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将 >

第244章

大宋权将-第244章

小说: 大宋权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是接到了伯颜的命令。~”郭平着急说道:“魁字营的兄弟跟踪蒙古骑兵的通信兵,他们到达蓬莱之后,第二天就有更多的水师南下,随后两军汇合后一起便迅速南下。”
    “阿里海牙?”张贵看着郭平:“阿里海牙为水师统领?”
    “应该就是这样。”郭平点头道。
    张贵不由沉思起来,然后很快就被打断了思绪。
    “大人,大人,大人……”一个急促的呼喊声伴随战马,瞬间来到张贵跟前,张贵看了一眼,竟然是留守江陵和均州的王大用。
    王大用“噗通”一声跪下去,还没说话就哭了起来,张贵心中有一种不妙的感觉,吴澄这人是愤青,是爱国主义者,思维也比张贵快几秒,比他更加着急,一把拉住王大用,厉声道:“王将军,镇定,镇定,是不是朝廷出事了。”
    王大用“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完了,完了。”
    “莫非是皇上……”算了一下时间,度宗多活了两年,就算度宗死了,这两年来自己也不是没有准备,王清惠算是自己布在朝廷中的一个棋子,张世杰受他影响也很深,还有其他的准备,张贵自然是希望用不上。
    “大用,给老子站起来,好好说话。”张贵见两件事恰好凑在一起,知道肯定发生了大事,联系到鞑子水师南下之事,此时反而不着急了:“给老子好好说话。”
    王大用这才回过神,哭泣道:“大人,皇上昏迷过去生死未卜,丞相贾似道、丞相贾似道病逝。”
    “啊”的一声,吴澄、郭平和文漳不约而同惊讶的叫了起来,反而张贵努力控制自己,看着王大用示意他说下去。
    “鞑子丞相率领蒙古骑兵突然出现在黄州,蕲州守将管景模降,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派人迎降元军;伯颜率军至江州,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伯颜率军至安庆府,安庆危在旦夕、安庆危在旦夕啊。”
    安庆向来有长江咽喉之称,“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呼吸东西”。向为四塞之国而兼五达之衢,上控洞庭、彭蠡,下扼石城、京口,古称重镇,为抵御健康府军事安全之西方门户。众人都知道安庆位置之重要,吴澄三人已经失神。
    “不仅如此,鞑子数千艘战舰突然包围健康府,范天顺拼死抵抗,如今生死未明,范文虎、范文虎举城而降,水师接应阿术大军南下,已进驻健康府。”
    “健康府已落入鞑子的手中,健康府已落入鞑子的手中。”
    “京城乱成一片、乱成一片,谢太后下旨天下勤王,牛富已率领新组建的均州军五千余人前往临安。”
    “大人,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张贵刚开始时还能冷静下来,但听到最后时,张贵双脚发软,几乎连站也站不稳,他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听到这个消息,他这辈子最想听到的也是这个消息。
    然而,这个消息却来得这么突然。
    伯颜果然不负盛名,暗处行军,先是让自己失去警惕,然后让董家军和鄂州的蒙古汉军全军出动,压制两淮以便于阿术大军行动。
    他早就放弃了鄂州的水师,另在北方修建了大量的战船,组建水军,然后直接南下,从长江口接应大军。
    让张贵想不到的是,范文虎还是如历史中那样投降了,只不过投降是迟了两年,贾似道的死,彻底的打乱了范文虎的心思,失去了靠山的他,自然知道自己的本领,再加上蒙古水师已围困健康府,他这个人是跟蒙古人打过交道的,每一次都输得裤子都没有。
    张贵知道范文虎这个人是彻底怕了鞑子,所以自己才派了范天顺前往健康府,然而却没想到鞑子竟然会这样迅速,四千艘战船,铺天盖地,范天顺也只有跑路的份上了。
    张贵甚至怀疑,伯颜早就派出了细作潜伏在贾似道身边,只等机会到了就动手,如果真是这样,自己要从新考虑伯颜这个人的可怕之处。
    步步为营的计谋,再加上独一无二的运气,度宗昏迷生死未卜,天下大乱,再加上鞑子大军已过江,朝廷现在怕是真乱成一片了。
    贾似道这老头还在的时候,是他率领大宋所有的精锐葬身丁家洲,直接断送了大宋的唯一机会,这老头不在了,是否能够为大宋保存一点力气呢?
    陈宜中是看不上的了,汪立信倒有几分本领,可是权力都在陈宜中、王熵、留梦炎手中,现在张贵的希望就寄托在王清惠身上,幸好之前自己曾经跟她演练过这种情形,希望能够对谢太后有些影响?
