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行 >

第197章

宋行-第197章

小说: 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过去的是二十来人的斥候骑兵,这二十来骑兵都穿着一件轻薄的无袖棉甲,手上提着一把样式古怪的马刀,背上还背着一张骑弓。接下来是两百多轻骑兵,这队骑兵也是腰挎马刀背插骑弓,只不过他们身上的铠甲已经变成闪亮的整体铸造的胸甲。

轻骑兵一过完,接下来就该是重骑兵队了。这一支骑兵刚一过来,沉闷的马蹄声就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见,这一支骑兵身上都穿着整体式铁甲,铠甲的下摆都拖到马腹上了。头上的头盔上也戴着面具,整个人都被钢铁包了起来。不但是骑兵,连战马身上也披着厚实的铠甲。

这是重骑兵,战场上冲击力最大的兵种。

所以的重骑兵手里都擎着一柄长长的骑枪,骑枪上还挂着一面红色的三角小旗,一跑起来,满眼都是沸腾的旗帜之海。

再没有什么比重骑兵的冲锋更让人感到震撼的事情,地面在颤抖,空气中满是钢铁的腥膻。

一队又一队骑兵张扬着奔驰而过,没有任何减速的想法。再看着河东人特有的灰白色眸子和冰冷的面孔。一刹那,骑兵冲锋时那种派山倒海的威势迎面而来,让刘光世心中突然一颤。

那感觉实在是太熟悉了,第一才解太原之围的时候,刘光世是第一个去太原的。就在那天,他碰到了宗翰的一支骑兵部队。也是这样快捷如风的冲刺,也是这样骄横而野蛮的士兵。根本没来得及做任何抵挡,他的部队就崩溃了。

同样的一幕还生在三年前的燕京。

这一切实在是太相似了。刘光世甚至有一种错觉。此刻对着自己冲来地河东军已经变成那些恐怖地女真人。

他背心里全是汗。心脏蓬蓬跳个不停:什么时候大宋地军队强成这样了。

做为一个有经验地军官。刘光世只需看上一眼就能估量出一支部队地战斗力。显然。眼前这支部队是这个世界最强悍地军队之一。

来也怪。按说手下地部队应该被河东军地这支骑兵惊地一哄而散了。但奇怪地一幕生了。所有地步兵都呆呆地看着这支耀武扬威地骑兵在身边呼啸而过。既不喊也不跑。

同刘光世面上地震撼不同。站在他身边地张浚则紧锁着眉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是张大人。”一个粗豪地声音惊喜地叫了起来。

张浚和刘光世抬头看去,只见骑兵队伍中,一个骑士掀开面具,露出左脸上的一大块青色胎记。不是杨志又是谁?

杨志和张浚本就熟识,在开封议和的时候他曾做为河东军的代表同张浚颇多接触,现在见了张浚,顿觉十分亲切,忙跳下战马,单膝跪在张浚身前:“见过张大人!”

“呵呵,原来是杨将军,快快请起。”张浚微微一笑,忙扶住杨志。

正在这个时候,河东军的中军帅旗在一片旗帜的海洋的簇拥下跑来,杨华的声音很不友善:“杨志,身为中护军统领,擅离职守,该当何罪?”

杨志一张脸立即变得苍白,又跪下了下去,大声道:“依照我河东军律,杖二十。”

杨华突然大喝一声:“全军停止前进!”

一个个传令兵从杨华身边冲出,顺着骑兵队伍两头跑去,一边跑一边大身呐喊:“止!”

声音落下,一千多骑同时拉停战马。

万籁俱寂,马蹄声瞬间消失,只雪雾高高扬起,只旗帜在风中“呼呼”飘扬。

刚才还乱成一团的刘光世军也被这整齐划一的动作震撼得忘记了喧哗,都屏住呼吸看着这一队强大到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军队。

杨华掀开面具,露出棱角分明的面孔缓缓骑马走来,“原来是张大人,听说你要去相州,正好与本帅同路,呵呵,倒赶上了。



他突然温和一笑,从马上跳下来,拱手道:“见过张大人。”

“见过杨大人。”张浚也微笑着回礼:“河东军好大威风。对了,杨大人也是要去相州?”

杨华没感觉到张浚话中的其他意思,他笑了笑,回答说:“我河东军接到的命令是尾随金人大军出境,因为兵力和粮秣不足

与康王汇合得些补充。汪伯彦大人是我的老朋友了T7紧,断不会亏待了我这个小兄弟。今日既然已经遇到张大人,干脆大家做成一路好了。这里离相州还有些路要走,兵荒马乱的,别遇到了歹人。就算是遇到乱军也是麻烦。”说到这里,他斜视了刘光世一眼。

刘光世知道杨华瞧不起自己手下这支部队,杨华这一年好大名气,部队又强悍敢战,看不起自己也是正常。可不知道怎么的,刘光世觉得心中突然腾起了一股怒火。但为了向他询问父亲和大哥的尸骨究竟在哪里,也只能压下心头怒气,上前拱手道:“刘光世见过杨大人。”

“免礼。”杨华大剌剌的点了点头,也不同他多说,转头看了杨志一眼,喝令道;“拖下去,打二十军棍。”

见杨华如此狂妄,刘光世的脸色开始不好看了。

张浚:“杨大人,刚才杨志是我喊过来的,还请将军手下留情放他一遭。”

“好,有张大人求情,今日就饶他这一回。”杨华看了杨志一眼:“还不退下?”

