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212章

逆隋-第212章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那几名波斯人也够倒霉了,辛辛苦苦从数万里之外赶到大隋,却因为送礼不当间接导致秦王中毒,如今他们的财产没收了不说,人也待在监狱中,很有可能连命都不保。

数天之后,对秦王府的处理下来了,秦王杨俊因为违反制度,穷奢极欲,免去所有官职,在京城的秦王府闭门思过,而秦王妃则因为毒杀秦王,罪本当诛,但念在情有可原,削去秦王妃爵位,出家为尼。

秦王的处理下来后,朝中有不少大臣上奏劝谏,左武卫将军刘升言道:“秦王殿下并非有其他过失,只是费国家财物为自己营造这宫殿,平时出巡稍为奢侈,臣以为可以宽容。”

杨坚直接回道:“法度不可违犯,朕是五个儿子的父亲,天下百姓也是朕的子民,朕不能因为亲生儿子违背了法度就不处理,否则那就要订一部关于天子儿子的法度。”

杨勇听得暗自警觉,虽然有心为秦王说两句好话也不敢开口,只得默然无语

第二十九章 调任

宫西面的一个小侧院,徐德言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多那天冲撞了太子被带回来,徐德言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院,虽然这里有吃有喝,而且景色宜人,比他流浪在外面好上数倍,徐德言却是度日如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放出去。

太子在民间的名声很好,至少不会胡乱杀人,徐德言倒不担心自己会有事,只是生怕太子事忙将他忘到一边,那只能在这里白耗岁月了,事实上,他担心成真了,太子一个多月对他不闻不问,显然是早已将他忘记。

连续过了十几天,徐德言急了,哀求外面的护卫替他通报太子,护卫倒是将他的事报告给家令邹文腾,邹文腾问明徐德言被带回来的经过后,理也懒得理他,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见太子。

若是徐德言好言好语相求几句,邹文腾说不定挥挥手就将他放了,偏偏徐德言的傲气没有全消,语言中得罪了邹文腾几句,惹得邹文腾大怒,你不是想出宫吗,偏不放你出去,若是太子殿下没有想起你,你就在这个小院待到老死吧。

若不是担心太子会想起这个人,邹文腾有可能还要把徐德言狠狠打一顿,不过,从此之后,徐德言的伙食也差了起来,徐德言倒不在意伙食变差,他在乡下住了七八年,东宫的伙食再差,也比乡下的伙食有油水,只是心焦而已。

这天,徐德言正在院中活动,外面传来几名女子说话的声音。徐德言连忙竖起耳朵倾听。这倒不是徐德言有什么特殊的嗜好,只是他关在侧院一个多月,除了吃饭时能见到人影外,其他时间只有他独自一人,早已经把他闷坏了,外面地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地注意,否则若不找点事做。他不知如何打发自己的时间。

“琴娘姐姐,等等我。”

“哎!”一个江南女子柔柔的声音传来

虽然短短一个字,徐德言却象木了一样突然全身僵硬。这个声音不知在他梦中辗转出现了多少次。他全身的血夜都兴奋起来,只是生怕是自己的幻觉,心中拼命的呐喊:“再说几句。再说几句。”

让徐德言失望的是,这声音就象是惊鸿一现,再也没有出现,过了片刻,脚步都必须也消失不见。徐德言再也忍不住,双着捶着紧闭地大门哭喊道:“乐昌。是你吗,乐昌,是你吗……”

这喊声当然没有将乐昌公主找来,反倒是把东宫的护卫惊动了,护卫听到徐德言的喊声,连忙将侧院地大门打开,见徐德言泪流满面地大哭,倒是吓了一大跳:“喂,你怎么样了?”

见门一开,徐德言不顾一切的向院外冲去,开门的护卫大惊,拨腿就追,徐德言到底是一个文人,很快就被两位护卫追上抓住了胳膊。

“放开我,我要找乐昌,放开我,我要找乐昌……”徐德言挣扎起来。

“什么乐昌,你胡说八道什么?”数位东宫护卫听是莫明其妙,只好重新将徐德言关进侧院,将大门一锁,不予理睬,徐德言被关在这里地原因,几名护卫多少听到了一些,只当徐德言发疯,这件事甚连邹文腾都没有得报。

被重新关了起来,徐德言才冷静下来,毕竟才听到短短一个字,他对妻子再熟悉也可能弄错,他唯有等待,等待这名女子的声音重新出现,之后,徐德言反而安心在东宫住下来,现在就是让他离开东宫也不肯了。

并州晋王府,杨广看着一封长信,脸上神色忽喜忽悲,这封信从京城传来,里面写的正是杨俊官职被夺,责令在王府闭门思过之事。

慕容嫣娇笑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恭喜殿下了!”

杨广将信收起,板着脸愕然的问道:“本王何喜之有?”

“秦王镇守江南奢华无度,以至夫妻失和,差点身死,如今官职全免,扬州总管之职,舍晋王殿下为谁?”

