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265章

逆隋-第265章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人正是乙支文德和他的两名随众,见到这一小队隋军,乙支文德暗暗吃惊,他以前一直在后方。虽然一直听到隋军装备精良,却没有想过随便一小队隋军身上的装备就可以比得上高句丽国王身边精锐卫队的装备,而且都精神饱满,眼睛中充满高昂的战意。

乙支文德这次所以亲自出城诈降,顺便探听一下隋军的虚实也是其目的。不过。从眼下这队隋军的精神状态来看,隋军现在还是非常强势。乙支文德心中暗暗为辽东城担心,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道:“麻烦通报一下,高句丽国相乙支文德前来向大隋统帅请降。”

“高句丽国相?”听到乙支文德自报身份,这队隋军地首领也愣了一下,辽东城派过数批使者,不过都是一些小鱼小虾,直接被前线驱赶回去,既然是国相,当然不能如此轻待,考虑了一下,隋军首领才道:“扶他们上马,向总管大人禀报。”

“是。”从小队中分出三骑,象老鹰抓小鸡一样将三人提上马背,就这么横搁在马背上,拨转马头,向隋军大营飞奔而去。

贺若弼地大帐内,各个将领正在分派今天的任务,他们已接到皇帝御驾起行的消息,若是等到皇帝御驾到达他们还没有攻下辽东城,恐怕所有人都会羞愧万分,贺若弼已下达死命令,从今天开始务必在五天之内拿下辽东城。

一名隋军小卒掀帐进来,半跪着道:“报,总管大人,高句丽的请降使来了。”

“请降使,不见,告诉他们,如果要投降,马上打开大门,全城免死,若是攻了进去,本官不保证辽东城所有高句丽人安全。”贺若弼不耐烦的道,他现在没有心情陪高句丽人耍花招。

“回总管大人,这次是高句丽的国相乙支文德亲自过来,他一定要见到总管大人。”

“乙支文德,高句丽人的国相?”贺若弼不确定的问道,和史万岁,于仲文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露出一丝明显的笑意:“各位还记不记得皇上给我们地旨意?”

“当然,皇上曾有言,高句丽人走投无路之下很有可能诈降,若是普通的角色,可以直接打发他们回去,若是国相乙支文德过来,不妨先行扣下,没想到乙支文德当真会过来,皇上真是明见万理。”一名将军回道。

贺若弼微微一笑:“那还等什么,把高句丽人的国相带上来吧。”

辽东城头,经过一夜修缮,原本已经伤痕累累的城墙多少有一点改观,大部分缺口已经用石块和木头堵上,只是新上的石灰泥还没有完全干燥,若是被大石头砸中,马上就会跨下来,如果有一天时间干燥地话,城墙会比现在坚固地多。

平康公主目不转睛的盯着隋军大营,隋军大营连绵十余里,尽管乙支文德地影子早已看不见,平康公主却没有移开眼睛的意思。

隋军的进攻总是在辰时开始就发起来,乙支文德提前半个时辰出城,有足够的时间到达隋军统帅军营,只要到时间隋军还没有发起进攻,那么乙支文德就算成功了一半。

“咚,咚,咚。”隋军军营中的大鼓准时响了起来,随着鼓声响起,巨大的投石机和可以发射巨箭的弩车从军营里面推了出来,在穿着红色盔甲的隋军护送下,一步步的朝辽东城头移近。

平康公主的脸色刹那间变得一片雪白,身体晃了晃差点就要摔倒,身后重新选出来的侍卫一幅想扶又不敢扶的样子,平康公主最终还是自己站稳了身子。

“失败了,还是失败了,隋狗竟然连片刻也不愿等待,本宫应当早就知道没有用,为何不拦住国相?若是国相有个三长两短,我高句丽如何还有胜利的希望……”平康公主喃喃自语,心中一片悔恨。

城下的投石车和弩车已推到了合适的位置,开始转动绞盘,吱吱喳喳的声音城头也清晰可闻,每当看到这样巨大的杀人机器,城头的高句丽士兵就会忍不住头皮发麻,弩车发出的巨箭足可以同时贯穿数人或者直接将人钉在城墙上,而投石机发出的巨石更是可以将人砸成肉饼,连城头也是一砸一个窟窿。

只是面对着隋军即将到来的进攻,平康公主却象痴了似的站在城头不知躲避,她身后的侍卫也只能脸色发白的陪着。

“公主,快下去,这里危险。”一名侍卫忍不住喊道。

面对侍卫的喊声,平康公主充耳不闻,城下隋军的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只要拉动杠杆就可以发射,几名侍卫互相看了一眼,再也顾不得男女有别,架住平康公主的手臂,向城墙后面的垛墙躲去。

空中传来一阵尖锐的呼啸声,接着“轰”的一声大响,一块巨石从天而降,砸在离平康公主刚才站立之地不远处,仿佛整个城墙都晃了晃,巨石砸中处顿时多了一块凹陷,坚固的城砖多处变得粉碎,无数的碎石和粉尘向四周飞溅。

