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263章

逆隋-第263章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想让罗士信拿着盘缠回家,毕竟他年龄还小,罗士信见秦琼看不起他,便提出要和秦琼比武,秦琼无奈,只得让程咬金与他比试。

罗士信比程咬金小两岁,身材差不多只有程咬金的一半,对于罗士信,程咬金开头很看不起,认为自己一只手就能打败,没想到一下被就罗士信给了一个下马威,将程咬金摔了一个四脚朝天,这下程咬金恼羞成怒,爬起来重新再战,结果数十回合后,程咬金又被摔倒在地。

见到罗士信如此厉害,秦琼才同意出留他,到了涿州,秦琼可以凭着府兵登记报到,程咬金和罗士信两人却是费了一翻功夫,又在负责登记造册的军官面前演练了一遍武艺,才得以成为府兵,与秦琼分在一起。

这次皇帝御驾亲征,许多府兵都想能亲眼见到皇帝,程咬金和罗士信两人也不例外,可惜涿郡离辽河一线还有近千里的距离,为了不让高句丽人先得到消息作好准备,杨勇委任兵部尚书贺若弼作为前线指挥,府兵在涿郡集合编练成军后,马上就提前出发。

当杨勇的龙舟到达涿郡时,府兵已编遣成十军,每军二十团,每团十队,每队一百人,每隔二十里发一军,前面共发送七军零十团,涿郡只留下了五万人马,秦琼三人所属的队伍正属于留在涿郡的人马当中。

第三十三章 按兵不动

皇帝到达涿郡时已经是大业五年的四月二十五日,从京城大兴到涿郡总共三千多里,只花了四十余日,在没有机械全靠双腿或者以马代步的时代,这个行军速度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何况还有皇帝在其中,若是没有没有运河可以说完全不可能。

接近五月的涿郡,天气温暧无比,涿郡对于大隋来说已是边远之地,并没有开发多少,全郡人口加起来不到十万人,从龙舟的最高处望去,到处是一片绿树成荫,山坡,平原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森,涿郡的城墙显得低矮而窄小,想想后世单单这样一个城池就可以容纳二千万人,灰蒙蒙的空气下全是一片高楼大厦,杨勇恍然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我来了,我看到,我要的不是征服而是保护,但愿千年以后,这里依然可以看到森林密布而不是黄沙飞舞。

“皇上,涿郡郡守薛世雄率郡内官员等待皇上接见。”赵念的声音在杨勇耳边响起,将皇帝的思绪打乱。

“薛世雄,让他上来吧。”

“是。”

赵念下去不久,一名五十余岁的老者登登的走上了龙舟顶层,磕头道:“微臣薛世雄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薛老将军请起。”杨勇和蔼的道。

“微臣谢万岁!”薛世雄站了起来,虽然满头白发苍苍,却自有一番雄姿,这个薛世雄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幼年时就特别喜欢玩打仗游戏。常邀集一群儿童,画地为城,互为攻守,自己做总指挥。若有人不服从命令,薛世雄毫不留情地加以鞭挞。时间一长。无人不畏,因而每次玩作战游戏,儿童都规规矩矩地听薜世雄的指挥。

薛世雄十七岁时即跟随周武帝参加平齐战争,开皇时,更是数有战功,与吐谷浑、突厥作战,平定南方番禺夷、獠乱,薛世雄都以大胜而归,或许是从小玩战争游戏之故,薛世雄带出来的兵马一直是秩序井然。对百姓秋豪无犯,而且廉正康慨有古人之风,与同僚相处融洽,二年前,杨勇将薛世雄调到涿郡任郡守,就是看重薛世雄练兵打仗和善于与人相处的本领,要将涿郡建成征伐高句丽的大后方。

如今薛世雄果然不负皇帝所望。以整郡不过十万的人口,在一个月内迎接十几万府兵到来,没有出丝毫差错,如今大部分府兵已经到达前线,涿郡还有十余万各地赶来的民夫为前线输送各种物质,一切都做到井井有条,可以说薛世雄功不可没。想必薛世雄头上的白发有不少是这一个多月来所生。

“薛老将军。这一个多月辛苦老将军了,听说老将军有四子,人人都是英雄了得,不知是否在外面?让他们一起面君吧。”

“回皇上,这是微臣分内之事。”薛世雄连忙谦让,不过,见皇帝提起自己地四个儿子,薛世雄脸上不免有一些得色,他的四个儿子分别名叫万述、万淑、万钧、万彻。每人都有万夫不挡之勇,尤其是三子万钧,四子万彻更是出色,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薛世雄当然想让儿子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只是此于脸上却为难的道:“陛下对微臣四位犬子谬赞了。能得见陛下是犬子的福份,只是前线输粮紧张。微臣已将他们四人全部分遣出去,暂时不能见到陛下圣颜。”

“即如此,那就下次吧。”杨勇轻松的道,心中闪过一丝念头,此番征伐高句丽结束后,他们父子五人应该分调一方才是,否则整个涿郡就成了薛家天下了,对于这种想法,杨勇已经如呼吸般自然,这也是为他们好,省得日后君臣相疑。

