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妻 >

第167章

华妻-第167章

小说: 华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什么话也没跟崔文昭说,而是让手底下的人把崔将军扶下去休息,自己则出了帐篷。
  四月的天还带着丝丝凉意,他拢了拢身上的外袍,正要回自己帐篷里去,户部侍郎常春就朝他走了过来。
  这两个多月,池晏一直尽量避免见到他们,一来是怕暴露身份怕他们怀疑,二来也是想,他来这儿除了帮助崔大人镇压瓦剌,还有一件任务,就是监视李辅矩这些手下人的动静……监视人这种事,在暗中比明面上好办很多,便也一直未曾与他们有过深交。
  他有什么点子都是跟崔文昭直接谈的,也不与他们一道议事,他们只知道崔文昭帐中有几个谋士,却不识得这些谋士到底是什么人,寻常见了也只是点头而过。
  池晏恭敬地喊了他一声常大人,就想转身告辞了,常春却突然喊住了他:“池公子留步。”
  池晏从未告诉过他,他姓什么……印象中,他也没见过这个所谓的户部侍郎。
  他顿住了脚步,常春似乎看出他的疑虑,就说:“首辅这些年一直想拉拢国公爷,曾暗中派我查过你的事……你倒是谨守谋士身份,对我们也是恭敬有加。要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过你身边的小厮,我可能也认不出你来。”
  池晏深居简出,但吟风却是经常出入国公府的……这点倒确实是他大意了。
  不过也是常春观察入微,他其实很少让吟风出来的。

☆、第377章 反常

  池晏并不知道常春叫住他想做什么,不过他还不至于会怕他,就转过身,轻轻一笑:“常大人有何吩咐?”
  他在军中并无官职,喊他一声常大人倒也不为过。
  常春暗想,平国公的长孙果然不容小觑,就冲他这么沉得住气,就比军中很多人都强。
  也难怪崔文昭这么听他的话,凡是他提出来的点子,崔文昭就算力排众议都要施行。
  他朝池晏做了个请的手势,“池公子可有兴趣到我帐内坐坐?”
  池晏没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应该不是今天才知道他的身份的,却在今夜叫住他,必定是有事要说……伯父跟他说过这个常春,为官表面上得过且过,其实是个能左右逢源,极懂得明哲保身的人,这几个月来他对常春的观察,亦是如此。
  所以池晏并不担心常春会对他怎么样,瓦剌风沙大,条件艰苦,这会儿临近皇城了,环境这才好一些,不过常春的帐篷却很简朴,一件多余的摆设也没有,帐内只有一个束带绾发的小厮。
  常春一进门就挥手让他出去了,亲自给池晏煮茶,“你知道我们没有圣旨是不能入皇城的吧?”
  这儿有七八万的兵,加上瓦剌抓来的俘虏,少说也九万多……虽然班师回朝了,但无召不得入皇城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池晏不动声色:“如果我猜错,这事该是常大人在负责。”
  与京都联络一向是常春的职责,常春一笑,却说:“我可没有左右皇上决断的能力。皇上何时召见我们,那都是随皇上高兴的。”
  京中能左右皇上决定的,只有李辅矩!
  池晏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想出言试探,常春就把煮好的茶倒给池晏喝,一下就把话题岔开了:“池公子有多久不曾写信回家了?”
  池晏接了茶,面上并无波澜,淡淡道:“崔大人担心军中有人泄密,早便禁止士兵与家中通信了,军令难违,我也不好违抗。至于具体有多久,我倒也不记得了。”
  常春就笑:“如今瓦剌已俘,这条军令也可以解除了。”
  池晏只管喝茶,常春看了看帐外的天色,含笑说:“没想到都这么晚了,明日还要赶路,就不留池公子坐了。池公子的身子恐怕也受不住我这般与你闲话……”外界传闻池晏体弱多病,颇有送客的意思。
  池晏起身作揖,倒也不多留,等回到帐中,却在思索常春今夜与他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旁边就突然冒出了个人来,“公子。”
