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江湖独行 >

第57章

江湖独行-第57章

小说: 江湖独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贪恋权位不过是他的伪装,自从八国联军侵华,他就知道武师并不能抗衡枪炮,所以他早早就为自己寻了位主子,只不过他为人向来谨慎,而且风品不错,所以并没有人发现,他早已经做了日本人的狗。

而张占魁跟李存义的做法,只不过是坚定了他的心思,专心的当好一条狗。

当然此时林志宁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看起来相貌堂堂,而且也不贪恋权位的人,居然早早就跟日本人私下里有联系,而且甘心做一个汉奸走狗。

接下来的几天中,李存义他们非常忙碌,不但要接待各路武师,准备秋季大会准时召开,还要忙活林志宁拜师一事。

没错,虽然当天林志宁跟姜仲甫较量了一番,让旁人都感受到了林志宁的厉害,但是武林中人几时怕过,何况彼此切磋,还能增进武功修为,何乐而不为。

所以,林志宁每天被挑战的次数,非常之多,不管是同辈武人,还是小辈弟子。

不过林志宁倒也来者不拒,他正愁他的内家拳法实战经验太少,虽然切磋并不能增长多少经验,但是每次切磋之后,互相论武之时,一些经验,同门也不吝教导。

显然他们看得出来,林志宁武功虽高,但是限于年纪,到底经验并不丰富,倒也让跟他切磋的人多了些信心。

而林志宁灵觉太强,总能够保证切磋双方不受伤害,也让他人乐意于他切磋之余,急不可耐的想要举办仪式,门中有这么一位高手,总是能够让人开心的。

所以,拗不过耿继善等人不断劝说,李存义跟张占魁一思量,拜师仪式也并不需要一定等到秋季大会,而起此时天津德高望重的武师已经不在少数,也就随了他们心意,左右不过是稍微忙碌了些罢了。

而那些弟子们知道,林志宁马上就要真正拜入师门,自然也是高兴非常。

虽然林志宁少有指点他们武学,但是切磋从来不拒绝,既能让他们切实感受的差距,还能一丝伤损也无。

这段时日,不少人都感觉到了好处,自身武学有了不小的进步。而且林志宁也不是吝啬人物,将他所知道的一些武学理论,自身的武学经验,时常与他们探讨,从来不计较身份地位,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受欢迎。

九月末,离秋季大会大会召开没有几天了,众人欢聚一堂,等待林志宁拜师仪式的举行。

因为李存义跟张占魁这一支,算是合并了河北形意门跟八卦门,所以门派兴旺,来见礼的高手极多。

不过前段时间,李存义已经带着林志宁拜会过众家高手,并且显露了一手不俗的武功,所以这一次正式举行仪式,倒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很顺利的举办了仪式。

不管众人是不是真心道贺,林志宁正式拜入门墙,以后就是形意门跟八卦门嫡传弟子了。

众人喧闹庆贺了一番,遂各自散去,林志宁拜师只不过是形意八卦门一家之喜,而秋季大会却是北地武林的盛事,谁也不想错过这次盛会来宣扬自家功夫。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形意八卦门鼎盛的影响,此次来天津的武师极多,有武功在身的起码有两三百人之多。

这么多人聚集天津,作为地头蛇的张占魁自然不能放松,毕竟这么多武师安排住处,保证各家不会爆发冲突,都是需要他来出面解决的。

所以拜师仪式过后,林志宁反而清闲了一些,因为这些武师大都是他不知道,或者没有交情的。

虽然他这段时间,名声不小,但是旁人也不会因为他拜入形意八卦门就高看他一眼。

不过这些武师,都是为了宣传功夫而来,并非是为了争强斗狠,所以虽然不少人有些矛盾,但是此时还是都保持着克制,等待着大会召开。

而林志宁虽然自己这里清闲了,但是还是能感觉到最近的火热气氛。

不管见到什么人,脸上的兴奋之情,都溢于言表。武师们高兴于自家拳法能广传天下,而普通人也高兴于,不但能够见识到各种武学,还有机会拜入其中,学得武功。

让看到这些画面的林志宁,也受到了些许感染,微微激动起来。

第三十七章演武

天津城中的气氛很浓烈,中华武士会春秋两季大会,已经不是第一次召开了,依然带动了城中热闹的气氛。

不管是看热闹也好,真心想要拜师学艺也罢,年轻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走动间,感觉脚步也轻快了几分。

