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风 >

第164章

宋风-第164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在高丽贸易的时候尽量采用白银为结算货款。甚至还通过官方将大宋商人手中的铜钱尽量换黄金,当这些满载白银地船只靠岸倭国海岸地时候。金银比价在五比一的价位上,而大宋这个比价至少也在十比一,这中间地利润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要不然也不会一次海外贸易居然能够达到五百多万贯之多。仅此一项。秦雨随对王静辉就佩服的五体投地——一次出海等于三次出海做生意,难怪驸马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大宋有名的富商!
    王静辉听到秦雨随报出直接收益在三百四十万贯后,心中不争气地跳动了两下,借着喝茶的动作来掩饰自己心中的兴奋:小小的高丽和倭国便有如此油水,而指着南洋航线便可以发家的阿拉伯商人就难怪成为大宋富有人群中重要的一部分了,等着老子转战南洋之后,那会的收益几年积累下来突破一亿贯给皇帝做军费的任务将会轻而易举的完成!
    王静辉说道:“好!云廷兄,这次可是辛苦你了!你祖上还没有做官的先人吧?!”
    秦雨随站起来说道:“禀大人,小人祖上并无人做官!”
    王静辉说道:“相信你也知道,这次进行海外贸易地船队名称为‘大宋皇家海运’。之所以有‘皇家’二字,并且还有子绍兄的战舰为你们护航,便是因为圣上从内库中拨出银钱来助我们发展海外贸易,从政策上大力支持我们。你也算是给圣上皇家办过事的人了,如有可能,这件事了本官回到汴都之后,自会在圣上面前禀明你的功绩,本官想追认子绍兄家先人一个五品散官的封号自然是不难的。就是你也可能会得到圣上的青睐,封个七品官衔也不是难事!”
    “哼哼!历史上王安石玩命的折腾,不就是给皇帝弄钱准备让赵顼在打仗地时候不缺钱嘛!秦雨随可比王安石厉害多了,只要跑一趟高丽便可以为皇帝凭空赚出百万贯的私房钱还有更多的赋税,不要说追封一个散官这样不花钱的事情,就是真给秦雨随一个六七品的官职那也不是什么难事!”王静辉心中默默的想到。回想起他那个时空中清末广东商人代表十三行便是皇帝地小金库,十三行商人中的四大富商头上的官衔都可以达到正三品,心中便想到许给秦雨随这个空头支票兑现的可能性是没有问题的。
    秦雨随听后大喜:其实按照王静辉在楚州鼓励富商投钱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政策,秦家也可以同样获得对先人的散官封号,但这次王静辉嘴里面说出来的可是皇帝亲封,两者的分量自然是不同,尤其是自己可以借此步入官场,现在提政治上的发展还尚早,但对家族生意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这也可以使自己在家族中的位置更加稳如泰山!如果能够像王静辉那样由商入仕,虽说到不了驸马那个程度,但也是开创了家族的步入仕途的先河,日后再有族中有为青年的时候,也可以借此大力发展了。
    秦雨随站起来走到王静辉的对面一辑到地:“草民多谢大人栽培提拔!”
    王静辉笑着上前把秦雨随扶起来说道:“云廷兄过重了!这是你应该得到的,本官不过是照实向圣上和政事堂大臣反映罢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只要云廷兄能够在日后尽心向皇家效力,打点好大宋皇家海运,那便是对圣上最好的报答!”
    秦雨随、吕先云和旁边的通判薛向之心中都啧啧称奇:都说驸马是个淡薄名利的人,果然如此,属下的功劳自己也是一点不沾,如此品质是他们所见过的官员当中非常少见的。殊不知他们干的越好,王静辉在赵顼心中的地位越高,他要拦属下的功劳干什么?他又不是有心入主政事堂,皇帝看重他的便是远大的眼光和弄钱的本事,历史上赵顼与王安石之间的故事告诉他:做一个不沾权力的人只会使赵顼更加看重自己,尊重自己,要是沾上了“权”字,不说皇帝怎么看自己,就是那些御史谏官看着自己外戚身份的面子上,也会不遗余力的打击自己,好让他们坐上御史中丞的位置。
    王静辉和薛向之又在偏厅中仔细倾听了吕先云和秦雨随两人叙说这次海外贸易当中的一些趣事和今后的建议后,便散伙了——毕竟现在阜宁港和盐城港上已经忙得底朝天,他们自己都有一大堆的事情等待处理,哪有这么多功夫闲聊?!
