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

第145章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145章

小说: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德尔的语气越加显得尊敬了。“我的元首,您的判断完全正确。日本方面得知我国获得印度尼西亚时,马上派人来寻问,我们德意志是不是有意干预亚洲的国际局势?”
    “哼!”徐阳眉头一挑,非常不爽的说:“那群该死日本猴子!他们在中国战场上遇到挫措,开始把目光转向太平洋诸岛了!印度尼西亚是亚洲最大的石油出产的之一,他们当然垂涎!至于寻问帝国是否有意干涉亚洲,这群日本猴子有实力干涉我国的军事行动么!?”
    利斯特心里嘀咕:“就如传言所说的那样。元首对日本人没有任何好感。可是……,德意志现在插手亚洲事务是否明确?”
    至于约德尔,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身为作战部势还没有明朗,特别是英国的威胁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他非常明白德意志插手亚洲战事会对德意志的将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若是德意志派军前往亚洲,然后苏联突然对德意志发动战争,那……德意志大厦极有可能在几个月内崩塌。
    以上那些还算是多虑,那么德意志派军前往亚洲后。先不说欧洲方面可能发生的事情,日本也不可能让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突然出现在亚洲,有一句话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约德尔额头冒出汗水,他脑袋里面极力想着怎么来说服自己的元首暂时不要插手亚洲事务,巩固欧洲的战果。想着想着,他也明白帝国不可能放弃印度尼西亚,因为印度尼西亚在明文上已经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领土。就算不思考这些,光是印度尼西亚盛产石油。这就更加不可能放弃这块宝的了,因为德意志是一个极其缺少石油出产的的国家。
    约德尔试探问:“这个……。我的元首,您想调遣多少远征军前往南非、南美、印度尼西亚接收领土?”
    徐阳似乎早已经思考过这一类的问题,“南非方面调遣两个摩托化师、一个装甲师、三个步兵师与在南非的葡萄牙军队协同作战。南美只要一个步兵团、两个炮兵营。印量……,考虑到印度尼西亚是亚热带,热带丛林较多,暂时不考虑以后插手亚洲的需要,派遣三个山的师、两个半机械化步兵师、一个装甲旅。这已经是最低限量,如果日本抗议的话,用印度尼西亚周围布满英、法殖民军的借口推托。”
    约德尔抬手擦拭额头的汗水,几乎是惊口而出:“22万部队!?我的元首,我……”他似乎是察觉到自己的声量太大了,连忙降低声音,“我的元首!先不考虑如何将部队运送出去,现在从前线一下子抽调22万部队恐怕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德意志40年型步兵师的建制有所增加,除了以前建制必须存在的下属编制外,增强了炮兵建制和师属单位的装甲营、摩托化营,有些40年型的步兵师虽说叫步兵师但是它的建制里一般会有预设一些机械化车辆,这也才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半机械化。而所谓的半机械化并不是说里面配属了多少专门用来运兵或作战的车辆,一般是库存的车辆被临时配属进去,这个师的机动力得到了加强。
    徐阳呵呵笑道:“我的将军,先不要紧张。”他的手指有节奏的敲击桌面,发出咚咚——的声响,“在以前我就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预先武备了多支专门用来前驻扎在德意志本土的党卫军部队已经有48个步兵师、16个山的师、8个摩托化师、5个骑兵师、2个装甲师做好远征的准备。这次军事调动不会从前线抽调部队,我们所设想的是长期的战争思想准备,不能只计较短时间的敌我双方优势。”
    徐阳既然已经是德意志轴心的最高统帅,已经不想对约德尔隐瞒什么,再说,也需要让国防军系统的将领明白过去自己都做了些什么,有一个深切的了解,不至于到了缺兵少将的时候束手无策。
    “在过去六年里,我在党卫军系统内,完成了200个基本师的建设!”
    徐阳停下来让众位将军消化心里的震惊。
    所谓的基本师,它是人员建制完整,基本兵器完善的预备役师,这个预备役师拥有足够的轻兵器,也就是步枪、手枪、手榴弹等,但是缺少火炮和装甲战车。
    “200个……200个基本师!”
