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224章

宋行-第224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耀……坐得屁股都麻了。”那个叫曲将军的人有些郁闷。

“无知鄙夫。”红袍文官面带不屑。

曲将军有些恼怒了,握着拳头,提高声气:“席大人,一路上你百般撩拨于我,究竟想做什么?”

“好了好了,席大人,曲将军,离考试结束还有一刻种,且等上片刻。我等再谈正事。”杨华怕二人再起争执,连忙出言相劝。

这二人这才停止口角,闷闷地坐在一边。那个曲将军一直用愤怒的目光看着席大人,而席大人则面带冷笑。

看着这针锋相对地二人,杨华有些头疼起来。北宋以文御武,文武官员本就不和。在以前,因为有朝廷制度在,武官都有些畏惧文臣。现在天下大乱,武人的地位得到提升,就不那么害怕文官了。

眼前这一大群人都是从泾原来的陕西官吏,姓席的那个文官是这群人的头,名叫席贡,现为泾原经略使。而那个武将姓曲名端,现任泾原军统制。

泾原路地辖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怀德军五地,是陕北大镇,管辖着后世甘肃以东、陕西以北的西、海、固和六盘山等一大片:域。泾原路乃关中北面门户,也是一个出强兵的地方。

当今天下二帝并立,都在争夺关中。为此,赵构派出了张浚,而杨华则派出了吴敏。

泾原路正好挡在杨华和关中之间,正是河东镇竭力争取的目标。

吴敏同泾原经略使席贡有旧,入关之前就写了一封信过去,仔细地分析天下大势和河东镇的力量,招席贡还朝。

席贡知道关中即将变成一个激烈的大战场,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他必须在最短地时间内做出政治选择。

在想了两天之后,席贡决定投靠杨华。一来,他本与吴敏熟悉,有吴敏在,日后也有个照应。所谓做生不如做熟。而且,吴敏的名气可比张浚大多了。再说,杨华大军囤于西夏,不管能否拿下西夏,日后肯定会全力南下。而泾原路正好拦在半路上,杨华肯定会第一个拿他开刀。

杨华这两年威名赫赫,席贡不认为张浚等人是他的对手。所以,他很自然地把宝押在了杨华身上,带着手下诸将赶到灵州向杨华输诚。

席贡、曲端的到来让杨华喜出望外,心中对吴敏也是又惊又服。想不到吴敏一封信就拿下陕北,端的是好生厉害。

说起关中局势,虽然纷杂混乱,其实主要有三股军事势力:熙河张深,侧有泾原曲端,延王庶。

其中,泾原军因为地处夏、宋边境,军队战斗力最强,人数也最多。据席贡所说,如果在紧急状态下,他可以征发十万青壮。

现在,泾原已投靠天承朝,陕北尽归杨华。若吴敏等人再在渭河平原搞些动作,关中大局定矣!

关中西军因为在去前年大量抽调到东京前线,现在力量弱了不少。但以陕西一地的战争潜力而言,依旧能征召四十万以上地青壮,再加上西夏一地,席卷天下当不再话下。一想到这些,杨华禁不住壮怀激烈。

也只有将山、陕、宁联为一体,宋人才有力量同女真决一死战。

考场中已经有考生陆续交卷,能够进入殿试这一关的士子都是西夏的精英阶层,杨华给他们的待遇自然是极好,一等到考生交卷出来,立即就有两个侍者迎上去,接他们去后院进食、休息。

席贡看得心中感慨,手抚长须道:“想当初下官中进士地时候,在考场里坐了一天,水米未沾牙,加上心力交萃,

后足足病了三天。



下面地径原路各轴、府文官们也都摇头叹息,一副不堪回首的模样,反将那群武看得目瞪口呆。

好不容易等考生们都交卷离开,杨华这才松了一口气,对众人说:“各位大人,各位将军,此刻你等还朝实是陛下的德行所至。”

席贡也颇为激动,含泪道;“太上道君皇帝被北奴所虏,钦宗皇帝大行,我等孤悬挂一隅,如失群的孤雁,今日总算得以还朝,怎么不叫人泪流涕下。当即刻去太原面圣,聆听教诲。”

众人也都跟着抹眼泪。

杨华吓了一跳,道:“如今我天承大军正在经略夏地,无暇南下,关中大局还得仰赖诸君。等关、宁局势稳定了,再进太原面圣不迟。”

席贡忙点头:“正是如此,若能替陛下平定关中,我等还有何面目去见皇帝。不过,杨大人,我得到消息,张浚已经联络了延王庶,势力大张。吴大人等人甚是吃紧,若河东军主力再不南下,只怕关中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只不知道将军何时能够平定党项?”

