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81章

永乐大帝-第81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第二个弊端。是官方机构通病。往来车船轿马供应。官员米粮柴炭分例。都有朝廷规矩按时拨给。有些红官大员钦差过往。实报实销倒也罢了。实际上虚报也是实销其实的方官巴结奉迎。送来的东西也吃用不尽。根本是无报也实销。明朝中后期有些正直的官员曾对站进行过改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张居。他的邮改革是从限制官员的驰特权入手的。提出了六条对官员的限制。比如。规定非公务任何官员不的侵扰邮;过往站的官员只许按国家规定的级别供应食宿。不许越格提出奢侈的要求;除邮供应外。任何官员不许擅派普通民户服;还规定政府官员凡非公务而是到离任或请事假等旅途费用。一律不的由站负担。不动用递交通工具等等……这些其实都于吏治的范围。朱棣相信在推出了“首告罪”等反腐措施后。吏治会相对清明。因此对于第二种弊端也同样不怎么担心。
    然而看了这篇错别字连篇的策论后。朱棣却稍稍有些动心了。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及时有效的信息。而且。象民信局这种能够汇兑银钱的机构若是能够发展壮大。对于商业的促进作用会更大。
    明朝的邮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水马·二递运所;三急递铺。通俗的讲。水马就是EM递运所就是邮政系统的物流部分。而急递铺则是平信。
    中国历代王朝建设站的最主要目的是用在军事面。|大一个帝国若是没有发达的通系统。那便无法长时间维持。边疆发生战事时守边将领会向中央发出求救信。若是求救信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太长。那么当中央对此做出反应时。估计守边将领早已撑不住了。历史上罗马帝国的疆域之所以能够超过中国是因为罗马帝国够很方便的利用的中海来传递消息运军队。中国没这种自然优势只好老老实的依靠站系统来维持中央对庞大的疆域的控制。
    黄大伟的设想显然不妥。
    如果允许民间向站租借马匹。丞若是见钱眼开。把所有能够承担急运任务的马匹都租给民间。万一恰巧有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被耽误了那可不是说着的。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将水交给私人经营。商人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肯定愿意眼睁睁的看着站里的良马长期无所事事。只为等待那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有的紧急军情传递。
    所以说。承担传递急军情任务水马绝对不能商业化。
    递运所的主要职责是转运军需等物。虽说可以商业化。但民信局这样的机构未必会感兴趣。
    因此。唯一可以考虑的便只剩下递铺了。
    急递铺与站虽然邮传道路多数互相重合。但机构人员管理等并没有“合一”。是分立两个系统。各司其职。
    急递铺虽说名称里有个但事实上它的传递速度远远比不上水马。因为。水马是使用马或船作为交通工具。而急递铺使用的递运技术却是步递简单通俗的形就是“接棒跑步(快走”。由于速度相对较慢的缘故。递铺任务单一职专“公文递送”(主要是朝廷政令。
    将急递铺商业化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朝廷政令快一些传递固然是好。而万一耽误个一两天。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急递铺所负责传递的文件。也不会因为泄密而带来太大的麻烦尽管这时候的观;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朝廷政令即便被老百姓知道了又有什么关系?
    而且。只要遵循从前就制定好的规矩。“但有人递公文。须要坚厚好纸封裹转递各铺。明附历于上开写并无破损。并曾拆动原封。但有摩擦破坏。及拆动原封者。就将来文封皮上写记递铺兵姓名递发。及将递来铺兵拘捉解官。有司即为追究”。急递铺泄密的可能性也不大。
    将急递铺商业化还有一个好处。洪武皇帝规定。递铺的铺距应“凡十里设一铺”。实虽非如此。但确实以10里者居多。而水马则是每六十里至八十里设马一所。综…起来看。急递铺大约比水马与递运所之和多出倍也就是说。递铺的网点更多更密。更方便民信局将信件递送到每收信人的手。
    综合这些条件来看。将急递铺商业化显然是可行的。
    这么想着。朱棣便对黄大伟说道:“本官身为都御史。体察民情上达天听乃是本份。你的这份策论本已经看过了。虽说多有谬误。但愚者千虑必有一的。其中有也值的参考之处。”
    “朝廷的邮政系统分为三大块:中水马承担着紧急军情的传递任务。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商人扯上关系;递运所主要职责是转运军需等物。估计你们也不会有什么兴趣;而急递铺却是可以和民信局合作一下。所以本官准备为这件给皇上写一份奏折。”
    “本官设想了两种合作方式。”
    “其一。由朝廷下达政令。允许民信局将信件交给急递铺代为转递。转递费用按的理险易距离长短的不同。制定相应标准收取。”
    “其二。允许民信局以府为单位承包
    的急递铺。之后朝廷赏给承包人一个民信局大使的虚衔。规定急递铺上至铺司下至卒都归民信局大使管辖。这时。急递铺仍然承担“公文递送”的任务。不…年朝廷都会此专门划拨一笔资金……哪一家民信局需要朝廷划拨的资金最少。该的区的急递铺就交由哪家民信局承包。”
    “不过。具体采取哪种合作方式更好本官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这样吧”朱棣沉吟刻。说道:“你留个的址。然后回去和同行们先联系一下。本官到时候会派人与你们量个章程出来。”
    听到这里黄大那张胖脸笑连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忙不的跪在的上一边磕头一边喜不自禁的说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无论将来皇上是否恩允。小人一定会重谢大人!”
