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风 >

第166章

宋风-第166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静辉虽然不是学经济的出身,但上学时候拜中国教育制度所赐,一门《政治经济学》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虽然内容上太过泛泛没有办法拿过来就用,但现在对于他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无异于基督徒手中的《圣经》。除去那些意识形态之类地东西后,王静辉把其中地要点都记录下来反复查看。这已经是他最好的经济教材了。他还准备把这些东西扩充丰富地事例来出版发行,传播新的经济思想。
    楚州现在正按照王静辉的意图在发展海外贸易。这就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事例,他要把这些统统记录下来变成奏章、教材,让这些先进地经济理论结合大宋的现状来统治阶级擦亮眼睛,开拓思路。王静辉不希望自己变成王安石。王安石虽然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经济理论,知道用国家强力行政手段来调控国家经济,但却做了“天还没有亮便起床了”的人,什么好东西都必须与时代发展水平与时俱进才是王道,领路人如果太超前,那就会变成王安石那样的悲剧,害己误人,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大宋皇家海运船队靠岸阜宁、盐城两港后,前后交易时间长达二十多天,然后又有二十多艘船满载还没有成交的货物南下杭州和泉州。它们将按照先前早就定下的计划把剩余的货物在余杭经济发达地区消化。
    李管事联合所有大宋皇家海运的各个股东,而皇帝的出资三成股份地代表则是楚州市舶司来承担,出席最后利润分红会议的便是曾唯,李管事代表徐氏和王静辉,共占三成的股份,其他七家汴都大商家共占四成。大宋皇家海运这次海外贸易除去还没有成交的二十艘船货物外,共计所得利润为三百四十万贯万贯,保守的估计利润也会在四百三四十万贯。
    看到这个数字后。每个股东都会为这个数字而发狂——大宋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过六千万至八千万贯,他们居然一次能够赚到国家收入的百分之五!曾唯这段日子已经忙得成了兔子眼,不过他瞟了一眼旁边的王静辉,看到他地上司的嘴角除了微微翘起之外并没有其他人那样欣喜若狂后,就将震惊的表情收了起来——这几天老是对着这些不断上涨到令人发狂的数字,他的心脏早就变得无比坚硬了。不过面临一个巨大的升官资本,他地心脏还是不争气的跳动了两下。
    曾唯的市舶司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收缴的海关利税居然能够达到一路的财政的水平,达到了骇人听闻的一百八十万贯,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资本。虽然主要还是王静辉的功劳,但他自己也是捞足了资历。以后凭借这家族根深蒂固的势力,日后不要说回到汴都谋取一个光明的前途,就是他日入主政事堂成就曾门两代父子同朝为相也未必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虽然是个非常有理想,想立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但家族对他的政治培养使他考虑的事情远比一个毛头小伙子要多的多。
    王静辉干咳了一声,端起眼前的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茶,屋子里面的人立刻安静了下来——驸马真是财神爷再生!王静辉看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后慢慢的说道:“各位股东,在下本来是不应该在这里的,因为大宋律例规定官员不可在自己的治地经商,但当初太上皇特此网开一面准许本官自出家财来发展楚州,所以本官今天才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坐下来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和大家好好谈一谈!这位是楚州市舶司的曾大人,大家都知道当初这支大宋皇家海运船队,圣上是从内库中出资占股三成,所以曾大人今天是代表圣上,不过大家都不用客气,在这间屋子里面,没有官员,只有股东,大家对这次海外贸易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提出来,不用客气,今后船队的管理和经营还是要群策群力的!”
    曾唯在一旁正在用喝茶水的动作来掩饰自己激动的神色,不过听到王静辉这么“放肆”的发言后,差点儿没有把茶水给喷出来——“传言驸马和朝中多位大臣私交甚厚,就连一向方正的司马光也会对他另眼相待,如果听到这话,那保不准也会参他一本!”曾唯心中有些恶搞的想到,不过屋子里面坐的人可都不是一般的商人,这七个入股商人代表的背后都是本朝一等一的权贵:太皇太后和太后的曹家、高家、河北韩家等等,就连曾家自己也在里面有代言人,这阵势谁放那些知情的御史谏官,谁敢来上一本?!不过要是放在司马光身上,那还真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非常抱歉,我经过仔细核查后才发现自己犯了这么大的错误,盖因为当时辽国已经采用了自己的契丹文字,没有想到当时和中国非常密切的朝鲜居然没有自己的文字,连小日本在隋唐时期也有日语雏形了,看来高丽棒子的水平实在是太烂,就这还大言不惭,实在是太……这次是戒念想当然了,谢谢夏天小猪、铁血狼烟、飞天等人的提醒,在此抱歉!   