  池晏回过头,看到是弄月,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你怎么来了?”
  他把弄月留在府里照顾华槿的,吩咐过他没事不能来他这儿。
  弄月从怀里把信拿出来给池晏,恭敬道:“是少奶奶让我来的……您让我留心府里人的动静,国公爷和大老爷最近都有些不对。国公爷前几日还穿着夜行衣去了躺五军都督府,好像是跟范大人密探了什么。”
  那一定是朝堂上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池晏点点头,拆开信来看,越看信上的内容,他眉头就皱的越紧。
  等看完了,他就把信放到烛火上方,一边烧毁,一边问弄月:“这真的少奶奶给你的?”
  弄月低声应是,“小的看着少奶奶写的……”
  “那她还有没有跟你说什么?”
  弄月摇头:“只让小的一定要把信送到您的手里,若是没有,就一定要把信销毁。”
  “那她写信之前,可见过什么人?”池晏又问。
  弄月道:“李家大少奶奶过来了,见了国公爷……其他人倒是没见过。”
  池晏没再问什么,跟弄月说:“你先回去吧,别告诉她我们差不多到京都了。”
  弄月满脸疑惑,公子一向疼爱少奶奶的,怎么收了信也不给回一封,明明快到皇城了,却又不让告诉……这都什么事啊。
  他满头雾水地转身走了,军营里防备甚严,他进来的时候就花费了好半天的功夫,这会儿出去,倒是寻着门道了,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中了。
  池晏扫掉烛台前的灰屑,转身又回到了崔文昭的帐中,让帐外守门的小将拿了醒酒汤给他喝,一直到天亮,他才慢悠悠地从崔文昭帐内出来。
  …………
  过几日就是皇帝朱常孝十七岁的寿辰,不但文武百官要磕头贺寿,就连各直隶省都是要各建道场并诵经祝诵的,加之今年皇后刚诞下皇长子,皇帝下令要普天同庆,大办寿宴。
  各直隶省前来贺寿的官员,这几日相继进了皇城,就连边陲邻国,也来了不少使臣,有的还亲临京师,给皇帝送寿礼。
  皇帝朱常孝抱着刚满月的小皇子,听着内侍监报寿宴来宾名单,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以往这些边陲小国,都仗着他年幼,不服管制,三两个月就闹出点事来,也不屑将他的寿辰放在眼里,今年却全都亲自到场,住到驿馆都快住不下了。
  “这些人都是首辅在招待吗?”朱常孝一边逗着小皇子,一边问内侍。
  内侍恭敬地应是,“首辅倒是十分用心,每到一位使臣,他都要亲自去拜访。”
  亲自去拜访?李辅矩不是一向不满意他的作风,说他寿宴太铺张浪费、小题大做了吗?
  怎么还亲自去拜访那些使臣……皇帝觉得有些反常,又问内侍:“他去时可还带有其他大臣?”
  内侍说:“一般只带了户部的江大人……”
  一个个上门拜访,还只带了心腹大臣……朱常孝不由地紧绷,立刻把小皇子抱给奶娘,坐到位子上,跟内侍说:“快去叫范都督进宫,朕有事要与他商议。”
  李辅矩这人一向心机深沉、野心勃勃,心气又高,怎么会无端去见那些边陲小国的使臣……这其中必定有什么原因。
  ……………………………………………
  目测还四五章完结,一直有人说女主柔弱,作者君也不想洗白,只想说,她本来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设定……我也想写像华杋那样有勇有谋性格又好高大上的女主,但是,很明显,这一篇不是。
  希望下一篇是吧……不过,下一本好像也不是。只能说,作者君是个比较喜欢配角的人,似乎把什么好的都给了配角。嗯,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配角是给读者爱的,而所谓的男主女主,才是留给他们彼此爱的。
  至少从一个读者的角度,作者君也是喜欢配角的~
  嗯,吸取教训,以后我会从作者的角度,试着去爱主角,尽量塑造一个让大家满意点的男女主。