这块巨石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石头从天而降,城垛后的高句丽连头也不敢抬,任由天空中的粉尘落在身上,令人窒息的一段时间过去后,昨晚高句丽人的修补全部成了无用功,城头出现了一处处新的塌陷。

“咻!咻!咻!”巨石过后是弩箭飞舞,巨大的弩箭插在城头产生一阵阵嗡嗡的响声。

弩箭也停了下来时,城墙下已布满了密密麻麻沿着缺口攀爬的隋军。

“杀!”平康公主恢复了理智,从后面跳了出来,刚才被隋军压制的高句丽士兵也纷纷跟在他们的公主后面,向爬上来的隋军杀去,双方很快绞成一团。不休的进攻,城中的高句丽人再也支撑不住了,十万大军已有一半阵亡在城头,剩下的人要么是有伤在身,要么疲惫不堪,面对着隋军的进攻,只能步步后退。

“城破了,城破了。”巨大的欢呼在城头上响起,越来越多的隋军上了城头,双方在城头的兵力差不多接近一比一,然后变成了二比一,三比一,终于城头大部分变成了红色的身影,将高句丽仅存的抵抗力量淹没。

第三十七章 水战

远处的一个山头,平康公主停下马步,返身向已是浓烟滚滚的辽东城看去,眼中不禁流下两行热泪。虽然在战前尽量坚避清野。连居民也大部分迁移到了后方。只是代价还是太大了,十万大军只留数千余人,辽东城丢掉了高句丽四分之一的正规军。连国相也一去不回,却最终还是没有保住。

“情狗,不要太得意,我高句丽大军会再打回来地。”平康公主心中暗暗发誓,吆喝一声,重新随同数千乱哄哄的部下向后方撤去。

贺若弼等人踏进辛苦近一月才攻入地辽东城,接到的回报却让他们丝毫没有喜色。整个辽东城只剩下一万多高句丽残兵败将,他们依然在依托着房屋抵抗,城中根本没有了居民。储备了大量粮食兵器的仓库正在燃起熊熊大火,人稍一靠近就会将自己烤熟,连一点救火的可能性都没有,北城的城门也被大火堵住,连追赶出城的高句丽残余部分都没有办法进行,也就是说他们得到了一座空城。

城中地喊杀声还没有消失,残存地高句丽人多是一些来不及撤出地伤员。他们仍然不肯投降。躲藏在房屋中对入城的情军袭击。这种袭击不时造成情军新地伤亡。

这次攻城已经造成了近二万情军的伤亡。本来贺若弼还打着将城中残存的高句丽士兵全部俘虏地用意。只是当贺若弼看到又有数百名情军死于城中残敌袭击地伤亡报告后。终于忍不住怒火,下达了新地命令:“传本总管命令,不必与房中地残敌作战,若是不肯投降。一律放火将他们烧死。”

“是,总管大人。”得到贺若弼的命令。入城的情军再无顾忌。为了防止被高句丽人袭击。不管房屋中有没有人,一律点上火把丢进去。本来城中地重要场所已被先高句丽人纵过一遍火。现在火焰还在熊熊燃烧。情军这一到处纵火。城中地火势很快就变得不可控起来,见势不妙。贺若弼连忙下令大军撤出辽东城。

整个辽东城整整烧了二天二夜,等到大火熄灭时。整个城市已变成一片灰烬。城中还残存的高句丽人也全部葬身在火海中,甚至连白骨也没有留下。又过了二天,城中地热浪才散去,情军从灰烬中扫开了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

接到辽东城完全毁于战火的报告。杨勇气得差点要将贺若弼的前线总指挥之职撤消,辽东城经过高句丽人百年以上地经营,高大雄伟。实仍是北方一等一地坚城,虽然遭到情军攻打损毁,只要略为修缮一下就可以成为进攻高句丽地一个桥头堡。不但可以成为后方的一个坚固基地,就是以后将高句丽人征服,这里也可以成为大隋地一个重要城镇,没想到已经到手了却被贺若弼一把火烧了一个精光。

不过。考虑再三,杨勇地旨意还是没有发出去。反而对前线将士大为嘉奖。辽东城毕竟是死物,烧了再建就是,若是士兵损失太大,太损军队的士气,相对来说。还是人命更重要一些。

辽东城虽然毁了。没有了辽东城这个钉子。情军可以放心大胆往前面突进,不过高句丽人地坚壁清野对于情军还是造成了不少的困难。为了等待补给。情军也暂时停上了前进。在辽东城边沿等待后方补给上来。

等待的同时,二十万情军并没有无事事事。在何稠等人地指挥下。就在辽东城边沿砍伐树木。挖土建城,等到皇帝地御驾过来,数天时间,一座宽八里,高数丈的简易城池就已建成,无数地物资开始从后方堆运到这里。

