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229章

宋行-第229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吴点点头,纵声大喝:“降者免死!”

几千龙卫军长枪手也同时大喝:“降者免死!”

须臾,这个声音在平原上响成一片。

天渐渐地亮了起来,月光、星光被红日地光芒所掩盖。

西夏贺兰山军团全军覆灭,被河东军斩首两千级,俘虏一万四千,余者皆相互践踏而死。尸体布原野,满天都是乌鸦和秃鹫在盘旋。

顺州城在得知贺兰山军团被全歼之后,知州开城投降。

“恭喜杨大人兵不血刃拿下顺州,从此,兴庆府已城已成孤城,只要大人伸手,就能将其摘取。”在投降河东军的那群顺州官吏中,灵州学政余良排开众人,昂首而出得意地从顺州知州手中接过印信和户籍,呈到杨华马前。

“原来是你!”顺州降官都怒视余良。

余良面上涨得通红,讷讷地说:“李良辅不识好歹,阻我天兵,人人得而诛之。”

杨华接过户籍顺手扔给了身边的赵行德,然后笑嘻嘻地看了余良半天,然后将知州大印还给余良:“既然承诺过的话就要兑现,你现在是我大宋朝~州知州了。好好做,若干出成绩,我保你做三品以上的高官。”

杨华的许诺冲淡了余良心中的羞愧,他欢喜得不住咳嗽:“下官倒不想做什么三品以上的高官,下官……下官只想跟着许国公,立不世功勋。”

“哦,你想进我的幕。”杨华倒有些意外。

“正是。”余良长揖到地。

“好。”杨华哈哈大笑:“我这里正缺人手,不过,你真要跟我,都帮我去做一件事。”这次西征党项,虽然有赵行德这个西夏通在旁边出谋划策,可赵行德却是一个汉人。若自己招一个党项上层入幕,其政治意义自然是大大地。

“许国公有事请吩咐。”

“好,那你就去替我说降李良辅。”杨华大声说。

“李良辅被俘虏了?”一众降官

阵骚动。李良辅在西夏威望极高,是军中第一人。被俘虏了,河东军还真是厉害啊!

众人都觉得一阵丧。

“正是。”杨华说:“李良辅将军已被我军俘虏,余良,你去对他说。若他归顺我大宋朝,荣华富贵。”杨华嘴角含着一丝微笑。

李良辅虽勇,独自一人杀出重围。可他运气非常不好,遇到了武艺同样出色的吴麟,二人你追我赶杀了半天,因为李良辅右臂已经被吴射断,如何是小吴将军的对手,最后,终至于被捆成粽子捉了回来。

“劝降他……”余良有些为难。

“怎么,你不愿意?”华哼了一声:“你好歹也是他的妻舅,又是个能说会道的读书人,你去当说客正好。”

余良有些尴尬:“许国公,不我不愿意去。

实在是,这次我赚他出城的。只怕他现在吃我的心都有,如何还说得动他。”

“我,说不李良辅,就不要来见我了。”杨华懒得同他废话,在一众甲士的簇拥下,耀武扬威地进了顺州城。

杨华内心中对余良这无行文人是很看不起的,若他真有本事说得李良辅投降,自然是最好不过。若不能,以后他也不会再使用这个人品低劣的家伙了。

进州城之后,杨华让赵行德贴出安民告示。上面说,本将军吊民伐罪,讨伐无故犯我边境地夏国国君李乾顺。夏地本是汉土,夏民原是汉民。只不过唐末天下大乱,李元昊父割据一方,这才不服王化,认为制造分裂。我河东军这次收复国土,当以德服人,不妄杀一人。尔等百姓也不要寻衅滋事,不服管理。否则,国法不认人。

为了安抚地,杨华特意将大军留在城外,并勒令军队不许骚扰百姓。

如此,地方乃安。

事实正如余良所说的那样,在消灭了李良辅的贺兰山军团之后,西夏的都城兴庆府已城一座孤城。方圆千里之后,已经没有一支可以党项军队了。

而沙洲那边的勤王军还在路上满吞吞磨蹭着,没有三五个月也赶不到。

河东军地前景一片大好。

意识到着一点的杨华也不着急攻打兴庆府,而是优哉游哉地派出军队四下攻城掠地。一口起拿下了定州、怀州、静州三地,彻底占领了整个银川平原。

此刻,杨华已经吞并了西夏国最膏腴地土地。手握海量的人力、物力,攻击西夏首都地时机已经成熟了。

兴庆府已经变成了孤岛。

*****************************************************

疼痛深入骨髓,仿佛一万只蚂蚁在血管里爬。

杨华赤条条地缩在深厚浓密的毛皮中,身体打摆子一样颤个不停。汗水不停地从皮肤里渗出,无声地渗进柔软地貂毛中。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了,时间已到天承一年十一月一日。天气越来越冷,透过窗户看出去,外面白茫茫一片冷雾。有冰晶沙沙落下,打得院中那丛箭竹上。

