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93章

宋行-第93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头子已经打了一盆清水过来。

杨华让他剪刀把关群的裤脚剪开,看了看伤口,伸手捏住箭头,扯了扯,关群疼得大叫。

“有些紧,看来没一把子力气弄不出来。”

关群有些奇怪地问:“为什么一下子拔不出来呢?”

杨华道:“正常地肌肉在被兵器刺入后,立即会剧烈收缩将刺进去的武器紧紧夹住。因此,一般的长枪和腰刀上就有个血槽,并不是用来放血,而是用来通空气的,以防兵器卡在敌人身上扯不出来。”

关群一呆:“原来是这个道理,啊!”

杨华突然低下头去,一口叼出箭头,头一甩,就将那一小截箭头起了出来。

关群心中大为激动,但口中还是不肯服输:“主公要收关群之心,先前为何如此作践?”

杨华不理睬他,自顾自同那个烂眼圈老人拉起家常来:“老人家,今年地里收成可好?”

老人见杨华态度和蔼,也不害怕了,恭敬地回答说:“回军爷的话,今天天气不错。雨水也好,看样子会是个丰年。不过……”

“不过什么?”杨华仔细地听着。

见到眼前这个大官鼓励的眼神,老人胆子大了起来,说:“不过,今年热得实在太早。如果我没猜错,冬天一定很冷。哎……明年的收成可就不好说了,没准是个荒年。这又到处在打仗,老百姓快没活路了。”

“你确定明年有大灾?”杨华有些震动。如果这老人说得没错,今年冬天若有大灾,粮食歉收。而明年又是靖康年地天下大乱。那么说来,龙卫军得提早一步准备些粮食。否则,到时候可就有大麻烦了。

“怎么不确定。”一说起庄稼,那个老人气呼呼地叫了起来:“我种了一辈子地,什么样的气候没见过?我说明年有大灾就要大灾。”

杨再兴见老人气势汹汹,心中大为不快:“老头,你怎么同我家观察大哥说话地?你说有大灾就有大灾了,你是神仙啊?”

“又不是我一个人在说!”老人还在生气,“但凡种过地地人都知道,不信你去市面上看看,哪里还有人卖粮,都藏在家里备荒呢!我前日还想去清源买些种子粮回来呢,结果还不是白跑一趟。”

听老人说到清源县,杨华脸色一变,连在一旁裹伤的关群也竖起了耳朵。

杨华问:“老人家,清源都是女真人,粮食都被抢光了,自然没有种子卖。再说,你去哪里不怕遇到金人吗?”

“怕,当然怕他们。可人活着是要吃饭地,就算再危险也得去啊!”老人叹息一声,道:“至于说那里有女真人倒是不假。不过,却不是很多,他们自己也带着粮食的。我看他们也没心思出来抢粮。”

“不多,究竟有多少?”关群瘸着一只脚走过来。

老人想了想:“我也不清楚,反正不多。”

杨华冷哼一声,将一串钱塞到老人手中,对关群等人说:“看来金人的主攻方向是小种。我们马上去回去。”

“观察大哥,要不,我去清源再打探打探。”杨再兴说。

“也好。”杨华点点头,“杨志,你随他去。”

看来,他的预感完全正确。朦胧之中,他觉得好象抓住太原之战的要点了。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四十五章 其中有古怪

回到大营,等了一个下午,杨再兴和杨志回来了。

杨志还是那张苦瓜脸,看得出来这次侦察行动二人合作得不是太愉快。

而杨再兴却是一脸地兴奋,一进杨华中军大帐子就大着嗓门兴奋地喊:“观察大哥,上当了,上当了。那清源果然没几个人。我抓了一条舌头,问了半天,这才知道清源和太谷一线的女真人根本就没几个,总数也不过两千来人。”

“此话当真?”杨华猛地站起来:“主将是谁?”

“主将是完颜银术可。”

“原来是这小子,听说他是现在围攻太原的主帅,没想到竟然只带两千人马在这里虚张声势,胆子也太大了吧。”杨华嘿嘿一笑:“得想个办法把他从城中引出来,吃掉他。”

“若我是银术可,根本就不可能出城。”关群说:“反正他的意思就是拖时间,把姚古拖在这里,以便腾出手来对付种师中。所以说,即便主公识破了银术可的奸计,也无法可想。总不成带着五百骑兵去攻城?”