    该死的停电!偶还赶到十公里之外的网吧来上网码字,真是对不起各位了,在下努力码字,争取这个月完成十二万字的更新任务。   


第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军火
         
    由于事先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尽管各个部门虽然很忙碌,但事情都是井井有条的在按照王静辉和李管事事先安排好的方向良性发展。曾唯的市舶司虽然早就按照王静辉的要求加强过,但头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也不禁让他有些挠头,前几天王静辉从楚州那里带来一个会计团支援他,他还笑道说不用,现在面对这么多的客商还有账本,他心中倒是对王静辉的先见之明佩服的五体投地,要不是这些人来支援他,他恐怕就要忙得跳海了。
    王静辉还在汴都救治老丈人的时候,便委托李管事先回到楚州,回合通判薛向之向全国的客商都发出了海外贸易船队即将满载高丽特产回到楚州的消息。楚州的过境费虽说仔细算起来比别的地方低不了,但胜在省事便捷,所以南方的客商要想北上或是北方的客商南下,楚州都是他们第一选择。李管事他们发出这道消息后,南来北往的客商都纷纷直奔盐城和阜宁,希望能够一睹来自高丽的特产,看看中间有什么适合自己行业的好贩运回去卖个好价钱。
    新修正完毕的水路交通让这些客商感到楚州不愧是个风水宝地,尽管沿途都有厢兵转行开的客栈,但还是供不应求。等他们来到盐城和阜宁的时候,这里原本在一年多前还是个不起眼的小鱼村,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中等规模的市镇了,这种变化让了解这里的客商都十分惊讶,而当地地地方官早就做好了准备来迎接他们地到来。远航贸易船队一靠岸。所有的商家都纷纷赶往港口。
    无论是港口还是大宋皇家海运地船队,兴国银行都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的股份。当初募集资金成立兴国银行的时候,楚州的商人都怕王静辉会借机敛财所以不敢投资,而徐氏则不会在意这些,巴不得他们都不来入股。结果让徐氏一家独大。现在徐氏身为兴国银行当之无愧地代表在码头上和来自汴都几位入股大宋皇家海运的大商家的代表一起来验收货物和账簿,看着满船的白银,那几位代表都笑歪了嘴——获利颇丰,这可能是他们头一次一单买卖能够赚取超过二十万贯利润的生意了。
    “跟着驸马做生意果然是有赚无亏!”这是所有与会参股商家代表的共同想法。虽然皇帝出资才三十万贯就占了三成的股份,而他们最少出资的可都是掏了三十万贯,甚至是把自己的船队直接合并到大宋皇家海运中来,才占了不到四成的股份,但其中地利润实在是惊人,再来上这么一次,就可以完全收回投资了。这样的回报率平息了他们先前对此的抱怨。
    正当各位主要投资的商家在码头上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候,王静辉、薛向之和吕先云正在书房中谈论这次贸易中大宋和高丽与倭国之间的军火贸易的情况,准备拟写奏章给神宗赵顼仔细报告这件事情的结果怎么样。
    “这次受枢密院地委托供携带了三百枚震天雷前往高丽,全部存放在护航舰队的货舱中运送。沿途剿灭海盗的过程中使用了十三枚,在高丽和倭国做演示的时候共使用了十枚,为了防止回程的时候再遇到海盗,船上还有十枚,总共卖给了两国二百六十七枚震天雷。按照大人的吩咐:高丽结算货款尽量使用白银。而倭国结算采用黄金,每一枚震天雷在高丽地售价平均是七十两白银,而在倭国是三十五两黄金。共获利白银两万两,黄金一千八百两在倭国将白银兑换成黄金后,总共便是黄金一万余两!”吕先云满脸兴奋的说道。
    现在大宋的货币主要是铜钱,千文铜钱为一贯。一贯便是一两银子,十两银子等于一两金子,这都是大宋官方的标价。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标价不过是个参考价值罢了,事实上的价格与这个标价要差上许多。黄金白银是硬通货,尤其是中国本身并非是白银生产大国,所以现在白银还不想后世那样这么横行无忌,黄金才是真正的所向无敌,一两黄金兑换成铜钱可能会达到三四十贯也不稀奇。大宋商人在海外为了赚取最大的利润,会将身上最后一个铜板花掉换成白银或黄金,这样回到大宋便是又一笔生意,江浙地区这样将黄金白银兑换成铜钱的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了。
    在大宋,震天雷这样的大威力火器一枚的造价在三百文左右,船队临启航的时候,王静辉还专门把吕先云叫来商定震天雷的价格。为了能够狠狠的刺激大宋放宽对火器的出口,他一咬牙便给震天雷的原价上乘以十,今天吕先云告诉他一枚震天雷的价格居然能够卖到七十两白银,这让他不禁用惊讶的眼光看看吕先云——难道是自己看走眼了?这个满脑子只会打仗的水军提举居然有这样的商业头脑,比自己还狠?!
    王静辉笑着对他说道:“子绍可是为大宋卖出了一个好价钱!有这样的利润,大宋大规模生产火器来装备军队的日子可是不远了!若是子绍来经商,那大宋的商人可都要赔掉裤子了!”
