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59章

北上南下-第59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鬼子也要来找迎风金矿,让乔向文他们吃了一惊。
    更吃惊的是,老田透露,前几天还有几个人也来过他这附近,好像也在打听迎风的事。
    看来,一场更为紧张的黄金争夺战行将打响。
    乔向文关照田光复,务必不要把八路来的情况跟任何人说。
    老田连应诺,虽说年纪大,心里明白着呢,八路军,自己人嘛。
    连夜,乔向文敲开许世友司令员的宿舍,在他糊里糊涂间,把白天的情况一说。
    听得许世友一个激灵,睡意跑得光光的。
    “老乔,你行啊,这几天没看见你,还以为你跑哪里去了,没想到,嘿嘿,你这文化人的脑子,与我这脑袋,就是不一样,你说,我们该咋办。”
    乔向文递过烟,看着他飞快地穿好衣服,两人合计开了。
    “许司令,这情况比我们原先设想的还要复杂,现在不只是两万两的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坚决不让小鬼子得逞。蓝莓金矿,他拿走我们的金子,造枪造炮,倒过来侵犯中华,这迎风,绝对不能再落入他们手里了。”
    许世友虎目圆睁,一拍大腿:
    “奶奶个熊,这小鬼子真不是东西,把我们胶东当他家自留地啊,老子不干了他们,誓不为人。”
    下午回来的路上,乔向文已经盘算许久,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了自己的计划。
    “许司令,我看这样好不好,三步走,第一步,明天你命令招远县大队,在几条进出路口注意观察,发现五个人一群,中间有个日本人的,马上跟踪,第一时间汇报给军区。”
    顿了顿,吸了口烟,继续道:
    “这第二呢,把军区侦察排放出去,给我重点盯住蓝莓金矿附近几座山,田老乡介绍啊,这金矿就像咱们男人一样,喜欢聚在一起玩,不太喜欢孤苦伶仃的,我估摸着,迎风距离蓝莓不会太远。侦察排发现啥异常,要立即汇报。”
    乖乖,别看这许世友平时粗,此刻一听这事,生怕自己忘记了,朝门外大吼一声,“通信员!”
    话音刚落,小李从隔壁已经答应了起来。
    为了战斗方便,许世友的通讯员,一直就住在他隔壁,随时待命,随时传令。这习惯,一直保持到解放战争打济南,一直保持到74年的西沙海战、78年的对越还击战,一直保持到他从从政治局委员退下来,担任中顾委副主任。
    此刻,小李做起了记录员,没办法,司令员认识的字不太多,写起来更慢。
    乔向文先复述了一遍,然后继续讲下去。
    “第三,许司令,看来这小鬼子是个有身份的人,不像普通的鬼子,很可能是黄金方面的专家、学者,不会随便找个地方住,所以,明天再让社会部全体出动,在招远县城好好转悠,各个宾馆饭店给我看清了,看看几个人到底住在哪里。”
    好!许世友这回不拍大腿了,脑门一拍。
    “乔部长,这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嘿嘿,我看,你别回去了吧,就留在这里给我当政委,怎么样,小李,你出去吧,明天早晨记住,通知那几个部门到我办公室领任务。”
    等小李出去,乔向文正色道:“许司令,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两万两任务没完成,倒要先跟小鬼子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这三件事,你可不能模糊啊。让大伙用心一点。”
    许世友那是连连点头,人家军区特工的头子,那是来帮着他完成黄金任务的,自己怎么能不给力呢。
    想着想着,忽然觉得不对,急急问:
    “喂,乔部长,我说你别忽悠我啊,你给我安排了那么多工作,你不怕我说不清道不明啊,还不如你直接给他们布置。”
    不傻呢,看了半天,发现问题了。
    乔向文心里一笑,都说这许世友彪悍,粗野,其实温柔的时候也挺可爱,也挺风趣的。
    他这才不慌不忙地说出了自己的下一步。
    在一听田老头说起鬼子的时候,他的脑子就动到了这里,谁呀。
    大伙猜猜。
    呵呵,李洪铭!对了。
    大家又说了,李洪铭远在济南,眼下这是胶东,啥关系啊。
    不错,李洪铭远在济南,那是真的,但也别忘记了,作为山东军区的第一卧底,作为山东日本特务机关长林村的亲信弟子,他的活动范围那是不受限制,而且持有林村签发的特别通行证,在日伪那里一路畅通。
    最重要的,也是此刻乔向文最为迫切需要知道的,就是打探迎风金矿的五个人,尤其是那个日本人,有没有去济南林村的特务机关那里报到,因为,按照一般规律,非军事行动,都有特务机关牵头,前文说过,沦陷区的干部配备、伪军军官的任免、地方商会财团的联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资企业的生产,都属于特务机关长的管理范围。
    乔向文的推理是,如果这伙人为了金矿而来,一定与日本特务机关有关。
    如果那个人确实是日本人,那也一定会由省城济南而来,那很可能会与林村取得联系,如果是日本专家,林村不可能不派人重点保护。
    退一步,即使这些人不是日本人,而如此打听黄金的情况,林村密布全省的特务人员焉能不发现,道理很简单,几个人不可能是天外来客,空降到招远啊,一定是一路打听,一路寻找,日本特工可不是傻蛋,这么明显的情报收集不到。
    总之,那么大的一件事,林村大本营必然知晓。
    “许司令,我想明天亲自去济南一趟,会会朋友,把这群人的情况搞明白。家里这头的工作就麻烦你了,一定要加把劲。”
    去济南干啥,他不多说。
    许世友也不多问,这就是秘密工作的原则。
    几路出击,能有收获吗?
    乔向文pk林村,精彩在后。
    黄金争夺战火热升级。()





