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风 >

第151章

宋风-第151章

小说: 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顼时常在府邸中一身戎装打扮,旁边的这位军事先生自然受到他地看重,而且赵顼也希望王韶能够得到父皇的赏识,早日才尽其用。
    英宗赵曙君臣也不知道王静辉心中打的是什么主意,但还是让内侍速去颍王府传王韶觐见。颍王府邸距离皇宫很近,大家没有等多长时间,王韶便到了福宁殿,在见礼之后,英宗赵曙说道:“王参军。驸马有几句话想问你,你就照实回答!”
    王韶躬身说道:“只要韶有所知,但不敢辞!”
    王静辉点点头问道:“王参军,你久在西夏可知道西夏国主的亲军战斗力如何?”
    王韶说道:“臣在陕西宋夏边境近二十年,所交手地西夏军队也很多,但最为难缠,战斗力最强悍的便是这西夏国主的亲军!他们善于骑射,来去如风。作战坚决狠辣,平常的西夏骑兵能够顶大宋普通军士三四人,但这西夏国主的亲军足以对抗十倍大宋军队,不过想要将其围困是不可能的,而且若是在短时间内消灭不了他们,西夏大军就会来解救。不过现在的西夏国主亲军已经烟消云散。在大顺城一役已经不是被我大宋将士消灭,便是做了俘虏,若想再训练出这么一支军队,没有七八年是不行的!”
    王静辉心中暗赞了一声:“王韶真乖!”他要的便是王韶把西夏国主亲军的战斗力说地越恐怖越好,没想到王韶还挺上路,真的就这么直白的把这支军队和大宋军队的战斗力相做了比较,英宗赵曙君臣听后脸上也有些难看。
    王静辉继续问道:“王参军,在下想问问你,西夏军队如果骚扰边疆得手,他们会怎么处理所俘获的大宋军民?”
    王韶脸色恨恨的说道:“这党项蛮子像蝗虫一般,所过之处真是哀鸿遍野!老人和敢于反抗的年轻人都全部杀掉,带上妇女、儿童和青壮年虏回西夏;如果是交战的将士,伤兵全部杀掉或是活埋,其他地将士也是虏回西夏。这些虏回西夏的人命运是很惨的,他们都是西夏人的物品,根本就算不得上是个人,在市场上随意叫卖,而且干的是最累的活,吃地比牛马都不如!……”
    王韶不知道王静辉怎么会在福宁殿这种地方问起这些问题,但他还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都如竹筒倒豆子一般细细说来,王静辉脸上虽然看不出什么来,但英宗赵曙群臣的脸上黑的都快要滴出水来了。
    “够了!!”英宗赵曙用手重重的拍了一下御案,王韶的声音被这一怒声立刻打断,殿中众人更是连一口大气都不敢喘,福宁殿中立刻陷入了一阵寂静当中。
    王静辉上前躬身说道:“圣上请息怒!西夏几十年来不断背信弃义来骚扰我大宋边疆,猎杀我大宋军民,其行为必将遭到天谴!”
    英宗赵曙说道:“西夏蛮夷胆敢如此对待我大宋军民,朕实不该留这些俘虏!”他朝王静辉温声说道:“爱卿所上那平绒策甚好,不知道我大宋还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可以牧马河套?!”
    王静辉说道:“圣上,臣相信在众位大臣的辅佐下,圣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在汴都给那秉常和梁氏兄妹几个小丑建座宅院,请他们领略一下我大宋国都的风采了!”
    英宗赵曙听后也觉得自己刚才发火有些大了,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爱卿所言甚是符合朕的心意,望爱卿不要使朕失望!”
    赵忭在一旁说道:“圣上,那臣该怎么回复西夏使者呢?”
    英宗赵曙咬牙切齿的说道:“当然是不换了!他们身上都粘着我大宋军民的血,自然是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们!告诉那个使节,我们不还了!”
    参知政事赵忭和王静辉不是很熟,王静辉也是第一次才见到他,但此时的赵忭心中却是有些哭笑不得:原本就商量好的要归还西夏俘虏,连价钱都谈好了,但没有想到被王静辉和王韶相互提问了几个问题,便成功的把皇帝给激怒了,看着架势没有当众决定砍掉那数万俘虏的脑袋已经就算是不错了,看来这些俘虏以后的日子里面肯定是不好过的。   


