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朱重八 >

第46章

明末朱重八-第46章

小说: 明末朱重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王二是无妨的,这个莽大汉不光有强烈的正义感,还与朱元璋一起亲眼见证了郑彦夫起义军的覆灭,他应该已经从中学习到了一些东西,他的心志肯定要比这些年轻人坚定数倍。
再加上车里只有两个女人,万一有年轻人动了sè心……就会把队伍搞得乌烟瘴气了。
王二会了意,扔开长矛,从朱元璋手里接过几个预先冷备好的黑布袋子走上了马车,车里传来两个女人的惊声尖叫,随后是王二的低喝声:“别吵,聪明就赶紧闭上嘴,这么大声尖叫,是嫌死得不够快么?”
两个女人被吓坏了,赶紧闭上嘴,打得哆嗦。王二在车里巡视了一圈,只见马车的角落里堆满了金银细软,衫家变卖田产的金银全在这里,还有从百姓手里强取豪夺来的财物,金银首饰也到处都是。
王二将这些财物全都装入黑布袋中,一袋一袋地扔下车来,扔到朱元璋的脚边堆好。
“两个女人怎么办?”有一个年轻人低声问道。
朱元璋挥了挥手,很想说一句“杀了”,但是话到嘴边,艰难地咽了回去……忍住,千万忍住,上一世我被人评价为嗜血的屠夫,今世,要做一个好人!该杀的才杀,不该杀的,就免了吧。他把挥手杀人的动作改成了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放了吧……给她们留点盘缠,让她们可以去追上衫家的其他人……”
“真要放?这……斩草不除根,chūn风吹又生啊。”仇恨衫家的年轻人不满地嘟起了嘴。
“区区妇人,不斩又如何?”朱元璋哈哈笑了起来:“给她们一千个胆子,看她们敢不敢回来报仇,你……你……还有你……过来一人扛一个袋子,咱们走。”
朱元璋和王二两人也一人扛起一个黑布袋,三十五名年轻人紧跟在后面。借着夜sè的掩护,一行人飞快地离开了马车附近,只留下满地的尸首。
半个时辰之后,朱元璋带着队伍回到了埋藏琉璃瓦的小山沟里,年轻人们脸上的兴奋之sè还没有褪去,他们现在的状态非常危险,就像郑彦夫的手下们第一次杀官造反时的状态一样,兴奋,激动,充满了燥动与不安。
刚才如果不是朱元璋掌握着局势,而是任由他们自己冲上马车,说不定已经上演了张斗耀家里的那一幕,这是每一只起义队伍,都不可避免要过的一关,今天险险地过了,如果下次,再下次,连续三次都能掌控好这种冲动与暴燥,将之转化为动力,这只队伍就会变成一只强军,否则就化为匪徒。
朱元璋数了数,五只黑布口袋,他将五个布袋堆在一起,然后一屁股坐在了上面,笑道:“大伙儿是不是很想知道这些黑布口袋里面有多少财物?”
“是啊!朱八哥,您快打开来让咱们瞧瞧!”年轻人们兴奋地道。
“瞧了之后如何?分掉吗?”朱元璋突然反问道。
“当然是分掉啦,咱们杀人不就是为了抢钱吗?”一名年轻人大声道。
“放屁!”王二突然一个箭步跨过去,一脚将那个年轻人踢了个跟头:“咱们杀人是为了替天行道,什么时候变成为了抢钱了?”
“这个……那个……我错了。”那年轻人打了个滚爬起来,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另外三十四名年轻人都用不屑的眼神看着他,更让他觉得无地自容。
朱元璋走了过去,伸手在他的肩膀上一拍,柔声安慰道:“兄弟,你不必愧疚,你说的也不完全错,咱们杀死阉党中的恶棍,确实是为了替天行道,但也是为了抢钱……”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重重的一顿,认真地道:“但是……咱们不是为了自己抢这笔钱!咱们是为了贫苦的穷人们抢的这笔钱。我在这里宣布,这笔钱咱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许妄动一两一钱,咱们要把它全部用在接济穷人上。”
“说得好!”王二率先吼了一句。
另外三十五名年轻人被这种义正严词的话语所激励,对金钱的贪婪顿时变小了许多:“朱八哥说得没错,咱们抢钱是为了接济穷人,劫富济贫,不是为了自己。”
朱元璋笑道:“我打算把这笔钱交给一位信得过的兄弟来保管,等到需要接济穷人的时候,才将它拿出来使用,你们说好不好?”
“好!”
“当然好!”
