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219章

逆隋-第219章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二十余万贯,如今农学院帐上还节存九十三万贯。”

杨勇听得眉头跳了一下:“才九十三万贯。”

九十多万贯,看似很多,其实光暗衣卫一年所吞进去的钱财就要七八十万贯,这样一去,就所剩无几。

云定兴连忙解释:“殿下,这主要是兴建了洛阳织厂,否则至少可以多出一百万贯,到了明年,少了这一百万贯支出,洛阳织厂还会多出一百多万贯利润。”

“好了,本宫明白了,你提出六十万贯给吕沐霖,其余留十五万贯给太子妃,余下的十八万贯暂时不动。”

“六十万贯?”云定兴有点惊讶,还是马上道:“是,微臣知道了。”

每年年终云定兴都要拿出一笔钱交给吕沐霖,最终这笔钱都不知去向,只是往年最高时不过五十万贯,云定兴惊讶的是今年因为兴建洛阳织厂导致钱财紧张,反而又要给吕沐霖增加十万贯,只是这笔钱的用途明显是太子的机密,云定兴自然不敢多问。

他当然不知道,今年多出的十万贯就是因为数千里外的一个糖岛搬迁,如今杨勇已彻底将白糖的利润放弃。

第四十一章 跋扈

前白糖的独家生意实在是太惹眼了,虽然白糖一直宣运过来,只是巨额的利润让许多人眼谗不已,千方百计想搞清楚其中的秘密。

孙清等人搬迁到岛上之后,泄密的可能性虽然大大降低,不过,随着大隋一统全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人也越来越多,白糖是从海外运过来的这个借口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迫不得已,杨勇只得命令孙清放弃对白糖制造的垄断,将制造方法泄露出去。

白糖制造方法一泄,许多商家才发现高不可攀的雪糖原来是灰不溜秋的蔗糖做成,一时之间,生产白糖的商家趋之若骛,不过,生产白糖的流程虽然简单,却也不是人人可以搞好,质量不免参差不齐。

刚开始自然是人人赚钱,一年之后,白糖的价格大跌,许多小商家和质量不好的商家都无法生存,数年过去,只剩下了十余家生产白糖的商家,形成一定的垄断,价格才又上升了不少。

农学院刚开始成立时,朝中众臣根本没有人在意,数年富得流油后,虽然不少人想插手其中,却全部被杨勇拒之门外,如今有农学院稳定的高额的收入,自然不需要将白糖的生意还留在手中,引起祸根,杨勇不相信孙清等人搬到台湾还有人能够追查。

今年没有了糖岛提供的利润,又恰逢农学院在洛阳兴建了一座纺织厂,日子不免过得紧一点,不过。即使不足,也可以动用以前东宫的积蓄,而明年一年的收入会达到三百多万贯,杨勇已经考虑到时那么多钱财该怎么花了。

云定兴汇报完后,杨勇心情愉悦,道:“云爱卿,没有其他事,你可以去见一下云良和几位外孙。”

云媚儿已有三个孩子,年龄最大地杨俨还是长子。

日后这个长子很有可能成为大隋第三任皇帝,到了那时,云家自然飞黄腾达。正因为如此,云定兴这些年才愿意担任农学院院长。无怨无悔的将聚敛的大部分钱财贡献给东宫,听到可以去见女儿和几名外孙,云定兴脸上马上裂开笑容:“是。多谢殿下,微臣告退!”

云定兴下去不久,吕沐霖匆匆上来,禀道:“殿下,史大将军回来了。”

杨勇脸上一喜:“这么快,好,他什么时候进城,本宫亲自去迎他。”

吕沐霖吓了一大跳,连忙道:“不可,殿下是君。史万岁立最大的功也不该由殿下去迎接,否则恐怕要给御史抓住弹骇的把柄。”

自杨素死后,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已经换了数任。继任的御史大夫没有象杨素一样大胆敢和东宫作对,不过。御史台本能就是纠错的机构,若是太子违反了礼法,御史台也不会视而不见。

听到吕沐霖的相劝,杨勇只得打消了念头:“行,那就让他自己来吧。”、

杨勇听得史万岁地消息如此激动,是因为史万岁刚刚平定南宁羌族叛乱,入京行赏,去年,南宁州(治翫起

。'|昆州(治在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附翫正臣服,依然掌管着整个南宁,对于朝庭派往南守的官员任意打骂,甚至经常有官员失踪,让南宁成为官员谈虎色变之地,谁也不愿去南宁赴任,南宁名义上是朝庭地属地,却还是成了羌人的独立王国

非但如此,翫还借口南宁贫穷,每年向朝庭讨要大笔钱财养军,一旦朝庭不允或少给,翫就放任部下进入附近郡县杀人抢劫,无恶不作,让附近郡县叫苦不迭,直到朝庭地钱粮拨付到位,翫才命令手下羌兵退入南宁。