第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股东大会
         
    曾唯在一旁胡思乱想的时候,其余七家商家代表都齐声称对这次海外贸易感到非常满意,而徐氏本来就是和王静辉互为一体,李管事作为商人代表只是坐在那里和曾唯一样微笑着喝着热茶。
    王静辉笑着说道:“大家都知道,这一次贸易船队携带了大量的货物远航到高丽和倭国进行贸易,我们也因此知道两国的贸易量是有个限度的,他们的市场不可能承受住我们的货物,所以为了稳妥经营,下次海外贸易,船队就不可能携带如此多的货物了。”
    各位商家也都点点头表示同意,这一次一下子去了一百多艘货船去高丽和倭国,能够完全消化掉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他们都经商多年,对“市场容量”这个概念还是多少有些认识的。不过他们不知道中间还有二十条货船已经被枢密院临时征调,专门负责向辽国走私食用油。不过所得利润除了要分给枢密院之外,利润上还说得过去,胜在买卖量巨大往返快速,这可比去高丽划算多了,还可以消化楚州榨油业的生产能力。
    “大人,现在属于船队的船只总数已经有百余艘,我们几家也曾相互商量过,要是长期对高丽倭国通商,其中只需要五六十艘便已经足够了,敢问大人这剩下的近一半的船只该如何处理?”
    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商人,旁边的李管事在王静辉地耳边低语了一声:“这个人是是曹羽,是太皇太后曹家地旁支,不过商号的开办者是属于真宗朝地刘太后的家族。属于汴都非常有实力的商家之一。家族经营的主要产业便是粮店和土地。当初按照他地意思属于主要拉拢的对象之一,在这七家商号中实力颇强。”
    王静辉略微一想便知道了其中的原委:这不是出自那个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原型之一刘太后和仁宗皇帝嘛!不过他知道“狸猫换太子”不过是一个经过改变的包拯传奇罢了。仁宗皇帝非刘太后亲生,而是一个宫女所生过继给刘太后的,刘太后也善待了仁宗皇帝的生母,仁宗皇帝长大后。刘太后也把事情的始末原本的告诉了仁宗皇帝,并且还开棺验尸之后,在当时一代名相王旦的调解下,最后才是母子和睦地圆满结局。刘太后其实是有非常大把握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但她还是还政仁宗皇帝,仁宗皇帝终其一生对刘太后敬爱有加,而曹老太太作为皇后对刘太后是非常尊重的,两个女人都是对权力毫不恋栈,曹老太太对刘太后后人有所照拂也是在情理之中。
    王静辉心中不禁感叹——怎么这么伟大的太后都生在了宋朝了呢?!不过他还是赶快把思绪拉了回来,笑着说道:“大家都是商界前辈。在这里我们都是股东,在下是晚辈,你们都可以和李管事一样称在下的表字,这样才不至于显得生分嘛!”
    他的这句话让大家的心情都放松了很多,然后继续说道:“各位股东请放心,一百多艘货船在大宋当然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不过在本官的眼里还是不够,如果能够在多上五六十艘那才算得上是够用!”
    众位客商代表听后不仅心中一愣。包括旁边地曾唯和李管事心中都很奇怪,因为这百艘货船已经开始让他们有些头大了,如果放任闲置,那损失可是不小,虽然对高丽、倭国的贸易利润长期来看绝对可以很快的把这部分损失给弥补回来,但放着这么多船赚不了钱而慢慢作废岂不是可惜?他们心中想到的办法无非是将这些货船租赁给杭州和泉州的大海商。但这样也不会消化多少,听到王静辉不仅能够轻而易举的消化这些货船,而且还需要庞大地数量,他们的脑筋都有些当机了。
    王静辉看到满屋子的人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他,他笑着说道:“各位商家不用惊讶,这几天本官也根据船队返回来的各种消息综合分析了一番,想出了几个途径来消化这些货船的运力。这一百艘货船中将会有二十艘长期被枢密院征调,它们将会负责消化海运中食用油的销售,利润自然不会多,但绝不至于亏本儿,还是有一些小利可赚的;倭国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为五比一,而我大宋的价格则为十比一甚至会更高,高丽虽然比大宋低一些,但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多,一次交易便是一倍的利润,当满载金子的船只返回大宋,各位心中对我大宋金子对铜钱的比价是十分有数的,那可就不止是一倍的问题了,我们可以分出几条船只专门从大宋或者高丽长期开展金银交易,虽然这个过程中金银比价会慢慢降低利润空间一步步的被压缩,但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候相信各位都会因此而赚得盆满钵满!”
