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将 >

第181章

大宋权将-第181章

小说: 大宋权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有,哪有。”王磊摇头道:“小的原是北方之人,别说念书识字,能够残存性命也算是不错了。”
    “老夫听小哥言谈,不像没有念过书之人?”叶梦鼎好奇追问,他原本就身负密令,一定要把均州的一切弄一个明白。
    王磊不好意思道:“当初,小的南逃,来到均州,后来入了均州军。”
    “均州军所有的士卒都要粗通文字,即使原本斗大的字不识半斗的士卒,均州军也有教官耐心教导,其实不但均州军,在均州只要你愿意,晚上都可以上书院识字。”
    “哦,夜里识字,这个法子倒不错。”叶梦鼎点点头,道:“只是这恐怕也挺费钱的吧?”
    王磊摇了摇头,道:“老爷子有所不知,这都是不用钱的,书院还赠送笔墨纸砚呢?听说学得好的还有奖励,可惜小的后来受了伤,离开了均州军,回到均州后又没有时间,就耽搁了,学得不好,倒是让老爷子见笑了。”
    叶梦鼎沉默不语,叶应及知道自己老爹的想法,老爹年轻时曾在袁州、吉州、隆兴等低任地方官,知道地方要办起这么一件大事,该是多么费钱的一件事,更不用说免费识字,而且识字的对象包括了所有人。
    叶应及笑道:“小哥现在可认识不少字吧?”
    “呵呵,不多,还不到三千字。”王磊谦虚说道:“张大人说要认识三千字才算及格。”
    “什么?”纵使叶梦鼎处事不惊,也被吓了一跳:“三千字,小哥用了几年时间呢?”
    “小的是原本是均州义军,后来受伤,算下来不到一年吧。”王磊有点不好意思,道:“听说均州的小天才葛起耕,不到半年识字三千,乃神童也。”
    这次叶梦鼎算是惊呆了,他天资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南宋绍定五年便入太学,嘉熙元年以大学上舍试入优等,已经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这样对比,竟然连一个车把子也远远比不上了。
    叶应及自然不相信,问道:“小哥说笑了,一年要认识三千字,非天资聪明者不可为,你们张大人恐怕是太难为你们了吧。”
    王磊侧头想了一会,道:“一年识字三千是很难之事吗?军中即使如梁顾等汉子,一年下来也能认识一千多,已是军中最迟钝之人了。”
    “公子若不相信,小的身上倒是带了一本字典,平日无事时学习之用,公子倒可以考一考,小的若说了谎,今日的车费就不收你们的了。”王磊有点赌气,自己在军中学得虽然不好,可是因伤回到均州后,可没少花时间在识字上,平日没事,都不敢偷懒,现在竟然有人不相信自己。
    叶应及好奇的接过一本厚厚的书,只见上面用正楷写着几个大字:识字宝鉴,这明显就是印刷用的字体,没有人提名。不过底下却有几个小字让叶应及大吃一惊:张贵著。
    “父亲大人,你看。”叶应及知道老头子眼睛不好,不但把书放到他跟前,还指着几个小字,轻声道:“是张贵写的。”
    “嗯。”叶梦鼎点了点头:“应及,你看一下怎么回事。”
    叶应及翻开第一页就愣住了,上面有一大堆歪歪曲曲的文字,自己看了半天也看不清楚,只好强忍疑惑,继续往后翻,这倒让他看出了一些端倪,这些文字都是根据读法不一,把读法相同或大概想同你的字凑在一起,只是每一个字旁边除了释义外,让叶应及看不习惯的是这些字上都标注了一些弯曲的文字,自己只好把书再放到老头子面前。
    “莫非这是大食的文字?”老头子博学强记,但也不敢相信:“只是这些大食文字放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呵呵,”王磊耳朵厉害得很呢,哪里听不到两人的话,得意说道:“这是大人为这些字写的注解,只要学会了前面大食文字,根据文字的读音,就可以拼读出来其他汉字的读音。”
    “小的脑筋不灵活,足足花了三个月才学会这些大食文字的读音,伤退后回到家里,闲着无事,又学会了不少文字,这倒没有骗两位的意思。”
    叶梦鼎再也顾不得是在车上,连忙让王磊给他演示了一番,王磊有点不好意思,不过难得为师,也算是让他得意了一把,把车停在一旁,耐心的给他试读了几个字。
    “叶梦鼎。”王磊翻了一会字典,艰难的把三个字的读音读出来:“老爷子,这‘叶’字小的是认识的,但其他两个字只能根据字典读了,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
    王磊又按照刚才的演示,把三个字细细的给叶梦鼎讲解的一番,最后才道:“让老爷子见笑了,平日咱们也不知道对还是不对,只不过书院里的谢枋得山长也说正确,大伙才敢相信竟然有这么容易的办法识字。”
    “是谢枋得谢君直?”叶梦鼎疑惑的看着王磊。
    王磊尴尬的点点头,道:“是,是吧。”
    叶梦鼎强忍好奇和震撼,也不顾叶应及早已愣在一旁,随着“咦”的一声,马车稳稳的停在一个小院子里,屋里快步走出一个梳着高髻的小娘子,愉悦说道:“回来了。”
