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风 >

第416章

宋风-第416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今天看来,想要完成这件任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锦州守将已经开始想着逃脱了。当特种部队成员赶到衙门后却发现里面已经是人去屋空,他们还是来晚了一步,无奈之下便将衙门内部残留的辽兵全部关押起来,守好衙门的大门和院落,换下自己的衣服后便等着城外的宋军来接收。
    攻占锦州城前后不过花了一天的时间便顺利完成,下午的时候宋军大部队进城后,城中的辽兵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反抗的举动了。剩下在城中的辽兵多是伤重者,凡是能够跑的基本上都随守将从北门逃窜了。就算无心在北门设伏没有抓到锦州城守将,吕大防也并不担心——这场战斗他们赢得太轻松了一些,原本吕大防在接到任务的时候说明只要进攻锦州引动辽国统治高层注意即可,能不能攻下锦州城对大宋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不仅是锦州,就是来州在距离上也超过了大宋的实际控制范围。
    大宋攻击锦州暴露了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已经深入辽国的事实,在军事将领看来这种举动完全是多余的。况且锦州太远了,这样一来自己这十万出头的孤军能够在辽国的土地上生存多长时间就很难说了。攻打锦州能够在一天之内结束战斗,这为吕大防谋划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赢得了时间上的优势,也使得宋军的行动更加从容一些。
    就在吕大防率军汇合了城内的特种部队开始对城内残余的辽军进行清缴的时候,在城外三十里处一个叫伏龙沟的地方,无心率领两千多特种部队在这里伏击了锦州守将的残余部队,这一仗跑了几个辽军虽然没有尽数歼灭敌人,但非常幸运的活捉了辽军锦州守将耶律拔,并且将其周围的五千残兵大部分歼灭。由于伏龙沟周边都是森林,树木茂密加上特种部队对这一带的地形并不熟悉,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损失只有放弃了追缴其他残军的诱人想法。
    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对锦州城内的清缴还是依照来州的标准,对生活在这里的辽国贵族财产尽数没收,并且接管了对宋军来说最为重要的粮仓和军械仓库。对于一支身处敌人腹地的孤军来说,没有什么比补给更为重要的物资了。而宋军占领锦州后,锦州城内仓库的“藏品”之丰厚还是让宋军倒吸了一口凉气,接着便是喜出望外。
    由于锦州是辽国通往东京道的必经之地,辽国东京道由于民族众多,各族部落星罗棋布地遍布在整个东京道,更因为这些部落之间征战不休,甚至有些部落对契丹人的统治地位也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这就迫使辽国在锦州建立了一个相当大的储备仓库,对驻守在东京道的部队进行中转补给。
    光是粮食宋军便获得了十三万石之多,而辽军军械库中的藏品在宋军眼中就很差强人意了。不过其中的箭支还可以拿来一用,并且宋军还发现这个仓库中有很多装备是以前大宋的制式装备,很可能是辽国买来后专门用来对付东京道的游牧民族所做存储。
    根据大宋统治高层所定下的章程,凡是大宋所攻下的城池,必须对城池内的非汉人富户进行清缴,没收其全部财产,而城池内属于辽国政府的一切财物或者其他物资也都一律没收。这个命令其实就是针对于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所定下来的,而且主要针对的就是来州。因为大宋统治高层没有想到在缺少传统大型攻城装备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能够攻下除了来州以外的城池。
    相对于来州,宋军在锦州的收获才是最为丰厚的——来州许氏一家独大,城内很少有契丹贵族能够有他们这样的身家,在商业上的敌对态度使得当地的契丹人只有沦为为许家打工的角色。宋军攻下了来州之后在这些契丹贵族身上没有多少油水可捞,只是在那个来州知州的家中收获还算过得去。许氏对来州的地方官吏可没有少孝敬,因为辽国也有大宋的地方官吏轮换制度,。。。。。。所以宋军也只能够逮住这一任的地方官吏来放血。
    锦州和来州不同,这里生活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和契丹贵族。城中的汉人虽然多,但富贵之家却很少,这就给了宋军一个动手的绝佳理由。连官仓到民仓,宋军忙活了一天收获颇丰——仅仅是黄金就不下两万两,白银也有四五十万两,弄得吕大防还以为锦州周围是不是有个金银矿呢。这些现成的黄白之物在宋军的收获中还算是少的,更多的是东京道的各种特产,药物、动物皮毛数不胜数。辽国不断提升税率以满足其对抗磨古斯联军和其内部契丹贵族的骄奢淫逸,使得辽国对东京道的游牧民族进行了非常严酷的剥削,锦州作为必经之地,其东京道的财赋税收都要经过这里,能够获得这么多的战利品也让宋军格外兴奋。
