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巨浪 >

第289章

巨浪-第289章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其他人都有事做。所以没有人来打扰白佑彬。将整个作战计划从头考虑了一遍之后。白佑彬躺到了沙发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大概。这个时候也只有他能够心安理得的睡大觉。
    这也不能怪白佑彬。在制订作战计划的这几天里,他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在舰队出发前的二天内,他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甚至连打个盹的机会都没有,一直在忙着处理各方面的事情。
    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突然传来的脚步声之后,白佑彬立即翻身爬了起来。
    睁开眼,首先就看到了正走过来地杨定方。注意到杨定方的神色之后,白佑彬立即意识到,战斗已经开始了,而且情况不太妙。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十章 为人精明(第一更)
     更新时间:2009…7…24 9:07:24 本章字数:3764

    “长江”号战列舰上,钟长生系紧了腰间的安全带。
    战斗已经打了半个小时,第41舰队的表现并没有出人意料,除了“长江”号与“黄河”号的火力还算猛烈,且对敌人的战列舰构成了巨大威胁之外,跟在后面的四艘战列舰的表现都有点差强人意。
    对此,钟长生并没有感到焦虑。
    年初,得知第11舰队将被派过来,成为第四舰队的主力作战舰队之后,钟长生就意识到,帝国海军很有可能会调整大西洋上的作战战略,又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四月初,收到海军司令部发来的调令,确认将由白佑彬顶替他出任第四舰队司令官的时候,钟长生就完全肯定了之前的猜测,帝国海军准备改变战略,在大西洋上打动干戈了。
    对于海军的人事调动,钟长生是比较认可的。
    在他离开之后,将由陆战队的将领顶替他出任战区司令官,白佑彬只担任第四舰队司令官。另外,陈锦宽给他安排的新职务是海军副总参谋长。这个职务之前一直空缺,现在重新启用,不仅仅是为了照顾钟长生,同时也是为了分担卫延年的工作压力。作为一名比较“知足”的将领,钟长生觉得能够成为海军副总参谋长,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钟长生也感到有点意外。
    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矛盾,最终导致成立联合舰队的事情流产,为了维持内部团结,新成立的联合司令部根本没有实权。当时,没有人比钟长生更适合去担任帝国海军在联合司令部的代表。作为补偿,陈锦宽让他继续担任北大西洋战区司令官,负责统筹指挥北大西洋战区的作战行动。
    对这一安排,钟长生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太稳妥。
    他能够成为第四舰队司令官,并不是因为他才华横溢,也不是因为他积极进去。而是因为他是典型的保守派将领。
    当初,安排他担任秦宝献的参谋长,就是考虑到秦宝献太喜欢冒险了。
    这就如同用喜欢冒险地祖寿清与相对保守地江洪波搭档一样。舰队司令官与舰队参谋长绝对不能是同一种“货色”。不然过于激进。或者过于保守地策略都对舰队地作战行动产生不利影响。只有指挥风格截然相反地司令官与参谋长才能在相互制衡。相互配合地情况下。将舰队地战斗力发挥到极限。
    只是。在钟长生出任第四舰队司令官地时候。情况非常特殊。
    当时。帝国海军集中力量对付日本。且积极准备与美国海军地决战。难以在大西洋上投入太多地兵力。第四舰队地情况还算好地。第六舰队在成立地时候。竟然连一艘主力舰。甚至是重巡洋舰都没有。其最大地战舰仅仅是“松花江”级轻巡洋舰!
    当然。第四舰队地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打通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帝国海军用第二舰队充实了第四舰队。并且将第四舰队四艘受损严重。在直布罗陀无法修复地战舰调回国内进行大修与全面改进。随后。又用这四艘战列舰替换了第二舰队中四艘比较老旧地战列舰。
    如此一来。在第43舰队到来之前。第四舰队即便在“鼎盛”时期也只有六艘战列舰。
    最初地时候,钟长生还能指望意大利海军。
    可是,随着意大利海军在七十三年(41年)采取鲁莽行动,其舰队在杀入大西洋之后遭到了英国大西洋舰队迎头痛击。参加作战行动的二艘“维内托”级战列舰遭受重创之后,意大利海军就变得极为消极了。即便现在意大利海军已经拥有四艘快速战列舰,也没有半点做出“表率”的意思。
    可以说,绝大部分时候,钟长生必须利用手上地四到六艘战列舰守住地中海的大门。