旧伤时不时发作一次,每次都疼得他难以忍受,只恨不得提起刀子将眼前的一切都砍断劈碎。

实在是太疼了,他禁不住抽着冷气,声地呻吟起来。

“主公,你怎么了?”正在外厅值班的关群听到声音不~|,忙;走了进来,仔细地端详了眼前这张满是冷汗的面孔。

“没什么,就是旧伤疼得厉害。”杨华大口地吐着白气。

“为上位者,不可能事事冲锋在前。”关群叹息一声,提醒杨华:“主公,你想过没有,万一你有个好歹可如何得了?河东军由你一手创建,军中将士皆慑服于你的虎威。若真有那天,杨务本的母亲梁氏虽然能镇住军中那群骄兵悍将,可他是庶出,名不正言不顺;杨务用母亲虽然出身尊贵,可却不为军中大将所喜。主公,到时候只怕真要大乱了,反便宜了宫中那人。且……”关群沉吟片刻:“少主们都还年幼,不过八岁,不算存活。主公难道眼见着您所建立的大好基业烟消云散了吗?”

“呵呵,听你的话我好象是要死了的样子。”杨华苦笑。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关群:“主公保重身子。”

“我壮实着呢!”杨华从皮毛堆里坐起来,突然问:“城中有妓女否?”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一十七章 杨华的条件

到杨华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关群楞住了。

杨华却得意地大笑起来,“城中有妓女否?”是曹孟德老兄在攻打宛城张竹时的名人名言,已经被写进《三国演义》里面的了。就因为这一句话,曹操同学居然将张绣~子给睡了,惹出滔天大祸。

最后,恼羞成怒的张绣突袭曹营,杀了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侍卫长典韦和侄儿曹安民。算是孟德同志少有的大败之一。

现在,杨华随口说出这么一句话,本就有同关群开玩笑的意思,话刚一说出口,自己忍不住先笑出声来。

可关群却当真了,他严肃地说:“主公,这事可乱来不得。我军在夏地,四面皆敌,若那女子是刺客,如何得了?况……若那妓女将来有了身孕,又怎么算?”

杨华苦笑:“你管?”

关群沉吟:“不如……”

“不如什么?”杨华见他神情怪,心中大奇,忙;问。

关群:“不如招夫人过来。”

杨华,提枕头就扔了过去:“乱嚼什么舌头,赵夫人乃我的好友,万亵渎不得。”一想起李清照那张虽然普通,却充满知性韵味的脸和成熟的身体,杨华身上一阵火热。

这女人虽然三十六七了。却也有一种吸引人地味道呀!

正口大骂关群地龌龊。杨华就看见窗外地院子里。赵行德大步走进屋来。

“行德。你怎么得这么急?”

赵行得见杨华光着上身坐着。忙;恭敬地走上前来。提起一袭皮裘小心地给杨华批上。低声说:“兴庆府地使者来了。“

“啥使者?”

杨华还没回过神来。关群已满面笑容:“党项人来求和了。行德。来者何人?”

赵行德说:“关先生,来的是夏国翰林大学士王师信。此人是党项贵族出生,有名的大儒,是余良同期的进士,很得夏主李乾顺宠信。”

“这些腐儒!”杨华不屑地哼了一声:“不用想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不外乎大声呵斥我背信弃义,出尔反尔,无故进攻党项。说什么妄兴不义之师,必遭天谴云云。这些党项读书人真他妈能说,比你们这些书生口舌都还便利。这样的酸丁我已接见过好几拨了,翻来覆去都那几句话。哼,和约又怎么样,兄弟之盟又怎么样,那都是哄人地。刀架到他们的脖子上才是正经。你去对那个啥王师傅说……”

关群接嘴:“是王师信,不是王师傅。”

“要你管。”杨华竖起眉毛:“行德,你去对那王什么的说,要和议可以,等我打下兴庆府再说。哎哟!”这一用力说话,牵动了旧伤,杨华身上又酸又疼,禁不住叫出声来。

赵行德急忙;跑去将桌子上那碗煎好的药端了过来:“大人,药都凉了,还是尽快服用吧。”

“恩。”杨华接过去一口饮尽,苦得直流口水。他拍着地上的售皮说:“么药,喝下去躁热得很。”

赵行德将空碗凑到鼻前嗅了一下,笑道:“大人身上都是隐疾,若想通畅血脉,还得用大阳大热之物疏通。”说着,他小心地劝着杨华:“其实,夏国的使者也是可以见一见地。即便是女真当他们将开封围得水泻不通时,也没关闭谈判的大门。战场瞬息万变,有时候,谈判桌上得到的东西比在战场上一刀一枪得到的还多。”

“哦,这么说来,我还非得见那王什么一面了。”

关群接嘴:“王师信。”

杨华大觉恼火:“就,姑且当他是王师信。反正长夜漫漫,我也无心睡眠,就叫他进来解解闷吧。”

“就在这里见他?”赵行德小心地说:“毕竟是国使节,不妥吧?”

