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将 >

第46章

大宋权将-第46章

小说: 大宋权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身上穿的是这一个月来,众人赶工出来的粗制滥造的潜水服,不但不经过质量检查,而且还没有通过ISO质量验证,一句话就是山寨得不能再山寨了。
    想再多制作一些潜水服,没门,材料不够,收集了整个鄂州,甚至最远之处已经到了江陵,才收集了一千件潜水服的材料,众人加工加点才做出来。
    奶奶的,自己怎么就愿意听那小滑头的忽悠?真是手下小弟怂恿吗?自己还是大名鼎鼎已经注定名留青史的杜范的侄儿,自己用得了这样嘛?
    这笔投资希望不会亏吧?杜浒可不愿意这样埋没江陵,他是注定了要名留青史的人,人生在世,总要轰轰烈烈做些事。
    杜浒不服气的想着,小船借着微风,船速很快,淘滩水道虽然不深,但对这种小船影响并不大,小船上虽然装满了硫磺、火油以及火药,但依然能够灵活的在江面上游弋,反倒是蒙古水师的战船,已经被迫放满了速度。
    由于大部分义勇都是江面上的汉子,再者出战前已经再三演练和叮嘱,见到蒙古水师紧追宋军而至,也不用吩咐,各自看好自己的目标,冒着蒙古水师上的箭雨,穿梭在蒙古水师之中。
    “杀,给老子顶住,给老子顶住啊。”范友信推开身边的侍卫:“给老子顶住了。”
    “长矛兵,不能退。”范友信大喝,手中的长刀竟然向着后退的长矛兵砍去。
    “大人,”后退的长矛兵跪在地上:“大人,挡不住了,挡不住了。”
    “我爹爹,我叔叔,我大哥都死了,大人,给我牛家留一条后路吧?”
    “牛蛙。”范友信认出了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你安心吧,纵使我范友信死了,也会照顾你的儿子。”
    “弟兄们,决死的时候到了,我范友信无能,唯有与尔等共赴生死。”范友信捡起牛蛙的长矛,却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牛蛙,双眼露出了不敢相信的眼神,他不能相信,这个把他当儿子一样的大人,竟然会把手中锋利的大刀砍在他头颅之上。
    战场。
    难道只有血吗?
    血债终究还是要用血债来还。
    往日一脸宁静的儒将范友信,紧握手中的长矛凝重的看着前方的骑兵,任凭箭雨落在自己身边。
    “敢死队,”范友信突然大喊:“引爆土罐子。”
    手中的长矛确如蛟龙一般,穿过拒马只见的缝隙,向着蒙古骑兵飞翔。
    “嘭”,接连几声巨响,范友信觉得脚底下的土地在震动,耳边嗡嗡作响,身体像是喝醉了一般要摔倒在地。
    很久很久,仿佛又是一瞬那只见,范友信才狼狈的从地上爬上来,只见宋军能站在地上的士卒已经所剩无几,但所幸出战前张贵张大人再三嘱咐,一定要把土罐子埋得远一些,受伤的士卒并不多。
    战马嘶叫的声音吸引了范友信的眼神,在土罐子附近倒下了不少骑兵和战马,在杀伤力上看土罐子和一般的轰天雷也是区别不大,但当范友信看着疯狂的盲目奔驰的战马时,不由惊呆了。
    要知道蒙古战马虽然也经过一些声音的训练,毕竟宋军守城的轰天雷和霹雳炮也很响,但土罐子的响声已经超过了平常训练的极限,这些受惊的战马盲目的嘶叫,跳跃,奔驰,甚至倒在地上翻滚,整个战场看起来端得吓人,幸好蒙古骑兵马术精良,即使是这样也有部分骑兵保住性命。

