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146章

北上南下-第146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太平金矿,101有点不明白
    罗荣桓解释了一下
    如烟往事,简要道来,于亲历者是限感慨,于旁听者则是惊心动魄
    几十万八路军的经费开支,从抗战一开始,就有山东承担了一大部分
    没办法啊,老蒋只给三十万大洋的军饷,那是他承认的国民革民军第八路军,后来改为第十八集团军,一共就三个师,两三万人
    他承认的,他给钱养着,**招兵买马,搞了几十万,说都不跟老蒋说一声,指望人家是傻蛋给你军饷呢
    罗荣桓带领115师去了山东以后,给延安的黄金上交任务重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乔向文赶赴招远,与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一起,除汉奸,斗军统,打鬼子,最终把一座早已消失于历史记载的迎风金矿成功找了出来,并改名为太平金矿,那是中国**管理的第一座金矿,那也是当年山东八路军对延安的重大贡献之一
    几十万队伍,吃喝拉撒那样不要钱啊
    作为五大书记中分管经济工作的两号人物,当年对于太平金矿的成功开挖,那是喜出望外,手中没钱,处于国民党包围中的延安能办啥事,八路军打仗啊
    作为当年金矿开采的领导者和见证人,罗荣桓对这事了然于心,这会介绍起来,颇为生动
    101第一次听到乔向文还有这样的经历,莫名地多看了他几眼,心想这小子真的还不赖,当初没看人,不断给他压担子,每次还都把任务给完成得漂漂亮亮的
    001听着迎风金矿的前世今生,感受着期间的艰难险阻,也情不自禁地连连点头
    “林biao同志,荣桓同志,我们**队伍中正是有了向文同志这样一大批长期默默奉献,在秘密战线舍身忘死的好同志,好伙伴,好战友们的努力,论在正面对敌斗争,还是在情报保卫战线,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今,向文同志即将南下,去一个全的战场,完成为光荣的使命,好得很啊,向文同志,,我在北平等着你和同志们的好消息”
    这时,一位秘密摸样的年轻人轻轻走了进来,靠着002低声说
    002表,恍然大悟状,苦笑了一下,随即欠起身子哎呀,过得真快啊,感谢你们啊,今天带我再次回顾了难忘的抗战岁月,那么多年了,今天一说起来,感觉就像昨天发生的一幕幕啊,真不巧,要扫你们的兴了,苏联老大哥来了一个代表团,和我们讨论一些重要事项,本来主席要亲自接见的,但是考虑到规格和对方的谈判底线问题,还是决定由我先出面会见,把底牌摸清楚,供主席决策,对不起啊,林biao同志,荣桓同志,向文同志,我要先走一步了”
    全国即将解放,作为毛伟人最重要的助手和党内二号人物,论大事小事,事巨细都要他来把关,来权衡,职责所在
    三个人送002出门,下了楼
    就在秘书拉开车门,002迈步入车的瞬间,他想起了,转身招过乔向文轻声说了句
    在场的其余人员都没听到
    只见乔向文再次敬礼,002进了一辆黑色的轿车
    大伙目送着中央首长离去
    等到101和罗政委随即也上了车子,返回野司临时总部后,那么多的干部和队员,认识不认识的,一下子围了上来首长刚才和你说啥了?”
    “乔大队长,首长认识你吗?”无错不跳字
    “乔部长,你真幸福”
    卷三 南下篇 第二百四十二章忆往昔峥嵘岁月()





第二百四十三章雷雨来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雷雨来了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四十三章雷雨来了
    乔向文被002单独接见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南下支队
    那年代,被如此高级别的中央领导接见,那是多么光荣和自豪的荣耀啊
    可是,乔向文却是淡然处之,每当有人问起来,他只是笑笑,不知可否
    刘一凡和梁亮,两个小家伙变着法子探问,也没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两人毫不气馁,再买通了乔星竹,迂回侦察,结果仍然一所获
    002报告中对于中国目前形势的深入阐述,很快变成了南下支队全体人员的自觉行动
    全国即将解放,作为接管城市的主力军和操盘者,在这个时候该干,想,准备,南下支队很快发动了全体大讨论
    具体起来,各大队根据的人员特点,分头进行
    这不,任务一领,乔向文马上召集各种队长开会,决定分三步走:
    第一,集中两天,分组学习,吃透002讲话精神;
    第二,在大队全体人员中,立即开展阅读马列毛经典文献的活动,每个人都要看书有提纲,读后有笔记;
    第三,开展主题演讲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队员的**素养和学习积极性
    很快,一股学习原著的热潮在三大队涌起
    大队长和副大队长带头,中队干部全部参加,分别以中队、分队、小组为单位,就002重要讲话精神、政权形式、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干部思想作风等课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读书笔记比赛时,那个场面真是够强大的
    有的队员几天里,做了三笔记;
    有的队员,将马列毛原著中的经典语言和论断,抄写成册;
    刘一凡绝,年纪轻,记性好,马列文献似懂非懂,但他别出心裁,把毛伟人的好多诗歌和著名文章,如《论民主主义》、《为人民服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等文章全部给背诵了下来,当他摇头晃脑,在台上大声背诵时,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理解不理解是一回事,认真不认真是另一回事
    经过梳理,三大队领导班子给队员们出了三道题,要求人人过关:
    旧社会不同之处在哪里?