    他停下来喝了一口茶水,看看周围的人都是兴奋的表情,继续说道:“各位股东都已经看到海外贸易的好处了,尤其是有舰队的大规模船队跨海贸易,可要比过去那些海商单枪匹马去做生意安全多了,相信南方将会很快出现类似楚州这样的船队。在下做生意的诀窍便是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什么买卖都有赚钱的可能,就看你敢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信各位商界前辈都明白这个道理吧!”
    还是那个曹羽站起来向王静辉抱拳行了一礼后说道:“在下曹羽字岳行,大人既然让草民称呼大人的表字,那草民也斗胆了!改之,你刚才所说的意思大家多少都有些明白了,这支船队是不是打算南下进行海外贸易呢?!”
    王静辉笑着说道:“岳行兄,你说的不错,我是想对南方海商的南洋航线非常感兴趣!楚州这里算是北方航线。贸易的对象不过是高丽和倭国两个国家罢了。如果还有地话勉强算上还没有去过地硫球,贸易对象上可要比南洋少多了。南洋物产丰富。若是能够组织船队像我们来往高丽、倭国一般进行贸易,所获之丰将不会下于这两个国家,况且我们在贸易的同时还可以大力向当地地土人来宣扬我大宋文治,使其沐浴在大宋文化之下。他日这些国家的使节来我大宋朝拜之时,那将会是一场莫大的功劳,相信大家在赚钱的同时能够为大宋做些力所能及地事情都会赞成吧!”
    同桌的这几个人交头接耳一番后,对王静辉提出的南洋海外贸易兴趣大增,如果真的按照王静辉的计划顺利实现的话,那不要说他们手头上就一百多条船不够用,就是按照他说的再添上五六十艘货船也不够用的,真的是一举消化掉过剩的运力。
    其中一个人站起来说道:“改之,发展南洋海运好是好,不过南洋海运一直被泉州、杭州地商人所把持。我们想要插上一脚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他的话得到了其余众人的赞同,王静辉笑着说道:“请问这位先生,海外贸易商人最怕的是什么?”
    刚才说话的人站着说道:“在下余元字守济,在下曾经也有一支船队放在泉州,不过那里的生意不好做,正好大人在楚州组建皇家海运船队,在下便把船队整个带过来入股了。刚才改之问起在下海上商人最怕的是什么,在下不才做过段时间地海外生意。中间的甘苦颇多,怕的东西太多了,但最主要的便是海上的风浪、途中的海盗、还有身在异国,货物地安全!”
    王静辉笑着说道:“那守济兄为什么对参加大宋皇家海运这么有信心呢?我们和泉州的商人一样也会面临这些困难啊!”
    余元笑着说道:“天下人都知道改之从来不屑做小生意,而且有珍泉兄的徐氏做榜样,都知道跟着改之做生意有赚无赔。对于这样的好事,在下自然是不会放过的,相信其他人也都是如此!当然大宋皇家海运还有大宋水师的沿途保护,自然不会怕那海盗,而且到了高丽、倭国也不用担心货物在那里被抢劫,有这些好处在里面,相信所有人都会挤破头的,不过其他人没有这个参加的资格罢了!”
    王静辉笑着说道:“多谢守济兄夸赞,不过在下也不是神仙在世,做生意有赚有赔,在下运气不过是别人好了一些罢了!刚才守济兄也说过了,我们的船队比泉州、杭州海商的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在于我们的船队有大宋水师在一旁护佑,不怕海盗,当然至于风浪那是经常事,只要避开六七月份风浪高发期便可以了。当我们在南方泉州港那里组建南线海外贸易航线的时候,同样也会有大宋水师的保护,上百艘货船一齐出发,像高丽和倭国一般一年走上他两次,那就足够各位赚的了!”
    旁边的曾唯见王静辉终于把最后的底牌亮出来了,想了一下便说道:“改之,在下对此还是有些担心!如果真的按照大人所说的那么办,泉州那里像楚州一样原本没有海外贸易还好说,但那里几百年来都是靠海吃饭,若是我们这么一去,那这些原本的海商就会因此没有收入,到时候通过层层关系传到御史谏官的耳朵里,恐怕对改之你的前途有所影响!”
    王静辉笑着说道:“子华不必担心,在下早已想好了对策!打通南方海运航线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做到的,不过要是我们冒然插手南方航线的生意,在下受到弹劾也是在预料之中,对此解决的办法与其堵不如疏!”
    曾唯有些迷惑的问道:“大人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