杨华点点头:“说地情况我也已知悉,吴相他们那边也张浚压迫得厉害。我这边因为连日阴雨,以至于耽误下来。否则现在已经拿下兴庆府了。我个人认为,能够在冬至之前拿下兴庆府就算早的了。”

话还没说完,端突然发出一声冷笑:“河东军既然惧怕党项人,就由我泾原军来攻击兴庆府。我泾原大军正驻扎在西安州,只需一声令下,半月即可打到兴庆府。”

听到曲端这句话,席贡怒:“曲将军,我泾原军是要用来攻击关中地,现在入夏。岂不将陕北拱手让与张浚?”

曲很不客气地瞪了席贡一眼:“攻击关中,拿什么来攻?我泾原无钱无粮,从西安州回原州有好几百里路呢,一路又是深山大壑,只怕还没吃到渭河平原的小米,部队已经走散了,还是来灵州正经。”

怒啸一:“我是经略使,这事由我做主。”

“上阵杀敌地可是我的弟兄,却不是你们这些官儿。”曲端面上根根胡须嚣张地张扬着:“席大人,如果没钱没粮,我也差不动手下地士卒。”

“你这是在抗命吗?”席贡气得眼睛发红:“跋扈,粗鄙!”

杨华微微皱了下眉头,他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今年旱情严重,泾原那边粮食歉收。而党项人趁西军大量外调时抢劫了西安洲、怀德军等宋朝边境城市。现在的泾原来穷得快揭不开锅了,这未尝不是席贡来投靠自己的原因之一。本来,杨华也有意接济于他们。无奈近日不停下雨,道路泥泞,根本无法将灵州的物资运到西安州去。

这个曲端口口声声说要来帮忙攻打兴庆府,其实打的就是一个以军就食的主意。西夏富庶,只怕泾原大军都有意要过来发洋财吧!

仗是河东军打地,曲端要过来拣现成便宜,想得也太美好了。

杨华有意要笼络泾原军,可曲端的打算已经触及到他的根本利益。如果放泾原军来夏,将来他们呆在银川平原不走,甚至建立地方政权,征兵征粮,大家又都是友军,还真拿他没办法。

西夏一地是杨华的禁脔,自然不愿意让他人染指。

想到这里,杨华摇头:“泾原军的困难我也知道,我会发动民夫克服困难把物资运去西安州的。至于攻打兴庆府,有我河东军足矣!”说到这里,杨华朝曲端看了一眼:“我河东有的是百战精锐,两次开封大战、救太原、破灵州,拿下兴庆府当不在话下。”

曲端也不畏惧,与杨华对视:“河东军固然是百战雄师,我泾原军也是西军精锐。若杨大人不服,不妨比试一下。”

席贡呵斥曲端:“曲将军,军国大事事关紧要,怎可儿戏。”

曲端狠狠地盯着杨华:“你我各派出一员猛士比上一场,若我胜,当率军入夏参战,若败,当留在泾原替朝廷经略关中。杨大人,敢不敢同我比试?”

杨华摇头微笑:“不比。”

曲端厉声大喝:“河东军勇士了吗?”

此话一出口,就惹恼了杨华的侍卫长折彦文,他手按刀柄走上前去:“曲端,折彦文愿同径原军的勇士比试一场,以免尔等笑我河东无人。”

曲端一翘大拇指:“好汉子。”

折彦文拱手对杨华道:“将军,请让折彦文出阵吧。”

杨华也有些恼怒曲端的无礼,有心给他点厉害瞧瞧。本来,如果很地要比武,让杨志和杨再兴来最合适不过。可是,这两个大将都领军分驻在外地,一时间也没办法招来。

听杨志说,折彦文的武艺不错,尤擅骑射,武艺在河东军中至少可以排进前六名,大概同梁红玉差不多。梁红玉的武艺杨华是知道的,而据他所知,泾原军好象没什么出名的武将,折彦文出战,应该不会输。

杨华朝折彦文点点头:“所请。”

“多谢大人!”折彦文大感激奋,转头对曲端说:“曲将军,你要亲自出阵吗,我们比什么?”

曲端哼了一声,“谁同你比试,我自有勇士。大家都是军,若在众位大人目前动刀到枪,未必不敬。这样吧,比射箭。”

折彦文心中欢喜,他家学渊源,本就擅长骑射。射术在河东军中也是能排上号地,比箭,正好是自己的强项:“好,就比射箭,谁来?”

曲端朝身后地武将们看了一眼,喝道:“刘出阵!”

“遵命!”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将军站了起来。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零九章 西军第一神箭手

听到刘的名字,不但折彦文心中大苦,连杨华也

杨华心中暗道:倒霉,怎么把这个名人给忘记

眼前这个英气逼人的壮年将军看起来颇为儒雅,长这一张白净面皮,说起话来也不紧不慢,颇有风度。

他朝杨华一拱手,朗声道:“末将陇右都护刘见过杨大人。”

在真实的历史上,刘最后做到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驻扬州,直接指挥淮东军事,是南宋对金做战时,江淮防线的军事总指挥,是南宋有名的军事家。

现在的他还不是西军中的一个普通将领,声名不显。但此人有一手精妙的箭术,号称西军第一。

曲端派他出来比箭,自然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杨华心中懊恼,却有无法可想。刘的箭术有多高,他也没见识过,想来定与李鹞子差不多吧,如此看来,这次比试,前景堪忧。

可话已经说出口,覆水难受,杨华硬着头皮叫人送来两张自己日常使用的铁胎大弓,强笑道:“怎么比?”

