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妻 >

第64章

华妻-第64章

小说: 华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多不吉利。
  华杋这么聪明懂事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难道她已经知道华枚知道她被抓的事了?
  华槿又有些不确定,看华杋无所畏惧的神情,又不太像。
  年夜饭吃完了,祖母又给每个孩子都发了压岁钱,就连父母亲都有……这才让一家人到她院子里去守岁,华府的两位老爷说有话要谈,就去了西厢房喝茶,留了她们一屋子的小辈和女眷在。
  二哥可坐不住,让下人们拿了烟花过来,说是要出去放烟花。
  笙哥儿自然嚷嚷着要跟去,华栩觉得陪着一屋子的女眷也闷,就抱着儿子跟着二弟出去放烟花了。
  剩下的两位少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致觉得混在一堆女眷中绝非明智之举,就邀着去次间下棋。
  华家四少爷华枫自小是由华二夫人宋氏教养的,性子极好,只是不大争气,还没能考中举人,在已中举的华楠面前,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华楠让华枫执了黑子,华枫自认为棋艺不如三哥,倒也没推迟……可下到一半才发现,其实三哥的棋艺也不大好,没多久就落了下风。
  他在纠结着快些胜了三哥换下一局,还是给三哥留些面子,下成和棋。
  华楠脸色却很难看,他一直没把这个四弟放在眼里,以为他连个书都读不好,又怎么可能下得赢他……却没想到,他棋艺竟然这么好,三两下就把他杀到无路可走了。
  懂棋的人都能看出来谁胜谁负了……他刚刚还这么自大地让他执了黑,四弟心里一定笑死他了!
  想到这,华楠就满肚子的气,站起来就说:“不下了!我回去读书了!”
  华枫抿了抿唇,小声说:“今儿是除夕,三哥怎么还这么刻苦……”
  华楠说:“我要参加明年的春闱,可比不得你悠闲自在!”
  这话明里是解释,暗里却是讽刺华枫没用,没能考中举人……华枫虽然听出来了,却也不想跟他争辩,笑着说:“那小弟就祝三哥来年一定中进士了。”
  他让人收了棋盘,微笑道:“既然三哥要回去了,那我去找大哥二哥他们一起放烟花好了。”
  竟然表现得这么平淡!华楠咬了咬牙,转身就离开了。