    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英国大西洋舰队鼎盛时拥有十艘战列舰,而且还随时可以获得拥有三艘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声望”号与“虎”号)的机动舰队的支持。虽然帝国海军在直布罗陀海峡内投放了数万枚水雷,几乎将整条海峡封死。但是在敌人的强大威胁下,钟长生在二年多内,就没有睡一个安稳觉。
    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冒险激进的策略都会引来无法承受的惨败。
    钟长生的保守战略取得了很不错地效果,在帝国海军缓过气来之前,他不但守住了直布罗陀要塞,还将英国大西洋舰队挡在了地中海之外,没有让陈锦宽失望。当时。如果换另外一个人来指挥第四舰队。结果不但不会更好,反而会更加糟糕。
    由此可见。钟长生确实是一个善于守成的将领。
    作为一名从基层爬起来的将领,钟长生很有自知之明。虽然他对白佑彬不太了解,但是通过相关的战报,以及白佑彬的年纪,以及陈锦宽派白佑彬过来的时间,钟长生非常清楚,白佑彬是与他截然相反的将领。
    如此一来,他与白佑彬的配合肯定会出问题。
    这并不是说钟长生认为白佑彬抢了他的位置,或者说现在还不是战略反击地时候,他只是觉得,自己作为战区司令官,可以调动战区内的所有部队。白佑彬是舰队司令官,全权负责舰队作战。而两人的战略观点,以及指挥风格完全不同,在指挥舰队作战时,特别是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到底应该听谁的呢?
    作为一名经验老道的将领,钟长生很快就做出了选择。
    只要与舰队作战有关的,他都不过问,让白佑彬放手去做。如果需要他出手帮忙,他则全力相助,替白佑彬解决后顾之忧。
    显然,钟长生不但实战经验丰富,为人也很老练。
    白佑彬是元帅跟前的大红人,而且是帝国海军年轻一代将领中的翘楚,后面还有卫延年。江洪波等人撑腰,肯定有着辉煌地前程。而钟长生只是帝国海军众多将领中地普通一员,且年纪已经不小了,就算身居要职,今后也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在此情况下,主动“让贤”。既能确保他在海军中地位置,又能与白佑彬搞好关系,还能在陈锦宽等人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作为一名海军军人,钟长生并不希望一直当看客。
    在认同了白佑彬地作战计划之后,钟长生不但肯定了白佑彬的能力,知道白佑彬得到重用,靠的不是关系。而是能力,同时他还发现,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也正是如此。在安排第41舰队的指挥工作的时候,钟长生主动承担起了责任。按照他地说法,白佑彬这类年轻将领更精通快速战列舰的战术,而他这类老将则更加明白老式战列舰的战术。
    为了避免在指挥权上与白佑彬闹矛盾,钟长生还主动声明,只要他在“长江”号战列舰上,就只是第41舰队的指挥官,服从第四舰队司令官的指挥。
    从这也能看出,钟长生在为人方面确实很有一套经验。
    率领舰队离开直布罗陀港之后。钟长生就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行动。
    九点不到,在舰队北面巡逻的一艘轻巡洋舰发现了高速逼近的敌舰,并且接收到了敌舰上发出的电磁辐射信号,并且判断为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随后,该轻巡洋舰在不到八千米地距离上向靠近的敌舰打出了照明弹,最终确认那是一艘西班牙海军的轻巡洋舰。
    这一情况,早被白佑彬考虑到了。
    按照作战计划,钟长生一面安排侦察舰加强西北方向上地搜索工作,一面调整第41舰队的队列。六艘战列舰组成了第41…主力编队;十二艘轻巡洋舰被编成了二支巡洋舰编队。其中一支负责外围侦察,另外一支负责近距离掩护;十二艘驱逐舰也编成了二支驱逐舰编队,分别部署在了主力编队前后。
    十点半,前出侦察的轻巡洋舰就发现了规模庞大的英国大西洋舰队。
    与白佑彬预料的完全一样,英国大西洋舰队就在第41舰队的西北方向上,当时距离第41舰队只有五十多海里。
    十一点四十五分,“长江”号上的雷达探测到了英国大西洋舰队里的二艘战列舰。
    很快,雷达又发现了其他几艘战列舰。第41…1主力编队里的其他五艘战列舰上地雷达也先后发现了目标。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三十海里之内。
    十二点刚过。在确定英国大西洋舰队正在向南转向。准备抢站第41舰队前方的有利阵位之后,钟长生下令让舰队将航向转到了二百二十五度。并且将航行速度提高到了二十节。因为受到“昆仑山”级战列舰,即“祁连山”号的拖累,所以二十节是第41舰队保持整齐队列的最快航行速度。
    十分钟后,英国大西洋舰队将航向转到了二百一十度。
    毫无疑问,双方都已发现了对手,并且都在做战术机动。
    在朝二百二十五度方向上航行了大概四十分钟之后,钟长生下令让舰队转向到二百七十度,继续向西航行。
    英国大西洋舰队也很快转到了同一方向上。
    凌晨一点过五分,在双方的斜距缩短到一万五千米左右的时候,第41舰队与英国大西洋舰队几乎同时开火。
    到此,“加的斯湾海战”正式开始了!