“胡说八道,三弟落得如此下场,本王是他地二哥,如今心痛如割,那还有闲性去理会这些。”杨广怒道,心中却是暗懔,自己刚刚接到京城来信,这个慕容嫣马上就知道了,慕容家看来

小。

“王爷兄弟情深,奴家自然知道,只是国事为大,南方时有叛乱,扬州总管责任重大,不可或缺,难道殿下不想为国效力,让江南安居乐业。”

并州虽然在以前是军事重地,但自从突厥人分裂后对大隋基本上没有什么威胁,并州的重要性也就一直下落,而江南统一后,由于统治时短,加上大隋地均田令损害了许多大家族的利益,叛乱时有起伏,扬州总管辖下多精兵悍将,已然成为天下第一大总管,何况即使抛开这些,杨广一直羡慕江南的繁华,若能从并州调到扬州,杨广当然愿意。

只是现在杨俊刚刚从扬州总管之位跌下,他当然不能摆出一幅急不可待的模样,否则让别人怎么看他,杨广缓缓的摇了摇头:“这是父皇该考虑的事,何况五弟现在是荆州总管,有五弟在,江南那些小丑又何止挂齿。”

慕容嫣微微一笑:“看来殿下是胸有成竹了,那算奴家多嘴了,奴家告退。”说完,姗姗离去。

“扬州,扬州。”杨广喃喃自语,兴奋起来,慕容嫣的话无疑挑动了他的心思,确实,如今扬州总管之职空缺,舍他还有谁?

皇宫内,杨坚正在和独孤氏议论扬州总管之事,在杨坚纳了宣华夫人之后,独孤氏心中虽然生着闷气,但深知胳膊扭不过大腿,独孤氏只得尽量装作大度,杨坚有愧于心,双方的关系重新缓和。

“皇后,俊儿不争气,如今扬州总管空缺,该让哪个孩儿接任?”

“皇上,这还用讲,自然是阿摩。”独孤氏想也不想的答道:“江南繁华,我看几个儿子当中,就阿摩最为节俭,到了江南也会悉心治理,不会象俊儿那样追求奢华。”

“皇后之言有理,只是阿摩现在为并州总管,突厥虽然分裂,国力仍在,若是并州没有得力之人,朕也放心不下。”

“这有何难,谅儿如今也长大了,让他接任并州总管之职便是,至于谅儿的荆州总管吗,反正有阿摩在,扬州荆州相距不远,先选一信任大臣暂代,过数年再行改州为府,撤了就是。”

“皇后果然高明。”杨坚大赞,他头痛了数天之事,皇后只三言两语就解决掉了。

数天之后,朝庭的旨意下来,调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汉王杨谅为并州总管,而荆州总管则由吏部尚书韦世康接任,新的吏部尚书由内史大夫牛弘接任。

这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因为秦王的去职,一下子调动了两个王爷,一个吏部尚书,还有一个内史大夫。

扬州总管由晋王接任,百官基本上都有数,晋王文武双全,又素有贤名,而且夫妻恩爱,成亲十多年,一直没有纳侧妃,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让人意外的却是韦世康调任荆州总管,虽然按职位荆州总管也要受吏部尚书管辖,只是以前四大总管都是亲王担任,有自选部曲的权力,吏部尚书根本管不到,如今这个职位竟然重新授予一个大臣,一时之间,妒忌,羡慕的目光都向韦世康飞来,反倒是牛弘接任吏部尚书没有什么波澜。

牛弘世袭封临泾公,北周时,专掌文书,修起居注,隋代周后,授散骑常侍、秘书监,鉴于前朝纷乱,南北分离,图籍大量流失,牛弘遂上书建议搜访图籍,开献书之路。杨坚于是下诏,凡献书一卷,奖一匹。不到两年,图书渐出。又设专人抄录副本,原本或归本人,或由国家珍藏。牛弘也因此进爵奇章郡公。

开皇三年,牛弘拜礼部尚书,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又奉敕修撰《五礼》百卷,从此儒家文化复兴,后来又任内史大夫,这样一个人,资格比韦世康还老,自然没有人反对。

唯有韦世康心中明白,这个荆州总管恐怕是当不久,纯粹是一个过渡,以皇帝的猜疑,如何肯把自选部曲,兵马的权力放在一个大臣手中,到时候,牛弘坐稳了吏部尚书之职,他又能到哪里去。

第三十章 香艳误会

乎是同样的材料,孙思邈配置的药丸比姚僧恒的效果连服十余天后,元清儿脸然焕然一新,已回复了健康的颜色,唯一麻烦的是有几样药材即使搜遍京城,能够达到孙思邈所说的年限也是极少,只够元清儿数十次的用量。

虽然只服用了一半元清儿的病就好了,而且暂时不会复发,以后说不定可以长时间不用药,只是杨勇还是不能放心,这样,即使杨勇再想将孙思邈留在京,还是不得不同意孙思邈离京为元清儿寻药,为防止孙思邈又象上次一样一走就杳无音信,杨勇特地派了二名东宫护卫跟随,并约定期限,三年内孙思邈必须回京。

派两人给孙思邈,只是为了方便孙思邈与地方打交道而已,必要是可以请官府协助采购药材,倒是没有多大监视的意思,孙思邈这些年行医几乎走遍天下,深山野岭,荒效野外,哪里没有他的足迹,若他是普通人,早喂了野兽,如果要摆脱两名东宫护卫,相信会是轻而易举。

送走孙思邈后,杨勇清静了许多,每日除了上朝的时间就是在家陪几名妻妾儿女,偶尔出外打打猎猎,或者到秦王府看看杨俊,对于朝政,也少有过问,这二年,由于太子一直监造仁寿宫和洛阳宫,众臣也习惯了太子对朝政的懈怠,倒也感觉不到和以前有什么区别?

