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明 >

第195章

血染大明-第195章

小说: 血染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大全惊叹道:“谁说农民兄弟穷,这不是挺有钱的吗?”

看到眼前的钱和珍宝,哈大全真想把这两孩子放了。多实在的两人啊。叫他们送礼就送礼,就差把内裤都送过来了。

农民军就是一群强盗,走到那枪到那,抢钱、抢宝物、抢吃的。既然完全不用花钱,抢来的就都攒下了。

革里眼和左金王送了钱,发现对面没动静,十分的焦急。他们派人来问:“闽王千岁,我们钱都交了,你啥时候放我们啊。”

哈大全说:“快了。让我先甄别一下,你们别着急,也就是走一个形式。”

革里眼和左金王放心了,都说:“我们不着急。”

他们太相信哈大全了,事实证明,他们不应该相信一个魂魂。

哈大全不准备把人都杀了,可也不能全部接收,万一这群人不听话怎么办。包围圈里的农民军少说也有十余万,他只有八千人。全部用来看俘虏,一个人需要看十几个。

任谁也没有这样的精力。

把不老实的甄别出来是必须的。甄别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有没有投降过朝廷,后来又拿起武器继续造反。凡是二次,甚至三次四次背叛过的人。哈大全就给一个批示。“杀。把所有不安全因素都消灭掉。”

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革里眼和左金王很不幸,哈大全收了钱,还是把他们给杀了。

有人劝哈大全说:“杀降不祥。”

哈大全说:“屁,我不杀他们,难道让他们继续造反吗?”

经过详细的清算,一共俘虏了农民军十二万人。八万人被杀或者失踪。其中有多少被砍死,多少半路跑的,没有具体的统计。

唯一有详细数目的是,有十二万三千九百五十三人。

哈大全打仗用了四天,包围甄别用了半个月,押送俘虏回福建用了一个月。

圣旨上的要求干完了,就该回家呆着了。老实在外面溜达,会让人担心的,特别是朝堂上的皇帝。

为了防止俘虏闹事。哈大全对他们说:“你们造反是因为吃不饱饭,我带你们去福建,在那里,我保证你们能吃饱。”

听说能吃饱饭,俘虏们都老实了。

俘虏们被押送回福建,然后分成四批在福建沿海上船,全部被迁移到了吕宋。吕宋有大量的土地,居民却死的差不多了,正好用来安置这十二万俘虏。

得到土地的移民扎根下来,他们将把吕宋建立成一个只有中国人的吕宋。

有人问:“闽王要这么多俘虏干什么?”

哈大全笑着说:“我用他们填海造田,听说这么造出来的田地,肥力比较好,种啥都能丰收。”

人们惊呼:“太残忍了,就算是乱军,也不能这么杀啊。”

哈大全说:“我乐意,你管得着。”

        第444章 臣力战死,也不求贼。

正文 第444章 臣力战死,也不求贼。

第444章 臣力战死,也不求贼。

进入湖广的农民军全灭。

进入山西的农民军全灭。

只有,进入凤阳的农民军还在闹腾。

原来农民军有三十万人,官军只有四万,加上哈大全的八千人,也就勉强凑足五万。

到了六月,哈大全消灭和三十万人,山西那边消灭了三十万人,可农民军的数量还有三十万。

让官兵郁闷的是,农民军越打越多,官兵越打越少。

更糟糕的是,六月二十八日,明末名将曹文诏在娑罗寨中伏力战而死。

在当时的明军将领中,曹文诏是最能打的,也是最肯打仗的。像洪承畴、左良欲等人,打仗的时候都不用心,把农民军赶走就好,不愿意认认真真的砍人。

曹文诏的死,绝对是大明朝的损失。

但一个人死人,地球还得转,大明朝还得挽救。为了收拾烂摊子,朱由检启用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卢象升。朱由检把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山东都交给了卢象升,用朱由检的说法:“洪承畴都师西北,你去都师东南,天下必平。”

朱由检的理想是好的,可实际情况却十分的残酷。

卢象升手底下的兵只有一群杂牌军。卢象升当时带的兵计郧镇的标兵五百,蒋允仪招募的毛兵五百,周仕凤的石砫兵六百,许成名的筸兵三千五百,邓玘的川兵五千。光看名字就知道一群乌合之众。

朱由检怕卢象升应付不了局势,很亲切的说:“卢爱卿,要不要传旨哈大全,让他出兵帮你一把。”

卢象升大义凛然的说:“不必,臣力战死,也不求贼。”

