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将 >

第306章

大宋权将-第306章

小说: 大宋权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张贵微笑,他从孙虎臣身上看到了一丝希望。
    孙虎臣一愣,想到刚才把张贵骂了一通,这人却一点也不生气,不由惭愧,但他毕竟是好面子之人,硬憋着不说话。
    张世杰连忙说道:“矮张,计从何来。”
    张贵沉思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道:“张弘范所率领大军虽有十二万之多,但除了五万骑兵外,真正经过整合的门g古汉军只有四万。”
    “为了保证这四万汉军的战斗力,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把这些降兵糅合在一起,只能让他们独立成军,然后派出将领和督军。”
    “所以,这些降兵,张弘范轻易不会把他们派上战场,就算是派上战场也没有用。”
    孙虎臣听得着急,见张贵说到这里又不说话,刚想说话,张世杰已经问道:“矮张,你xiao子不能说一半留一下,迟早会把人憋死。”
    “这法子实在是太冒险不过了。”张贵不忍心说道:“届时张弘范若是狠下心来,恐怕这三万降兵就成了炮灰。”
    孙虎臣忍不住说道:“无论什么法子,张将军你说来听听。”
    张贵暗中笑了笑,好不容易升级为张将军可不容易,点点头,指着地图上,一字一顿说道:“独松关。”
    独松关,临安西北关隘。独松关南与余杭境jiao界,北距城关递铺镇不过是十几里路。独松关又与幽岭关、百丈关合称“独松三关”,是京城临安北侧的主要屏障,只要守住了独松关,也就挡住了张弘范北来的兵患,因此朝廷不可能不重视。
    独松关东西有高山幽涧,南北有狭谷相通,关南十里之外,左为百丈关,右为幽岭关。独松关东南至溪口为溪径谷地,长四十里路,溪口踞通道谷口,谓三关要路。
    

第七十三章 步步紧逼(3)
    第七十三章  步步紧bī(3)
    不到一年的时间,陆家庄成了陆家镇,陆家镇作为官府民意试点的最主要地方,由陆心源亲自主持,而更因为陆家镇是江陵府与隆兴府的jiāo界,所以破天荒的驻守了均州军一支正规旅,统领及部将三百人无一不是均州军的jīng锐。。。 {。。 首发 手。打/吧}(http://。。…手打吧小说)
    陆家镇是一座新兴的xiǎo城,江陵北面有均州、房州可保安然无恙,西面又依靠四川,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可保西面平安,江陵要防的主要是从东面而来的敌军,而陆家镇正好在东面江陵府与隆兴府的jiāo界,自从鞑子南下之后,江陵的三人团就决定就把陆家镇变成了一座坚固的xiǎo城堡。
    如今江陵是人才济济,江陵三人团有了计划,百姓又有余力,郭守敬亲自过来陆家镇考察,设计了陆家镇的轮廓图,对于郭守敬这个曾经主持修建元大都的大才来说,又有书院的年轻学子相助,那是易而反掌之事,郭守敬虽在陆家镇待了半个月,可是只用了不到两天就设计好陆家镇的大概mō样。
    至于城墙上防守武器、垛口nv墙之类的设计,又另外有人接手,至于郭守敬为什么在陆家镇待了这么长时间,知情人透漏,陆心源作为陆家资格最老的老人,对心学的研究也最深,郭守敬一直想不明白的就是陆心源为何一直支持张贵,因为张贵虽没反对心学,但是所提倡之学问,和心学一点也不靠边。
    陆家镇的修建虽然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陆心源相信它比任何一座城池还要坚固,因为陆家镇城墙所用的石料,都是从山上开凿出来的坚硬的石料。火yào的运用,使得开凿石头变得轻而易举,道路的修通,马车的运用,使得石料的运输也变得更加简单,再说开凿石料的地方就靠在陆家镇旁边。
    再加上郭家、袁家两支建筑队都派出了最jīng锐的工匠,又运用了最新的粘合剂,陆心源曾经让黄旗统领亲自检验了一番,巨大的投石机也不能让它松动半分。
    至于城mén,更是在江陵的军工作坊铸造,黑乎乎的铁mén从江陵运过来时,曾经折腾了不少人,原本半天的路,铁mén在路上足足走了半个月。
    黄旗原只是厢军,后来前往峰贴峡寨换防,最后还在军事学院进修了半年,半年前风云变幻,黄旗和军事学院的大部分学子一样提前毕业,黄旗原意是跟从均州军前往长江以北的两淮,然而除了第一期学子之外,其他人都留在了南方。
    这些都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军中的枭楚,就算张贵再大方也不可能把人都送出去,再说均州军jīng锐离开江陵之后,这些经过系统学习的江陵才好更容易带领厢军或乡兵,把他们变成jīng锐。
    黄旗有几分不愿意,不过他从一个xiǎo兵能当上统领,而且是真正的均州军统领,若不是他听话、勇敢和多谋,以均州军人才济济也轮不到他,再说军令如山,黄旗也不好多说话,率领部将前来陆家镇。
    幸好此时陆家镇已修建好城池,而且有应战的准备,让黄旗看到了打仗的机会,再说陆家镇位于江陵府与隆兴府的jiāo界之处,而且正处于前往江陵的必经之路,人来人往非常繁荣,黄旗到了陆家镇,不仅需要训练士兵,更需要协助整理治安,也忙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由于鞑子南下的影响,陆家镇及附近的厢军、乡兵都需要加强训练,黄旗底下三百人算下来远远不够用呢?