+:。岭,手下羌兵又英勇善战,熟悉地形,若是朝庭派兵少了,根本无法在山区立足,若派兵多了,不但兵力无法展开,而且后勤也难予维持。

去年朝庭对翫终于难予容忍,将南宁的粮饷断绝,翫马上竖起反旗,派兵攻城掠地,朝庭只得调派兵马进行围攻,只是让朝庭大跌眼镜地,大军出动后,羌人连胜数场,隋军不

粮响,还损失数万大军,而且翫起兵反隋大胜的消方各个少数民族也蠢蠢于动。

消息传到京城时,已经是去年年底,听到南宁大败的消息,杨坚怒不可竭,将数名失败的大将贬的贬,杀的杀,并从益州将史万岁调上前钱。

大隋虽然国力强大,但南宁的地形实在险恶,经过去年的失败,朝庭已作好长时间作战的准备,争取数年之内将翫拖疲,拖穷,最后一举歼灭。

只是史万岁到达南宁后,却没有按照朝庭持久战的方法对羌人围剿,而是采取了速战速决地办法,他亲自率部经蜻蛉川(今云南大姚)、弄栋(今云南姚安北)、小勃弄、大勃弄(二地均在今云南下关东南),进入南宁,从翫背后入侵。

。:。予调过来,少数兵力把守的险地均被史万岁击破,最后迫使翫决战,大破南羌族30余部,俘2余人,诸羌大惧,翫被迫再度请降。献明珠宝物,表示愿听约束,并刻石勒铭,赞颂隋朝圣德。

京城东门,礼部尚书卢恺带着数十名官员站在寒风中伸长脖子望着前方,远处一片烟尘扬起,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传来,一名官员低声地道:“总算来了。”

那名官员话声刚落,一队旌旗飞扬的队伍出现在众人面前,数百名黑衣黑甲地大隋精兵向城门奔驰而来,他们中间是一员三十余岁的大将。

“吁。”这队骑兵来到城门附近时,才吆喝了一声,停下马步,顿时风起雪涌,一股泥水直向卢恺一众迎接的官员扑去,众人躲避不及,顿时脸上,身上沾满了点点污泥。

“哈,哈,哈。”看到这些官员如此狼狈,史万岁和亲兵大笑起来。

虽然不知史万岁和这些亲兵是否故意如此,只是如此大笑,卢恺和一众迎接的官员依然大怒,只是此次史万岁回京,是挟军功而回,朝庭正要论功行赏,卢恺只得强忍怒气,向史万岁道:“恭喜大将军凯旋归来!”

史万岁脸上阴沉一片,哼了一声,道:“就你们这些人迎接本大将军!”

卢恺顿时愕然,史万岁虽然立大功而回,但两人品级相同,他身为礼部尚书,一般只需要迎接亲王以上级别之人回京,如今朝庭派他来迎接史万岁已算破例,没想到史万岁却嫌来的官员人少。

“迎接大将军的规格是陛下亲自下旨,若大将军有何不满,尽管向陛下上奏。”卢恺冷冷的刺了一句。

史万岁当然不敢去责问皇帝,只得冷着脸道:“既然是陛下之意,那就算了,进城!”

“慢,大将军,陛下诏令,让大将军带羌族首领翫入京,不知翫是哪位,还请史大将军把人交给礼部,由礼部接待。”

+。在史万岁面前声竭力撕表明自己后悔之意,拍了一通马屁之后,又告之若是他押解进京,难逃一死,而史万岁也要落得上“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

史万岁听信翫之语,竟然当真将其放归,只是他私放翫,越近京城心中越虚,刚才本想借机生事,将翫之事蒙混过去,没想到卢恺毫不惊慌,反而抬出皇帝,让史万岁无法生事。

只是翫根本没来,史万岁哪里拿得出来,只得索性撒赖,道:“翫仍是叛匪首领,如何能交给你,本大将军要先见过皇上再说。”

卢恺正要再说,一名官员拉了拉卢恺的官衣,卢恺心知有异:“那好,还请大将军跟在本官身后,入宫勤见皇上。”

“不必了,本大将军认识道路,先行一步。”史万岁和卢恺说话时一直没有下马,说完,双腿轻轻在马肚上一磕,马蹄响起,数百骑同时启动,又是泥水四溅,将众人浇了一个满身。

“跋扈,太过跋扈,若是打了胜仗就可以如此对待朝庭命官,那国法何在,本官明日一定要向皇上上奏,弹劾史万岁一本。”一名官员愤愤不平的道。

第四十二章 辩解

雀大街的尽头便是皇城,史万岁看着前面巍巍皇城,悔起来,自己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听了那个羌人首领翫的话将他放走,数箱金银看起来很多,换成铜钱也不过合数万贯,不过,两个羌女小妾倒是难得的水灵,而且是一母双胞,长得一模一样。她们是翫的亲妹妹,若是不放翫,难道自己要把大舅子押到京城受死。

只是朝庭为了剿灭这次羌人叛乱,仅军费就花了一百多万贯,何况还死伤数万人之多,若是朝庭追究起来,他接受贿赂,私放翫,这次论功行赏就会成为大祸一场。

“你们先回府,本大将军要直接入宫。”史万岁扭头向后道。

“是!”他身后跟着的亲兵连忙拨转马头,向京城大将军府而去。

史万岁打发了亲兵,看了看皇城,狠狠的用脚往地上一跺,向东宫的方向走去,他此时后悔不已,当初自己为何就象猪油蒙了心一般,如此大胆。

太子府宜春宫,杨勇正在和云清儿聊天,吕沐霖匆匆来报:“殿下,史大将军来了。”

“哦,好,本宫马上去迎接。”杨勇大喜,马上起身向外走去,只是走了数步,突然停下脚步:“不对,史万岁刚刚进城怎么就来到这里,莫非他还没有去见皇上?”

