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风 >

第232章

宋风-第232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改之要得不过是这党项俘虏而已,就算给他又如何。就算朝中有所非议,但此利国利民之举还是要做地!”王安石说道。
    王安石和郭逵已经给王静辉以准确的答复,这让他有些喜出望外,尤其是王安石,他最近实在是太安静了,弄得自己成了众矢之的。王静辉也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毕竟在政治传统面前他还是要低头的,以后王安石、司马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些事情还真地离开两人就玩不转。
    “只要我把钟表给做出来。初步改善伎术官员的地位和待遇完成,便先偃旗息鼓和司马光、文彦博缓和一下关系!”王静辉心中暗暗的想到。
    皇帝赵顼已经给他明确地答复,剩下来的事情就必须要自己来把成果拿出来,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为此王静辉也不遗余力,调集自己的力量来紧锣密鼓的为钟表的早日诞生而做准备,当然这中间不能缺少徐氏的协助。他已经派人去找李管事。准备借助徐氏地珠宝制作力量来配合钟表生产。王静辉要拿钟表办大事,这就注定了钟表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够像活字印刷一样快速得到推广使用,现在他不敢把钟表的利润卖到和玻璃镜子一般高,但价钱也一定可以堪比任何珍宝。
    “改之,这么说这笔生意就不能在我们自己手里了?!”李管事问道。
    “不错,这笔钟表生意所产生的利润全部都是用来提高朝中伎术官员待遇所用的,这也是当初我和皇上所定下来的。不过这并非全无利润,我也不会忘记你们,钟表的生产我会争取出来交给徐氏来生产。从中抽取一成的利润。”王静辉笑着说道。
    “那改之这钟表你打算要卖多少钱呢?”
    “这钟表是我要派上大用场的。价格自然不能低了。由于现在这东西还没有造出来,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有了原型机关,你们徐氏就可以进行仿制,上面可以点缀珠宝在其中,越是精贵越好。以我的估算,这么一个座钟出售地价钱应该不会低于万贯,成本上应该不会过几十贯。当然珠宝另算,估计综合成本应该不会过千贯,十倍利润是我要求地底线,这样的利润才能够保证我的事情顺利进行,并且你们徐氏也有足够的利润。”
    李管事可是珠宝行业的内行,他自然有另外一套算法——徐氏能够从蒲甘获得稳定廉价的珠宝原石供应,若是座钟能够在徐氏生产,这成本怎么也会压到二三百贯的水平上,距离驸马千贯成本底线仍是可以翻番。这钟表生意虽然没有玻璃制造赚钱这么火爆,但利润已是不少,值得为此大手笔投入了。
    “好吧,这笔生意徐氏接了,作坊工匠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准备好,只要你地原型机关一送到,我这里便开始开工。”李管事笑着说道。
    “时间上不急,就算造好了原型机关,交给你们徐氏的珠宝工匠来进行进一步的美化设计也需要不断的时间。这笔生意是皇家的,在作坊选址上就不用你们来忙活了,另外在大宋境内及其海外的销售和售价也归你们徐氏,若是能够卖出更高的价钱,当然是最好的,这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卖的越高越多,你们赚的也就越多,我这里改善伎术官员待遇的钱也就越多!”
    李管事笑着点着头说道:“这样做最好,现在你我两家旗下的产业已经遍布大宋,就是在党项和契丹也有我们多家的分店,再加上海外贸易的船队,我们想要卖什么东西是最简单不过的了!”李管事停了一下说道:“改之,最近你和司马大人在伎术官员上面闹得比较大啊,这样值得吗?”
    “珍泉兄,你我相识这么多年,你觉得现在这件事值得吗?”王静辉淡淡的说道。
    “嗯,你我两家旗下的产业真正能够起到支撑的,最赚钱的产业多是别人所没有的,虽然如玻璃、水力印刷机等都是改之发明的,但最后还是又产业当中的工匠来完善,当然这也离不开你高额的奖励刺激地作用。
    王静辉笑着说道:“我一人之力终归有限,同时我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但朝中的伎术官员可比咱们产业当中的工匠可厉害多了。不过他们并不得志,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很难维持。我脑子里面还有的是很多赚钱地东西没有拿出来,现在我们做出取悦这些有本事的伎术官员的举动,能够赢得他们,那将来我将这些没有时间去做地东西交给他们来干,我们来经营。这岂不是长久的财源?!朝廷成天喊着穷,其实在朝廷手中就抱着一窝能够下金蛋的鸡,我们只要付出很少一点代价。换来的将是长久的富裕,这何乐而不为?司马光之辈治国上还有些门道,但若是论赚钱,他再学上几年吧!”