小商小贩们也很高兴,这么大的盛会,生意要比往常好上许多,生意好赚得多,生活才会多些盼头。

上了年纪的人也在欢喜,往常想要学武,哪得置办拜师礼物,还得看人家武师高兴不高兴,哪像现在,自己小子或者孙子还有选择拜入哪家门派的机会。

军阀们也在高兴,平日里哪能看到这么多武师,不管是清高还是粗莽,这都是招揽保镖护院,军士教头的好机会。

党派人士也在高兴,中国人被称作“东亚病夫”,有这么多武师出面教拳,强健国民身躯,而且还是他们自己牵头搞得,自然心中欢喜。

洋人们虽然不满中国武师广传拳法,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场有趣的“戏剧”,顺便还能看看热闹,自然也不会不高兴,若是能够再给这幕戏剧,再添加一些“作料”,那就更加完美了。不过,此时的欧洲,正在大战连场,他们暂时还抽不出时间,来添加这味“作料”。

此时,皖系军阀已经控制了中枢大权,京津一带,已经暂时安稳下来。短暂的安定,也让经历了前段时间的纷乱的人们,需要这么一场盛会来转移视线,来平复惊慌失措的心绪。

没有什么人捣乱,中华武士会秋季大会,准时召开。

不知道从何时起,盛会开始之际,总得有德高望重的人物,来宣布盛会开始,中华武士会也不能例外。

也许是林志宁的到来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或者这本身就是各种武侠电影小说依据历史杂糅而成的世界,总之,本身历史上多事之秋的中华武士会并未遭到那些严重打击。

例如原本使用煤气不当,中毒而逝的李瑞东依旧活得好好地,应阎锡山邀请,赴山西工作,而后被阎府幕僚所害而抑郁成病的李彬堂,依旧在主持校务。

不过武林多一些元气总是好事,此时还没有人知道,事情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向着好的一方面的变化。

主要襄助武士会的李瑞东跟主持校务的李彬堂以及担任教务长一职的李存义三人分别讲述中华武士会宗旨,勉励各家拳师广传拳法。

不过总还都是武林人士,话语并不算多,三言两语讲述完毕,就开始由各家各派分别上台演武。

毕竟是大庭广众之下表演武学,各家武师装扮都很齐整,摒弃了碍手碍脚的长袍马褂,换上整齐的短打扮,卖力的表演着看家绝学。

中华武士会已经召开了多次盛会,虽然此次来人比往常多出许多,但是也没有出现什么纰漏,早早就确定好了演武顺序,而且主持会务的几位,都是江湖上德高望重的高手,也没有人闹些什么事出来。

不过此时的武师手中的套路,要么是杀敌的狠辣招数,要么是强健身躯的养生法门,与表演一道并不擅长。

不过套路虽然不甚花巧,但是普通人也没怎么见识过武功,见到武师们打的套路虽然感觉姿势并不好看,依然许多观众大声叫好。实则他们根本看不出哪家的拳法更加厉害,或者更加适合自己。

也许是在看热闹,也许也有拜师学艺的心思,总之,演武的气氛还是很热烈,至少还未出现哪家门派演武之时,没人喝彩的事情出现。

看着台上卖力表演的武师,林志宁也有些感慨,这些套路虽然看起来姿势或许不甚美观,但是他自己知道,这些都是要人性命的狠辣手段。

看来清末民初的之一段时间,武师们生活艰难,战乱纷繁,也使得功夫最多注重的是杀伤力,而不是各种花哨的动作。

在场的武师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各个门派的差距,如果说顶尖战力,各路拳法虽然有所差距,但是差距绝对不是令人绝望的。

然而顶尖高手的数量,以及门中中层或者底层弟子们的基础战力,却是实实在在拉开了大派跟小派的差距。

有些小门小派,台上演武的弟子,很明显能够看出,拳架还不够扎实,根基明显不够,若是不能早日明白这点,他此生的成就都很有限。

而大门派的演武弟子们,虽然并不是特意挑选的最优秀的弟子,然而各个基础扎实,拳架老到,假以时日,差距会越来越大。

难怪后世一些功夫只能够在武师的描述中,才有一些存在的痕迹,原来不光是外力因素,此时已经能够看出一些端倪了。

看了许久,林志宁有些兴致缺缺,虽然他武功很高,见识也广泛,但是从这些普通弟子的演武中,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一些技击套路,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实在没有什么大用。

第三十八章告别

看到一半,林志宁已经没有再继续看下去的心思,正好形意门人都聚在一起,他跟李存义知会一声,离开了大会现场。

李存义当然知道,这些弟子们演武,对于他们如今的功夫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看的。所以,林志宁想离开,他并未说什么,只是点点头。