见杨勇迟疑,吕沐霖连忙道:“既然如此,那是否让大将军先见过皇上再说。”

杨勇想了想,还是道:“不必了,史万岁虽然是武将。却粗中有细,既然来了,必定有什么紧急之事,本宫还是先见见他吧。”

“是。



史万岁站在殿内,急得团团转,他当然知道外臣入京,没有撇下迎接的礼部官员,不见皇帝先见太子之理,只是刚才卢恺却给他提了一个醒。朝庭没有忘记叛匪首领,他放走了翫,这一关恐怕不容易过。

“微臣拜见太子殿下。”见到杨勇出来。史万岁马上跪地参拜。

杨勇连忙将史万岁搀扶起来:“史爱卿仍朝庭栋梁,此次快速将羌人叛乱剿灭。为朝庭立下汗马功劳功,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殿下。”史万岁站了起来。嘴唇微动,嗫懦着不知该如何开口。

“史爱卿,若是有事不妨开口,否则耽搁了入宫见驾,可是大罪。”

此话一出,史万岁脸上顿时青一阵,红一阵,最后还是一咬牙,扑通一声又跪了下来:“太子救我!”

杨勇大为纳闷:“史爱卿,为何如此。你刚刚平定羌人叛乱,为朝庭立下大功,朝庭招你进京是要论功行赏。谁敢害你?”

“太子,祸事正是出在平乱上。”史万岁耸拉着脑袋道。

杨勇脸上一沉。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史万岁肯定是惹事了,史万岁打仗勇猛,而且熟读兵书,只是却有两个毛病,一是好色,二是好财,这些年,南征北战,每次都立下极大战功,却几起几落,就是坏在财色两字上。杨勇几乎是用恨铁不成钢地口气道:“说吧,是不是私扣财物被人发现了,还是有强抢民女的行为,或者你谎报战功?”

“没有,微臣谨记太子教诲,哪敢如此。”史万岁慌忙解释。

“不敢,本宫看你胆大的很,本宫可是听说你行军时都敢和蜀王争道,还有什么事不敢做,不过既然不是这些事,又有何事让你如此心慌?”

说起和蜀王争道,史万岁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那是三年前的旧事,当时有一队通过益州的商队被吐蕃人杀了,消息传到京城,朝中大臣勃然大怒。

那队被害的商队属于申国公李家所有,只是京城生产的丝绸棉布有八成以上要外运,其中通往西域的占四成以上,吐蕃人杀人夺货,虽然只有李家受害,却触犯了所有家中有织厂地重臣利益,朝庭顿时气势汹汹,马上派出蜀王和史万岁两人率军数万报复吐蕃。

蜀王杨秀仍是初次领兵,杨勇、杨广、杨秦都有军功在身,杨秀对三个哥哥的战功羡慕不已,生怕功劳被史万岁夺走,竟然命令史万岁到后方运粮,自己领兵做先锋,史万岁却不听从杨秀指挥,抢在蜀王之前出击,是役,史万岁斩首数千,而蜀王空带数万主力,走了上千里路连一个吐蕃人都没有见到,不得不因为军粮告急而退兵。

事后,因为杨秀不愿与杨勇交恶

史万岁不遵军令之举并没有追究,只是写信告诉了杨然狠狠骂了史万岁一通,史万岁却当成了耳边风,反而得意了好久。

“殿下,微臣此番出战,虽然大破南羌三十六部,俘二万人,取得大胜,不过,羌族部落众多,除了南羌,还有西羌三十六部,西羌三十六部人数虽然不如南羌,不过所居之地比南羌更加险恶,又加上南羌被破,西羌提高了警惕,朝庭要想再攻破西羌三十六部,实在是费时费力。”

杨勇听得点头:“不错,确实如此,不过,这次叛乱好象西羌三十六部并没有参予,朝庭也没有要你将西羌三十六部一起剿灭,你提起西羌三十六部干吗?”

史万岁道:“禀太子,羌人无信无义,茹毛饮血,南羌还好,多少和汉人有过接触,知晓一些礼义廉耻,而西羌比南羌更加野蛮,西,南两羌之间为争夺地盘没少明争暗斗,本来一直是南羌三十六部占优,将西羌三十六部赶到深山老林,只是此番南羌被朝庭攻破,元气大伤,而且其首领也被微臣擒获,纵使南羌的实力还在西羌之上,只是群龙无首,此番朝庭地胜利很有可能让西羌三十六部渔翁得利,若是西羌顺势将两羌统一,再过数年,南州恐怕又成朝庭心腹之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