    “嗯,婆娘,来客人了。”王磊连忙吩咐道:“是京城来的贵客,快把咱家里好吃的东西给做一顿,好好招待一番。”
    “哦。”新婚的小娘子有点不高兴,许是责怪别人过来打扰他们的清净。
    此时,马车上的叶梦鼎也压下心中的震惊,被叶应及扶了下来,拱手道:“老夫乃京城人,不喜城内的喧哗,有扰小娘子清幽,还请勿要见怪。”
    小娘子看到叶梦鼎如神仙一般的人,这才高兴起来,埋汰道:“哥哥,你怎么不早点说,奴家也应该好好准备一番,好让老神仙吃得开心。”
    王磊倒是有点不好意思,看着叶梦鼎不好意思笑了笑,道:“婆娘,刚结婚不久,不懂礼数,还请老爷子不要见笑。”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院子,小院子里有两颗大树,大树下又有一张石桌子,灶膛就在院子的一旁,又有一口小井,虽然炎热的夏天,小院子竟然有几分清幽。
    “这地方倒是不错。”叶梦鼎不由赞叹,想不到在均州城内如此繁华的地方,有这么一个小院子,估计价格不菲。
    王磊难得高兴,点头道:“当初小的在襄樊战役中受了伤,拿了安抚金,张大人劝在下在均州城内买下了这套小院子,现在有钱也买不了。”
    “哦?小哥的脚难道是襄樊战役中受伤?”叶梦鼎有点激动,轻声问道,他虽早已避出朝廷,只是他门上不少,朝廷上的事瞒不过他的耳目。
    王磊有点伤感,点头道:“是啊,那时候小的也难过得不想活了,可是张大人说,当兵有当兵的用处,从商有从商的用处,老农耕地还能种粮食呢?就算是车把子,没有了他们,均州就不会繁华起来。”
    “没想到还真让张大人说对了,老爷子看到均州街道上人可不少吧?可是其中倒有一大部分是外乡人。”
    “均州马车行,奔跑在均州、房州各地,把有了钱的乡下人运送到均州城内,有些乐意到乡下玩乐的人,也通过马车行前往各地。”
    “均州有今日之繁荣,马车行可出了不少力。”王磊笑道:“如今小的越干越有劲。”
    “原来小哥是均州军军士,老夫失敬了。”叶梦鼎拱手道:“小哥乃我大宋之恩人,请受老夫一拜。”
    王磊哪敢,连忙扶住叶梦鼎,大声道:“老爷子,您这不是折小的寿吗?不能啊,不能啊。”
    “什么恩人,小的也不过是混口饭吃而已,当年意气用事。”王磊尴尬的笑道。
    叶梦鼎毕竟年老了,经过一番折腾,气喘吁吁,歇了好一会,才道:“小哥言重了,听说襄樊战役打得很好,不知小哥能否给老头子说一下。”
    王磊神采奕奕的眼神一下子暗了下去,良久才道:“好是打得好,可是鞑子人多啊,兄弟们就算是拼死杀戮,杀得手得软了,可是还是打不过鞑子啊  。”
    “十亭兄弟,倒下了九亭,可是兄弟们不敢退啊,后面就是襄阳,大人说了,襄阳没了,大宋就完了。”
    “大宋没了,这大宋的百姓,不就是又要跟北方的汉人过上一样的生活。每次想到这里,小的就鼓起劲,小的杀了两天两夜,襄樊每一个角落,都被血染红了。”
    “有兄弟们的血,有鞑子的血,可是兄弟们不怕,大伙都知道,大人一定会战胜鞑子,一定会打败鞑子。”
    “到了第二天晚上,大人才下令撤退,兄弟们背着死去的兄弟,扶着受伤的兄弟,跟着大人一起撤出了樊城,大家都不肯走啊。”
    “这是兄弟们用血保护的地方啊。大伙不忍心啊,可是大人强令兄弟们撤退,到了夜里,留在樊城的兄弟们纵火,把樊城烧得透彻,可是,可是留在城内的兄弟们,一个也没有回来。”
    “均州军,三千人,死亡过半啊,大伙都以为均州军完了,张大人为死去的兄弟们守孝七七四十九日,不到两个月,均州军重组,不到一年,均州军袭击了正阳,都是好兄弟啊。只恨王某不能与之同战啊。”
    “好一个意气风发的好儿郎,应儿,给老夫拿笔来。”叶梦鼎须发张扬,大声吆喝,仿佛回到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平冤狱、免和籴,革除弊政予民生息,上诤谏,强授相印,与贾似道分道扬镳。
    “黄堂燕衎盛衣冠,人道魁星照建安。多士权衡推月旦,一番桃李属春官。升歌鸣鹿陪樽俎,好与溟鹏插羽翰。发策致身须正学,功名久远要人看。”
    叶梦鼎即席挥毫,笔锋锋利,最后写下四个大字:王府家宴。
    王磊看着大写,实在是欢喜得很,连声道谢。
    叶梦鼎放下笔,歇了一会,才道:“这是王小哥应得,往日老夫只不过从书信和朝廷中得知襄樊战役之胜,却不知道襄樊战役之苦,小哥之所作所为,实在让老夫敬仰。”
    “老爷子过誉了,”王磊有点伤感,道:“小的虽是受了伤,可总算是保住了一条性命回来,可是死去的弟兄呢?他们有些人甚至连姓名也没有留下来。”
    “他们很多人如王某一样,来自北方,可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北方是否还有家人,还有兄弟姐妹,还有更多的兄弟,受伤后失去了双手,又或许失去了双脚,他们比王某更值得尊重。。”
    “这两年来,大人从来没有停止寻找这些兄弟的后人,可是能找到的却又是少之又少。”
    “这些人,现在生活得怎样?”叶梦鼎转头问道:“应儿,你在朝中有没有听说这些义士,朝廷是怎样处理的?”