意思是说:臣就是战死,也不会跟去求哈大全那个贼寇。

在世间读书人眼里,哈大全就是个土匪头子,一个不忠不义的人。

不过卢象升这句话说的不合适,当时朱由检脑门冒青筋差点翻脸,还好他城府深,把怒火压了下去。

朱由检刚刚求哈大全出兵,灭了进入湖广的农民军,卢象升这么说,可是连皇帝都一起骂了。

“求贼。”可不是个好名声。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朱由检忍了。等以后有机会在收拾你。

哈大全听说此话,一点都不生气。“不用我拉倒,我还省钱了呢,打仗真的很费钱啊。”

哈大全使劲盘剥,敲诈,所得才年强填平了军费。难怪有人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卢象升很狂,也真的很猛,是猛人中的猛人。

不过这个猛人不傻,知道自己人不够用,他不求哈大全,却要求皇帝给他个人。

这个人叫做祖宽,是明朝大将祖大寿的家丁,也就是佣人。

祖大寿先生实在厉害,一个佣人跟他魂几年,都能魂出头当上宁远参将。卢象升看好了祖宽的勇猛,也看好了祖宽手中的三千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当时唯一能跟哈家军齐名的部队。

朱由检横了他一眼,还是把祖宽调给他了。

有了强兵在手,卢象升开始折腾。从他上任开始,到十一月连战连劫。大小战役十余次,先后击败张献忠、高迎祥和李自成的部队,斩杀三万余人,彻底的扭转了战略局势。

事实证明关宁铁骑实在很猛,祖宽本人也很猛。

朱由检大为高兴,开始考虑,是不是让卢象升顺手把哈大全也灭了。

这种事情想一想也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现在干。农民军还是几十万人,等把农民军都杀光了再说吧。

战争一直打到十一月份。

十一月战争暂时结束,因为大家都要过年。接下来的一月,世界十分的安静,官兵不动,农民军也不动。

这还真是一个奇迹。

按理说,那时候没有法定假日,就算过年也得干活。

可双方很默契的休起了长假,而且一休就是一个多月。

在福建的哈大全天天看战报,感觉比看肥皂剧都过瘾,突然不打了,他还有点不适应。

“怎么不打了,大过年的,一点都不热闹。”哈大全真不厚道。

很快不厚道的哈大全遭报应了。

南洋传来战报。“缅甸东吁王国国王他隆王驾崩,王储平达力继位。于崇祯八年十月向越南宣战,缅甸军在北榄坡击败了越南守军,并一路把战线推到了大成、红统一线,正在逐步进*曼谷。”

“啥。”哈大全愣了一下。

外面的热闹没有了,自家的热闹开始了。

缓过神来的哈大全问:“他隆王是怎么死的,他体格不是挺好的吗?”

情报中没有答案。哈大全急忙下令樱馆密探稽查,并传令给南洋的虎颜,要他全权负责对缅甸的战争。

“要怎么打你看着办,我准许你调动所有资源。”

有了哈大全的授命,身为新加坡公爵的虎颜,开始折腾起来。他是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他希望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在哈大全面前表现表现。

王鑫不解的问:“主公,您不亲自去南洋一趟吗?”

哈大全摇头说:“不去了,我相信虎颜会解决好的。”

王鑫说:“主公,您是不放心在辽东的雷尔生和刘芳杰吧。”

“是啊。我得想个办法弄死这两个B货,最少也得弄死一个。”

“主公要出兵辽东。”

“朝廷不会准许的,我在那边没基地,贸然打过去不合适。看看能不能把这两个B货引出来。”

“不容易,他们两个狡猾的很。不久前,我们封锁了从辽东南下的海陆,一直没看到荷兰船队的影子。雷尔生会不会不打算南下了。”

“他会一直呆在辽东?”

“按理说应该不会,可有个刘芳杰在,就不好说了。”

“真是烦人啊。不想这些烦人的事情了。马上要过年了,要是连过年都闹心的话,也太惨了点。说点值得高兴的。”

王鑫拜道:“恭喜主公升任闽王。”

哈大全大笑道:“朝廷不封我,我也是闽王。这次有了封号,就算名正言顺了。值得高兴值得高兴。”

崇祯九年的新年,马尾城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从哈大全统治福建开始,就取消了夜间宵禁,不限制百姓在外的活动时间,加上不受限制的繁荣贸易,造就了一座繁华的不夜城。

新年当晚,马尾的灯油消耗就高达二十吨。

与此相比,北京城的新年夜就冷清了许多。

        第445章 视察丽水。

正文 第445章 视察丽水。

第445章 视察丽水。

北京正在举行国丧。

朱由检带着大臣太庙去祭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先认错,在请罪,然后发誓,一定要砍死挖老祖宗坟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