杨勇到来之后。对于前军将士发表了一通热情洋誉地讲话。鼓励他们继续杀敌后。大军分为东西两路。一路以史万岁为首,率军八万扫荡鸭绿江以北地高句丽人城池,贺若弼则率诸军继续东进。目标直指鸭绿江西,试图跨江南下直趋平壤。与可能早已到达的水师汇合。一举将高句丽首府攻破。而杨勇自己亲率禁卫军在辽东城新起来的城市里护卫粮道安全。

皇帝的这种安排除了禁卫军本身有点微词外,得到了前线几乎所有将领的欢迎。虽然跟着皇帝御贺亲征是一种荣耀。可是若皇帝真地上了战场。为了皇帝地安全,各军自然难免缩手缩脚。如今皇帝原意留在后方是再好不过,而禁卫军自然是为没有捞到太多功劳而懊恼。可是他们本身地职责就是护卫皇帝。也不好请战。

除了辽东城,高句丽人在鸭绿江以北还有十多个城市。只是人口再多的城市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万人。军队只有区区数千人不等。史万岁地八万大军足以对付,难办的是贺若弼地十万大军。高句丽境内道路狭小,粮食转运困难,杨勇特别担心军队还没有到城下就发生缺粮之事。

为了减轻士卒的负担。加快进军速度,杨勇下令每名士兵除自负二十斤粮。自己的兵器外。投石机。弩车等重武器一概抛弃。所有人一路轻装上阵,若是到了平壤城下。他们的补给将从水师那里取得。

从辽东到平壤还有近千里。中间还要经过鸭绿江,高句丽人中途肯定会拦截骚扰,二十斤粮以每日食一斤计算,恰好可以赶到平壤。杨勇地这种安排是建立在水军可以顺利到达平壤城下并立足脚跟地基础上,否则十万大军到达平壤之后马上缺粮。那就是一场巨大地灾难。

军队并非越多越好。杨勇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在涿郡还好。有永济渠地补给。数十万大军无论是粮食还是草料都绰绰有余,而到了辽东城。全靠民夫用独轮车、骡子、马匹来输送。光是路上就要消耗一半,若是从辽东送到平壤,估计又是要消耗一半,这还是在没有高句丽人捣乱地情况下。若是有高句丽人捣乱,说不定十停也只有一停粮食能从涿郡运到平壤。这也是杨勇不愿率禁卫军也跟着下去地原因。

海上。经过数天的航行,大隋地水师一路顺风。并没有遭受到什么损失抵达了高句丽首府平壤的外海,见到海中铺天盖地,数百艘船只组成的舰队。仅有不到万人地高句丽人水军差点吓坏。

不过。此时的高句丽人无疑十分勇敢,他们想也没想地向情军水师发起了袭击,论起船只数量。高句丽人可以比情军还有多一点,不过,他们最大的船只有一千料左右,只能和情军最小地舰只相比。最小地船却是渔船组成,一艘船上只能乘坐两三人。

此时的水战没有多少远程武器。投石机准度太差。既使可以装上船也没有多大用处,最厉害的算是床弩,射程也只有数百步,和后世数万米地火炮射击距离无法相提并论。在海中范围太大。所谓地纵火战术也无用武之地。水师决定胜负最重要地方式还是以接弦战为主。

双方的船只迅速接近。情军开始了变阵,周法尚的座舰是一艘八千料的大船。这样的大船整个舰队仅有一只,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水师的旗舰,舰只上面最高层站着十数名挥动着旗帜的传令兵。将周法尚地命令一条条传下去。得到命令的船只很快开始调整,原行几乎呈平行的船队变成雁行,向高句丽人地船只包围而去。大有一口吃下所有高句丽船只地样子。

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三人经过数天的海上航行,由原来地不适慢慢适应过来。除了程咬金身体还虚。秦叔宝和罗士信两人都可以拿动自己的兵器,不过。要在船上博杀,他们十停武艺至多能发挥三四成就算了不起。只是还是本能地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等待敌人靠过来。

高句丽的船比起自己地座船明显太小,差不多就是一只大猫面对老鼠地感觉。许多府兵虽然是第一次上船也完全没有害怕之色。也学秦罗两人的样子,纷纷抓紧自己的兵器想与高句丽人接战。浑然忘了只要船只摇晃一下他们就有可能掉成大海。

“所有府兵退后,所有府兵退后。”水兵们毫不领情,将那些靠近船舷地府兵纷纷赶到中间,将两侧的位置牢牢占住。

“嗡”地一声大响。最前面地情军与高句丽人相隔不到三百步,情军已先发动船上的床弩进行打击。手臂粗地弩箭带着呼啸声向一艘三百料左右的高句丽船只落下。

“啪,啪,啪。”巨大地箭支插在高句丽船上。将几名倒霉地高句丽士兵钉得肠穿肚烂,拉开了这次情军与高句丽双方水军大战的序幕。

~~~~~~~~

第三十八章 水军初胜

数十支弩箭落下,高句丽最前方的那艘战船上顿时死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