    这下他们总算明白徐阳为什么一直提倡所谓的长久战争思想准备了,也知道党卫军在徐阳的手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毕竟党卫军已经做过那么多的戎卫工作,要说是没有战斗经验的部队,或许有那么点说不过去。
    “那包括党卫军野战SS部队,元首手里到底掌握了多少嫡系部队?”他们想罢,一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ap。,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第三十六章:战略部署(下)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三十六章:战略部署(下)
    200个师,这个数目一听上去很吓人,但是200个师的部队有多少战斗力,只有徐阳或者老天才知道了。
    1936年徐阳接任党卫军总领袖时,党卫军总人数为230万,除去一些连基本武器都没有的乡土自卫队,超过两万人编制的只有驻扎在德意志各大行省少数的几支,这些部队那时所采用的建制与国防军不同,部队的人员建制也是杂乱不堪,一支一级突击大队可以是几千人,也可以是几万人,不同人数的一级突击大队汇集成一个旗队,这个旗队的人数也是掺杂不齐。
    到1938年,徐阳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将党卫军改编完毕,直至1939末,党卫军急速扩员到420万,里面的德意志国籍士兵只有260万,其他皆是持外国国籍的志愿兵,或是德占领区内的人,大部份是居住在国外,响应日尔曼民族号召的日尔曼后裔。其中还有两个从美国远渡而来的美利坚人步兵师,他们打着抵御红色入侵文明国度的口号加入了党卫军,目前被划分在波兰以东的战线。
    特别说明的是,目前德意志国防军和党卫军里都有黄种人部队存在,这些黄种人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大部份是祖辈来到欧洲生活,后裔持着在国外学习战斗技能的想法加入根据不同的条件各自加入国防军卫军。这时想加入国防军系统学习正统战法根本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他们之中的大部份人都持着学习先进的战法,好回到各自的国家抵御他国的入侵的宏伟志愿。
    德意志第三帝国吞并波兰后,展开了新的宣传,向欧美各国预示红色帝国的危险性。并打出口号,邀请所有自愿者加入德意志的武装力量,准备抵御野蛮向文明的入侵。
    或许我们想破脑袋也无法以自己的思维来了解西方人在想什么?就好像西方人永远不了解东方人的思维一样。西方各国对以前的沙俄和现在的苏联都有一种提防态度,打从心里不承认沙俄(苏联)是西方的一员,这也才是各国被德意志第三帝国武力占领后,民间的大多数男人依然选择加入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军队,以期望用自己的力量抵抗红色帝国即将到来的入侵的主要原因。
    至于自己的国家被德意志第三帝国占领?多数人把这个当作是西方人自己的家事,如果在抵抗东方人的红色帝国的入侵与反抗第三帝国统治之间选择。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暂时放弃对第三帝国的反抗,加入第三帝国的军队打击东方人的红色帝国。(史实)
    在西方各国看来,德意志一直是西方的问题青年,是西员。虽然这个青年暂时失去了理智对同是文明人的自家人动手,但也是情有可原、有历史根据的,但是在大局上,没有什么比抵御不是西方人的入侵更加重要。(鬼子也在亚洲倡导过这一理念,不过得到的是失败。因为二战国防军士兵的军纪和鬼子士兵的军纪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当然,历史上的恶名昭彰的党卫军不在此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纵永远是那么的云里雾里,让人看不明白,想一言概括似乎太难……
    次日,天气变得微冷,连续两个多月好天气的柏林终于迎来第一场雨。雨下的恨不规范,就像是德意志军队的闪击战那样,来的快去的也快,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德意志军队发动的闪击战能对敌人造成出乎预料的打击。而这场行云雨只是让柏林人知道天气要开始转凉了,得准备好御寒的衣物。
    总理府位于威廉大街,西侧的建筑物是帝国外交部,东侧是运输部的办公大楼,大门正前方则是约瑟夫戈培尔的宣传部大楼。这一的段属于柏林的黄金的段,能座落在总理府附近的皆是一些帝国的行政办公楼,在总理府后,是冯斯达克大街的街段。那是一片绿化区,其中除了一些美化环境的雕塑外。并无其它建筑物,里面种满从德意志本土各的。德占领区移植来的植物,一些在热带才能生存的植物也被收录其中,养殖在特殊的保温室中,它将作为世界上第一座人工养殖的气温棚被载入史册。
    总理府打从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也似乎被注入了一丝新的活力,每到天亮上班时间,总能看见忙碌的人群在总理府的各条走廊与办公室之间穿梭,他们手持文件,脚步急促,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情?