☆、第139章 看望

  范氏、宋氏、池氏等陪着华老夫人在房里说话,华杺几人就在一旁推牌九。
  华五少爷华杰就站在边上,两眼直直地盯着她们手里的牌看,从小到大他都没有玩过这个……
  一局刚完,华槿转过头就看到五弟兴致勃勃地盯着小几上的骨牌看,想着他大概想玩,就招手让他过来:“五弟可是想和姐姐们一起玩?”
  牌九一般是四人或者八人一起玩,华家少爷都出去了,她们也只能玩四人场的,华家三位小姐再加个紫菱,恰好凑成一桌。
  听到华槿这么问,紫菱忙站起身,说:“五少爷,奴婢教您。”
  她请华杰坐到了自己原先坐的位子上,华杰却有些踌躇地看着华槿,见到她神色温和地点了点头,他才敢坐了下去。
  紫菱跟他讲起牌九的玩法,座上的祖母看到华杰要玩牌九,就让杨嬷嬷给了他一些碎银,还和蔼地笑着说:“你只管尽兴跟你姐姐玩,输了算祖母的。”
  平时华老夫人也不会让他玩这些赌钱的玩意,但今日是除夕,大伙儿高兴,她也就随便这些小辈怎么闹腾了。
  华杰以前虽然没接触过这些,但贵在人很聪明,紫菱教了一会儿他就摸到了诀窍,玩了四五把,就出了个至尊宝。
  她们四人玩了一晚上,还没出过这么大的牌,大伙儿都笑华杰手气好,这会儿可要亏银子了。
  华老夫人看到孩子们玩得这么尽心,就跟杨嬷嬷说:“去我房里拿些碎银子来,瞅着谁输了就给谁……大过年的,大伙儿玩个尽兴!”
  输得最多的是做庄家的华槿了。华杋听到祖母这么说,就笑着打趣:“祖母,您就知道偏袒华槿,我们几姐妹可不依!玩牌自然有输有赢,若是每回输了的人都有银子拿,那我们赢了又有何乐趣?”
  华老夫人闻言就大笑起来,“既然杋姐儿这么说。那老婆子可就不管了。随得你们闹腾去……不过我瞅着这庄家得轮着来才公道,你们觉得呢?”
  华杋抿了抿唇,明知祖母还是在维护华槿。却也没有大过年拂老人家意的道理,就笑着点头:“祖母说得是,下盘开始我们轮着做庄。”
  她们从酉时玩到差不多戌正,最大的赢家竟是华杰。华杺和华杋都赢了一些,只有华槿一人输得最多。不过她还是很高兴。
  华老夫人虽说是留她们守岁,但到底上了年纪,很快就觉得困乏了,陪着她们再说了一会儿话。就先睡下了。
  他们这些晚辈也不敢在禧宁堂闹腾,两位老爷领着各房的孩子,就回了院子。
  华霖怕没人陪华杰守岁。就跟祖母说了一声,带着华杰一起回松鸣院了。
  华槿姐妹拿了些年礼陪着华杺去看二房的赵姨娘。
  赵姨娘原是婶娘宋氏的陪嫁。因婶娘体质寒凉,不易生养,过府两年还无所出,在老夫人的逼压之下,才把自己的陪嫁丫鬟也就是赵氏抬作姨娘,想着到底是自己身边知根知底的人,将来生了孩子也不怕拿捏不住。
  可赵姨娘的肚子却没婶娘预料中的争气,大半年也未传出有孕的消息,老夫人心急如焚,婶娘也颇有压力,这才不得已又替叔父求娶了刑部郭郎中的庶女郭氏为侧室。
  郭姨娘一举得男,不到一年便生下了二房长子华楠,加之郭姨娘的出身比婶娘和赵氏都好,在府里也就宵扬跋扈起来,非但食住上要与婶娘比肩,就连妆扮也比婶娘要明艳张扬许多。