    正文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十一章 老将交锋(第二更)
     更新时间:2009…7…24 10:28:51 本章字数:3751

    在前半个小时的炮战中,双方的表现都不是很好。
    因为“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与“复仇”级战列舰的外观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复仇”级减少了锅炉的数量,只有一根烟囱,而“伊丽莎白女王”级有二根烟囱。可是,这点差别在雷达上很难辨别出来。所以,炮战打响之后,钟长生还无法立即确认交战情况。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艘“复仇”级战列舰不在最前面,就在最后面。
    表现最突出的还是“长江”号与“黄河”号。
    在一点十分左右,“黄河”号就打中了二号目标舰,只是没有能够对其造成严重损伤。据后来从英国海军获得的资料来看,那枚穿甲弹准确无误的打中了排在第二位的“厌战”号的舰尾,并且差点打中了舵舱,只是其穿甲威力过于强大,穿甲弹上的引信还没有来得及启动,炮弹就贯穿了舰体,掉入了海中。
    “长江”号也在一点二十分之前收到了第一个战果。
    从了望员的观察结果来看,这枚穿甲弹应该打中了其B炮塔左侧的炮墩副炮,并且引起了大火。只是火势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并且被扑灭了。从战后获得的资料来看,这枚穿甲弹没有爆炸,只是在落下时刚好砸中了“伊丽莎白女王”号副炮炮墩里的几枚炮弹,并且引发了小规模的爆炸,从而引起了大火。
    跟在后面的四艘战列舰都没有超常表现,在前半个小时内,可观察到的战果加起来也不到四个!
    相应的,英国大西洋舰队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打了半个小时,第41…1主力编队里的六艘战列舰只挨了七枚炮弹,且造成损伤的只有三枚,另外四枚穿甲弹中,有三枚在爆炸前落入了海里,另外一枚则没有爆炸!
    可以说。这半个小时的战斗暴露出了老式战列舰的最大缺陷。
    除了“长江”号与“黄河”号之外,其他十艘战列舰地远战能力都不强,甚至可以用完全没有来形容。主要的问题不是双方的主炮没有足够的射程,也不是没有配备雷达,而是双方的主炮都没有合适的炮弹。
    不管是帝国海军地三百五十毫米舰炮。还是英国海军地十五英寸舰炮。都没有配备重型穿甲弹。其远程穿甲能力非常弱。拿英国海军地十五英寸舰炮来说。在八千米地距离内。能够对包括“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在内地。几乎所有地快速战列舰构成致命地威胁。其使用地高初速。轻质量地穿甲弹在平射情况下。穿甲威力甚至在帝国海军地四百毫米舰炮之上。可是。只要距离拉开。英国海军惯用地高初速轻质穿甲弹就没有多少威胁了。
    在雷达广泛应用。且各国越来越重视远程作战地情况下。近战地机会又有多少呢?
    当然。此时出现地情况。也是钟长生非常乐意看到地。
    按照白佑彬制订地作战计划。在第43舰队完成任务之前。第41舰队只需要缠住英国大西洋舰队。不用急着与其决战。另外。要尽量把交战海域控制在加地斯湾南部。为第43舰队争取到活动空间。
    现在地情况。对第41舰队非常有利。
    只要不缩短交战距离。“伊丽莎白女王”级与“复仇”级上地十五英寸舰炮对“长江”号与“黄河”号地威胁并不大。相反。只要运气好一点。不再出现穿甲弹在命中之后不发生爆炸。或者引信启动时间过晚地情况。“长江”号与“黄河”号就能用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狠狠地教训英国战列舰。
    战斗这么拖下去,就算四艘老式战列舰全部战损,第41舰队也能完成任务。
    因此,需要着急的不是钟长生,而是英国大西洋舰队的指挥官萨摩维尔海军上将。
    情况正如钟长生所预料的那样,二点前。英国大西洋舰队首先转向到了二百五十度,以二十度的切角逼近第41舰队。
    为了避免过早与大西洋舰队决战,钟长生也立即命令转向到二百五十度。
    此时,双方的交战距离缩短到了一万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