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江湖独行 >

第53章

江湖独行-第53章

小说: 江湖独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着。

一把银元撒出去,收到的效果,令林志宁满意的点点头,自己虽然没有内力,不过依仗身体,打出的暗器依然威力十足。

他缓步上前,那一步一步,仿佛踏在那几个武师心上,如同定身法一般,他们居然动也不动。

等到林志宁走到身前,他们才血红着双眼,怒吼着打出自己生平最凌厉的一击。

若在平时,这一击绝对令他们自己满意,因为这一着过后,只要勤加练习,不久之后,他们的武学绝对能够更上一层。

然而此时对上林志宁,却没什么用处,林志宁用的只是这几日学到的形意八卦之法,运用的却是自己体悟来的太阳真火劲气。

虽然他已经保留了不少力气,这几人依旧没有人是他一合之敌。

第二十五章开解

看着同伴刚刚做出攻击,然而却什么作用都没有,反而自己各种惨死,王姓武师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嘴里不断的说道:“你不能杀我,我是张占魁师傅的弟子,你不能杀我,我还不能死。”

越说声音越高,到最后像是使出全身气力在怒吼。而且他的语气也从开始的求饶,变得猖獗,变得得意,似乎他已经笃定,林志宁为了顾全师兄弟情分,一定不会杀他,他也一定能回去继续做他的奴才。

林志宁听到他这么说,心中怒火更炙,原来就是你们这些无德匹夫败坏师兄名声,居然还敢拿来当做挡箭牌,实在该死。

他面上不动分毫,又上前一步,高大的身躯仿佛一座巍峨的高山压向王姓武师。

那汉子看林志宁丝毫不为所动,大喊道:“我乃大清国贝子、镇国公麾下,正五品带刀侍卫,你不能杀我,否则,主子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林志宁充耳不闻,再次踏前一步,浑身的气势越发凝重。

王姓武师终于受不了了,地上一滩液体扩散开来,散发着刺鼻的臭味,诱之以情,协之以威,俱都不能动摇林志宁杀他的心思,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死期到了,连连磕头,嘴里开始求饶:“师叔饶命,弟子知错了,弟子这就回去跟师傅忏悔罪过。”

“死到临头,你终于悔过了么,那你便随着你这帮弟兄,一起去跟阎王那里忏悔吧。”林志宁的声音幽幽响起,一只大手径直拍下。

王姓武师先是满脸兴奋,总算逃过一劫,心中还盘算着脱身之后,怎么炮制林志宁,听到林志宁后半截话,心里一下凉了下来,但他不敢抬头,心中不但思量如何打动林志宁,让他放自己一马。

然而脑中的轰鸣,突然而来的剧痛,打断了他的想法,临死之时,他只想到,“林志宁怎么敢,我的前程……”

林志宁扫视了一眼地上的尸体,没事人一般,走出了这个僻静的巷道。

没错,这几个人实在不能在他心上留下一丝痕迹,不过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廉耻攀附富贵的败类罢了,既然敢来冒犯自己,那么他们自己就该有准备。

不过经过一上午的四处乱逛,加上处理了一些渣滓,林志宁悲哀的发现,他再一次迷路了。

不过好在他不知道路途,总有人知道李星阶府邸所在,叫了辆黄包车,一路很顺畅的回到李府。

他虽然不将那几个武人放在心上,不过杀了人家弟子,总该知会一声,否则也太说不过去,影响了师兄弟情分就不好了。

张占魁并不在此处,他事物繁忙,还有自己的弟子需要教导,自然不能再此多留,不过李存义还在此间,林志宁也不用多跑一趟。

“师兄,”林志宁来到李存义房中,拱拱手说道。

“恩,师弟来了。”李存义笑着看向林志宁,随即收敛了笑容,问道:“师弟遇到了什么事情么,怎么一身血腥气?”

林志宁笑道:“就知道,一定瞒不过师兄,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颇有些麻烦之处。”

顿了顿,继续说道:“今日早些时候,我闲来无事,往街上逛一逛,没想到一个满清遗老找上门,要拉拢我复辟满清,被我拒绝之后,安排手下人想要暗杀我。我杀了那一批埋伏之人,才知道领头的居然是张师兄门下,因为他们言语对程廷华程师傅不敬,我年轻气盛,出手毙了他。”

林志宁说自己年轻气盛,然而却没有一些惭愧的意思,显然也是给他们个台阶,免得他们难做。

不过李存义当然知道情形如何,叹了口气说道:“哎,张师弟广收门徒,不拘门户之见,显然是极好的,然而他那些记名弟子多有不肖之辈,却是难免败坏门风。师弟杀的好,此等以下犯上,不敬师长之辈,留着作甚。不过此事,还要知会张师弟一声,免得你两心生误会。”