第九十一章 大战龙尾洲(17)
    “嘭”,连续不断的撞击声,火药的爆炸声,使得宁静的汉江瞬间沸腾起来。
    “靠岸,靠岸。”大火如催命的死神,在汉水之中燃烧起来,船上的硫磺,火油,还有火药不时引起爆炸,让整个汉江成了魔鬼的训练场。
    朱胜目瞪口呆的看着冲向自己战船的火船,仿佛看到了死神的征兆。
    “嘭”的一声,战船一阵晃悠,朱胜惊恐的叫了起来,淘滩水域浅,水道狭窄,蒙古水师竟然慌乱的挤在一起。
    “靠岸,靠岸。”朱胜大叫起来。由于自杀性的小船也装满了火油,使得战船很快燃油起来,船上的士卒慌乱成一团。
    “靠岸,靠岸。”激烈的晃动,使得阿里海牙站也站不稳,舟船自然受到了众多小船的照顾,数十艘小船前赴后继的涌向舟船,接连不断的爆炸声把舟船震动不断摇摆。
    “牙叔叔,牙叔叔,”张青青带有几分哭泣:“大船进水了,大船进水了。”
    想必是舟船被小船接二连三撞击,再加上火药的威力;竟然已经被破坏。张青青虽然不是旱鸭子,但也遗传了蒙古草原民族对水的惧怕,躲在船舱的她看到舟船不断进水,赶紧跑到甲板上。
    “青青,别担心。”这是,阿里海牙反倒镇定下来,这种经久战场的老将军,自然有他过人之处。
    “让水师靠岸,大家都准备好。”阿里海牙沉声吩咐,显然他已经感到淘滩也不是平常之地:“通知阿术主帅,说我军已经缠住宋军主力,请他发援兵。”
    “牙叔叔,这个,这个。”张青青担忧问道,她其实还是在为阿里海牙考虑,要知道阿里海牙与刘整两人暗中争夺,这是众人都知道的,一旦阿里海牙向阿术求援,即使借口再怎么冠冕堂皇,但气势上已经落了一筹。
    “大帅会明鉴。”阿里海牙语气并不是很坚定,大元朝忽必烈汗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他手中大将多如草原上的绵羊。
    “什么?”刘整奇怪的看着回报的探子:“宋军水师已经败退,我军骑兵还没有攻破宋军的布阵?”
    “是的,大人。我大元朝骑兵虽然攻势非常猛烈,但宋军人人不畏死,后来在宋军阵地前更是起了一阵响雷,小的认为,小的认为。”
    探子却不敢说下去,刘整只好问道:“你认为怎么回事?”
    “小的认为这股宋军有如神助,不是我骑兵可以战胜。”探子好不容易才把话说完,全身一阵轻松。
    “呵呵,”刘整反倒笑了笑,道:“不过是宋军的轰天雷而已,别胡说。”
    刘整让探子先行下去,却着急起来,四千正规的蒙古骑兵,久经沙场,已经过了整整两个时辰,却连宋军的布阵也还没有攻破,而对手却是朝廷向来忽视的厢军。
    什么时候,朝廷竟然有如此精锐?
    刘整借助羊油灯,仔细的看着地图。
    汉水仿佛沸腾起来,火药爆炸声,惨叫声,战船龙骨断裂声,杀戮声,惊慌如一团麻。
    但在张贵身后,三千义勇却如林般一声不吭,任凭谁从他们的脸上也看不出一点别的痕迹,肃然是他们的唯一。
    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把闪亮的大刀,有些较为强壮的士卒,背后还背着两把斧头。
    张贵轻轻弹了弹手中的大刀,他从来没想到大宋的工艺已经完善到这个地步,大刀没有任何一丝生锈或钝的痕迹。
    张贵双手微微颤抖,数不清的日夜,数不清的计谋,数不清的担忧,等的就是这个时机,在他身旁,刘义惊讶的看着满江汉水沸腾,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这,这,这就是战争?”无论他是谁,但对于战场来说,他始终还是一个新手。
    “这就是战场。”张贵高举右手,手中的长枪在火光中闪烁:“兄弟们,你们注定名留青史。”
    “名留青史,名留青史。”三千精锐,瞬间欢呼起来。
    这将会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战。
    “嘭”的一声,舟船离淘滩还有一段距离,但却停了下来,舟船触底带来了一阵摇晃,等舟船稳定下来后,阿里海牙才看到身边的张青青已经是脸色苍白的看着自己。
    “牙叔叔,牙叔叔,青青是不是要死了呢?”张青青声音带有几分哭泣。
    “青青放心,有你牙叔叔在,没有任何人能够杀得了我们?”阿里海牙勉强安慰了一番,才组织士卒。
    虽然是受到伏击小船的特别照顾,但由于舟船巨大,就算是舟船受了点小伤也无损大局,受伤的士卒并不多,舟船触底后马上有士卒跳进水中。
    越来越多蒙古战船受到小船攻击后向淘滩靠近,部分蒙古水师虽然躲过了小船的袭击,但还没有回过神来,一直被追着凑的宋军水师竟然掉头回来。
    郭平看着沸腾的汉江陷入了沉思。
    “你们,注定名留青史。”郭平还清晰的记得,盛平客栈中那一声响亮而且充满豪气的声音。
    “小范大人,果然厉害。”杨不及扶着船舷,说话还有点喘气。他从舟船中掉下来,又幸得郭平等人相救几时,竟然活了下来,虽然免得了有些磕磕巴巴,但零件还算完整。
    “张大人,是张大人。”郭平摇摇头,道:“均州矮张。”
    “均州矮张?”杨不及疑惑的看了看郭平,突然问道:“就是那个孤身进蒙古大营,杀元朝丞相小儿子,毁掉蒙古巨炮,杀了无数鞑子的均州矮张?”
    郭平点点头,道:“真是此人。”
    “你,你见过他?”杨不及有点迫不及待,踉跄的走到郭平跟前,不自然的看着他:“你见过他?你怎么知道?”
    郭平莫名其妙的看了看杨不及,点头道:“自然见过。”
    “长得怎样?”杨不及眼睛已经放光。
    郭平想了一会,还是摇头道:“没什么两样的?”
    “是不是长得很矮?”杨不及像极了媒婆。
    杨不及气道:“我说羊头你刚从鬼门关回来,也不晓得休息休息,你小子又不是姑娘家,问这么清楚干嘛?”
    “哼。”杨不及有点恨铁不成钢:“此等英雄好汉,正是我等英雄儿郎的向往,你小子见了张大人,难道也不看清楚点,是否他老人家就有三头六臂不成?”
    郭平好笑说道:“张大人还不到而立之年,比我们两人都要小一点,何来老人家之意?长得也跟你小子差不多,哪里就矮了?”
    “不会吧?”杨不及不敢相信的看着郭平:“难道张大人天生豹子胆不行?”
    “不对啊,不对啊,老子都这等身材了,可不算矮啊,真可怜。”
    郭平不理会杨不及的唧唧哇哇,他们夺了蒙古水师的战船,现在可不管上去凑热闹,要不还不知道怎么死?
    “大人,蒙古水师已经中伏,张大人请我军救援范友信?”探子看到李庭芝,脚一软,几乎摔倒地上。
    “现在离范友信部还有多远?”李庭芝扶了一把探子,问道。
    探子自然感激了一番,才道:“从淘滩过去,还有三十里。”
    “嘭。”接连不断的响声打断了李庭芝,转眼看去,只见淘滩方向,燃起了一阵阵火焰,李庭芝知道这是张贵已经开始。
    “骑兵,调集所有有马的骑兵。”李庭芝有点着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接到范友信的信号,若范友信部全军覆没,他也不知道怎样向朝廷上奏。
    宋军也是有骑兵的,只是一个指挥三百人,有三十匹战马已经是不得了之事。
    “大人,有马的骑兵还不到五百人,小的认为……”
    还没等副将说完,李庭芝挥手道:“够了,都跟我走。”
    “大人,还是让在下去吧。”副将哪里敢让李庭芝去冒险。
    “不,是我亲手把范友信部推进火坑里,我就是死也要把范大人救出来,你领其他士卒急行军赶上。”
    鄂州,范文虎大营。
    “殿帅,殿帅,你就稍等一下吧,都现在了,急也急不了。”小妾莺莺拉了拉范文虎的衣袖。
    “都怪你们这些娘们,连蛋也不生一个,老子现在不急,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急?”范文虎想起自己唯一的侄儿兼儿子,心中烦躁。
    莺莺可不乐意了:“大人,又不是莺莺不生,其他姐姐妹妹还不是一样。”
    “烦人,真烦人。”范文虎哑口无言:“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没有消息?是成还不是不成,老子都要准备一番。”
    突然,大营外一阵慌乱,范文虎竟然跑了出去,只见迎面走来一名一脸悲伤的探子。
    “难道……”
    范文虎简直不敢想象下去,要不是身边的莺莺扶住,恐怕要摔倒。
    “大人,水师,水师……”
    范文虎突然眼睛发白,手足舞蹈就是说不出话来,莺莺连忙按住范文虎的胸口,又揉了几下,范文虎才醒来,有气无力说道:“小范大人死还是活?”
    “大人,水师已经把鞑子引入张大人埋伏圈,小范大人还活着?”探子差点没被范文虎吓坏,忐忑不安说道。
    “你奶奶的,我大军已经胜利在即,你奶奶的怎么还这么一个表情?”范文虎跳了起来,大脚奋力向探子踹过去。
    探子身手敏捷,但还是要接受老范的愤怒,故作摔倒在地上才爬上来:“殿帅请恕罪小的因为着急赶回大营,累及战马受损,小的心中不安,心中不安……”