    旁边的薛向之虽然知道护航舰队上装载了枢密院委托的东西,但没有想到大宋会将震天雷这样的顶尖武器卖给高丽和倭国,心中一冷便说道:“改之,这向高丽、倭国出售震天雷圣上知道吗?若是欺上瞒下那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王静辉说道:“庆云兄不必担心,向这两个国家出售震天雷是本官和太上皇亲自定下的,都是中枢和枢密院的大臣经过仔细认真权衡后的结果,绝对没有欺上瞒下进行走私!就算你不信任我,那本官才见过子绍兄几面而已,庆云认为仅凭这几面就可以使子绍为之犯险吗?!庆云兄如若不信。可向圣上上书询问此事。定可以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薛向之听后,脸色缓和了下来:驸马说地也很有道理。吕子绍是从杭州水军临时抽调过来地,他也不过才见过几面,如果说接触深浅,恐怕他还比驸马要多些。而且虽然驸马在楚州官场上行事是有些霸道了些,但从来不在乎权势,也不贪图功劳,若说他谋反,这也只有那些御史谏官才会相信。反正到时候一纸奏章送到皇帝那里,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薛向之想通这一关节后,便说道:“不是下官怀疑,但此事事关重大,在下身为通判一职来辅佐知州大人,纠正过错是在下的职责。少不得要想圣上问个明白,大人得罪了!”
    王静辉听后没有不高兴,反正他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地事情,不怕谁来翻帐,反而笑着说道:“庆云兄刚正不阿正是我辈官员学习之楷模,此事正当如此处理才能够符合通判之职责!庆云兄不必有什么顾虑,你我虽然是好友同僚,但都是身为大宋的官员。为大宋效忠是自然的,你不必担心本官心中会对你心存芥蒂!”
    薛向之听后心中反而倒是有一丝愧疚,但职责所在,他心眼也比较死,按照大宋律例,通判监视规范知州是天经地义。他也没有因为王静辉这几句话而打消写奏章的念头。不过王静辉地这几句话倒是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日后本来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薛向之出任大宋政事堂中的参知政事后,就因为今天王静辉光明磊落的风范而从来没有怀疑过他要行王莽之事,反而在所有人面前称赞王静辉的雅量高致。
    王静辉知道自己的副手心中还有些疙瘩,便说道:“本官为包拯著书立传,为的便是希望我大宋官员都能够以包拯为榜样,不仅是因为包拯的清廉,更是为了他地刚正不阿而折服本官!一个国家总是需要一些这样的‘纯臣’来做脊梁的,否则就算他再强盛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望庆云兄自勉之!”
    王静辉看到因为薛向之横插这一杠子,屋里面的气氛有些沉闷,所以便笑着问吕先云:“子绍兄经商有道,还望教教本官,你是怎么把震天雷在高丽和倭国卖出这样好的价钱的!”
    吕先云是个军人,虽然也知道薛向之刚才所说的话状况严重,但他是直接接到枢密使富弼的命令,他不过是具体执行上级地命令罢了,心中坦坦荡荡自然是不会害怕担心,再说他和驸马有过几面之缘,虽然谈不上了解,但他绝对不相信驸马会做这样类似谋反的事情。
    吕先云当下笑道:“末将不过是一名军人,哪里来的这种本事来经商?!下官能够把震天雷卖出这样好的价钱都是高丽国王帮忙!”
    王静辉好笑的问道:“是不是你还没有报价,结果高丽国王或是他们的大臣就迫不及待地报价了?这也正好省去了咱们自家的麻烦!”
    吕先云说道:“驸马好算计,正是那高丽国王自己上套报价,不然就算下官再活上一百年也卖不出这样的好价钱。不过也是高丽人自己帮了咱们一把,大人可还记得下官在信中所提到的那几股海盗吗?”
    见王静辉点点头表示知道后,他又接着往下说道:“其实这些海盗大部分都是高丽人的,经常骚扰高丽沿海的商船,让高丽有些头大,多次征缴也没有什么成效,还开出了赏格来要那几股海盗头目的人头。下官初到高丽,见到在城墙上贴的告示,请通译翻译过来后就知道自己正愁没有门道来卖这震天雷,正好用这海盗来做见面礼来搭桥,便揭了高丽国王的皇榜,告诉他们的官员我大宋水军已经剿灭了这几股海盗……”
    王静辉笑着说道:“那高丽君臣自然不信,子绍兄正好拿震天雷来演示给他们看,再带上他们的使者去海盗的老窝儿走上一遭,他们君臣自然对此武器印象深刻,要卖出个好价钱也是理所当然了!”
    吕先云也笑着说道:“大人所料不错,大体上便是这样了。高丽国王看过震天雷的演示再加上使者的一番吹捧。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