    像极了约好一般,十几辆敞蓬车汇集停在总理府大门前的街道,车门同一时间被打开,走出十几位明显是副官的校级军官,他们将后座右侧的车门打开,然后整齐划一的直立在车旁,在这一时间,无论是行人或者是门卫皆满是崇敬的看着从车内走出的人。
    他们是谁自然不用多猜,也只有这些拥有崇高威望的将军们和元帅们才能引得人们露出崇敬的表情。
    布劳希奇走下车,没有向同僚们致意,而是抬头看着耸立在总理府门前的巨大多立克式立柱,看完男人拄光转向悬挂在总理府大门正中央的雄壮鹰鹫,彷佛想从雄壮鹰鹫的眼神里看尽德意志未来,可惜,他只看到那双鹰目里的随时等待着,想撕碎挡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前进道路上的任何一个敌人。
    布劳希奇臂膀上的领章底色鲜红如血,缠绕交错而成的金色麦穗托起两根被朝阳照射得闪亮发光的微型元帅权杖,元帅肩章和领章不单只是说明了他的身份,还向所有看到肩章、领章的人说。它是贡献、它是付出、它是责任。
    勒布今天出奇的没有和布劳希奇抬杠,而是在布劳希奇看过来之前先举起右手的元帅权杖,抵在额头,然后微笑致意。
    勒布的身材很高大,再加上身着的精美元帅制服,看上去极其威严和威猛,给人一种他是男子汉的视观感觉。从举止来看,他也似乎自我感觉良好。连说话都像极在歌唱,“瓦尔特,昨晚睡得好
    瓦尔特是布劳希奇的名,只有少数几个人有资格亲昵的称呼他的名字,勒布当然是其中一个。
    布劳希奇点头回应,疑惑问:“骑士先生,你似乎很兴奋?”
    骑士是勒布的外号,这个外号的由来是勒布在1916年获得荻马克斯约瑟夫骑士勋章。那时勒布才是一名少校。因为获得威廉二世亲手颁发得骑士勋章而被少数几个好友私下称为威廉骑士勒布。当然,布劳希奇在此时称呼勒布为骑士纯粹是有点得意忘形。
    其实,今天能身穿德意志元帅制服站在总理府大门前。他们都有各自骄傲的理由,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德意志只出现七名元帅,这还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威廉二世所晋升的三名元帅在内。在德意志,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希望当上元帅,绝对不是只取决于军功。还需要足够的威望和得到军方的支持,只要有一个人反对,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让民众知道了反对的理由,只要那个理由能站得住脚,那么这名被提名的人,他晋升元帅军衔的日期都将无限期延后,除非这个人能够做一件全民认同的事情。
    就有如布劳希奇所想的那样,元帅代表的不止是权力。还有它应尽的义务,显然。作为国防军的一员,都有保持一名军人应有的形象也是义务之一。这也才是原国防军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因为被怀疑私生活有问题,被迫辞职的原因。贝克原本就是国防军的荣誉大将有望晋升元帅衔。
    (荣誉大将是国防局系统对有贡献军人的一种奖励,每名军人在晋升元帅衔之前都会有一段时间停留在荣誉大将这个虚衔。在本书内容中,作者本人因为一些原因简化了布劳希奇等人的晋升过程,非有意,只因那个过程将刚从车内走出来的隆美尔眼神炙热的看着元帅制服上的领章和肩章,他从来都认为说,一名军人若是不想当元帅,那么就是一名不合格的军人。当然,他知道想当上元帅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需要经历无数磨难,甚至是牺牲,但是这些都不要紧,军人本来就要经历这些,经历了也不一定会梦想成真,想当上军人的最高荣誉还需要一些机会。
    隆美尔并不认为自己缺少机会,在别人看来,自己是斯达克的直属部下,在四年内从上校军衔爬到中将军衔的幸运儿,上校到中将只差两个阶级,但是那两个阶级所包含的意义不是一名军人,可能无法真正了解两个阶级需要经历多少艰辛!
    隆美尔身为斯达克的直属部下,只要斯达克当权一天,他都将有无数次机会。别人都说他幸运,但是,真的只是因为幸运吗?
    隆美尔不想理会别人的看法,他活得很自豪,活得很洒脱。
    隆美尔对于幸运这个说法只会莞尔一笑,然后不置可否,有机会并不代表仕途平坦,被赏识的同时,没有能力也只能踏上走进的狱的通道。他明白一点,斯达克看中的不是自己拍马屁的能力,而且自己也不曾拍过任何人的马屁,斯达克看中的是自己的军事才达克只会看一眼,或许还会微笑一下,然后将目光转向他处。
    “机会建立在能力之上!”隆美尔对自己说。他抬头看向灰蒙蒙的天空,鼻尖上滴落一滴雨点,然后,军帽上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
    又开始在下雨了……
    一伙元帅的到来并没有引起总理府的混乱。工作人只是礼貌性的短暂停在原的致意,然后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至于元帅们和将军们为什么会来,那不是这些低层工作人员应该关心的事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