林志宁点点头,说道:“我也知道张师兄慷慨好义,就怕有人挑拨离间,才想要请师兄说项,免得不好收拾。”

“你说的有道理,此事你不用多理了,由我出面,同张师弟讲清楚就行。”看到林志宁顾及到张占魁,李存义心中满意,将这件事揽了下来。

事情圆满解决,林志宁也心中高兴,师兄弟之间不产生误会,那是再好不过了。

“师弟啊,不知道这满清遗老是哪位,为何突然想要招揽你?”事情解决,李存义突然想到林志宁之前的话语,忍不住开口问道。

“说来也巧,那****从奉天坐火车来到天津,路上碰到一个同盟会中人,我两相谈甚欢,兴致之下,我将一些自己琢磨的治国方略,跟他戏说了一遍。没想到居然还有有心人将这些听了去,招来了这些麻烦。”林志宁似有些尴尬,说道。

“哈哈,想不到师弟你年纪轻轻,文武双全啊。”李存义爽朗的大笑起来,他却不是揶揄,而是明白事情始末,为这个师弟高兴所致。

林志宁看着他笑了起来,渐渐也开怀大笑,一切的烦恼尴尬化之无形。

第二十六章非议

林志宁这边开怀大笑,心情舒畅,而载泽那里却是怒不可揭。

此时“辫帅”张勋已经带着麾下三千“辫子兵”开进了北京城,而他此来是听手下人说,有个经天纬地之才,在天津出没,想到满清人才稀缺,想要招揽些人手。

没想到被威胁了一通还则罢了,自己派出去灭口的人,到现在都无一人回报,心里狠狠的骂道:“该死的狗贼,待到大清国复辟成功,一定要你们好看。”

一直到下午时分,才有人来汇报,“爷,王师傅等人被杀了,有人在一条巷子里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咱们派出去的人手,都死在那里了。”

载泽呆愣了半晌,颤抖着骂道:“废物,都是废物,连一个小年轻都解决不了,都是一帮酒囊饭袋。”

然而想到林志宁的威胁,他却是真正害怕了,此时已经是民国,满清遗老们护院武师高手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效忠与他们了。

想到被一个高手惦记,他心中不由得泛起寒意,连忙吩咐道:“快,安排车架,连夜赶去北京。”

看到手下人出去办事,他心里极不好受,本来满清亡国之后,武人就少有为他们卖命的,此时又损失了几位高手,怕是以后更加不好招揽。

不过随即又想到,张勋已经占据北京,不日就能复国成功,到时候,派下大军,区区武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想到此处,他才稍稍安心一些,不过这天津,他是暂时不敢多待了。身边没有高手护卫,若是林志宁打上门来,他该如何是好。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一介堂堂镇国公,岂能同一介武人一般见识。

想到王姓武师,他是又恨又有些惋惜,毕竟算是条好狗,用起来很是趁手,恨的是,他不是常常自夸自己武功高强么,竟然多人围攻,还葬送了自己一队军士。

当晚,他收拾东西,去了北京,复国大业,还需要他这位“德高望重”的重臣,来主持一应事宜。

他走之后,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到处传扬。

有说林志宁是投靠列强,专门狙杀各路武林人士的汉奸走狗的,也有说林志宁欺师灭祖,残害同门的,也有说林志宁包藏祸心,妄图颠覆武林的。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林志宁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听到传言也是半信半疑,所以纷纷打听林志宁是谁,倒是将林志宁的大名,短短时日传遍京津一带。

而知道林志宁的人物,一些老成持重的,当然知道消息来得蹊跷,怕是作不得真,所以只当做笑谈,不去理会他。

而一些不忿形意八卦在津门一带威势的人物,看到又多了林志宁这么一个硬手,免不了背地里加油添醋,各种关于林志宁的段子,越传越离谱。

而这些消息,作为地头蛇的李星阶门下,自然比林志宁知道的更加详细,只不过林志宁虽然自傲,但也并非不近人情,所以弟子们有疑惑找他,他往往也尽心指导,因而这些弟子知道这多半是什么人特意败坏林志宁名声。

不过他们也拿不准,这位小师叔祖,不知道得罪了何方神圣,竟然这般对付他,所以练功的时候,看向林志宁的眼神都有些古怪。

却是他们知道,这位小师叔祖虽然辈分奇高,但是为人还算和气,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就同他们大发雷霆,所以看看他吃瘪,也是很精彩的事情。

他们能够知道的事情,李星阶当然不会不知道,此时他正跟李存义商议,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师父,最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许多流言蜚语,矛头都指向了林师叔,像是有人故意败坏林师叔名声。”李星阶说道。