是啊,哪家的套路不是千锤百炼,看一些小字辈拳架都不扎实的表演,实在难为林志宁了。

林志宁走在外面热闹的街市上,他心里已经在盘算,往后的路该如何走。

不管是形意拳,还是八卦掌,李存义跟张占魁,已经将他们所学以及自己总结的全部教于林志宁了,剩下的,就要看他自己领悟了。

而林志宁也并未藏私,他也将自己知道的功夫,不管是内家真气的练法还是剑法轻功拳法,甚至《太阳真火经》自己理解的部分,全部告知他二人。

他却是也想要看看,这二人知道了不同的道理,能够结合自身的修行,将自己的拳法推演到哪一步。

而他自己,此时却是需要感悟自己的道路,好早日将一身劲力练入化劲。

然而这些却不是李存义他们能够教导的,他们的经验只适合他们,虽然对林志宁有所帮助,然而自己不能领悟,那些旁人的经验知道的越多,对于自身的修行就越有阻碍,因为那始终是别人的道路。

其实早在他穿越了那片死亡沙漠之时,他的道路就已经确定了,只不过路在脚下,还需要他一步一步向前走才是。

而这些,都要他一步一步探索,因为前行路中总是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引诱他偏离自己的道途。

秋季大会很快就圆满结束了,结果也很是令人满意,拜入各家门派的新人要比往年多上许多。

李存义跟张占魁连续几天都是笑容满面,他们劳心劳力,费心操持,不就是想要看到如今的情形么。如今武士会越发鼎盛,怎么能叫他们不满意呢。

忙忙碌碌几日过去,他们才稍稍松懈了一些,教导新入门的弟子,已经不需要他们在亲自出面了,自然有门下的弟子们去忙碌。

这一天,他们两一边喝茶,一边谈论此次秋季大会的收获,两人谈到高兴处,都是开怀大笑,喜不自胜。

这时,林志宁走了进来,看见两位师兄很高兴,也笑着说道:“恭喜两位师兄,中华武士会越办越鼎盛了。”

“哈哈,同喜同喜。”张占魁哈哈大笑着,连声说道。

李存义发现林志宁似有话要说,问道:“师弟有什么难处吗?只管说来听听,我们三人计长,总有解决办法的。”

林志宁点点头,说道:“确实有些事情要跟两位师兄说。我在此叨扰日久,而且如今功夫也进入瓶颈,想要外出游历,特来跟两位师兄道别。”

“什么,你要走?可是我们招呼不周么,还是有什么人非议你?师弟只管开口,若有错处,师兄一定给你个公道。”张占魁一听,以为林志宁遇到什么事情,大声说道。

“师兄误会了,我在这里住的很舒服,但是武功已经遇到瓶颈,我想出去游历,寻找机缘,看看能不能顺利突破。”林志宁摇摇头,苦笑着说道。

李存义一直看着林志宁,看他不似作伪,沉吟了半晌,说道:“走走看看也好,你年纪太轻,未免修心有所不足,遇到瓶颈在所难免,说不定经历多了,就能够更上一层楼。”

“师兄……”张占魁急切的说道,显然不想林志宁就此离去。

“师弟,咱们也是走南闯北,一路经历风雨才到达如今的修为,林师弟去经历经历也是好事。”李存义知道张占魁怕林志宁江湖经验不足,但是这些都需要自己在江湖中滚打来体悟的。

林志宁也知道他们是一番好心,不过若说自己江湖经验不足,那实在是笑谈,开口道:“张师兄一番好意,小弟心领了,不过我没拜入师门之前,不也从西北之地,来到这天津地界吗。再说以我如今的武功,绝不会有事的。”

他这么一说两人都放下心来,他们当然不知道,林志宁虽然是西北人,但是却不是这个世界的西北。不过他既然能够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天津,而且这一路上多有盗匪恶徒,显然也不是运气,所以都放下心来。

虽然放下心来,但是还是有些惋惜,虽然林志宁内家拳法修炼不如他们高深,但是林志宁身上却有这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虽然这些他们不能全盘照搬,但是对于他们武功的修行也是大有益处。

不过他们也知道,武功到了林志宁这一地步,确实不是闭门造车能有所长进的,他既然决定要去游历,那么便随他去好了,日后又不是再没有见面的机会。

显然此时,包括林志宁自己在内,他们谁都没料到,从今往后,还真就再也没有了见面的机会,林志宁此番离去,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便再也没有机会回来过。

第三十九章游历

其实在林志宁提出告别的时候,三人心中都隐隐有些预感,但是都被当做离别的愁绪,并未被放在心上。

林志宁还在心里暗笑自己,又不是再不能见面,一个经历过风雨的男人,居然被离别勾动愁绪,未免也太过多愁善感。

收拾心情,独自一人再次踏上了游历的路途。

虽然国内军阀混战,但是北京中枢一带,一直为北洋军阀控制,便是后来的皖系、直系以及奉系都是从北洋分裂而成。

除去张勋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