古松也点点头:“攻城一事还得等姚古的主力赶到才行,他全是步兵,又有器械。”

杨华苦恼地说,“问题的关键是姚古的大军绵延百里,短时间根本上不来。等部队集合完毕,黄花菜都凉了。”

“何不让焦安节进攻,他那里人马也不少。将军可写信给姚古,说明情况,拿到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关群小心地建议。焦安节手头本有一千多前锋部队,也带了不少攻城器械。不过,姚古的军队已经陆续到了不少,集中起来,大概能凑够四千人马吧。若他答应,再加上杨华在隆德征调的三千多民夫,足够发起一次象样的战役。

“问题是。书信往来颇费时间。再说,焦安节同我军原本有隙,只怕不会答应归杨大人节制。等姚古赶到,时间也来不及。”古松道:“这事还得请大人去焦安节那里跑上一趟,许予重利,并答应以骑兵保护他的侧翼。或许还有可能。”

“去同那个混蛋说好话吗?”杨华笑了笑。突然说起其他事来。“今天这样挺好。不如在军中设置一个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敲定战斗各方面细节。然后下达作战命令。”

参谋部参谋地构成人员除军中有作战经验地地将军外。还可吸收像关群这样地智谋之士。如此。决策权和指挥权分开。也有利于将军们避免权利过大。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杨华地战略构思和作战决心。

不等众人说话。杨华道:“这个参谋部就由关群负责。古松。以后你手头关于军事方面地情报在给我过目之后。也抄一份给他。以便他全面参考。做出正确地判断。”

“是。”

古松和关群同时点头。古松神色如常。倒是那关群满面兴奋。经此任命。他算是正式进入杨华地决策层了。虽然他手上没有调动一兵一卒地权力。

“焦安节那里我去说。”杨华站起身来。“古松。通知辎重队地民夫。来了就不要走。为姚家军打造器械。准备攻城。”

他现在有些后悔没将赵明堂地陌刀军带来,否则也不会手上兵力匮乏。不过,就算陌刀军全带来,也不可能拿去攻城,最后还得依靠姚家军。想想也很是无奈。因为龙卫军的编制有限,陌刀队加上游奕骑已经突破两千,已违制了。

看来,得想办法给曹成兄弟的乡军弄一个编制,把那支军队培养起来。

一如杨华所料想的那样。焦安节很不客气地拒绝了杨华让他带兵攻击清源的提议。他一口咬定,清源之敌就是银术可的主力,他这点人马冲上去简直就是送死。而且,姚古定下的计划是,在太谷休整,等张灏和姚家军主力赶到之后,两路大军合力进攻。如此才不至于在兵力上吃亏。

在没得到姚古的命令之前,他绝对不会向前再走一步。

杨华说:“焦将军,军情如火。还请慎重考虑。如果不出意外。金人主力都在榆次一线。我们这边打得越狠,种帅那边越安全。”

焦安节连连摇头。说:“要打你自己去打,你龙卫军不是很能打吗?要想让我出兵,还是那句话,在没看到姚帅手令之前,我不会派出一兵一卒。”大宋军队作战是出了名的刻板死笨。事先做好布置,要求诸大将严格按照远在千里之外地枢秘院的指示行事。

这次姚、张、种三军救援太原的军事行动已经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做好了计划。按照计划所说,三支大军先得在太谷一带集合,然后在并力进军。

在军队还没集合前,任何军事行动都算是违令,要受到军法处置。

且不说焦安节本就于龙卫军不和,就算两军亲如一家,借焦安节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擅自出兵。

叹息着从焦安节那里回来,杨华喃喃道:“若不是看到太原满城军民可怜,我瞎操着个心做什么?妈地,败就败吧,大不了大家一起玩完。”

回中军之后,杨华又派了快马去给姚古送信,可因为姚古的中军还落在后方五十多里远,沿途都是混乱的军队和民夫,鬼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讨得他的手令。

在帐篷里坐了一夜,杨华愁得头发都要白了。

天亮的时候,古松急冲冲地跑过来说:“清源的金人出城来了,看他们的模样,是来找我们决战。”

“什么。”杨华吃了一惊:“银术可疯了吗,用疑军同我决战,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对了,他们来了多少人马?”

“倾巢出动,两千人马,只一百骑兵,全是精锐重步兵。”

“敌人很强啊!”杨华喃喃说:“算了,他们过来,却正中我的下怀。我们主动迎上去,打垮他们。”

“兵力不足啊。五百骑兵对两千。”杨华心中突然有些不安:“他们地骑兵去哪里了?”

“也许根本就没骑兵。”古松想了想,说:“将军不是说,银术可的主力都去对付小种了吗,应该都在那边。”

“算了,不想了,集合部队。我们去收拾银术可。”

外面的天气很不好,满天都是乌云,闷沉沉如一口铁锅盖在头上,热得人汗流浃背。

一声令下,五百游奕骑都行动起来,军营里满是军官们的喊声。骑兵们都飞快地跑了出来,手脚麻利地给战马上着辔头、鞍子,每人都是一脸的兴奋,倒看不出有半点害怕。

关群皱着眉头对杨华说:“主公三思。我总觉得敌人这次出击有些不对劲。一动不如一精,我们还是把守住路口死守为好?”