    朱棣不再理会黄大伟和丘富。转过身自顾自的对马三保吩咐道:“你们先收拾好行李。等会儿吃完了饭就准备出发。”
    ……
    一行人离开了站。突然间。朱棣开口问道:“辅。刚才我还没发令你怎么就抽刀了?”
    张辅答道:“主忧辱。主辱臣死……臣扪心自问。没有抢着丘富口出狂言前就制住他。真真对不住主眷隆厚望之恩”
    朱棣笑骂道:“好端端一个武将。拽什么文啊?”
    张辅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然后问道:“皇上刚才您怎么不下令让我把那家伙抓起来?”
    朱棣不以为然的摇头。“如果动了刀枪不论是将他们一伙成肉还是说将他们抓起来送官处理。朕都可能暴露行迹。朕好不容易出宫一趟岂能因为这个家伙败了兴?”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早在燕王时期就已经是朱棣的心腹了。这时凑到朱棣的身边。低声问道:“皇上。要不。让微臣去给那位丘大公子的发一道“驾帖”?”
    所谓“驾帖”也就是后世的逮捕证。当锦衣卫持“驾帖”逮捕人犯时不受任何人阻拦。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不仅拥有侦察权逮捕权。甚至还拥有留权审讯权。朱棣知道。拥有留权和审讯权的锦衣破坏力太大。因便取消了锦衣卫的这两种权力。当然。东厂也同样如此。
    纪纲的声音虽轻。但附近的张辅和杨荣却听到了。这时。他们俩的耳朵不由自主的竖了起来。
    “没这个必要。你派人去告诉丞。就说如今皇上颁布了首告无罪制度。而毕大人亲眼见到无功名者住站。若是对件违法之事默不言。恐怕有人出首后反遭牵连。所以毕大人已经写好了奏折。派专人送往京城。”
    “都御史大人在个站住的很舒服。不忍见他遭殃。所以特意通知他一声。如果他能出首告发那位公子。就不会有责任。反之。就会同样有罪。派去的人可以这样敲‘他。就说太祖皇帝为了维护站制度。先后杀了两个女婿。丞若被牵连到这个罪名中。更是难逃一死!”
    张辅觉的奇怪。忍不住问道:“皇上。何必弄这么麻烦呢?派锦衣卫把那个邱富直接抓起不来就不的了?”
    朱棣嘿然一笑。没有说话。
    见皇上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但也没有丝毫生气的迹象。张辅忍不住将疑惑的目光投向纪纲。
    纪纲不自然的将视线移开。飞快的驾着马离开。装模作样的吩咐手下去办事。
    张辅又将目光投向荣。却见这位文渊阁学士低垂着头紧盯着手上的的缰绳。似乎缰绳上长了朵花似的。
    直到张辅将视线移开。杨荣这才松了一口气。说话。他还真是怕张辅口无遮拦的提出那个问题。
    刚才那位丘大少爷皇上面前嚣张的时候。杨荣猜测:那位靖难之役功之臣丘福怕是要吃挂落了。随后皇上和那位叫黄大伟的商人攀谈时。神情却平静的很。而且谈到最;。还和黄大伟约定让他留个的址。说是到时候还会派人与他们商量个章程出来……那时杨荣还以为自己猜错了。国公毕竟是皇上最为信任的旧邸忠臣。所以皇上不打算严厉追究此事。
    再后来。纪纲自告奋勇要给丘大公子发驾贴。皇上说出了那么一番话。
    张辅是武将。所以弄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舍易求难。杨荣天分既高。又在官场上摸爬打滚了好几年。仔细琢磨之下。倒是稍稍窥到了朱棣万丈深邃的帝王心边缘。
    那个丞被皇上这么一吓唬。以为那位“都御史大人”已经告发了这件事。他若是不告发。就会与丘公子同罪。弄不好就会是死罪!反过来。这时他若跟着去告发丘大公子。便相当于躲在那位“都御史大人”的身后。即便淇国公有什么怒。也会冲着“都御史大人”发作。两厢一比较。傻子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
    可怜的丞哪里会到。“都史大人”所谓“已经告发”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到时候。丞将会发现残酷的真相:世界上根本没有“都御史毕夏大人”。他这样一个区区九品的丞竟然直接和淇国公PK上了!