  若非后来婶娘也生下了嫡子,郭姨娘只怕还会更加嚣张……
  而二姐是赵氏开脸的第二年生的,当时婶娘却还未产子,心里难免有些心灰意冷,所以在二姐生下来的时候,才会想把她养在膝下。
  虽是女儿,以后好歹也是依靠,对二姐的名声也会好上很多。
  赵姨娘虽然怯懦不争,但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把女儿养在嫡母膝下,好处多过坏处,自然不会不应允。
  何况,她也担心府里的郭姨娘容不下她们母女两,把女儿放在夫人身边她怎么也能心安些。
  为了女儿的名声,赵姨娘平时也极少去找女儿……幸好夫人大度,没有刻意瞒着华杺身世,才能让她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与女儿说说话啊。
  这也算是一点安慰了……华槿等人去到的时候,赵姨娘正坐在罗汉床上坐针线,听到丫鬟通穿,她才放下针线篓,迎了出去。
  华槿姐妹与她见礼,把带的年礼给她身边的丫鬟,赵姨娘请她们到里间坐。
  她屋内的摆设很简单,看得出这些年过得不大好,但从她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的埋怨,反而看到了几分满足。
  丫鬟奉了茶上来,她亲自端给华杺三姐妹,华杋见了,就说:“姨娘是长辈,我们怎么好让你给我们端茶……你快坐下吧,陪我们姐妹说说话。”
  赵姨娘这才坐到了罗汉床上;她是丫鬟出身,平常做惯了这些事,倒不觉得有什么。
  华杺端着茶,却是盯着赵姨娘看了许久,大过年,她身上穿得还是寻常的服饰,就连头上的簪子,看起来也有些陈旧了,她眼眶不由得湿润起来,低声说:“府里没给姨娘裁制新衣吗?”怎么过年还穿这么素淡。
  赵姨娘听出女儿话语间的关怀,笑着摇头:“我听说老太太邀了你们去禧宁堂守岁,便想着你今年可能不过来了,就先洗漱了打算睡下……没想到你们这么晚还过来看我,我都没来得及换身衣裳。”
  华杺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她自小虽然是在嫡母身边教养长大,但百行孝为先,她就算在嫡母身边再得脸,也不会忘记生她的姨娘。
  她轻轻地说:“那就好。”让丫鬟拿了食盒出来,“姨娘吃饱了吗?我带了些饺子,姨娘要不要尝尝?”
  女儿好不容易来一次,她肯定是应好的,让丫鬟拿了碗箸来,吩咐她们给在场的几位小姐都夹了饺子,华杋阻止了丫鬟:“我们在祖母那儿吃了不少东西,这会儿倒不觉得饿。”
  拽了拽华槿的衣袖,起身跟她们告辞:“母亲还等着我们姐妹回去守岁,我们便不多留了。”
  心意已到,就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她们母女吧。
  赵姨娘笑着应好,亲自送了她们姐妹出门。
  ps:下一章大伙儿十二点半以后再刷,么么哒,爱你们