杨志忙磕了两个头:“多谢杨侯,多谢张大人。”然后慌忙地跑回队伍中去了。

张浚微笑着看着杨华:“和议之事已成,我大宋总算可修养生息了。我等还是抓紧时间去相州吧。河北残破,地方上多有贼寇,杨大人不妨与刘将军合作一路,大家路上也有个照应。”

“那……”杨华看了看刘光世的部队,眉宇中带着不屑:“刘将军的部队走得实在是太慢了。耽误了军国大事,皇帝若怪罪下来,杨华吃罪不起,抱歉。”

完话就跳上战马,大喝一声:“全军出!”

“起!”传令兵们同时大声呐喊。

庞大的骑兵部队再次轰隆着前进。

“狂个什么劲!”刘光世身边的部将们都同时破口大骂,“妈的,给我这么多马,也一样会变成一支强军。”

河东军的战马一匹匹从身边掠过,看得刘光世眼花缭乱。良久他才醒悟过来,忙跳上战马追了上去,放声大喊:“杨大人,我爹爹和大哥的尸骨何在?”

杨华的身体一顿,扭头问:“你父亲和大哥是谁?”

“我父亲是河阳节度使刘延庆,我大哥叫刘光国。”一提到父亲和大哥的名字,刘光世又开始流泪了。

杨华一呆,喊道:“不记得了,谁耐烦记这些。”说完,一夹马腹去得远了。

“父亲……大哥……”刘光世趴在马背上失声痛哭。

张浚摇着头走到他身边:“刘将军,还是加快速度赶到相州吧,杨华此人是出了名的跋扈。好在我在东京和他相熟,到了相州我帮你问问。”

“多谢张大人。”刘光世心中突然怨恨起杨华来:“杨华匹夫,实在是太狂妄了!”

张浚默然不语。

……

“刘延庆,刘光国,这名字好熟悉。”杨华抓了抓脑袋,想了半天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两个人的尸体究竟安葬在什么地方。

开封失陷之后,城北公卿府邸皆落入金人之手,许多官吏都死在女真人手里,这二人大概也是在那时遇害的吧?

河东军游奕骑在路上走了一天,当晚在汤阴扎营。到晚上时,杨华招处理开封善后的一个管制使来询问了半天也不得要领,那个管制使回答说,当时因为死的人实在太多,也没法分辨身份。又怕尸体停放时间太久生瘟疫,都一把火烧了。

“那么,骨灰呢?”杨华问。

“无人收殓的,无法识别身份的都抛之于荒野之中。”管制使回答说。

杨华抽了一口凉气,连身边的谨小慎微的杨志也叫了一声糟糕。中国古代以孝义治天下,父母尸骸被河东军弃之荒野,那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如此,河东军可算是将刘光世得罪死了。

杨志喃喃道:“将来见了刘光世将军,真不知道如何向他交代。”

那个管制使很不以为然地说:“刘光世,就他,他那支乞丐部队还不放在我河东军的眼里。”

杨志:“话虽这样说,可杨侯从此多了一个敌人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不这样……”他沉吟片刻:“我军不是还带着一些死去弟兄的骨灰吗,随便弄两份去冒充。”

“住口!”杨华大怒:“让我拿自己弟兄的骨灰给刘光世,别人怎么看我,死去弟兄的家属怎么看我?这事你们也不用操心,我见了刘光世自对他明言。我就不信他还怎么着我了?

杨志沉默下去。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二百七十二章 群英

末将曹亮归队。

天明的时候,曹亮等人来了。

一见杨华,曹亮就从马上跃下,跪在杨华面前,满面的气愤。

杨华倒有些奇怪,笑着问他:“曹亮,我记得好好象没欠你钱,怎么看了我却这副模样。”

曹亮气哼哼地说:“侯爷,我听说河东军弟兄,尤其是捧日军这回在东京是打出威名来了。可恨曹亮我远在磁州,没能赶上。侯爷你这是哦不公平啊!”

杨华不理他的茬,反问:“你不是在磁州宗大人那里帮他训练新军吗,怎么反跑相州来了?”