朱元璋继续道:“那大伙儿就来选一个人吧,要大家都信得过的,不贪财的人,我们就把这几个袋子交给他来管理。”
“这有啥好选的?”年轻人们一起笑了起来:“当然是朱八哥你来保管,咱们在这几个月以来,一直跟着您学拳,吃食都是由您提供的,要说这接济穷人的事儿,朱八哥您一直坚持做了快半年了,最不贪财的就是您,这些钱交到您手里,比交给谁都让咱们放心。”
“这怎么行……”朱元璋摇头道:“管钱的人和花钱的人,不能是同一人,否则就容易发生贪污。”朱元璋虽然没有学过后世的经济学,不知道会计和出纳必须分开的道理,但是凭借他管理大明帝国几十年的经验,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比后世任何一个学财经的大学生都要强上数倍。
朱元璋将手一转,指着王二道:“我想把这笔钱交给王二兄弟保管,当我需要用钱接济穷人时,就向王二兄弟支取,这样王二兄弟就可以监督我有没有贪污银钱,而王二兄弟又由我们所有人共同监督,各位觉得可好?”
“好!”
“没问题!”
“朱八哥当真是大公无私!”
“跟着朱八哥真是没错。”
年轻人们一阵叫好之声,他们都表示让朱八哥管钱了,但朱八哥还是交这件事交给了别人,可见他心中半点私念也没有,真是一个值得追随的领袖。
刚才有几个年轻人的心里其实有一丝不快,觉得抢了钱不能分到手很不开心,但此时听了这样的安排,都再无异议,心里的那丝不快也抛到了九宵云外。
这就是志在天下,与志在享乐的根本xìng不同,如果朱元璋是个志在享乐的人,只要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腰包,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会想方设法把这笔钱收入自己的囊中。但是朱元璋志在天下,只要夺取了天下霸权,那么这个天下所有的财富都是他的,他又何必在这一笔小钱上使什么小手段?还不如把它抛出去!
朱元璋并不是真的大公无私,只是他的私念很大,大得这笔小钱根本不足以动他的心,所以在面对这种东西上,就显示出一股大公无私的气质来,但若有人想夺他的江山,他就让对方知道什么叫做自私!
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只是私心所向的东西不同罢了,对于一只老鼠来说,你可以动它偷来的金银珠宝,但你不能动他的nǎi酪。对于一个情圣来说,你可以动他的nǎi酪,但不能动他的女人。对于一个财迷来说,你可以动他的女人,但不能动他的财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财富狗屁不如,你不能动他的天下!
“散了吧!”朱元璋挥了挥手道:“把木矛扔进山沟里,回家好好过rì子,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每天还是到我这里来练拳。”
“官府追查的话怎么办?”一名年轻人问道。
“谁被查到,不要出卖兄弟就行了。”另一个年轻人认真地道:“我要是被官府查到,就宁可自己死,也不出卖大家。”
“对,绝不出卖兄弟。”别的人一起认真地道。
这时朱元璋挥了挥手:“你们放心……官府那边,不会再有动静了,今天我已经布好了线,可保官府不再追查这件事,你们只管安心过rì子。”
“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官府也不会查?”年轻人们颇有些不解,只有王二隐约感觉到了点什么,在旁边笑而不语。
“放心!我说官府不会查,官府就不会查。”朱元璋充满自信的言语,带给年轻人们一股子信心。
朱八哥都这样说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他们由衷地相信,朱八哥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道理的!
七八、这案子别查了
白水的新一任*县令名叫顾华修。
前些rì子,白水的县太爷陈观鱼突然上奏请辞,说是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如果是朝廷的重要官员,像这种请辞通常是会被驳回的,但是区区一个小县令,要请辞就请辞吧,没有人会在意七品小官的去留,于是吏部的大笔一批,陈观鱼就回家养小妾去了。www.hahawx.net
一个县令的位置就这么空缺出来,一大群饥渴地等着官位出现空缺的同进士、举人顿时就激动了。拉关系的拉关系,走后门的走后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得从大明朝的官员任用方法说起!
有些不了解古代历史的人以为,寒窗苦读十年,然后考个举人进士,就能立即当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大明朝,每隔三年就会有一届大考,每一次都要考出来几百个进士,同时还会诞生一些同进士出身、举人、恩荫、难荫等等乱七八糟的人物,这么多人物想要立即当官,那是不可能的!大明朝也不可能在每次科举之前先辞退一大堆官员来等着这些读书人去占位置。
通常来说,考试成绩最好的几位,例如状元、榜眼、探花等人,可以立即捞个官员做做,但是后面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必须等待有现任的官员离任,才能顶替离任官员的位置。
人家好好的官员干嘛没事离任啊?等待官位空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等几天就有了,有时候等十年也未必有你的份。所以,一旦有了空缺的官位,各位候补运动员立即使出混身解数,削尖了脑袋要占这个位置。
这中间有无数肮脏交易,送钱送地送女人,反正能送的通通给上面送过去,经过不知道多少场博弈,最后得了这个位置的人,就是顾华修了。
顾华修今年三十五岁,正值壮年,长了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看起来颇有点正气,这张脸也为搏取到这个官位出了不少力气,因为长得帅的人总是比较受人喜欢的。
得到县令的职位之后,顾华修又花了大笔银子,请了一个厉害的绍兴师爷跟着他一起来上任。他知道自己的斤两不够,这官位是用钱活动来的,想管好政务,没有一个厉害的师爷绝对不行,所以事事都很依赖师爷。
这天早上,顾华修早早起了床,先来给师爷请安!