    李管事被王静辉的打趣给逗乐了,说道:“最近朝廷在西北打了大胜仗,不知改之有何想法?”
    “珍泉兄有意于西北?”
    “你我两家都已经在那里投下百万贯了。哪里还是有意?!”
    王静辉知道为了西北厢军屯田,他和徐氏联合在那里先期投入了一百二十万贯,说道:“大胜仗是魏国公打地,这中间你我两家筹集粮草辎重,出力甚多,他自然不会亏待了我们,我想魏国公肯定会从这马匹牛羊等缴获之物中抽出一部分来抵账,这不是个小数目,珍泉兄可做好准备。一旦运到汴都。可是平添翻上十几倍的生意!”
    李管事听后笑着说道:“有改之一言,我这里就放心了!”
    “珍泉兄,魏国公那里我去说就可以了,不过你先让刘账房从我的产业中提出两百万贯,我要购买朝廷手中的党项俘虏所用,如果一时周转不开,可能要从你那里先拆借一点了!”
    “这我早就叫刘账房准备好了,魏国公那边打胜仗的消息一传到我的耳中。我便知道改之又要买俘虏,早已经让刘账房那边备好了三百万贯,足够你用了!不过改之,以你的身家现在也可以随时提出几百万贯,但你也不可这样如此大手大脚!”
    “珍泉兄金玉良言弟已牢记,不过这也是为我大宋日后平安所至,还是有时间想个法子来用这批俘虏来赚些钱吧,免得自己到时候亏空太多!”王静辉自嘲的说道。
    李管事听后也只是摇头有些叹气,知道驸马无论如何下次还有这件事的时候还会去购买俘虏,不过他虽然好奇王静辉还有什么本领能够用俘虏来赚钱,但还是忍住没有问,在商议了一些生意上地细节之处之后,便告辞了,王静辉将李管事送到门口。
    西夏和谈密使已经到达延安府,韩琦以边臣不可擅自作主边事为由,将密使送往汴都开封,同时加紧为保安军三处新城补充作战辎重,防止李清趁机来打劫。对于韩琦来说,久闻西夏李清是个有勇有谋地智将,泼喜军又是党项现在当之无愧最后的精锐,韩琦自然对李清非常忌惮;但是在兴庆府的梁太后对李清的态度则复杂了许多,不过也现在李清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之其在嘉宁军司来抵挡宋军的攻势,若是贸然撤回,西夏国内还真找不到能够替代李清的人选。
    西北宋夏边境上就维持了这么一个微妙的平衡,两边谁也不想主动进攻,相比之下宋军更加从容些,除了加紧戒备之外,便是集中人力物力全力把那三座互为犄角的新城寨修建好。
    无心在护送党项和谈密使到延安府后,同洛心、天机等人会合,在分析西北战事基本上已经全部结束地情况下,便想魏国公韩琦请辞要回汴都开封向王静辉复命去了。韩琦虽然很爱惜这几个少年英才,在这次战争当中,虽然已经是策划好的圈套,若不是又这几个少年的舍命运作,哪里会有这么轻松?!不过韩琦也知道这些人都是驸马一手培养的,要是强要过来未免要交恶王静辉,这样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便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这次宋夏交锋,宋军因势利导设下圈套大败党项,所获之丰超乎想象。韩琦为了感谢王静辉在战争期间不遗余力的为其筹集钱粮,所以在洛心他们临走的时候,从战利品当中拨出了两千匹良马,近万头牛羊送给王静辉,大宋没有游牧民族的地理优势来牧马放羊,韩琦这样大手笔的赠送要是能够运回汴都,那可真是一份非常厚实的大礼了。
    洛心等人心中自然知道这笔财富有多重,但同样也很清楚这不过是韩琦从党项交战中所获战利品中的一成多而已,所以便收下了这份大礼,交给西北驸马旗下产业来负责将这批牲口运送到汴都后,便启程赶回汴都去见自己的恩师去了。   


第一第二百二十二章火器之王
         
    为了等待韩琦的来信或是给皇帝赵顼上书陈情,王静辉并没有急着把已经写好的奏章呈送上去,而是边计算着韩琦上书的时间,边全力组织人来加紧研究座钟的制造。在苏颂的大力协助下,最原始的擒纵器模型已经组装好,结合钟摆机构后,一个原始钟表模型终于制造完毕,这也多亏苏颂原本就对各种机关造诣极深,加之王静辉在一旁的启发才可以这么快将模型制好。
    钟表模型制造好并不代表事情已经完工,只不过验证了擒纵器和钟摆机构配合在一起可以准确计时了,剩下的还有进一步的完善整体机构,使之计时更加精确减少误差,并且交付给徐氏的珠宝匠进行珠宝装饰定型等等工作要做,但是这个小东西已经是一个完全具备现代钟表特征的计时工具了。
    不过在制造钟表模型的时候,王静辉和苏颂还是有点分歧的——表盘标识。王静辉来自千年以后的时代,思维中早已经习惯了二十四小时计时,在这个时代是十二时辰计时,虽然王静辉早已经适应了这种变化,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是用时辰单位,但心中总是觉得非常别扭所以主张以后世表盘标识为主,而苏颂则主张十二时辰计时方案。