“皇上,行宫已经安排妥当,皇上是否可以起程?”薛世雄小心请示道。

薛世雄所说的行宫是实实在在的行宫,并非给皇帝安排的临时住所,永济渠修建期间,为了讨好皇帝,运河建造的副监何倜曾提出每隔六十到八十里左右在运河边上为皇帝建一座行宫,供皇帝出巡时使用,这个距离刚好是龙舟行驶一日地距离,宇文恺等一批正直的官员虽然认为此举实在太过浪费,却也不敢明确反对,只能上报给皇帝处理。

若是以后出巡每行走一日,便可以在行宫里住上一夜或游玩数天,无疑是非常惬意之事,只是杨勇无论如何也没有到如此奢侈的地步,下旨狠狠的批了何倜一通,不过,还是同意在运河上修建了两座行宫,一座位于永济渠的中段,一座就位于涿郡。

这次御驾亲征,杨勇虽然经过了永济渠中段的那座行宫,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并没有入住,这次到了涿郡,若是要直接赶到前线,这座行宫也只能匆匆路过。

对于皇帝地行程到底如何,谁都不敢瞎猜,只能大致预测,地方官员只能作好两手准备,不过,涿郡作为大后方,又是府兵聚结的地点,如今还有五万府兵在等待皇帝的旨意,皇帝在涿郡停留是理所当然,果然,皇帝点了点头:“可。”

“微臣遵旨!”

从龙舟上下来,皇帝直接乘着马车,在薛世雄,麦铁杖等人的护送下,向行宫方向而去,涿郡的行宫自然无法和后世的紫禁城相比,却也是占地数十亩的院子,里面已经装饰一新,行宫中太监,宫女共二百多人,他们平日里只负责行宫地打打扫扫,皇帝一住进来,他们陡然忙碌了起来。

说实话,虽然乘着龙舟一路上都是顺风顺水,只是连坐了一个多月,杨勇还是感到了一丝疲累,这种累多是精神大于身体,在行宫中休息了两天皇帝才开始正式办公。

跟随皇帝过来地还有五万禁军,浩浩荡荡的人马一下子就将原先府兵遗留下来的军营占得满满的,各种物质更是在军营堆积如山,好在现在还没有到雨季,否则堆在空地里被大雨一淋,肯定会毁坏不少。

前线的军情如潮水般涌来,前锋部队已经和高句丽交战,五月初一,隋军在辽河上架起了三座浮桥,大军随之开始了抢渡,高句丽人用弓箭在河滩上进行堵截,却被隋军的神臂弓杀的大败,河滩上高句丽人遗尸数千具,隋军不过付出三百多人的代价就顺利渡过辽河。

消息传到后方,整个隋军欢声雷动,小小的高句丽不过如此,杨勇也大为高兴,下令犒赏六军,无数地酒肉如流水般从后方运上来,从涿郡到辽河的这一段近千里的道路上,全是车流水马般运送物资的民夫。

五月初三,隋军推到了辽东城下,二十万大军围着辽东城日夜攻打,数度攻上辽东城的城头,却都被高句丽人地大军拼死赶了下来。

五月初六、五月初七……五月十二,隋军还在对辽东城进行攻打,一座小小地辽东城,竟然挡了二十万隋军十余天,依然还牢牢的掌握在高句丽人手中。

皇帝从京城出来以后一路上都是毫不耽搁,到了涿郡停下之后却毫无起驾往前地迹象,涿郡剩下的五万府兵眼巴巴的等着皇帝下令出征,却总也没有等到皇帝的旨意。

先行出发的七军当中尽是良臣猛将,于仲文、史万岁、元、卫文升、李浑、韩洪、元威七人各领一军,贺若弼作为前线总指挥只领半军,在辽东前线,还有领护东夷将军罗艺助阵,事实上人马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为了不影响前线的指挥,杨勇才停留在涿郡,若这些人连辽东城也攻不下来,那就太令杨勇失望了。

眼看着五月中旬就要过去了,前方传来的消息还是无法令人满意,隋军虽然数度差点攻陷辽东城,但还是让高句丽人赶了出来,大军已经伤亡近万,辽东城下布满了隋,高两方士兵的血迹。

大隋皇帝御驾亲征自然无法做到隐秘,高句丽人早已得到消息,辽东城不但屯着高句丽的十万大军,而且有够守城士兵连续吃上半年以上的粮草,各种守城器械都齐备,哪是隋军说攻下就能攻下的道理。

后方还留在涿郡的府兵和跟随皇帝而来的禁军纷纷请战,皇帝却好似无半点着急之态,一直不许。

这天,皇帝依然在处理军中各个大将的请战书,尤其是禁军更是跃跃于试,拿着天下最优厚的军饷,随着皇帝御驾亲征却只能躲在后方,他们当然不满意。

赵念轻轻的来到皇帝身边,禀道:“皇上,周法尚,周罗喉两位将军来了。”