第九十一章卧底之纠结与满足
第九十一章卧底之纠结与满足



    李洪铭几天以来,总有点不太好的感觉。
    言行潇洒,大红大紫,心里其实压抑得很。
    走在街上,总有人拿异样的眼光看自己,那里面更多的是鄙夷和厌恶。
    上个星期他在街上无意中发现,被人盯梢,开始还以为是林村派的人,拐弯抹角,细细观察后,才发现,不是日本人,也不是汉奸。
    要命的是,那好像是省城地下组织的人。
    他的心里苦闷,纠结。
    作为山东军区社会部的卧底,前文说过,军区就没几个人知道,高级卧底嘛,知道的越少越好,乔向文,杜克明,山东老板罗荣桓,政治部主任萧华,除此,知道自己的,只有汉奸了。
    自己置身虎穴,与日本人虚与应付,已经身心疲惫,高度紧张,但是,昔日的的战友却并不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时刻想要除掉自己。
    作为纪律,他绝不可以给任何人透露身份,这是特工卧底的第一要则。
    但是,怎么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呢?
    卧底要继续,情报要继续,但是自己的小命也要保住啊。
    凭着直觉,他知道就这几天,盯梢他的人要动手了。
    不管怎样,这事绝不可以让林村他们知道,倒不是怕他怀疑,而是一旦他知道了,必然派人抓捕盯梢自己的人,那可是自己的革命同志啊。
    你说卧底累不累,难不难。
    就在他思绪万千的时候,突然,家里电话铃声响起来了。
    叮叮叮,安静的午后显得特别刺耳。
    他拿起电话,“喂,请问你是哪位?”
    听筒里先是沉默,他又重复了一遍,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响起来了。
    “你是李洪铭吗?”
    声音很陌生,他应了一声,他正寻思是谁,对方已把电话挂了。
    来者不善。
    李洪铭不祥的预感得到了验证。
    他住的是一处租来的房子,两层小楼,一层两面人家,隔壁是济南警察局的一个科长,本来住这里,是想和敌人打成一团,没曾想,现在却成了自己人动手的目标。
    李洪铭飞快地收拾了一下,换了身衣服,勃朗宁手枪放在了裤口袋,打量了一下房间,准备出门。
    他要从后面的暗门溜出去,暂时出去躲两天。
    为了工作,只能委曲求全。
    乔向文送他的三句话,还记得吧,有一句就是,忍得住,他的体会越来越深了。
    忽然,叮铃铃铃,电话再次响起。
    他心想,我的同志啊,你们不要把我逼得太急了啊,我躲开行不。
    铃声不停,仿佛不接就不停地打。
    李洪铭有点泄气地取过听筒,想好了借口。
    “喂,家里没人,我是他邻居,过几天打吧。”
    一口气说完,就在他准备挂断的时候,一个沉稳的声音传了过来;
    “天涯无处不芳草。”
    晕死,李洪铭一听,猛地回过神来,天啦,这个声音不是他吗。
    纪律提醒他,不能直呼其名,必须按照约定的程序。
    “山东处处是我家。”他飞快地对上了暗号。
    “三里桥一号,老王茶馆。”
    “好的。”
    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温暖的时刻,连日来的阴郁,一扫而光。
    **
    两只灯笼,挑一个茶字。
    两层小楼,规模不大,档次不高。
    这是一间不起眼的茶馆,济南闭着眼都能摸到几家。
    白兵和许一梅扮作情侣,混在一楼的茶客里,边说着话,边帮楼上放着风。
    见到乔向文的一刹那,李洪铭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手紧紧握住。
    想到连日来的境遇,想到卧底的艰辛,他的眼眶有点湿了。
    乔向文何等细心,一眼看出了。
    哪一个卧底没有一本辛酸账。
    哪一个卧底不是夹在敌我中间横竖不是人。
    “说说心里话,对组织有什么要求吗,我会尽量满足,根据目前形势,可能还需要你坚守一段时间,你的工作,我们非常满意,罗荣桓书记让转告你等抗日胜利,一定要亲自为你记功,同时开一个大规模的会议,亲自为你澄清!”
    “罗书记还记得我?”