    苏颂设计的表盘也是圆形360度平分十二份,和王静辉的表盘没有什么区别,但他的表盘走上一圈可是24小时,王静辉的要12小时。不过王静辉还是非常欣赏苏颂的设计方案地——十二生肖兽结合子丑寅卯,倒是典型的中国味道,他自己的表盘数字则是采用中国数字汉字大写。
    “罗马数字标识表盘也是西方人搞出来的那套。后来经过几百年推广才确定的。既然钟表是中国人发明的,那采用子丑寅卯来计时也没有什么,或许等千年以后,世界科技再发达,但从这小小地表盘上也能够让人记住钟表是中国人发明的!”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心中计较了一番后也就想开了。
    王静辉转而支持苏颂地设计方案。倒是让苏颂和周围的工匠有些摸不到头脑。不过表盘设计定型就剩下验证其准确性了,一步步的接近成功,这让所有的人都很兴奋。几天后沈括给王静辉带来了更好的消息——沈括送来了长约一尺的铁棍。表面非常光滑——这是用原始机床加工出来地样品。
    王静辉摸着铁棍的表面,有种滑腻的手感,原来在初始设计当中,他并没有考虑到冷却问题,铁桦木车刀虽然坚硬但也撑不住加工铁件时所产生的热量,用不了多长时间便磨损殆尽了。王静辉和苏颂这边集中力量来制作钟表。而车床的完善便交给沈括来去做,沈括接手后便意识到车刀的寿命问题,在加工木件的时候这个问题还不成问题,但加工铁件就暴露无遗了。王静辉毕竟不是学机械加工出身,一开始没有考虑周全,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解决,附上一个水槽在加工铁件的时候给车刀降温便可以了,沈括他们想得更加周全,采用油水混合来给车刀降温。这样也有利于降低工件的氧化问题。
    当王静辉来到商务印书馆那间试制车床地房屋地时候。看到的车床已经完全不是他一开始看到的那个样子了,沈括对其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八成以上的部分都换成了铁制零件,无论是加工木件还是铁件,速度和稳定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车刀的形状也进行了改造,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铁块,不仅在车刀加工上更加容易。也解决了车刀在加工过程中折断的问题。
    沈括对车床地改造让王静辉惊讶的合不拢嘴——这简直就是一个现代化车床嘛!不过是动力和传动系统上还很原始,车床的工作面上还有尺度来控制——传闻沈括在主持宋朝河道修正的时候曾经计算落差的时候达到分一级,这份严谨的态度也给他带到车床改造上来了。
    沈括看到王静辉脸上的表情怪怪的,还轻微的摇着头,还以为驸马对他的改进车床十分不满意,问道:“改之,这样的改动难道不好吗?”
    王静辉回过头来笑着对沈括说道:“存中兄,不是不好,也不是好,而是极好!这车床经你的手改造后,已经比我最初设计的那个强上太多了,完全可以投入使用,这下咱们可以向皇上交差了!”
    沈括谦虚的说道:“这还是有改之先前的设计改造而来的,基本上也没有做太多的改动,没有你的《物论》启发,括也做不出来这么巧妙的机关。”
    王静辉看到一个工匠在车床上正在车圆一截铁棍,虽然声音还是非常刺耳,但在他的耳中,这不下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他围着这台车床转了两圈兴奋的说道:“存中兄,这是第一台完整的车床,就放在这里,叫工匠来将你和所有参加制造车床的工匠的名字全部刻上去,以留作纪念,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沈括笑着说道:“改之言重了,哪里有这么重要!”
    王静辉严肃的摆摆手说道:“存中兄,你这次可错了!你知道吗,大宋有了这车床每年将会节约多少钱?!就单单是用来加工床弩的箭杆,那也是一笔了不得的数字,大宋有了足够的床弩箭支可以尽情的守城,这将会挽救我多少大宋将士?!在下在这里敢断言,即便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车床的作用,后世之人考证起来这乃是存中兄之作,那亦可使你扬名天下!”
    王静辉的话让沈括陷入了一阵沉默当中,周围的工匠也很诧异的看着王静辉,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做出来的这套机关会有如此大地作用,这是他们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
    王静辉笑着大声说道:“这车床制造既然已经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