第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势利导
         
    “圣上,虽然我们不打算答应西夏把这几万俘虏给放回去,但也不能让人说我大宋不讲道义,臣以为应该向西夏开出他们难以接受的条件来赎回这些俘虏,比如每个俘虏开价五百贯,以偿还他们在边境烧杀抢掠所犯下的罪行,这样的条件就算西夏答应了也会使他们的国内财政空虚,让西夏陷入两难境地!当然也可以用西夏俘虏我大宋的军民来做交换,不过处于这批俘虏的危险性,可以开出十人换一个这样的代价。被俘虏的我大宋军民在西夏多是属于奴隶,如果西夏接受这样的条件,那它也会损失大约四十万人的劳动力,这也是西夏人无法接受的!”王静辉看到大局已定,便接着提出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来拒绝西夏的要求。
    事实上王静辉希望能够试图通过点滴模式来让大宋统治高层建立“战争赔款”的意识,一年前宋夏交战后,他便建议大宋向战败的西夏提出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对于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还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至少这有点违背儒家的“忠恕”之道,但王静辉看来这是最正常不过的,在这方面倒是游牧民族要比大宋精明的多得多,辽国和西夏在战胜后还知道向大宋索要岁币以削弱大宋实力,同时壮大自己。要是他能够在这个时候慢慢的渗透,把“战争赔款”这个概念让大宋君臣接受,那以后对敌国可以施展的手段会更多。
    “嗯!驸马的呈奏朕准了!”英宗赵曙说道。今天他实在是很生气,王静辉原本说服他不要放过西夏俘虏的理由让他真切地认识到对待敌国万万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养虎为患。边疆将会永无宁日。
    不过王静辉这条理由在司马光和欧阳修地眼中似乎不是这么顺耳。两人纷纷出列指出万万不可以用这条理由来搪塞西夏,还是另想别策。殿中的众人在气愤之余也想到这个理由似乎有点太过分了。不合大宋地脸面,不过想到王静辉除了是朝廷命官之外,还是大宋最有本事赚钱的商人,心中也有点心领神会。
    王静辉说道:“昔日汉武帝西征匈奴。麾下大将卫青得胜后,虏匈奴马匹数十万匹,牛羊无数用以劳军。臣以为战争除了将士用命之外,朝廷也要花费极大的财力来支持战争的进行,以前每年边疆有警,我大宋军费便要在正常年份上多出一两千万贯,这皆是我大宋百姓膏血,臣以为战败地一方必须要为这场战争负责,承担其后果,战后索要‘赔款’也是合情合理。不然我大宋何来‘岁币’之说?!如果说我大宋百姓和西夏百姓必然有一个为这场战争掏出血汗钱的话,那我会选择是敌国的百姓!对敌人的怜悯便是对自己的残酷!望圣上和众位大臣三思!”
    在王静辉成为驸马外放后,便觉得自己向朝廷进策得到认同的过程是越来越麻烦了,这一次好不容易抓到可以当面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他当然要一次尽全功,免得以后回到楚州后还要一封信一封信的联络大臣给老丈人打补丁。
    王静辉是昨天才刚刚到达汴都开封,为了陪老婆才没有知会颍王赵顼,怕他忙不迭的晚上来坏他的心情。今天福宁殿面圣议事地内容,先前他也是不知道的。面圣召王韶入宫应对的时候王静辉原本没有打算能够取得什么效果,最多提个佐证罢了,没有想到王韶这步棋还真让他走对了,王韶那一席话让老丈人心火上升,估计谁要是在这个时候给西夏说好话站在妥协派那边。在英宗赵曙的盛怒之下被修理一顿是百分百的。
    韩琦、富弼这样的老臣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当出头鸟的,他们想着是如何光荣退休,而不是在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去触英宗赵曙地霉头,很不光彩的离开这个岗位。其实不光是他们两个人在这么想,整个福宁殿中除了新参加的王安石以外,其他人也多少都有这种想法,王静辉不知道他们心中对此默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关键的便是他的目地已经达到了。
    福宁殿议事之后,所有的官员包括韩琦和富弼在内都退了出去,而王静辉则被老丈人给单独留了下来。还是在半年前那个花园,但此时已经是七月,正是花园一年当中最为美丽的时段,王静辉先在宫内内侍的带领下来到花园,英宗赵曙换了一身便装随后便来到花园中。
    “改之,不要站着了,在这里你我只是翁婿两人,就不用在乎那君臣之礼了!”英宗赵曙一身白色蜀绣,隐隐泛着龙纹装饰,不仅显得宽松写意,而且也别有一番帝王的威严。
    王静辉笑着说道:“谢岳父恩典!”便坐在了英宗赵曙对面的石墩上,内侍赶紧给两个人上茶水果点。
    英宗赵曙和自己女婿相处的时候也是心情轻松的很,脸上一点也没有刚才在福宁殿议事时候的震怒,除却是这个庞大帝国的皇帝外,此时更像是一副岳丈的样子了。“浅予她的身体还好吧?!”
    王静辉笑着说道:“承父亲福泽护佑,浅予在宫内多有太后和皇后的照拂,身子健康的很。昨天小婿刚回到家中给浅予把过脉,气血调理的很好,估计在有四个月浅予便可以生产了!”