同时朱由检下诏罪己。

新年一过,新的战争马上开始。

“崇祯九年(1636)正月,农民军高迎祥、李自成率部东围庐州,取含山、和州。初六日,连营数十里攻滁州。初八日,总理卢象升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等诸道兵驰援滁州,与农民军大战于城东五里桥。农民军战不利,连营俱溃,北退五十里,被斩一千二百余级,从朱龙关至关山,积尸埴沟委堑,滁水为不流。农民军失利后,北渡*泗州、徐州,复转入河南。月末,部分起义军自南山还商、雒。二月十一日,卢象升奏捷,斩六百七十六级,夺马骡四百余匹。”

农民军再次受到重创,仿佛大明天下又要稳固了。

正月,哈大全离开马尾前往台南视察,郑芝龙帅全家出迎。哈大全在褒奖了郑芝龙的工作之后,又给他安排了新任务,就是全力开采基隆的矿山,把煤炭运到大陆去。

郑芝龙有些犹豫,认为这样会坏了风水。

哈大全冒了一句。“如果风水有用,皇帝的祖坟就不会被人挖了。”

纵观中国历史,挖皇陵的大有人在。不过被挖的,基本都是已经灭亡的王朝,还没有改朝换代祖坟就被挖的,明朝是第一个,也将是最后一个。

听了此话,郑芝龙也不好反驳了。

在台南小住之后,哈大全又视察了台南和澎湖。

台北在加隆青次的治理下,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航运发达,物资丰富。加上大量移民,所鸡增的人口数量,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庞大的都市了。

澎湖的状态不大好。

作为总督的李助国,显然没有他老爹李旦有本事。他靠着航运的老本行吃饭,把码头经营的很好。本地的发展却十分落后,看着满大街的乞丐,就知道澎湖的失业率有多高。

李助国见了哈大全,全都选好听的汇报,典型的报喜不报忧。

哈大全问道:“李助国,澎湖本地有多少人没有工作,需要沿街乞讨生活啊。”

李助国马上就傻了,他那里知道乞讨的数量。急忙道:“请主公恕罪,我马上跑人把乞丐都赶走。没有清理街面,是臣的无能。”

哈大全怒道:“你的确无能,我要不是看在你爹的面子上,我就应该把你撤了。”

李助国急忙跪地请罪,完全搞不懂错在那里。

哈大全揉了揉头,他对李助国是无奈了,这孩子一点都不开窍。“王鑫,你留下来给他讲讲,我直接去朝鲜了。”

哈大全没有在澎湖小住,直接上船前往丽水。

当船队远去,李助国才小心的问王鑫。“王大人,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李总督,您觉得做官,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把本地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李助国给出了书本上的标准答案。

“你既然知道,为什么就做不好呢?”

“我……”李助国不敢反驳。他觉得自己干的不错,可领导说他做的不好,他也就只能认错了。跟领导作对,是更不明智的选择。

王鑫说:“主公说过:做生意要三方得利。买方得利;卖方得利;社会得利。这样才能持续的发展下去。我们做生意,最终要把商品卖给百姓,如果老百姓都没有钱,我们把东西卖给谁啊。”

李助国还没有完全理解,不过意思大概懂了一点。

“王大人,我要怎么做啊。”

“我会教你的,放心吧。”

王鑫留在澎湖,教了李助国一个月,还给他培训了一个经营小队,这才起身前往丽水。

丽水虽然远在朝鲜,却是哈大全的总库所在,哈家一半以上的金银储备都在丽水。由哈大全最信任的王寡夫和纯三郎轮流经营,曾经是哈大全统治范围内的第一大城市,二三年前才被马尾赶超落到第二。

因为多种原因,丽水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朝鲜与日本三国的特点,呈现出一种别类而新颖的建筑体系。

远远望去,码头上人头攒动,仿佛拥挤的沙丁鱼罐头。

人们手里拿着彩旗,又跳又唱,十分的热情。才看到船队的影子,人们就开始不停的欢呼。

王寡夫跟哈大全说:“日本人就好搞这些没用的,有是唱又是跳的,没有一点沉稳劲。”

“都是纯三郎弄出来的。”

“日本人觉得这样喜庆,却完全不符合我汉人的礼法。您看岸边,迎接的依仗都被挤到后面去了。”

哈大全笑道:“这样也好,热闹。”

在迎接的队伍中,哈大全看到了阔别多年的纯三郎。比起当初,他身上多了几分的沉稳,在丽水吹了几年的海风,他不但没有晒黑,皮肤反倒更加的白皙。比起当年,更加的阴柔妖艳了。

纯三郎穿着一套军装,如果他传日本和服,哈大全绝对会不高兴。

“纯三郎,好久不见了。”

纯三郎含泪跪在地上,鸡动的说:“主公,数年不见,您还好吗?听说主公到南洋征战,我一心想去追随您,却没能成行。实是我终身的遗憾。”

哈大全把纯三郎挽起来。

“我们这不是又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