“好,他们终于到了,快请。”杨勇喜道,将手中那些将军们请战的奏章丢到了桌上。

第三十四章 水军

周法尚和周罗喉两人同姓周,不过,他们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相同的是两人同是从南陈过来的水师将领,不同的是周法尚是在南陈宣帝时就因为得罪了长沙王陈叔坚,被陈叔坚诬告谋反,无奈之下,带着水师向当时的周宣帝投城,而周罗喉则是南陈灭亡时见事不可违,才向隋军投降。

要论水师,自然南方出身的将领远比北方有优势,周法尚,周罗喉两人都是前南陈水师中的佼佼者,杨勇在灭陈之后就有意组建海军,对于水师人才都极为重视,无奈杨坚虽然可以说是一代雄主,对于变幻莫测的大海依然下意识的回避,为了防止南陈的余孽造反逃到海上,甚至不许民间有三丈长以上的船只,周法尚投靠的早还好,不过由水师转为陆师,周罗喉则几乎闲置。

杨勇登基后,周法尚马上被重新调回水师,大笔大笔的军费也开始投向水师,如今快四年过去了,现在是检验这支水师的时候了。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法尚已是年过五旬,周罗喉也年过四旬,周法尚身材稍高,胡子半白,脸上皮肤黝黑发亮,周罗喉个子稍矮,皮肤也是粗糙发黑,只是两人的眼睛都精光闪亮,自有一股摄人的风采。

杨勇笑呵呵的道:“两位将军平身,今日朕宣两位将军过来,就是要问一下水师的情况。”

周法尚首先发言:“禀陛下。我水师四年来已打造五千料以上大型海船三十艘,二千料以上中型海船七十二艘,其余各类八百料以上辅船三百余艘。五万水军训练有述,随时可以为陛下跨海征战。”

尽管杨勇早已知道这个数字,听了心中还是欢喜无限,五千料大船,即可以一次型运送五千石货物地船只,这么多的海船,若是用来运粮,一次就可以运送近百万石粮。若是运送兵马,一次也可以输送二十万人以上。

为了不让高句丽人觉察到大隋有意发展水军,水军造船和训练的基地都是在南方,杨勇一直留在涿郡不动,自然是为了等待水军地到来,涿郡与高句丽隔海相望,如果从陆路出发。从辽东攻打到高句丽的首都平壤。光是走路就要花上数月,可是若是利用海船从涿郡出发,不过是五六天时间就可以到达被高句丽人称为小长安的首都。

“好,两位爱卿听旨,朕以周法尚为水师大总管,周罗喉为水师副总管,连同陆路五万大军,于三天后出发,直攻平壤。”

“臣等遵旨!谢陛下隆恩!”周法尚与周罗喉两人一起回道。

这次皇帝御驾亲征。隋军大部分人无疑都信心十足,认为高句丽人将不堪一击,只要大军推到高句丽人城下,高句丽人就会吓得马上投降,若是稍晚一点。功劳就会被人抢走。好在杨勇自己头脑清醒,知道高句丽人不会这么容易屈服。听到前面进展不顺的消息,许多人都颇为愕然不解,皇帝却早已心中有数。

历史上杨广三次远征高句丽失败,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高句丽小而弥坚却是事实,数百年来,高句丽立国后就一直没有停止扩张,绝没有不战而降这样的美事,若是杨勇作为一个后来人也会把希望放在以高句丽人不战而胜的希望上,无疑是愚蠢之事。

秦琼、程咬金、罗士信三人本以为只要到了涿郡马上就会到前线与敌人交战,凭他们的武艺很快就能脱颖而出,实现自己建功立业地愿望,哪知道他们先是成为随同皇帝亲征的御前人员,也倒也没有什么,至多是稍待几天时间罢了,没想到的是皇帝到了涿郡大半个月后却一点出征的动静也没有,这下许多府兵都等得急了起来,前面已出发了二十万大军,高句丽才多少人,若是再耽搁下去,他们岂非连喝汤的机会也没有,若不是军纪森严,负责领兵的几人又都是素有名望的大将,军营中肯定会闹事起来。

终于他们接到出兵地命令,只是令他们没有想到地是他们不是从陆路行军,而是要登上大船再行出发,皇帝的旨意刚刚传下来,涿郡各个港口就被密密麻麻的船只塞满,只等着将士兵和战马一起运载上船。

这么多的海船在一起,让一些只见过江中行驶小船的府兵大开眼界,不过,许多从来没有坐过船的府兵不由心中发麻,只是军令如山,命令一下,他们也不得不听从,停泊在运河边上的大型海船就象是会吞人的怪兽,将数万府兵连同他们的战马一同载上了船,然后扯起风帆向大海地方向慢慢行去。

秦琼和罗士信两人都会一点水,程咬金却完全是旱鸭子,登船的时候不免战战兢兢,听到要入海,程咬金更是吓得胆战心惊,若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