看官们也莫奇怪,怎么老板还要给自己请的员工请安?这还真不是怪事,在大明朝,县令离了师爷就没法干活,所以有许多县令都把自己的师爷奉为上宾,不但口称老师、先生,甚至还会早晚请安……
顾华修在衙门大堂上找到师爷,请了安,然后才笑着问道:“先生,昨儿个那件案子,不知道你查得如何了?”
原来他问的是魏忠贤生祠被拆的案子,他官小,消息不灵通,离开京城的时候崇祯还没有露出要对付魏忠贤的架势,所以完全不知道魏忠贤快失势了。
到任白水之后没几天,就听说自己治下县城里的魏忠贤生祠被拆了,这吓得……真是尿都差点流出来了,要是这事儿传进九千岁的耳朵里,他这个好不容易活动来的县令位置立马就要玩完,而且小命也堪优。所以对这个案子十分重视,昨晚一夜没睡好,今天大清早的就借着向师爷问安的机会来问询。
他的师爷大约四十几岁的样子,穿着青布长衫,一看就是很有学问的那种人。这师爷也是个识礼数的,先给顾华修回了礼,向东家问了安,这才低声道:“东主,先别管这事儿了,昨晚出大事了……晚生正要来通知您呢。”
“大事?还有什么事比九千岁的生祠被人拆了大?”顾华修大奇。
那绍兴师爷神秘兮兮地道:“昨晚半夜三更,给九千岁立生祠的衫家,突然趁着天黑的时候举家搬迁……原来是在朝中当值的三十二公公突然跑回来了,想带着全家人搬走……”
“什么?”顾华修差点跳了起来:“这是为何?”
“东主先别急,还有更刺激的。”绍兴师爷嘿嘿一笑:“衫家的人举家搬迁,前面的马车走了之后,最后的衫大和衫十二刚刚离开家门没多远,突然被人拦截,杀死在了大道中间。”
“杀人案?天啊!我才刚刚上任就碰上杀人案……我的考评全完了。”顾华修惨叫一声:“必须尽快破案……破案……我的考评……”
大明朝的官员,都是要定期考评的,其实就是从政绩、办案等等各方面来考察一个官员的能力,如果考评得分高,就有升迁的机会,如果考评的得分低,那就全完了。
“东主!”绍兴师爷有点恨铁不成钢地低喝了一声,认真地道:“什么时候了,您还在关心自己的考评?这可不是区区考评的事啊,您仔细想想,衫家的三十二公公,在朝中是多厉害的人物?那可是九千岁的忠犬,一呼百应的大太监,他突然偷偷潜回家里来,要举家搬迁,您说说,这是发生了多大的事儿?”
顾华修倒也不全傻,仔细想了半天,才惊呼道:“九千岁要失势了?”
绍兴师爷叹了口气,心中暗想:这么简单的事,东主居然想了半天才想到,真是有够笨的。
他又道:“您再想想,九千岁失势的事,以你我二人的身份,都不知道,这白水还有什么人能比咱们消息更灵通?应该没有了吧!”
“嗯,对!普通人的消息不可能比我们快。”顾华修点了点头。
师爷又道:“那我想斗胆问东主一句,在不知道九千岁要失势的情况下,给您一百个胆,您敢对衫家出手么?”
“不……不敢吧。”
“嗯!”师爷摇头晃脑地道:“但是在昨晚,衫大和三十二公公却一起被人杀了,尸体抛在大中间,你说这杀人的家伙,胆子得有多大?”
“这……这个……”顾华修颤抖着道:“先生的意思是,杀人的家伙知道九千岁失势,所以才这样干的?”
“没错,很有可能!”师爷拍了拍手道:“如果再结合前晚上九千岁生祠被人拆了的事来想一想……嘿,您看,这不就串到一起了?有人知道九千岁要完了,抢先出手拆了生祠,算是jǐng告衫家,然后衫家被吓怕了,举家搬迁,这个人又跳出来杀了衫大和衫十二……”
“丝……”顾华修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人的官肯定很大,至少比我大,不然我都不知道的消息,他没理由知道。”
师爷满面严肃地点了点头。
正在这时,一名捕快跑进了大堂,急吼吼地道:“县尊大人,小的在山沟里找到一批木矛……”他从身后拿出一把染血的长矛来,这是用普通的木棍削成的木矛,上面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