    政府的职能究竟是?”
    党团员在政权建设中究竟如何发挥作用?
    这是大队提出的三个问题,要求大家逐一过关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同时丰富队员们的业余生活,老文工团长许一梅再次出招,发挥的特长,与北平的一些文艺团体联系,组织全体队员集体观艺演出,歌剧《白毛女》、评剧《红娘子》,尤其是一批苏联的爱国主义电影,使大家受到深刻的灵魂洗礼
    光看还不行,许一梅还觉得不过瘾,经过乔向文同意,她还带领组织队员们,因因地制宜,准备赶排简易版话剧《雷雨》
    一听这个消息,队员们踊跃报名,谁不想在这个舞台上展示一下的才华呢,热血青年啊
    在报名的一百个多人里面,根据外形相貌合话剧基础,许一梅最终选了十来个人担任演员,其余的权当群众演员、工作人员
    梁亮扮演周冲;
    乔星竹扮演四凤;
    缺少舞台经验,不要紧,只要有激情;
    没有道具服装,因陋就简,想办法;
    白天学习讨论没,晚上赶排;
    舞美设计,队员中就有清华大学学习设计的,不过本来玩的是建筑设计,许一梅一点拨,很快几名小伙子临时“改行”,一边看原著,一边听许一梅解说,一边看操场上的排练,很快,简单的舞美效果就设计出来了
    表演技巧,一般考揣摩,一般靠许一梅提示帮助 面对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许一梅告诉大伙,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去感染别人,一个人对于的喜怒哀乐才能够有真正的体验,要把剧本中的情景搬到的生活中,把想成剧中的人,这样,不管是自私的资本家化的封建家长,还是情感复杂畸形反抗的蘩漪、不管私通继母的周萍、还是怀孕在身情感单纯的四凤,不管是充满理想最终走向死亡的周冲、还是莫名爱上风流少爷最终一生品尝苦果的侍萍,都会演的像
    她还一再强调,外貌演得像象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要神似,要让人在众多人里面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周朴园,谁是四凤,谁是周萍, 没有专门的导演,许一梅上
    好在老文工团长,看得多见得多,在早年读大学时候就经常参加舞台剧的排练,何况,眼下艺术要求不高
    第一次彩排,从晚上7点,凌晨二点尽管表演者非常认真,台词被背的滚瓜烂熟,尽管许一梅喊哑了嗓子,但总体感觉与剧本的原来要求相距甚远
    啥原因呢
    许一梅躺在床上,反复思考,最后明白了:
    演员不入戏
    第二天,马上找来几名演员谈话:
    要努力进入角色,而不只是背台词,要在角色中倾入的感情,把的身体变成主人公的,让角色真正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连比带划,大伙有点明白了
    为了帮助大伙进入角色,许一梅再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原著,然后关起会堂的大门,让演员们与外面隔离,不再让台下坐着很多现场观摩者,那也是让演员们难以入戏的一个原因
    很短的,一出有模有样的小话剧炮制出台
    当支队领导闻听此讯,亲自前来观摩时,看到表演现场虽然土法炮制,舞台简陋,但演员们非常认真,把剧中人物演得基本到位,大家都极为意外,满意得不行
    三大队的创意再次受到支队的大力表扬
    三大队这些队员高兴自豪得一塌,逢人就吹
    其他大队一看,不会玩这玩意啊,没艺术细胞咱搞不定,不过我们可以组织大家来观看啊
    于是乎,这台小话剧成了三大队的一张名片
    低调行事的乔向文这会儿概不出面,凡有来人,直接去和许导演联系洽谈就是
    连续几天,许一梅带着三大队的这出小话剧,在几个大队之间来回赶场子
    还别说,演一回,象一会,熟练一会,到后来,演员们们也越来越有感觉了
    三大队在驻地里关门学习,排演话剧的这会儿,外面的形势一天一个样
    另一场为猛烈的雷雨已经来临