刘借过大弓,拉了拉,赞了一声:“好弓。”又笑道;“大人的弓虽好,可刘却不熟悉,先射两箭熟下手。”

说着出一支箭拉了个半开。指着门口那口烧水地铜制水斛“咻!”地一箭射出去。堪堪射在上面。

水斛正放在屋檐下。距离刘不过二十来米。这一箭虽然射得也算准确。但换任何一个箭手也?易射中。

众人皆是不解。不知道刘射这一箭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是炫耀射技。这样地目标也未免太大了些。

折彦文冷笑:“刘将军地神射就是为了射水壶吗?”

刘微笑着摇了摇头。命人将那支箭拔出来。只见。箭孔上有一股热水喷将出来淋在木炭上。激起一团白色地水气。

刘也不说话。再次半开大弓。又是一箭射出。箭头竟从那个小孔处钻了进去。恰好将那个指头大小地箭孔堵住。

这一手实在太漂亮了,殿中众人都被他这神乎其技的箭发给惊住了。

杨华也被他震得呆住了,这箭法实在是太漂亮了,已经远远胜过李鹞子,只怕比起岳飞也不逞多让。

再看那折彦文,手提大弓站在旁边,脸上一红一白,显得异常颓废。

曲端哈哈大笑:“刘将军好箭法呀,不愧为我西军第一神箭。”他转头盯住折彦文,大剌剌地说:“小折将军,还比不?”

折彦文怒气一涌:“河东军永不言败,比了。”他指着远处庭院里地一颗香樟树,大声说:“那棵树离偏殿一百米,一人一箭,射中树干者胜。”

说完,他立即拉圆大弓,一箭射了出去。

一百米,很长的一段距离。这么远看过去,那条树干一变成细细的一条黑线。

只见一道白光闪过,“夺”一声,折彦文这一箭正好钉在上面。

“好!”殿中众人这才大声喝彩。

折彦文挑衅地看着刘:“刘将军请!”

刘温和一笑:“折将军好力气。”他拉圆了大弓,半天也没射出去。

曲端有些着急了:“刘,你怎么还不射?”

曲端的话刚说完,刘的右手一松,那只羽箭软弱无力地飞了出去,在空中飞行不过三十来米,就落到了地上。

“啊,怎么可能这样?”曲端大叫:“不算,重新来过。”

折彦文大声欢呼:“我赢了!”

席贡沉着脸对不住叫喊的曲端说:“曲将军,愿赌服输,君子所为。”

刘无奈地摇着头,将大弓放下,走到杨华面前,拱手施礼:“刘输了。”

曲端还在大叫:“还没开始比试呢!”

杨华见刘认输,一颗心总算落了下去。他小着扶起刘:“刘将军好箭法,杨华佩服。”

“过奖。”刘不卑不亢地谦虚了两句,眼睛突然眨了一下。

杨华会意,暗道:这场比试,这家伙是故意输给我的。此人甚会做人。

是夜,杨华命人将那张大弓和四十两黄金送去刘下榻的驿所,刘笑而收用之。

************************************************

“你的意思是立即逮捕曲端?”

杨华没想到席贡深夜来访,竟然建议自己处决曲端这个西军大将。

曲端飞扬跋扈,不尊重杨华这是事实。在曲端做泾原统制时,他杨华还是龙卫军一个小小地都头,而军队最讲究资历,不被曲端看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想经略关中,杨华还真得借助泾原军这个地头蛇。而关中局势混乱,并不能只靠军事手段解决。而曲端仗着自己在西军中的资历,一到灵州就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让杨华很是头疼。

他正考虑着该如何笼络曲端,也想过请泾原经略使席贡过来商量一下。没想到,席大人一过来竟提出要杀。

“正是。”席贡说:“曲端在泾原军中独断专行,隐隐有不听经略司节制的迹象。宣和七年之前,朝廷皆以文制武。不过,近来天下大乱,我已经无法挟制军中精兵悍将。如今泾原军缺衣少粮,军心不稳,拖延下去只怕有变。下官认为,将军当趁曲端来灵州,立即杀了他。并派大将入驻泾原军,掌握兵权。否则,一旦曲端有异志,投奔王赵构,大事不妙也!到时候,将军夹在泾原和党项之间,进退失据。不但夏地不克,关中也将烂到不可收拾。”

席贡这段时间对曲端的跋扈也是忍无可忍,二人一路前来灵州已经吵个不停,只恨不得立即借杨华地手除掉这个粗鄙的武夫。

席贡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