    “大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就别担心这么多了。”黄旗低声说道:“不过是三万人而已,咱们陆家镇再不济,也能坚守十天八天。”
    黄旗却没说十天八天之后怎么办,他有自知之明,凭借自己手中的三百人,还有厢军和乡兵,定然是没有办法挡住鞑子的进攻。
    然而均州军将士,从来就没有一个“怕”字,按照张贵的说法,咱们均州军不教这个字,虽要是自己偷偷学会了,就给老子滚出均州军。黄旗也不怕,他有家人,有婆娘,还有老娘和孩子,但是他还是不怕。
    因为他知道他不能害怕,荆湖不止他一个人有家人、有孩子、有婆娘和双老,而他每个月拿着15两银子,就算他死后他的家人一样可以拿到这15两银子,他要对得起这15两银子。{手。打/吧。。首发}
    陆心源摇了摇头,他虽然有些担心,但并不是担心陆家镇守不住,他担心的是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坚壁清野的百姓。
    “附近的百姓,坚壁清野的工作进行得怎样?他们是否都已经安顿好了?”
    黄旗点头,道:“动作很快,厢军和乡兵都在帮忙,估计已完成得差不多了,不过很多百姓都前往江陵,王家车队也加快了速度,只是这样一来又给江陵添麻烦了。”
    “有他们的马车帮忙,敢情要好很多,”陆心源点头说道:“江陵的事轮不到我们担心,而且也只是陆家镇附近的百姓而已,以江陵的本事倒不算麻烦,已经迁入陆家镇的百姓都安排好了吗?”
    “大部分都安排好了,有些来不及安排的暂时住在东面的货仓里,”陆心源虽是陆家镇的里正,但大部分事情都是黄旗负责,毕竟均州军走过三年,很多事情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做法,陆心源虽可以对政策提出意见,但是具体上的决策,还是黄旗做决定。
    “天气已转冷,呆在货仓里也不是办法,”陆心源沉思片刻,道:“把其中老弱病残安排到老夫家里,老夫家里还能腾出不少地方。”
    黄旗连忙说道:“大伙都知道陆老喜欢清静……”
    “不,那是以前。”陆心源打断黄旗的话,道:“老子以前确实喜欢清静,但现在一天不在外走走,就觉得烦闷。”
    黄旗笑了笑,陆心源看着陆家镇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也从原来的被动参与到现在的主动参与,xìng情也好了很多,如今的陆家镇就是陆心源的一个孩子,那个老人看看孩子长大会不高兴呢?
    “走吧,陪老夫到街上走走。”
    陆家镇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张贵张大人亲自任命,吴澄大才子亲自题写,说出来也是一件荣耀之事,众人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都把这份荣耀高高挂在嘴边。
    陆家镇地势非常重要,镶嵌在隆兴府和江陵府之间的道路,陆家镇人口不大,但规模却不xiǎo,陆家镇北面依山而建,只需要修葺东西南三面城墙,倒是减少了不少工程量。
    陆家镇最发达的产业无过于客栈了,过往的客商多半都会在陆家镇休息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再次前往江陵,有些山里头的百姓,从江陵乘坐马车回来,有时候也会在陆家镇住一个晚上。
    此时陆家镇的大xiǎo客栈都几乎注满了人,他们多半都是城外或附近的百姓坚壁清野之后迁入陆家镇,因为官府说过,只要搬进陆家镇,住宿和吃饭都有官府招待。
    也有更多人都去了江陵,毕竟在他们看来,巨大的江陵城才更加安全,当然能够前往江陵的百姓,口袋里都有几分银子,官府虽设立了接待站,但安排起来毕竟不如陆家镇方便。
    其实陆心源倒是希望他们搬到江陵,任凭陆家镇再坚固,但毕竟规模要xiǎo,再有就是士兵少,只要鞑子狠下心攻打陆家镇,自己还是守不住。
    “大人,”黄旗迟疑了片刻,道:“如今陆家镇所有的事基本安排妥当,不如大人去江陵走一趟,也好为陆家镇请来一些援兵。”
    “xiǎo鬼头,”陆心源笑了笑,和黄旗共事半年,他还不知道黄旗心里想什么:“陆家镇是老夫的家,是老夫的根,老夫到了江陵,就是无根的水,流到哪里是哪里了。”
    “对了,如今陆家镇有多少兵力。”
    黄旗挠了挠头,陆心源一把年纪,怎么能够经得起战火的折腾,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陆心源是陆家的老人,陆家在江陵的地位如今虽然有所下降,但别忘了象山大学的山长还是陆家的人,所以他前来陆家镇之前,暂时主持均州军军事的三人团都已再三吩咐,一定要保证陆心源的安全。
    如今陆心源一口拒绝,他有点着急:“杜大人他们、他们一再强调,让陆大人你前往江陵……”
    “好了,好了。”陆心源有点不耐烦,怒气哄哄说道:“都说了陆家镇是老子的根,谁也别想老子离开,你给老夫说说陆家镇如今兵力如何?能固守多长时间?”