“怎么不妥了?”杨华冷笑:“撮尔小邦,夜郎小国,本大人百忙;之中抽空接见于他,也已算是抬举,还配谈什么礼遇?”

赵行德苦笑:“是,我这就王师信进来晋见大人。”

须臾,外面几个西夏官员大步走了进来,人还没进屋就听到有人大声说:“行德,这就是你们许国公待客之道吗?”说完话,手中的节仗还在地上重重地一戳。

杨华心中大起恶感:“来的是什么人?”

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大夏国翰林学士、御使中丞王师信前来商议宋夏两国和议之事。”

杨华:“我就是杨华,进来吧。



王师信提着节仗大步走进里屋,一进门立即被赤身裸体坐在地毯上的杨华弄得一愣。转即满面怒容:“许国公就是这么接见他国使臣的吗?此乃

夏国的侮辱。”

“接见,不不不。”杨华摇着头:“我才懒得见你的,若不是你是行德地熟人,又是余良的同科进士,你根本进不了这扇门。不管是侮辱也,羞辱也好。你觉得不高兴,回兴庆府去就是,没人拦你。”

“气死我啦!”王师信差点被眼前这个野人气得吐血,只恨不得立即扭头回去。

可是,刚一举步,他又想起自己肩负的众人,叹息一声,又将脚缩了回去。

看到王师信的动作,杨华越发地瞧不起这个人。他语气淡漠地说:“你主李乾顺叫你过来可有何话说?”

王师信听杨华到正事,慌忙;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宋夏乃兄弟之邦,你主天承皇帝登基时,我大夏国也派出使臣祝贺,并签定和议,两国互不用兵,议定国界,并开放边境市场。和议墨迹未干,你们却悍然兴兵,犯我国土……”

杨华连连摆手:“行了,行了,皮话就不要多说了,说点实际的吧。我这人没读过书,听不懂你们读书人说的话。”

关群轻笑出。

王师信一张气得微红,他本打算长篇大论给杨华说上一番做人做事的道理。可杨华却来一个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硬生生地打断了他的话。

他郁了半天,这才讷地说:“我们国君说了,如果宋军撤退,将向天皇帝称臣纳贡,退还所战的陕北领土。并每年交纳一定数量地岁币,向天承朝大量输入战马?”

此一说出口,赵行德和关群都是精神一振。

这可是前所有的大捷呀,从北宋朝建立到现在,朝廷每次对外用兵都是输得一败涂地,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过。

消息一但传出去,杨华的声威将达到一个无人可以企及的高度。

“哦,条件不错呀!”杨华摸了摸胸口纵横交错的伤疤。

王师信被杨华胸口地伤疤惊得有些走神,良久才喃喃道:“这么说来,大人是答应这个条件了。”

“我说过答应了吗?”杨华拿声拿调地嗤笑。

王师信只觉得一阵心浮气躁:“和议是谈出来的,如果这样优厚地条件大人都不答应,我想不出你还能开出什么条件来,我也想不出我大夏国能接受什么样的条件。”

杨华口中“丝!”一声,忙;伸手捏了捏酸疼地胳膊,他慢慢地说:“我也是不想和议,毕竟,兴庆府是一座大城,一时半会也攻不下来。夏地的冬天也冷,对攻坚不利。可是,你们开出地条件实在太低,我大老远来这里一趟不容易,怎么说也该捞点啊。你要理解。”

王师信:“既然大人有意和谈,凡事也好商量。不如这样,依照女真攻开封例,我主李乾顺另外付给河东镇一百万两白银犒军钱。大人,你看可否?”

“一百万两银子。他姥姥的,李乾顺好有钱!”杨华一拍大腿站了起来,露出胯下硕大而黑壮之物,直看得王师信一阵心惊肉跳。

王师信只气得满面通红,他将头别到一边:“那么来,许国公是答应了?”

“谁说我答应了?”杨华怪笑着光着身体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赵行德慌忙;道:“大人,小心凉了。”

杨华也觉得有些冷,又缩回皮毛里去了。他吊儿郎当地躺地毯上那堆貂皮中,以手支着脑袋:“我不要钱。”

王师信:“许国公究竟想要什么?”

“土:”

“什么?”王师信惊叫出声,“你要土地?”看杨华的意思是要让西夏割地了,这已经超过了西夏国君李乾顺的心理底线。他记得来的时候,国君眼含着热泪对他说:“杨华匹夫要什么你就给他们好了,只要保住国土,一切都好商量。”

“对,是土地。”杨华朝赵行招手:“行德,拿地图来。”

“是。”赵行德慌忙;将一卷地图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