☆、第140章 守岁

  范氏、宋氏、池氏等陪着华老夫人在房里说话,华杺几人就在一旁推牌九。
  华五少爷华杰就站在边上,两眼直直地盯着她们手里的牌看,从小到大他都没有玩过这个……
  一局刚完,华槿转过头就看到五弟兴致勃勃地盯着小几上的骨牌看,想着他大概想玩,就招手让他过来:“五弟可是想和姐姐们一起玩?”
  牌九一般是四人或者八人一起玩,华家少爷都出去了,她们也只能玩四人场的,华家三位小姐再加个紫菱,恰好凑成一桌。
  听到华槿这么问,紫菱忙站起身,说:“五少爷,奴婢教您。”
  她请华杰坐到了自己原先坐的位子上,华杰却有些踌躇地看着华槿,见到她神色温和地点了点头,他才敢坐了下去。
  紫菱跟他讲起牌九的玩法,座上的祖母看到华杰要玩牌九,就让杨嬷嬷给了他一些碎银,还和蔼地笑着说:“你只管尽兴跟你姐姐玩,输了算祖母的。”
  平时华老夫人也不会让他玩这些赌钱的玩意,但今日是除夕,大伙儿高兴,她也就随便这些小辈怎么闹腾了。
  华杰以前虽然没接触过这些,但贵在人很聪明,紫菱教了一会儿他就摸到了诀窍,玩了四五把,就出了个至尊宝。
  她们四人玩了一晚上,还没出过这么大的牌,大伙儿都笑华杰手气好,这会儿可要亏银子了。
  华老夫人看到孩子们玩得这么尽心,就跟杨嬷嬷说:“去我房里拿些碎银子来,瞅着谁输了就给谁……大过年的,大伙儿玩个尽兴!”
  输得最多的是做庄家的华槿了。华杋听到祖母这么说,就笑着打趣:“祖母,您就知道偏袒华槿,我们几姐妹可不依!玩牌自然有输有赢,若是每回输了的人都有银子拿,那我们赢了又有何乐趣?”
  华老夫人闻言就大笑起来,“既然杋姐儿这么说。那老婆子可就不管了。随得你们闹腾去……不过我瞅着这庄家得轮着来才公道,你们觉得呢?”
  华杋抿了抿唇,明知祖母还是在维护华槿。却也没有大过年拂老人家意的道理,就笑着点头:“祖母说得是,下盘开始我们轮着做庄。”
  她们从酉时玩到差不多戌正,最大的赢家竟是华杰。华杺和华杋都赢了一些,只有华槿一人输得最多。不过她还是很高兴。
  华老夫人虽说是留她们守岁,但到底上了年纪,很快就觉得困乏了,陪着她们再说了一会儿话。就先睡下了。
  他们这些晚辈也不敢在禧宁堂闹腾,两位老爷领着各房的孩子,就回了院子。
  华霖怕没人陪华杰守岁。就跟祖母说了一声,带着华杰一起回松鸣院了。
  华槿姐妹拿了些年礼陪着华杺去看二房的赵姨娘。
  赵姨娘原是婶娘宋氏的陪嫁。因婶娘体质寒凉,不易生养,过府两年还无所出,在老夫人的逼压之下,才把自己的陪嫁丫鬟也就是赵氏抬作姨娘,想着到底是自己身边知根知底的人,将来生了孩子也不怕拿捏不住。
  可赵姨娘的肚子却没婶娘预料中的争气,大半年也未传出有孕的消息,老夫人心急如焚,婶娘也颇有压力,这才不得已又替叔父求娶了刑部郭郎中的庶女郭氏为侧室。
  郭姨娘一举得男,不到一年便生下了二房长子华楠,加之郭姨娘的出身比婶娘和赵氏都好,在府里也就宵扬跋扈起来,非但食住上要与婶娘比肩,就连妆扮也比婶娘要明艳张扬许多。
  若非后来婶娘也生下了嫡子,郭姨娘只怕还会更加嚣张……
  而二姐是赵氏开脸的第二年生的,当时婶娘却还未产子,心里难免有些心灰意冷,所以在二姐生下来的时候,才会想把她养在膝下。
  虽是女儿,以后好歹也是依靠,对二姐的名声也会好上很多。
  赵姨娘虽然怯懦不争,但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把女儿养在嫡母膝下,好处多过坏处,自然不会不应允。
  何况,她也担心府里的郭姨娘容不下她们母女两,把女儿放在夫人身边她怎么也能心安些。
  为了女儿的名声,赵姨娘平时也极少去找女儿……幸好夫人大度,没有刻意瞒着华杺身世,才能让她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与女儿说说话啊。
  这也算是一点安慰了……华槿等人去到的时候,赵姨娘正坐在罗汉床上坐针线,听到丫鬟通穿,她才放下针线篓,迎了出去。
  华槿姐妹与她见礼,把带的年礼给她身边的丫鬟,赵姨娘请她们到里间坐。
  她屋内的摆设很简单,看得出这些年过得不大好,但从她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的埋怨,反而看到了几分满足。
  丫鬟奉了茶上来,她亲自端给华杺三姐妹,华杋见了,就说:“姨娘是长辈,我们怎么好让你给我们端茶……你快坐下吧,陪我们姐妹说说话。”
  赵姨娘这才坐到了罗汉床上;她是丫鬟出身,平常做惯了这些事,倒不觉得有什么。
  华杺端着茶,却是盯着赵姨娘看了许久,大过年,她身上穿得还是寻常的服饰,就连头上的簪子,看起来也有些陈旧了,她眼眶不由得湿润起来,低声说:“府里没给姨娘裁制新衣吗?”怎么过年还穿这么素淡。
  赵姨娘听出女儿话语间的关怀,笑着摇头:“我听说老太太邀了你们去禧宁堂守岁,便想着你今年可能不过来了,就先洗漱了打算睡下……没想到你们这么晚还过来看我,我都没来得及换身衣裳。”
  华杺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她自小虽然是在嫡母身边教养长大,但百行孝为先,她就算在嫡母身边再得脸,也不会忘记生她的姨娘。
  她轻轻地说:“那就好。”让丫鬟拿了食盒出来,“姨娘吃饱了吗?我带了些饺子,姨娘要不要尝尝?”
  女儿好不容易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