    历史上谢道清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皇太后,只是身边当时她身边没有人支持,她说到底也是一个女子之身,关于国家安危的大事,她又怎敢轻易做出决定。
    “大人,我军应当如何?还请大人早点下决定。”王大用心里着急,忍不住问道,他日夜兼程赶到张贵身边,本来已是疲倦之极,然而他却怎么也不肯休息,眼前大宋的命运就寄托在这个人身上,他不得不担心。
    张贵是一个果断的人,也不和众人商议,马上做出了决定:“文漳,你率领旗下大军,每人两骑,亮出大旗继续北伐。”
    “线路按照出征前商议好的走,我授权你可以便宜行事,反正声势越大越好,沿途卢方商队所设立的据点和魁字军的秘密据点,全部归你指挥。”
    “记住,此次北伐以恐吓鞑子为主,一定要保住性命,不能做无谓的牺牲。”
    “如果北伐道路不通,可以前往山东,或自己决定,反正鞑子南下兵力北归之时,就是北伐结束之日。”
    “给老子往死里打,你们打得越凶,南方的鞑子就越乱,但就是不能被鞑子缠住。”
    “那我们呢?”王大用着急问道,就连吴澄也是一脸期盼的看着张贵。
    “攻打鄂州。”张贵斩钉绝铁说道。
    “鄂州?”王大用大急,道:“大人,健康府已落入鞑子手中,安庆也是危在旦夕,若是健康府的鞑子和安庆的伯颜会师,然后大军南下。”
    “临安地势平坦,无坚可守,恐怕、恐怕不堪一击,还请大人以大局为重,勤王京城。”
    “勤王之事,有天下人,我心中自有打算,你不用说了。”张贵摇了摇头,立刻下令回师:“郭平,你不要回山东了。”
    咸淳十一年,大元朝阿里海牙率领水师三十万余人突袭健康府,健康府都统范文虎率领三万守军举城而降,健康水师统领范天顺不知所踪,不明生死。
    大元朝阿术率领骑兵十万人过山东,下扬州,在阿里海牙水师的接应之下,过长江而入健康府,健康府成了鞑子南下桥头堡,京城临安危在旦夕。
    大元朝丞相伯颜,率领蒙古骑兵十万,出黄州,蕲州守将管景模降,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派人迎降元军;伯颜率军至江州,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伯颜率军至安庆府,围困安庆,安庆危在旦夕。
    鄂州蒙古汉军全军出动,吕文焕率领十万大军前往扬州,协助先前已经围攻扬州的董家军,两军会师合计二十五万大军,扬州虽还能坚持,可是压力倍增,再加上朝廷情况不明,李庭芝慌张起来,扬州危在旦夕。
    张弘范率领余下二十万人,先是攻陷黄州,最后围困夏贵大军于庐州之中,庐州危在旦夕。
    此战,大元朝合计动员蒙古骑兵二十万有余,又有蒙古汉军将近八十万人,大宋危在旦夕。
    ######
    “清惠,清惠,你说张大人曾留有锦囊,现在我大宋该何去何从,还请清惠教我?”皇太后谢道清故作镇定,虽然她的儿子赵禥晕迷不行,虽然她已经年过七旬,但她不能不如此,为了大宋三百年国祚,她不得不如此。
    谢道清并不是一个毫无主见之人,她胸怀豁达,顾全大局,早在开庆元年忽必烈首次渡江攻打鄂州,理宗准备迁都南逃,谢道清以“恐动摇民心”劝谏皇上,说服众大臣,并率先尽力俭省,以资军需。
    度宗昏迷后,她在王清惠的劝说下垂帘听政,命令朝堂告示:凡坚守岗位的,尚书省记上一功;叛国逃亡的,由御史查明情况上报,载入史册遗臭万年。
    她下旨全国起兵勤王,亲自给福建的文天祥、江陵的张贵下旨,让他们领军勤王。朝中已有胆小之人挂印而逃,她又于在朝堂上张挂榜文动之以情:“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凡在官守者,尚书省即与转一次;负国逃者,御史觉察以闻。”
    “皇太后,”王清惠其实心中也是慌张,她想不到张贵所说的事竟然真的灵验了,张贵当初说起这事时,王清惠甚至还以大逆不道把他骂了一顿,想起来就有点后悔,当初早应该多听一下:“今日情况太过于复杂,张大人也没有说得如此详细。”
    “伯颜围攻安庆,阿术强占健康,阿里海牙大军沿江而上,奴家认为我军应在丁家洲阻击阿里海牙大军和伯颜大军会师。”
    “汪立信尚书在军中威信很高,应授予督军之职,刘师勇将军长于水上,我军尚有大小战船上万于芜湖,当令刘将军统领水师,出丁家洲。”
    “张世杰长于步骑,当统领京城精锐,机动行事,马都尉杨镇忠心耿耿,可统领临安禁军,镇守临安,即使鞑子骑兵突袭临安也不足惧。”
    “焦山、常州、独松山及溧阳、盐官等为临安的咽喉,张大人留下锦囊,言其中之人可以守,皇太后若相信张大人,则可按照锦囊任命各地将领,以护卫临安。”