杨俊被勒令在秦王府闭门思过,开头对于太子不肯力劝皇帝处死秦王妃极不理解,对杨勇的头几次上门都没有好脸色,只是过了一段时间,杨俊也想通了,崔氏出家为尼也算受到了惩罚,毕竟夫妻一场,没有必要一定置之死地,对待杨勇的态度才好了起来。

这天,杨勇象往日一样下朝后就在东宫内的西湖陪两个女儿玩耍。她们的三个哥哥都已经入学,大隋建立后,杨坚限于自己学识不高,在全国大兴教育,各郡都办了官学,如今又经发展到了县,京城更是学生就达到了五千人,杨俨。杨格,杨裕他们虽然是皇子,到了年龄依然要入学,不过。能陪他们一起读书的自然都是功大臣之子。

杨妍和杨岚两人都继承了她们母亲的优点,虽然一个只有六岁,一个只有五岁,已是难得的美人胚子,长得粉雕玉琢,讨人喜爱。

看着两个女儿活泼的身影,杨勇恍然有一种老了的感觉,天可怜见,现在自己还不到三十岁,若是在前世。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地年龄吧,为什么自己现在却有这种感觉?前世自然只是一个小推销员,即使是业绩再不好时,也充满了乐观,这一世,自己身为太子,却是感到活得太累了。

“父王。父王,你听我弹琴好不好?”平阳公主杨妍爬到杨勇腿上,对杨勇的走神很不满意,用手揪着杨勇留起的短髯道。

“好,好。那父王就听听你的琴音。”

杨妍大喜,从杨勇的腿上爬了下来,指挥着一名宫娥道:“快,把我的琴拿上来,还有,把琴娘也叫上来。”

“是。公主殿下。”接到命令的宫娥连忙下去,不一会儿,数名宫娥抬着一大一小的两张琴来到西湖,前陈公主陈贞也袅袅跟在后面,她是两位小公主地乐师,小公主要弹琴,还指定她来,她自然不得不跟着来。

“参见太子殿下,两位公主殿下。”陈贞和另外数名宫娥来到杨勇身边,悄然跪下。

眼前的陈贞一身普通的青衣,身材小巧,曲线玲珑,脸上五官精致,肤色更是白净,只是双眉紧皱,好象有一股忧郁之色,只是这股忧郁之色却让她更显得楚楚动人,杨勇暗叹,前陈的乐昌公主果然不愧为江南有数地美女。

陈贞在东宫待了七年,杨勇与她见面屈指可数,就是见了面也是匆匆一瞥,今天才真正有时间仔细打量一番,越看越是觉得乐昌公主美貌,自己的妻妾三人当中,恐怕只有云媚儿才可以与她一较长短。

这样的美人在自己身边七年,自己却是恍若未闻,也算是奇事了,若是十年前,自己一定不会拒绝将她收入罗帐,可惜现在自己已收了这份心了,杨勇不无遗憾的想道。

给太子的目光这么直愣愣的盯着,陈贞的脖子都要红了,心中却是越来越惶恐,若是太子想要自己,自己是顺从还是以死相拒,无

,自己要想与丈夫团聚都是不可能了,其实这个选择就应该作出了,只是这七年来生活的安安稳稳,让她差点忘了自己命运。

身后的几名宫娥虽然也一起跪在地上,只是望着陈贞的目光充满着羡慕和忌妒,若太子能看上自己多好啊。

“父王,你怎么啦。”嵩阳公主杨岚稚声稚气地声音响起,打断了杨勇的胡思乱想。杨勇哑然一笑,命令道:“起来吧。”

“谢太子殿下!”数人起身,抱琴的几名宫娥连忙将琴摆在放好的长案上,请平阳小公主坐下,平阳却是先拉着陈贞的手,喜滋滋的道:“老师,今天父王要听我弹曲呢。”

陈贞勉强压下自己的忐忑,将平阳拉到小板凳上坐下,鼓励道:“殿下天姿聪明,一定可以弹得出色。”

平阳地小脑袋狠狠的点了点头,将小手放在琴弦上,一阵悠扬的琴声响起,里面充满着欢乐之意,纵使杨勇少有听琴,也绝得平阳此曲不俗,虽然平阳在指法还稍显稚嫩,却隐隐有大家之态。

“父王,怎么样,怎么样?”琴声刚停,平阳就追不及待的从位子上跳了下来,跑到杨勇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