    由于锦州港口太小,无法停泊大船,吕大防在集中了战利品进行统计后,金银铜钱等直接被运上船返回大宋交差,而剩下数量难以计算的药物、动物皮毛等物则用大车运回来州,在那里还有大船停泊,用大船往大宋运输这些物资最为方便。
    吕大防现在心中也还是非常犹豫是就地进行防守,还是向大定府继续进军以便更加深刻的刺激辽国统治高层。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就地防守,现在契丹人应该还不知道来州已经落到了大宋的手里,进攻的矛头肯定都集中在锦州,到时候吕大防可以选择在锦州跟契丹人干上一架,然后从容的突围跑到来州去再继续跟契丹人周旋。只要回到了来州,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就安全了,有了来州这个可以停泊大型船只的港口,宋军可以从容的决定是坚守还是后撤回大宋。
    正在吕大防有些犹豫不决的时候,无心则向他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就地进行破坏!向大定府进军固然非常诱人,因为身为大宋军人,他们是一百多年来最为靠近辽国统治中心的大宋军队。不过可惜的是他们的总兵力不算少,但相对于辽国举国兵力则相差的太远。一旦进攻大定府,那么辽国所有的部队肯定会向大定府方向收缩,到时候这十万出头的跨海登陆部队就是人家嘴边的一道菜。而且这么做也不符合大宋的战略布局——大宋收复燕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进攻大定府无非就是吸引燕云守军向大定府靠拢。这样一来河北诸路的宋军压力是减轻了,但自己这十万跨海登陆作战部队难免要陷入危境,十万人的部队能够逃出去多少不算,但是整支部队被打垮从大宋军列中除名那是肯定的。这样的损失就是大宋统治高层也不愿意看到。
    无心则把特种部队“生存准则”拿出来供吕大防参考。现在的宋军分出一部机动性良好的骑兵出来组成一个单独的作战分队,先向西方的大定府快速进攻前进,然后转道向南打,让契丹人摸不透宋军的真实力量和位置。这样派来攻打锦州的辽军数量上就会大大折扣,吕大防应付起来也容易的多。
    经过前几天特种部队对行军路线上周边的村镇进行扫荡,再加上现在攻克锦州城后,吕大防除了三千特种部队有战马之外,还有一万左右的战马,正好可以满足无心的作战需要。按照无心的推算,他将率领这支骑兵部队在地图上从锦州出发划出一个圆弧到来州。当然中间锦州战事吃紧的话,他们还会返回锦州外围配合城内宋军突围一起返回来州。
    这套方案的好处是明显的。吕大防心中也明白,现在无心他们人数还比较少,但是只要给他们再加上一万,那么特种部队四处“抢劫”的目标就大了许多。这么一圈弧线画回来,说不得来州港口的巨型货船可有用武之地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支十一万人左右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也算是一支非常有力量的部队,每天消耗的各种物资也是非常巨大。就连大宋引以为傲的海上运输船队也多少有些吃不消。毕竟就是走海路这距离也是太远了些,要是没有办法在辽国就地得到补给的话,那这支部队能够坚持多长时间还真的很难说。不过从打下来州和锦州后,补给问题就被宋军将领抛到脑后了,这么多的粮食和其他箭支一类的补充足以让宋军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粮食是绝对不缺了,而且类似弩炮这样的战争利器发射火器和砖头都是可以的。只要城中还有石头,那弩炮就不会面临弹药匮乏的境地。
    吕大防是个正统的职业军人,本人也是极为刚直,像特种部队这种做法在他心中还是有些不顺眼的。但是他却明白这套理论在大宋统治高层非常流行,要不然枢密院也不会给他下达收缴契丹贵族财产的命令了。对于吕大防来说,当初他并不是很情愿的接受跨海登陆作战将领的职务的,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在河北诸路的主力军中去进攻燕云。因为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牵制和给辽国统治高层施加压力,这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多少心中有些想法。吕大防没有把所有的骑兵都给无心,只拨给了他一半五千人,汇合特种部队后组成一支八千人左右的骑兵部队去四处骚扰辽国。
    尽管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但对于无心和特种部队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在西夏战场上、只有两千人的特种部队照样敢去偷袭党项人的大城,也创下了极为辉煌的战例,现在可供无心支配的部队可比以前好上太多了,没有理由不去辽国的腹地上兴风作浪。