    英宗赵曙叹了口气说道:“这也真是难为你们夫妻二人了,本来在这个时候朕不该在拆散你们,让你好好守在浅予身旁的,不过朝廷现下正是用人之际,你在楚州身负朕的重托,要是换了别人,朕也不放心!”
    王静辉说道:“能够为国家尽力是孩儿的福分,我想浅予她会理解的,父亲不必多虑!”
    英宗赵曙听后点点头。笑道:“若是顼儿有你一半才华。朕也就放心了!”
    “颍王殿下天资聪颖,性格坚毅好学。他日继承大统定能够统帅百官将大宋推向新的辉煌,这哪能是孩儿所及地?!孩儿不过是有些小聪明,在旁给父亲和颍王殿下分忧罢了!”王静辉说道。
    颍王赵顼聪明好学是朝中百官公认地,听到王静辉夸赵顼。英宗赵顼也不禁得意的很。这个女婿也是他地骄傲,现在隐隐有大宋年轻俊杰第一人的景象,有他来辅佐自己的儿子,英宗赵曙心中也放心的很。
    英宗赵曙笑呵呵地说道:“贤婿既然答应辅佐朕和顼儿,今天朕就在这里记下了,贤婿莫要事到临头反悔的好!”
    英宗赵曙也曾经为如何使用自己的驸马苦思过一段时间,从赵顼认识王静辉后到介绍给自己直至现在成为驸马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王静辉给他留下的印象可以堪称完美无缺:仁爱、善良、绝顶聪明……可令他最为恼火的恰恰便是王静辉淡薄功名,一心辞官想和自己的女儿过上归隐田园的生活,这么年轻就想着归隐。这真是让他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虽然王静辉现在是驸马,毕竟人才难得,做为一个想有中兴大宋的皇帝,所以他顶住了御史谏官地压力一直对自己的女婿给予支持。
    看着王静辉有些哑口无言的样子,英宗赵曙笑笑便转移了话题说道:“改之,现在楚州的海外贸易如何?”
    王静辉现在的脑袋有些转不过弯来,但还是先回答老丈人的问题再说:“海外贸易船队估计还要过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那个是时候才知道最后的结果。不过楚州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市易司已经建立。在行政结构上和泉州市易司相似,但这只是权宜之策,待到日后会慢慢进行改变向策论中臣提到地市易司那样的功能和职责。虽然跨海贸易船队现在还没有回来,但负责辽国方向的船队已经往来三次了,日夜不停的在向辽国走私食用油,有当初大宋在辽国安排的那些细作来护佑。没有出任何问题,估计盈利已在二三十万贯,具体数值还要向枢密院设在楚州市易司的人来询问,不过富公和韩公现在应该知道结果了!”
    现在宋朝地造船能力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就单单王静辉主持的海上走私贸易所使用的船只并非是最大的船,但一艘船的运载能力也能够达到数万石,一艘福船便可以运载近一千吨的食用油。辽国地处北方,无论是榨油的原料和工艺都远不如宋朝,那里简直就是食用油走私贸易的天堂,王静辉把走私利润说成是二三十万贯其实也是个保守数字,估计真实的利润额应该在七十万贯。
    英宗赵曙实现早就向韩琦富弼咨询过此事,心中自然有数,王静辉所报的数目有这么大的偏差也是理所当然,因为他虽然是楚州的军州事,但执行此事的人却是直属枢密院,王静辉不会乱行使超过自己范围的权力,以他的小心谨慎不知道也是自然。
    英宗赵曙笑着说道:“这下该轮到契丹小儿头痛了!”
    王静辉也笑着说道:“契丹中一些有识之士或可意识到其中玄机,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不要看那些和尚不起眼,但在契丹却是受到权贵的保护的,任谁也不敢桶这个马蜂窝!其实不单单是走私食用油,只要是我大宋生产过剩的东西都可以搭上这条顺风船向契丹进行倾销,不仅补充了我大宋的财政,还可以顺便打击契丹的根基!”
    王静辉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老丈人称呼辽国已经变成了契丹,虽然是换个名称,但当时契丹是汉人知识分子对辽国非常轻视的称呼,隐隐含着蔑视的态度。既然老丈人都这么称呼了,他也要适时的改变。
    对于王静辉的经济打击政策,英宗赵曙已经非常熟悉了,西夏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要忍气吞声的和大宋坐下来谈俘虏的问题,固然是因为国内矛盾重重,但对西夏残酷而有效的经济制裁也起到了非常大地作用,不仅禁没有损失大宋地利益。而且还得到了比平常多得多的好处,现在大宋君臣已经有点食髓知味要执行一既不消耗国内实力有可以打击对手的政策了,这也是让王静辉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想到后世美国动不动就联合一帮盟国对自己看不顺眼地国家实行经济制裁,但他在大宋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大宋在现今地局势中无疑是经济最强悍地国家,只要能够顶住对手的军事攻势。那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挥舞经济大棒来制裁对手。敌国也只有伸头挨宰的份。更何况还有他大力提倡的走私贸易来做后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