    “朝廷还不是给一笔安抚金,也不知道有没有发到他们手上。”叶应及摇头。
    “老爷子担心了,兄弟们过得还可以。”王磊笑了笑,道:“大伙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官府每个月给八两银子,伤势重一些的兄弟,还有更多,足够弟兄们过日子了。”
    “八两银子。”叶梦鼎不敢相信的看着王磊,就算是身体健全的京城士卒,也不一定可以拿到这个饷银:“那王小哥呢?”
    “小的身体还不错。”王磊摇头道:“既然能自己赚钱,就不用官府给了,官府这两年熬得也不容易,当初张大人带头不拿饷银,足足过了半年,听说官府的官员,吃得比兄弟们差得多了。”
    “不过,官府的银子还是照给的。”王磊咧嘴笑了笑,仿佛是为自己能够拿到这些钱而开心:“小的以前也用不完,不是捐给了养济院,就是捐给了书院。”
    “不过,”王磊偷偷的看了看灶膛,低声道:“现在可不行了。”

第十八章京城来客(8)
    第十八章京城来客(8)
    王磊见叶梦鼎送了自己一份大礼,再就是叶梦鼎年纪虽老,但说话间意气激扬,倒是一个老英雄,高声喊来自己的婆娘,大声道:“妹子,快把糖果和果酒都拿出来,在下敬老爷子几杯。”
    小娘子爽快的从灶膛跑到内屋,不一会儿提出了一个大竹篮,这个竹篮跟往常老爷子见到的竹篮又有不一样的地方,竹篮的样子有点奇怪,怎么说呢?跟一艘小船的样子差不多,就算是船头、船帆都栩栩如生。
    叶梦鼎老顽童了,一看到这竹篮子就爱不释手,忽视了竹篮子里面的东西,赞叹道:“这手真巧啊,莫不是王小哥家里的小娘子编出来的?小哥真是好福气。”
    “老神仙,不是奴家编的。”还在一旁的小娘子有点不好意思,连忙澄清。
    “哦?”叶梦鼎越看越是喜欢,忍不住问道:“王小哥,那这竹篮是谁家编出来的呢?老夫倒有心买几个,不知道方便否。”
    “唉,说起这篮子,还真不是小娘子编织。”王磊突然站起来,道:“难得老爷子喜欢,请稍等片刻,在下去把编织这竹篮子的人带过来,也好让他高兴一下。”
    “这样太麻烦了吧?”叶梦鼎有点不好意思,为了自己一人爱好劳师动众,并不是他的意思,他的脾气有点怪,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想办法得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人送到他面前他也不会看一眼。
    王磊摇头,道:“难得老爷子喜欢,对方高兴还来不及呢?到时老爷子再给他替几个字,这就是他莫大的荣幸了。”
    叶应及腿一软,差点没摔倒地上,老爷子年纪大了,都有好几年不肯题字了,怎么现在说得老爷子的字就不值钱了?往日不知道有多少人辛辛苦苦哀求,也得不到老爷子半个字,这王小哥想得倒美,凭几个竹篮子,就想换老爷子的一幅字?
    让叶应及彻底晕倒的是,叶梦鼎爽快的答应了:“小哥放心,老夫的字还算过得去,换一个竹篮子也不算亏了他。  ”
    王磊道了声歉,又跟小娘子说了一下,让她多准备点饭菜,这才拉出马车,叶应及有些好奇,追问道:“小哥,这人家可远?”
    “不远,不远,一会儿功夫,公子稍等片刻。”王磊说完,就驾起马车出去了。
    叶应及也不好追问,只好重新坐下来,这才发现竹篮子里的东西多得很。但王磊不在,他倒不好意思拿出来吃,小娘子又躲在灶房里忙碌。
    叶梦鼎细细看了一会竹篮,突然说道:“应儿,你有没有发现,灶房里不但干净得很,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浓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