“死守,骑兵是用来进攻了。这五百人怎么守?焦安节也靠不住。”杨华突然提气一笑:“哈哈,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一口气杀过去,管不了那么多了。”

杨华清楚地认识到一点,若但说智谋,自己这个现代大学生根本就不是古人的对手。既然猜不透顶敌人究竟想干什么,索性就不去猜,直接杀过去了事。在我英勇的龙卫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将被我用暴力破解。

太谷这边密云不雨。百里之外地威胜军南关镇却是下起了瓢泼大雨。

长长的队伍无头无尾,在风雨中,在泥泞地路上蹒跚前进。

姚家军四万人,隆德派出的几千民夫,这么多人挤在山路上,又被如此猛烈的暴风雨劈头盖脸袭来,顿时乱成一堆。

不用说普通士兵和脚夫,就连骑在马上的将军们也都大雨浇得从马背上跳下来,缩着头朝山崖边上躲。

姚古披着一件雨衣。看着乱糟糟地队伍和他们像乌龟爬一样的速度,不为人知地叹了一声。

这支队伍自从在封丘门夜袭失败之后就一直没有恢复过来。说句实在话,那次大战,姚家军损失并不大,阵亡加上失踪也不过两千人不到。可这两千人都是姚家军的精锐啊,如果愿意,姚古宁愿损失一万杂兵也要保留这两千敢战之士。

那次失败对姚家军的打击是致命的,从那时天起,姚古惊讶地发现这支部队地魂不在了。令行禁止根本做不到。现在。他只要一下命令,下面地将士就叫苦连天。

前一段时间。因为欠饷,部队一直呆在黄河边上不肯北上太原于金人决战。若不是杨华拿出一大笔钱来,姚家军现在不定还落在什么地方呢!

“大帅,还是快躲躲吧。”卫兵着上前拥着姚古就往一块巨石下的窟窿里躲。

一头骡子被突如其来地暴雨惊得在狭窄地山路上乱蹿,沉重的粮车在众人的惊叫声中,一口气撞翻了两人,这才沉重地落下悬崖。良久,下面才隐约传来沉闷地撞击声。

更多的大车陷在泥中,也没人管,士兵和民夫纷纷朝路边跑,寻找遮风避雨之处。一刹那,队伍乱得不能再乱。

姚古大怒,正在站起来命令恢复秩序。突然之间,雨停了。夏天的天气如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暴雨来得快也去得快。

山中飘来一团又一团雾气,温度突然下降。毕竟是一个老人,姚古只觉得身上有些发冷。

正在这时,远方突然传来大叫:“姚帅何在,杨华将军有紧急军情报来!”

一个混身淤泥,像个泥菩萨一样的健壮骑士喘着粗气从马上跳下来,猛地跪在姚古面前,“见过姚帅,末将龙卫军游奕骑铁十一。”

“快起来。”姚古伸手将他从地上拉去,手上全是湿泥。再看铁十一所骑的那匹战马,马鬃上也全是泥,正湿淋淋地往下滴水。见他如此狼狈,姚古心中一惊,难道金军又有异动:“信呢,快给我看看。”

铁十一顺势站起来。但因为太累,身体一晃,险些摔了下去。他咬着牙从坏里掏出一个用猪尿脬包裹得严实的信递了过去。

姚古接过去只看了一眼,脸色立即大变。他沉着脸将这封信递给身边的几个大将,“你们怎么看?”

几个将军互相传看了一遍,都沉默不语。

“说吧。你们怎么看,都哑巴了?”姚古眉毛一扬,脸上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红润。

一个将军大着胆子道:“如果金军地主攻方向是种师中将军,其实大帅也不用担心。种家军编制完整,自出兵勤王以来,还没同北奴交过手,士气正旺。敌人的主力全部调去阻截种家军,我们这边倒轻松了。所以,末将认为倒不用急着赶路。杨华将军的担心纯粹多余。不若叫他现在按兵不动,等我主力跟上之后,再同张灏将军合兵一处。与敌决战。金人主力去同种师中将军对峙不正好吗?此刻的太原已一定空虚,我大军一太原之围立即就解了。”

众人听他怎么说,也都大声道,是啊,是啊,我们急什么,路又这么难走,急切之间也赶不到。杨华说要提前发动攻击,未免也太小看种将军了。

内心之中。众将是不大愿意让杨华这个外人来指挥焦安节的。再说,太谷、清源一带只是金人疑兵不正好吗?他们才不愿意去碰金人地主力呢!与其让杨华率姚家军的前锋去建立功勋,还不如等姚家军主力赶到自己动手为好。

这个杨华想立功受赏之心也太热切了吧?

想到这里,大家心中都有些忿忿不平。

姚古在军队里打滚一辈子,手下怎么想他心中自然如明镜一般。

如果杨华的假设成立,完颜银术的主力都调去打种师中。按说,以种师中地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