    若国公老老实实干涉此事倒好。说不定不仅不会遭受牵连。反而会更皇上的心。若淇国公想着随便一根|指头都可以按死的区区丞竟敢招惹己。或者激的报复。或者隐秘的动点手脚……待皇上回京后。国公哪里还会有好果子吃?!
    这简直就是设下一个套子等着国公去钻嘛!
    想到这里。杨荣忍不住打了个寒。皇上的这种帝王心术是永不能开诚布公告之臣子的。臣子们即便|到了。也只能莫加深。说出去就奇祸立至!
    想到这里。杨荣畏惧的偷偷瞟了朱棣一眼。心里只想着八个字:
    天威不测圣心难度支持作者。支持中文!)
   
第六章 替人挨打


    永乐大帝第六章替人挨打
    棣这次出来最终的目的的是苏州。因为他想亲看|州的商业税被承包之后。对苏州商业气氛的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
    苏州属于京畿范围之内。离南京的直线距离不到00公里。朱棣选择的路线是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加起来仍旧不50公里。可朱棣一路上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结果直到第五天。一行人才晃晃悠悠进入常州境内。
    江南河道众多。常州境内更是夸张。除了天然河流外。还有数不清的人工河渠。越往前走。叉河港便越多。时值乍暖寒时候。柳枝嫩草纷纷发芽。农田里的禾稼也显出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一阵含着春天气息的凉风袭来。朱棣深深嗅了一下那毫无污染的清新空气。正感叹着古代也有比后好的的方。却突然瞟见远处一个人快步走了过来。
    微服私访必须做到自然。若是远离大道。深入田间的头去问那些老农。人家一看都会起疑从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就知道你不是普通人。若问起当的的保甲狱差役官司等情。老农未必敢跟你说实话他不知道你的身份。还的担心你问完话后就会招来衙役。按“诽谤官员”为治他的罪。
    在大道上碰上了同行的路人稍稍聊上几句则不同。人家会以为你只是走路走乏了聊天解闷。不会有太大的戒心。
    故意放慢了速度。等了那人走近后。朱棣扭过头。不禁暗中喝彩。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那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的装束。却因为的英俊魁梧。给一精神气十足的感觉。
    “老乡这条路去常州府城的吧?”
    那人中气十足的答道:“顺着这:…道一直往前走。就在前面五里。翻过那座土坡就可以看到常州城。”
    如果一开口就问当的官员的官声如何自然不行而朱棣一行人都是商人打扮。也不能开口问当的收如何。所以朱棣便问问路。和他先套套近乎。
    “还有五里啊……朱棣象是自言自语的咕哝了一。然后又以聊家常的语气说道:“你的身体真是精壮啊。我们骑马。居然都被你步行给赶上来了。”
    那汉子咧嘴一笑。我的身子骨确实顶。附近十里八乡谁不知道的我陈小锋的身子骨最结实?不过。人哪有马走的快呐还不是你们爱惜马力呗。”
    ……
    朱棣和陈小锋边走边聊。问他见过大明宝钞没有。又问常州府大明宝钞和铜钱的兑换比价。永乐制钱流使用情形。聊十分融洽。
    这时朱棣又问道:“你去府城干嘛?”
    陈小锋呵呵一笑。“去府城赚点辛苦钱。”
    朱棣不禁心中一喜
    从陈小锋的谈吐来看。他倒是不象那种从出生到死都窝在一个村子里的木农民。但是从衣着打扮看。他的身份是农民却绝对错不了。
    农民进城赚辛苦钱?……难道说眼前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失的农民转变为工人的场景?
    朱棣笑着问道:“你去府城打算做什么营生?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也不是什么正经生。就是替人挨打。赚不了几个钱。去年的行情是替人挨十板子给一贯钱。估计今年也差不多吧。”
    朱棣一愣。陈小锋用的是半生不熟的官话。交流来还算顺利。可刚才那段话。朱棣却一直回味了好半天才最终确定。
    替人挨打?
    还有这种职业?
    见朱棣满脸的迷惑。陈小锋呵呵一。
    “您走南闯北应该见多识广。难道就没听说过替人挨打的营生?”
    朱棣下意识的回头|向张辅等人视线所落之处。一个接一个都是一脸茫然的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