曹亮回答道:“禀侯爷,宗大人的新军我们已经帮他训练好了,虽说不是百战雄师,至少也要比得上全盛时期的西军。康王接到尾随宗望大军的命令后招河北各路军马来相州商议,我也随宗大人一起过来了,也好顺便同您汇合。”

“哦,原来是这样,都来了些什么人,相州现在有多少兵马?”杨华毕竟是武将出身,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军事上去。这次虽说是尾随金人大军,可谁也不敢保证金人会突然调过头来反咬宋军一口。现在,大宋的精兵都在两次开封之战和三次救援太原之战中耗尽。河北只剩地方驻防军和厢军和乡军,这样的部队自然也谈不上任何战斗力。

赵构的大元帅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接收金人退让出的河北城市,其中难保不会同女真人生摩擦,断断大意不得。

听杨华问起这事,曹亮提起精神将相州城和大元帅府的虚实一一同杨华说了。

现在,赵构名义上节制天下兵马,但实际控制的也不过河北一地的部队。河北民间尚武自风盛行,地方上多有弓箭社、买马社等地方团练组织。就河北而言,各类武装加起来有二十多万。

当然这些军马也不可能全部集中到一个小小地相州城。赵构实际能够指挥地不过九千余人。这些人当中还有一部分是当初汪伯彦训练出来地乡勇敢。

终于河北其他几路势力较大地军队。主要是张所、王彦地河北招讨司地七千人。张俊地一万多人和宗择地两千磁州兵。其他各路军马多寡不一。多地上万。少地只有几百。

但就战斗力而言。也只有上述三路人马和赵构直接领导地大元帅府地九千人稍微精锐点。

听曹亮说完。杨华叹息道:“我在东京时听人说康王地大元帅府有众百万。心道相州城中怎么也有三四万人马吧。可没想到只有九千。就算加上张所等人地部队。扣除杂兵能上战场地只怕没多少。“

曹亮:“而。康王手下地九千人马不过是一群乡用。很多人连战马都没见过。上不得战场。张所部都是新招募地农民。张俊将军地手下虽然都是正规军。可已经被金人吓破了胆子。大元帅府真正能用地也只有宗大人手下地两千人马。”

杨华有些头疼。“这点兵。根本没办法尾随监视宗望。更别说接收城市。接回太上皇帝。河北军鱼龙混杂。未必都听康王地。各人有各人地打算。军合力不齐。前景不妙啊!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手轻轻地拍着咬上的横刀,杨华想起当年在东京是遇到的那个年轻人,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这个未来的南宋高宗皇帝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成为历史,即便他在河北顺利接回太上皇帝,未来也会被皇帝解除兵权,回东京做他的太平王爷。将来也不用被金人搜山检海追得要跳海,对他而言,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赵构的个人命运也已经注定。

此刻杨华腰上还揣着一份皇帝的密旨,让自己在适当的时机敦促康王回京。听曹亮所言,大元帅府势力并不强,将来也省得麻烦。

不过,押解赵构回京城真的对自己有意义吗?如果古松和关群这两个野心家在自己身边,估计会劝自己置之不理,甚至理由这道圣旨逼赵构谋反。只要天下一乱,就是河东军的机会。

实际上,这也是杨华目前最正确的选择。

可是,这真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吗?

杨华心中突然一乱,他慢满抽出横刀,将手指放在冰凉的刀刃上。那一丝清凉从指尖传来,让他禁不住一凛。

雪亮的刀脊上是一张冷笑着的脸,古铜色的皮肤,笔挺如刀的鼻梁,苍鹰般锐利的眼神。

杨华突然觉得那个人看起来很陌生:那还是自己的吗?为了一己私利以至于陷天下于大乱之中,无数人头落地,血流千里,那柄霸王之剑真的那么诱人吗?

杨华忙将头转了过去:“真英雄豪杰当平克战乱,这样才有意义啊!”

他突然有些渴望见到康王,也许到见到那个年轻人的时侯,自己才能下最后的决心。

看得出来,汪伯彦大人对大元帅府的事情异常上心。

进了相州城,杨华将部队安扎在城外,休整了一天,就带着杨志一个人进城朝大元帅府走去。与此同时,张浚和刘光世的部队也赶过来了。杨华对刘部的行军速度有些吃惊。看来,刘光世也不简单,能带着那支垃圾军队跑这么快,也算有些本事。

来也奇怪,刘光世居然没再提他父亲和大哥尸骨一事,

见了杨华之后也非常客气。

不日张浚和刘光世自去见康王,杨华因为要准备战马的草料,又耽搁了一天,这才进城去拜见赵构。

此刻的相州同杨华上一次来的时候已大不一样,彻底变成了一座兵城。城市的街道上驻起了街垒,以知府衙门为圆心,方圆两里的房屋都被拆除一空,变成了一座大军营。

到处都是巡逻的士兵,铠甲鲜亮,旌旗招展,冷风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再看看这片军营,各营盘错落有致,到处都堆积着粮草。当然,赵构来河北的时候两手空空,之所以有现在这种规模,估计有汪大人的一分功劳。汪伯彦大概是把私盐中的获利全贴了进去。

即便汪知府有投机的嫌疑,但就他掏私人腰包这一点也让杨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