第九十二章 大战龙尾洲(18)
    “杀。”张贵大刀挥下,三千义勇如潮水一般涌出,从汉水中狼狈逃脱的蒙古水师残军,迎头杀过去。
    “杀。”张贵大喝一声,仿佛要把这段时间的不安与压力全喊出去,迎面而来的是一名全身湿透的蒙古汉军,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在张贵的大刀之下给汉水增添了不少血红,带走的是惊恐与无奈。
    张贵一招得手,不再留恋,转身向附近寻去,虽然天色虽然已经微亮,但无奈蒙古水师残军已经被冲得七零八落,又有精锐的鞑子不熟悉水性,还没有上岸就已经被鼓足了一个晚上的士卒杀得精光。
    “杀。”刘义虽然紧跟张贵,却没想到身后的士卒一下子把两人冲散,要知道这些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厢军中的精锐,被困在淘滩一整夜,早已耐不住杀意。
    迎面是一个长相凶狠的鞑子,眼看这刘义的大刀横扫过来,身体反应非常迅速,瞬间往后倒去,这就是经验,经验绝对是用生命一次一次换回来。
    刘义这辈子还没有杀过鞑子,哪里肯放弃这个机会,见鞑子虽然逃过了大刀,但身体却没有受力已经掉到水中,手中大刀改横扫为刺,上前两步就要往鞑子刺过去。
    然而,鞑子的经验很足,仰面摔倒之际竟然也不慌,看到刘义杀了过来,双脚竟然向着刘义踢过去,刘义虽然勇猛,但经验毕竟不足,一下子也被踢到。
    但刘义毕竟还是久经训练的将领,带有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