☆、第378章 示威

  皇帝寿宴,天没亮,华槿就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了,披衣起了身,就看到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忙得不可开交。
  华槿微微皱了眉,国公府的下人向来训练有素,平常就是有再大的事,也不至于会出现这种手忙脚乱的情况。
  她忙喊了紫蓝过来,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紫蓝手里端着铜盆,过来与她说:“是大夫人的吩咐,她让奴婢们早些伺候主子梳洗,天一亮就到别院去。”
  昨晚她去伯娘房中请安,怎么也没听伯娘说起过……而且,这么急,难道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哪里的别院?”华槿问紫蓝。
  紫蓝把热水端进屋里,摇着头说:“大夫人只吩咐奴婢替您收拾细软,倒没说去哪个别院。不过好像听府里的护卫说,这是国公爷的意思。”
  她拧了热帕子给华槿擦脸,华槿听了这话,脸色却有些不大好,“三姐可起了?”
  紫蓝说:“除了进宫给皇上贺寿的国公爷和大老爷一早出去了,其他人都起了。大夫人更是已经带人在厅里等着了。”
  华槿往窗外望了一眼,有点亮光,却还是看不清路,估摸着才寅正左右。
  她心里顿时有了猜测,飞快地收拾好自己,就去了华杋的院子。
  华杋正坐在梳妆台前,由着桂嬷嬷给她梳头,华槿走过去,轻轻地喊了她一声:“三姐。”
  她手心有些冒汗了,声音听起来也不大自然。
  倒是华杋显得出奇冷静,她回过头,打量了华槿一眼,然后笑了笑,“你动作倒是挺快。”
  国公爷为什么把她们这么早叫起来,她们都心知肚明,最该难过的华杋却还有心情在这说笑……华槿眼眶微湿,等华杋梳好了头,她就上前将华杋扶了起来,深吸了口气:“国公爷让我们到别院去。”
  华杋点了点头,什么话也没说,就跟着华槿出门了。
  这所谓的别院,其实是从国公府最大的假山进去,走过一条半大不小的密道,去到后山竹林,沿着竹林边的小道,驾车走上半个时辰便到了。
  未曾出城,亦不是荒无人烟之地,墙的外围就是一条喧闹的大街,随时能听到京师的一举一动。
  华杋身子愈发重了,一下马车就开始有些体力不支了,额头上冒着细密的汗珠,由丫鬟婆子搀着坐到房里,好半天才缓和过来。
  华槿在一旁守着,一刻也不敢离开她。
  李家谋反,华杋这个李家长媳的处境是最艰难的。
  她知道华杋早有心理准备,但再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她很怕华杋会承受不住,做出什么傻事来。
  伯娘见华杋脸色不好,关切地进来问候,华杋摇头说自己没事,知道她作为国公府的主母,这儿唯一的长辈,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也不敢多留她。
  池大夫人却还是把府里的大夫请来给华杋看过了才离开,大夫说没有大碍,只是走得急,动了点儿胎气,缓缓就好。
  华槿稍稍松了口气,这时候池曜领着姚琳走了进来,手里还牵着越哥儿,看着座上眉头紧锁的两姐妹,神色颇为复杂。
  姚琳紧张地揪着他的衣袖,问他府里到底出什么事了,怎么这么匆忙到这儿来。
  池曜自然知道府里出了什么事,但这些都人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他就算知道她们担心,也不能跟她们详说。
  他轻轻拍了一下姚琳的手:“不会有事。安心在这儿待着就好。”
  然后摸了摸越哥儿的头,与他说:“你好好跟母亲待在这,我看看你伯祖母。”
  越哥儿乖巧地点头,池曜朝华槿姐妹略微点了点头,就抬步出去了。
  华槿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追了出去,在背后叫住了池曜,“国公爷他们……”
  她想问他们有什么打算,会不会有事的……但想到池曜一直吊儿郎当,对这些朝堂大事并不感兴趣。
  国公爷也肯定不会把这么紧要的事告诉他,到口的话,又吞了下去。
  池曜却回过头,朝她明媚地一笑,“不会有事的。嫂嫂就算不信祖父,那也该相信我大哥才是……你不是给大哥报信了吗?他不会坐以待毙的。”
  他怎么知道她给池晏送信的?华槿一脸狐疑,可她不敢告诉池三,她其实最担心的,还是池晏那一边……
  华槿抿了抿唇,到底没再多问,池曜静静地看了她一眼,到底抬步离开了。
  易二哥不在府里,他是府里唯一的男人了,祖父把保护家眷的重任交给他,他不能让祖父失望了去。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华槿回到屋中陪着华杋及姚氏等人说话,丫鬟端了膳食上来,还未吃上两口,刚亮起来的天色就又黑了回去,打开窗一看,乌云压顶,已经能听见远处在打雷了。
  她想,皇上这个寿辰,肯定是要过不好了……
  …………
  金銮殿内,朱常孝听着内侍不断报着贺寿使臣及贺寿礼单,除了与使臣说些感谢的客套话,他更多的精力却是在注视下首文武百官。
  坐在席位最前面的是李辅矩,他穿了正一品的官服,头戴梁冠,腰间佩玉带,坐得笔直,每位使臣进门,都要先往李辅矩那边看一眼,而后才上前给金銮殿上的他拜寿。
  就好像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李辅矩才是那个做主的人……朱常孝心里堵了一口闷气,却一句话也不敢指责,内侍递了茶来,他看也没看就端起来喝下了。
  好不容易忍到拜寿结束,开始上歌舞了,天就开始下起了大雨。
  李辅矩端了酒杯走到大殿中央给他拜寿:“老臣在这儿祝皇上万寿无疆。原本也是给皇上准备了贺礼的,可惜天公不作美,今日怕是没有机会看到了。老臣在这以茶代酒,向皇上赔个不是。”
  声音敦厚,态度诚恳……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辅矩这摆明了是丢皇上的面子。
  远道而来的使臣个个都带了贺礼,而他堂堂一个首辅,文武百官的表率,却特地站出来说没有……在场还有谁敢越过李辅矩出这个风头。
  李辅矩这话刚出口,就有不少大臣也站出来附和说,贺礼没准备好。
  其实大臣送不送寿礼对皇帝来说根本没什么,但是他们这样三五成伙地特地站出来说,就很丢皇帝面子了。
  朱常孝握着龙椅的手青筋暴起,脸色阴沉的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