    李洪铭的心一下子滚烫烫的,山东八路军十几万的领路人,还惦记着他这个革命军中马前卒,与此相比,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忍受呢。
    看着乔向文兄长般关心的神情,他想了想,把这几天的遭遇简单说了一下。
    本来,他已经决定不说了,自己设法克服,但是,万一遇到不幸,万一自己无法躲过,那对社会部,对乔向文都不好交代啊。
    乔向文一听,便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让李洪铭安心卧底,那些人的工作他负责去做。
    还记得吧,前文说过,山东纵队专门发过一个文件,关于锄奸工作的紧急通知,那里面明确,对于有一定影响的汉奸,清除之前,必须经过纵队社会部同意,当初,这个文件,就是针对李洪铭发出的。
    老朋友们都知道,江湖写的书处处都有典故,新来的朋友慢慢也就知道了。
    山东八路军部队,确实发过这份紧急通知,针对的是高层的卧底,所谓影响很大的汉奸。
    可惜,后来机关整合,有些单位忽略了这一点。
    他暗暗提醒自己,马上和军区联系,让杜部长十万火急,再强调一下锄奸纪律。
    不惜手段,一定要确保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革命,他已经牺牲了太多的个人利益,背负着各方的骂名,忍辱负重,绝不可以再让他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了。
    这个话题就此翻过。
    很快,乔向文把招远和迎风金矿的情况说了一下,也把自己暂时的工作调整说了。
    李洪铭听得分外仔细。
    “最近,林村那里有陌生人来过吗?”
    “陌生人是一直有的,但是你说的这两个人似乎没有,去那里的日本军人比较多,还有就是汉奸特务,来自日本国内的专家似乎没有。”
    “你再仔细回忆,最近林村手下,有没有人外出执行特殊任务,几天没露脸的,或者说,林村最近有没有重要的客人,他亲自出马接待的?”
    这一提醒,李洪铭记起来了。
    人的记忆,积累多了,就会慢慢叠加,形成短暂的堵塞。
    所以,很多时候,让你想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场景,你百思而不得其解,但是,如果有人给你稍微一提醒,记忆立刻就会激活。
    这不,李洪铭立刻响起了一件事:
    “乔部长,我想起来了,不知道有没有价值,不过不是我亲眼看见的。”
    “快说!”
    李洪铭喝了口茶,回忆了一下,说起了一件事。
    原来,上周日上午,他和三木正在古董行说话,三木接到一个电话后,匆匆出门,临走时告诉他,是日本国内来了几个朋友,如果中午喝多了,下午店铺的生意就让他全权负责。
    这小日本,别看平时温文尔雅的,除了好色,就喜欢喝酒了。
    那天下午和晚上,就没看见三木回到店里。
    第二天,才听他无意中说起,几个老朋友喝得太多了,晚上一起去找了艺妓,又唱又闹了一整夜。
    在三木古董行干了那么久,就没见过三木喝的那么多,还去泡了妹妹。
    “好,这个情报非常重要,你设法尽快落实一下,如果能确认那几个人是来自日本国内的矿产方面的专家,立刻与我联系,另外啊,你可以适当利用林村的情报网络,看看最近招远那里有没有情报传过来,关于金矿,或者关于外国人的一些报告。”
    李洪铭点点头。
    盯着早已停产的迎风金矿的,究竟是什么人?
    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挂职副政委乔向文,能不能完成延安下达的黄金抢夺人物?
    下篇再说!()





第九十二章令人生疑的照片
第九十二章令人生疑的照片



    两天之后,当李洪铭与乔向文再次相见时,他已经完全换了一种心情。
    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工作、在卧底,背后有山东的最高首长,有军区社会部密切的关注。
    卧底是孤独的,来自老家的点滴温暖,都会让他产生新的力量。
    接过李洪铭递过来的一张照片时,乔向文如获至宝。
    这是一张极其普通的黑白照片,五个人排成前后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