“哦,你林师叔少有外出,若说有人故意使坏,那么就是前几日里,你林师叔拒绝了满清遗老的招揽,更是杀了准备围杀他的一帮人,多半就是此人所为。”李存义闻言,肯定的说道。

“就是那个载泽么,幸好师父出面,早早开解了其中误会,否则,林师叔怕是要同张师叔产生误会啊”李星阶也觉得实情就是如此,说道。

没错,当晚林志宁说完其中详情,李存义就邀请来张占魁,将林志宁杀了王姓武师一事始末,详详细细的解说清楚。

张占魁当然知道自己门下弟子众多,不肖弟子也不在少数,不过他都是看在同为武林一脉,所以也并没有说些什么。

只不过当他听到自己门下居然敢诋毁长辈,他也是怒火飞涨,他能容忍这些人败坏自己的名声,却不能容忍他们诋毁自家长辈。

当然他也不会认为林志宁是在谎言欺瞒自己,因为他也知道自己那个记名弟子的为人作风,这不过从没想过,他竟然敢这般作为。

当即说道:“师弟放心,此次是师兄收徒不严所致,师兄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林志宁知道他所谓的交代是什么,不过他也想要这位师兄收徒之时多考察一下弟子们的人品,所以说道:“此事也并非师兄过错,师兄不必放在心上,只不过门规还是需要严谨一些才好。”

“哈哈,既然此事说开了,两位师弟就不要多想了,咱们师兄弟聚在一起,该说些高兴的才是。”李存义突然开口,将话题引开了。

两人对视一眼,也随着李存义哈哈大笑起来,那点小事再不放在心上。

第二十七章暗潮涌动

虽说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情已经说开了,但是流言蜚语如不采取办法早日疏导,迁延日久,怕是还会生出什么变故。

因为形意门跟八卦门太过强势,其他各门各派肯定会落井下石,说不定这推波助澜的就是他们,好以此来打击两家声望。

而且自然少不了野心家想要从中牟利,所以这种流言必须遏制。否则三人成虎之下,不光是林志宁名声有损,便是两家门派也成为笑柄。

流言初起,林志宁也略有耳闻,不过他倒是没在意,心道,凭自己功夫,杀几个早已失势的遗老遗少,还不是手到擒来。

却没想到,暗地里自己被人当做枪使了一把,谣言更加真假难辨。

当然他也不会知道,载泽放出这些消息,不光是为林志宁找些麻烦,而是在见识了林志宁武功之后,他生怕大清国光复在即,惹来心向民国的武林高人出手暗杀。清末民初这些年,他不知道见识了多少次暗杀手段,这一点他不能不防。

所以他将林志宁当做一个靶子,一个转移视线的靶子,将一些爱国热情高炙的高手以及热血青年们的视线都转移到林志宁身上,好为自己等人赢得时间。

在他想来,还是有不少人心向着大清国的,待到复国成功,大局已定,一些武林人士再也无关大局,到时候想怎么摆布都由自己等说了算。

而就此同时,洋人也都乐见其成,他们巴不得中国大地更加混乱一些的好,只要不影响到他们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他们都乐观其变。

由于中国各地武师纷纷不甘寂寞,将生平绝技四处传播,强健国民身躯,激起民众心中热血,早已经令各国列强心中不满,一个强壮热血的民族,绝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所以虽然这不过是武林的一桩谣言,还是有不少商人买办紧随其后,大肆制造各种谣言,混淆视听。

而各地帮派武林,山寇盗匪们,自然也不会想要看到一个更加强盛的门派,屹立在津门一带,少不得上串下跳,充当“正义先锋”。

普通民众向来少有分辨真假的能力,从来都是随大流居多,听到这么多传扬林志宁恶名的,自然无形中信了大半,何况这些年被洋人欺辱,虽然少有反抗,但是对于同胞投靠洋人的,还是愤恨非常。

而林志宁前好友李云逸本就不满林志宁耽与武学,不肯早日南下,为孙先生效力,听到这些传言,不免心中也有些怀疑,莫非自己这个忘年交真的是心怀不轨,甘心为各国列强效命么?

所以当同盟会中人开始对林志宁声讨之时,他也打消了心中疑虑,认定林志宁德行有亏,竟然甘心做一名汉奸,痛心疾首之余,也嚷嚷着要林志宁给个说法。

这一番变故突如其来,李存义跟张占魁感觉到事态不妙之时,已经很棘手了,尤其门下弟子们也是蠢蠢欲动,毕竟为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师叔,搭上形意门跟八卦门的名声,实在太不划算。

他们不是没有准备,李星阶告诉李存义有流言蜚语的时候,他们已经决定要辟谣,然而没等做出应对,事态就急转直下,短短一天时间,谣言就传的到处都是,各种版本,若非他们知道此间详情,怕是自己也分辨不出真假。

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