    “只需坚守各地,等天下勤王大军至临安,熬到夏季来临之时,鞑子不适酷热,只能退军。”
    听了王清惠的话,谢道清稍稍安心,再加上皇上之时昏迷过去,又不是驾崩,倒也多少有了主心骨。
    “张大人运筹帷幄千里之外,实乃我大宋之幸也。”
    谢道清心里有了安排,于是在王清惠的陪同下前往朝廷,然而此时朝廷之上,相公们已经闹开了锅。
    左丞相王熵与右丞相陈宜中虽都为贾似道所提携,但二者之间积怨颇深。大敌当前,抗元成了南宋的头等大事,陈宜中在这个问题上,认识很模糊,既无抗战的准备,也无议和的迹象。王熵在朝中抱怨自己有职无权,提出辞职。为了缓和两位丞相之间的矛盾,谢太后任命陈宜中为左丞相,留梦炎为右丞相,王熵为平章军国重事。留梦炎既无能又无耻,王、陈之间仍勾心斗角不断。
    “范文虎当诛。”陈宜中意气激扬,恨不得仿佛范文虎就在自己的眼前,指着他鼻子骂道:“朝廷待他不薄,他竟然干出这种无耻之事,范文虎当诛九族。”
    “贾似道误国。”陈宜中虽是贾似道提携,然而此时却翻死人之罪,与和他撇清关系:“若非贾似道任用无能,健康府又岂会落入鞑子之手,国之大罪,当诛,当诛。”
    汪立信实在看不过去,大声道:“丞相大人,如今鞑子虎视眈眈,大宋危在旦夕,你身为大宋丞相,不想怎么驱除鞑子,心中是否还有大宋之安危。”
    “尚书大人,鞑子只不过是出其不意占领了健康而已,你又何必这么紧张。”陈宜中毫不在乎:“如今京城尚有禁军三十万,各地又有厢军数十万,水师上万艘战船,鞑子何足畏惧?”
    “你……”汪立信几乎说不出话来。
    谢道清实在看不过去,只好说道:“诸位爱卿,鞑子南下,朝廷当同心协力,今日还请诸位爱卿定计,救我大宋三百年国祚?”
    “臣等当齐心协力。”大伙应付了一下。。。。
    全文字无错txt手打,【。。】==

第二章危在旦夕(2)
    ( )第二章危在旦夕(2)
    梁雅今天有些不安;她从一个老人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说远在临安的皇上驾崩了;蒙古兵攻入了对岸的健康府;杀了不少人,还说蒙古骑兵攻破了城池都是要杀人,特别是敢抵抗的城池,向来都是要杀精光。
    蒙古骑兵来到扬州,梁雅是知道的,这些天城外的蒙古汉军不要命攻城,据说就是鞑子来了的原因,还有这段时间的伤员特别多,大部分都是中箭受伤,她也听说蒙古骑兵箭术无双百发百中。
    梁雅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好鼓起勇气道:“老人家,你这是听谁说的?”
    “听谁说的?”老人家听力有点背,大声道:“你问老头听谁说的?城内百姓都这样说了,听说还有传单从城外扔进来,城破了是要杀头的,是要杀头的。”
    梁雅皱了皱眉头,她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临安的皇上驾崩不驾崩,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目前对她影响不大,梁雅争辩道:“老人家不用担心,皇上身边有无数能打仗的将军呢?再说这天底下不是还有张大人吗?”
    “张大人可厉害了,鞑子围困襄樊几年,张大人半年就把他们赶走了,还有去年不是打得鞑子灰溜溜的败走了。”
    “听说张大人去年还杀了不少鞑子呢?鞑子的头颅堆成了一座人头塔,听说去看过的人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呢?”
    “嗯,这次可不简单了。”老人有点不正常,大声反抗道:“去年张大人只不过是用了计谋,才伤了大元朝的将军,这次可是大元朝的丞相伯颜率兵南下。”
    “三十万精锐的蒙古骑兵,八十万汉军,朝廷怎能抵挡得住?再加上皇上驾崩,人心不稳,天下百姓不知所措,现在的京城恐怕是乱成一团了。”
    “老人家切莫担忧。”梁雅心中越发起了怀疑,不过还是不漏声色,安慰道:“天下忠义之士不知几何,就算是鞑子过了江又如何?”
    “我大宋千百万子弟,皆以鞑子为仇,就算是鞑子过了江,恐怕也讨不到好处。”
    “大宋三百年国祚,再者朝廷对待百姓向来不错,天下同心,保管鞑子有来无回。”
    “哼,对百姓向来不错,老头可没听错?”老人家有点露出尾巴:“朝廷上有贾似道奸臣当道,中有地方官员强征暴敛,下有小吏吃人不吐骨头,这也叫不错?”
    梁雅连忙说道:“老人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