佑彬去处理。
    当时,白佑彬已经知道,只有在美国的民选政府正式成立之后,临时军管政府才会撤消。而美国的民选政府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影子,甚至连具体的政治框架问题都没有落实,很多关键问题的谈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当然,这一年下来,白佑彬的收获并不比他的付出少多少。
    七十八年(年)年底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对战时划分的战区进行了调整,撤消了原来的战区,重新建立了四个战区,即负责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地区事务的本土战区(后更名为中央战区),负责南亚、西亚与环印度洋地区事物的南方战区(后来更名为印度洋战区),负责从北马里亚纳群岛到美洲大陆西部地区事务的太平洋战区,以及负责大西洋地区事务的大西洋战区。
    白佑彬仍然任大西洋战区司令,同时兼任美国临时军管政府最高统帅。
    改制之后,帝国海军对军事部署,特别是舰队的部署情况也做了相应地调整。
    原本隶属于北大西洋战区第四舰队地四支作战舰队仍然留在了大西洋战区之内,其中第舰队驻扎在直布罗陀,第队驻扎在扑茨茅斯,第队驻扎在太子港,第队驻扎在诺福克。另外,原先属于南大西洋战区的第六舰队的第611舰队划归大西洋战区,改编为第队,驻扎在开普敦;原先属于中西战区的第二舰队的第211舰队划归给大西洋战区,改编为第队,进驻亚历山大。
    表面上,第四舰队的的规模扩大了很多,实际上却缩小了近三分之一。
    比如。前四支舰队各只剩下了二艘战列舰。辅助战舰则减少了三分之一。新编地二支舰队地主力则全是大型巡洋舰。且总战舰数量都不超过二十艘。
    显然。帝国海军已经开始缩减舰队地规模了。
    其实。早在七十九年(年)初地时候。帝国海军就开始出售。乃至赠送战舰。
    首先被处理掉地就是那些到战争结束时还在服役地老式战列舰。而且几乎都是以赠送地方式移交给了几个重要地同盟国。紧接着。帝国海军开始兜售在战争爆发前。以及战争前期建造地战舰。其中就包括了快速战列舰。
    当时。如果不是帝国国内民众自发捐款。要求海军保留“太宗”号这艘“功勋战舰”。并且将其改建成海上博物馆。恐怕帝国海军真会将这艘战舰出售给别地国家。
    按照海军地计算。战后只需要保留十八艘最先进地战列舰。以及一半地其他战舰。就足以在战后维护帝国地全球利益了。而裁减名单中。几乎罗列了所有地大型巡洋舰。以及全部地轻巡洋舰。
    反正,当时帝国海军几乎是把能够拿来卖的都拿了出来。
    陈锦宽这么做,也是未雨绸缪。
    在七十九年(年)地军费拨款中,海军的军费比七十八年(年)地正规预算少了大概三分之一,如果算上七十八年(年)上半年获得的额外拨款,则少了一半有余。随着军费减少,海军自然不能继续维持庞大地规模,必须想方设法的缩减开支,并且设法将手里的实物变现。
    换个角度看,如果当时帝国海军不连买带送的把受理的多余战舰处理掉,恐怕绝大部分战舰在五年之后都得已废钢铁的形式卖给拆船公司,那时候就别想卖个好价钱了。而趁着几乎所有国家都对强大战舰有着足够热情的机会,尽快把手头的战舰卖掉,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让海军有足够的资金发展壮大。
    其实,让海军决心卖掉大部分战舰的关键原因还是发生在七十八年(年)年底的一件事情。
    当年的十二月十一日,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帝国南方城市广州的郊区成功试飞。
    仅仅在十五天之后,亲自到现场参观了试飞过程,并且返回帝国海军司令部,在严国荣手下任职的秦孝东(最初的时候,秦孝东已经被列入了退役将领的行列,后来在白佑彬、蓝凌波与江洪波等人的活动下,让他在严国荣手下
    一个不太合适,却比没有好得多的位置:新技术装~任)就向陈锦宽与卫延年提交了一份海军未来发展报告,在其中格外强调了飞机对未来海战的影响。
    几乎同时,董翔宇等一批帝国的顶尖人才也向帝国首辅提交了一份类似的报告。
    当时,萧鼎昆特别批准了一批研制经费,让董翔宇与魏福莱牵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一架具有实用能力的飞机来。
    结果,他们二人率领的团队仅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制造出了第一架可以携带特制“炮弹”的飞机,并且在七十九年(年)五月底,在舟山外海进行了一次秘密试验,将飞机携带的特制“炮弹”投到了一艘已经报废的船只旁边。而当时,海军没有任何一种武器可以对付这种飞行的机器!
    随后,陈锦宽亲自会见了董翔宇等人。
    六月初,陈锦宽就命令卫延年与严国荣以“推销”的手段,尽快处理掉海军中多余的战舰。
    也是说,当时帝国海军就认识到了飞机的重要军事价值。
    当然,海军成立航空兵,以及航空兵首次登上战争舞台,那还要到数年之后。只是,谁也不能否认,飞机的出现,将对海战产生天翻地覆般的影响,其重要意义,丝毫不比当年火炮装上战舰差!
    只不过,当时白佑彬对帝国国内的情况确实不够了解。
    当时,他不但要负责战区内六支舰队的事务,还得处理陆战队驻军的事务。虽然很多实际问题都是由余辉宏处理的,但是在碰到重大问题的时候,还得由他这个临时军管政府最高统帅出面。
    比如,在七十九年(年)八月份的时候,美国临时政府的第一支地方警察部队在费城正式成立,白佑彬参加了相关的典礼工作,并且亲自将费城的治安工作移交给了美国警察部队。
    另外,白佑彬还直接负责占领区的物资配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