    “如今陆家镇内有属下的均州军的jīng兵三百人,这些皆是守城兵,能耐就不说了;还有厢军三百人,又有乡兵五百多人,陆家镇也就是这一年来才有发展,所以厢军和乡兵的人数一直不多。”黄旗仔细说道:“属下已经向江陵请求援兵,但陆老不要寄予太多希望,毕竟江陵比陆家镇更加重要。”
    “探子的消息,言鞑子有三万人,其中有鞑子骑兵五千人,又有汉军两万五千人,最可怕的就是鞑子的骑兵,幸好陆家镇已经完成坚壁清野,这些骑兵想赚便宜也不容易。”
    “按照目前的兵力,如果没有援兵支持,属下只能尽力,半个月左右也有可能,当然如果有援兵,会更好一点,说不定还能给鞑子添不少麻烦。”
    “把老夫陆家庄的庄丁算上,”陆心源一字一顿说道:“他们至少也能帮忙送武器、打下手。”
    “还有城内的壮丁也可以动员,毕竟城破了他们也没有好接待。”
    两人轻松的走在街道上,虽说鞑子将要兵临城下,但是街道上的秩序一点也不luàn,不少人看到陆心源还纷纷行礼。
    “咦,老冯,你怎么还没去江陵?”陆心源看到一个中年人向他问好,原来却是熟悉之人。
    冯固是陆家庄出来的商人,随着陆家镇这一年来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他通过贩卖荆湖外的特产回陆家镇,赚了不少钱。
    “大人,”冯固一直对陆心源怀有感jī之心,若不是陆心源争取,他生意也不会这么好:“在下的家在这里,再说您老不也是还在吗?有您老在,我们还有什么可怕。”
    “再说鞑子虽然凶狠,但咱们的均州军也不是吃素,即使是陆家镇守不住,难道鞑子还能把咱们老百姓都杀了不可?”
    这一年多来,显然均州军已在百姓中留下了好印象。
    陆心源摇头,道:“老夫是职责所在,不怕实话跟你说,陆家镇毕竟兵力不足,能够守住的机会不大。”
    冯固还是摇头,道:“说什么也不能给官府添麻烦,若不是官府照顾,冯某哪里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
    “冯某留在陆家镇看有什么好帮忙,这不商社里的人都聚拢起来,把房子腾出来让一些还没住上房子的百姓住进去。”
    “冬天太冷了,能够帮得了一个就是一个。”
    “老冯……”陆心源鼻子一酸,想起张贵说的那句话:大宋的老百姓是天下最容易满足的人了,只要给他们活下去的理由,他们就会感jī你:“官府会为百姓付这笔钱的。”
    “呵呵,陆大人你也注意身体啊,陆家镇没有了老冯没关系,可不能没有你啊,冯某这只是xiǎo打xiǎo闹,尽自己一份能力而已。”
    “冯某虽是铜臭之人,但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能够为官府做点事,在下觉得很荣幸。”
    ##  ##  ##
    马家寨的马良铁,如今已是郭家建筑队的工匠,他年轻能干,而且好学,一身力气又足,在建筑队里帮忙修好象山大学之后,郭子就让他当上了工匠,每个月拿十两银子,这若是以前,他是不敢想象。
    即使他拿到白huāhuā的一锭银子时,他还怀疑自己在做梦一般,直到半天之后才醒悟过来。
    马家寨吴姓、马姓如今也不打架了,也不争吵了,有些力气还不如到江陵找一份工作,就算是陆家镇,也需要大量的帮工,马良铁找了很多帮手,算是彻底解决了马家寨之事。
    马良铁在陆家镇买了一座xiǎo院,两进房子,一间大厅四间房间,他们两口子一间房子,两个xiǎo孩各一间,只是他们的xiǎo孩现在年纪还xiǎo,跟他们住在一起。
    马氏原本是不愿意离开马家寨,毕竟这里是她从xiǎo生长的地方,只是后来他的xiǎo侄儿到了上书院求学的年龄,马家寨毕竟离书院要远很多,所以才搬过来陆家镇,到了陆家镇她才觉得诸事不顺,菜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