    就在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攻下锦州两天后,消息终于由锦州城的残兵传到了大定府,辽国统治高层立刻被打入了地狱当中,以至于同时传来磨古斯联军兵败临潢府退回草原的消息也无法让辽国的皇宫中有哪怕一丝暖意。所有的辽国大臣已经被这个消息拾震惊了。他们实在想不通宋军是如何跨过整个南京道的。如果说昨天才收到大宋侵入南京道燕云地区的时候,辽国统治高层已经有些害怕的话,那今天接到锦州城被宋军占领的消息,那辽国统治高层就只剩下恐惧了。
    当有个辽国大臣在提出宋军可能是从海上过来的时候,这个大臣立刻被别的大臣所责难——能够攻下锦州城肯定人数不少,这能够是用船运的了的吗?这可不是几百人,而是几万人的宋军!辽国今天的早朝格外的热闹,所有的大臣新仇旧恨都在此刻一起爆发。锦州被宋军占有的消息不仅仅是打击了辽国统治高层,更是让辽国统治高层内部发生了分裂……   


第一第四百零八章 逆袭
         
    在确认了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战果后,大宋统治高层也是极为兴奋,这与辽国统治高层低迷沉闷的状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而且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战果也极大的刺激了从河北诸路出发的伐辽主力的雄心,两翼负责牵扯辽军的部队都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身为伐辽主力的中路军没有理由不会取得辉煌的战果。
    辽国内部虽然也是争吵不休,但开始调集军队进行抵抗,大宋也知道自己能够趁辽国反应迟钝的时候偷袭的好日子已经慢慢过去,现在恐怕就要凭着双方真实的本事来较量个高低。
    大宋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留在来州的一部这几天趁着没有被契丹人发现的当口,除了谨守各条要道之外,便是将战争中的俘虏全部编排起来,集中力量去修建扩充来州港口,以便能够同时停下和进驻更多更大的船只。扩建来州港是为了能够让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更加从容的上船回到大宋,扩建港口也并非是简单的修建。宋军在港口的周边也修建了很多工事,不过他日后将会面临辽国的骑兵,这些工事对骑兵不会有太大的作用,由于没有城墙,宋军还是把港口防务寄托在大宋水军的战舰上。
    大宋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曾经接到过命令,若是面临败局的时候,他们首要的任务便是将手中所有的火炮全部销毁,然后再抛下各种物资从海上辙退。吕大防在锦州城之战中第一次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后,他心中便已经舍不得销毁火炮了。他在船上的时候也曾看到一些海船上装备的神臂弩和投石机等武器,心中便想到将火炮移放在船上,这样以火炮的射程照样可以帮助宋军守城,而且对敢于进攻港口的辽军也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为了以防万一,吕大防把锦州的火炮调回来州,在来州城头只保留了五门火炮,剩下的十五门全部都移装到战船上,每艘战船的船头上安装一门,并且用铁链固定使之降低战舰在海中受到的颠簸而影响命中率。
    把火炮装在战船上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这些战船可以行驶到锦州的海面上,从海上开炮。这样就可以使锦州城守军不用担心城池被辽军围困。因为在战船上根据火炮的最大射程至少可以保证宋军在突围的时候,火炮可以对南、东、北三个方向进行射击,这样可以为突围的宋军开辟出一条逃命路线。甚至只要宋军愿意的话,在锦州的海面上还可以停留适合停泊的小战舰或是福船。反正现在已经快到九月了,海水的温度也不至于让人难以忍受,这样基本上只要宋军在海岸周边活动,就基本上不会为后撤的路线问题而担忧。
    在清除了运河上的障碍物后,大宋的小型舰队终于可以通过运河直接进入桑干河,同时也解决了中路宋军渡河的问题。经过不到十天的战斗,宋军已经把桑干河以南的辽军全部清除干净。而溃退的辽军在桑干河以北依托辽国南京析津府建立了新的防线,并且将桑干河上的船只全部收走。他们打算像以潢河防线那样将宋军拖在桑干河。这样就赢得了时间来修整自己已经七零八落的部队,而且还可以争取时间来等待后方支援部队的到来。
    战争进行到这个份上,大宋距离胜利也只有一步之遥了。所谓燕云之地多半是指长城以南的华北地区,而此时桑干河以南地区尽归大宋所有,桑干河和长城之间的战略要地主要还有西京道的奉圣州和南京道的南京析津府了。与磨古斯联军和辽军相持很久的潢河不同,大宋东线部队已经越过了桑干河,而此时因为京杭大运河而发迹的后世天津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城镇,目前也为宋军所有。已经越过桑干河东线的宋军开始沿河向西进发,而且不同于磨古斯,正是因为大运河的存在,宋朝的内河船只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运河进入桑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