    4月20日,毛伟人拍板,朱老总签发人民解放军最高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南下: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以后,**大部分主力已经玩完,剩余的200多万人,真正能打仗的只有150来万,跟四野的总人数相差几,你说老蒋这江山能守得住吗?但人家不甘心啊,为了赢得,重头再来,一方面于蒋某人1月21日宣布‘引退‘,找了个替死鬼、副总统李宗仁,美其名曰‘代总统‘,遥控指挥他与毛伟人那里谈判,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长江防御,企图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
    那会儿,老蒋想得挺美,如果谈判成功了,我老蒋和你老毛划江而治,把国家一分为二,咱们各玩各的
    **先后出动了70万人的兵力,分布在宜昌至上海1800公里的长江防线上九江以西,小诸葛白崇禧带队,25万人,湖口以东,老蒋心腹、黄埔一号大草包草包汤恩伯带着45万人防守
    毛伟人和蒋介石打了多年交道,对蒋介石的缓兵之计洞若观火,他一方面陪着你玩谈判游戏,私下没闲着,一道电令,第2、第3野战军全体出动,随时发起渡江战役,搞定老蒋的老巢南京和国内最大的城市上海为了保险起见,毛伟人亲自草写电报,密令四野的101,你那里人多,不要全去了,去十几万人就行,给我远远盯着白崇禧,那小子鬼心眼多,和老蒋面和心不合,只要他不动手,你也就不要动,看着他就行
    果不其然,老蒋拒绝在和谈书上签字,那就怪不得**了,本来就要找理由整死你
    4月20日晚渡江战役开始,汤恩伯果然吃的是牛奶,吐出的是草,几下子就被打得稀里哗啦,失了长江防线,两天以后,23号,,国民党首都南京就插上了解放军的大旗
    这也意味着,国民党从此变成了流浪狗,家可归了,只有倒玩游击战了
    好笑
    就在十几年前,国民党合法政府,带着合法军队,对**四处围剿,逼得人家没办法,来了个二万五千里大撤退、大转移,如果不是小日本侵华,那会儿在陕北较量的结果不容乐观
    十几年后,乾坤大逆转,**赶跑了国民党,老蒋带着手下开始打游击南下支队离开北平,干赶赴岗位的的到了
    物竞天争,造化弄人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四十三章雷雨来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拔出枪来
第二百四十四章拔出枪来



    卷三 南下篇,第二百四十四章 拔出枪来
    “向南下支队学习”
    “向南下支队致敬”
    “解放全中国 ,活捉蒋介石” 4月28日晚,北平社会各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送行仪式,出席欢送仪式的北平市党、政、军、机关及各民主党派等社会各界共15000余人,盛况空前
    当6个大队的学员们身穿军装,排着整齐的队伍,队列整齐步伐一致地走入会场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华北局领导、北平市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求大家不骄不躁、虚心谨慎,将**进行到底,为建设中国做出的最大努力
    野司罗政委代表四野总部,对全体南下干部和队员们提出了殷切希望
    共青团中央专门发来贺电:
    你们参加解放军,奉命南下,向江南待解放地区大进军,你们是令人尊敬和羡慕的时代骄子,你们中间大部分是青年,你们正代表着中国生的一代,以限的勇气和决心,走向军队中去,走向江南人民中去,我们代表全国的青年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敬礼
    北京大学生代表向南工团献旗,并表演了舞蹈、秧歌等节目以助兴
    各界代表向九个大队赠送了锦旗
    会后,举行了盛大的火炬游行,万人空巷
    长长的火龙在夜色中熊熊燃烧,预示着这支年青的队伍即将踏上壮丽的征程
    市民齐聚街道两旁欢呼口号,情绪热烈
    许多南下队员感动得互相抱着哭起来
    两天过后,5月1日
    一大队、三大队、率先启程
    支队领导为了让这些很少离家的青年人和这个城市告别,安排运送的卡车沿着**广场和长安街绕行了一圈,然后直奔火车站
    告别了,北平
    告别了,亲人们
    汽笛一响,列车徐徐开出
    支队出发的是保密的,因为前方还正打得如火如荼,所以很多学员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告别
    当时南下的四野官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