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贼 >

第215章

兵贼-第215章

小说: 兵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招刺杀了丘长恭,武安福马不停蹄,所过之处专杀将领,杀得三五个,又碰到了玄甲精骑的另一个统领秦武遁。
    秦武遁是早年就跟随李世民的将领,以战功从小兵升为将军。当年武安福在太原帮助李世民抗击突厥时,他还是个偏将,那时他就知道武安福的厉害,此刻见武安福猛地率领一支精兵如天神般杀到眼前,顿时慌了手脚。他这一忙乱,罗士信铁棍抡起,打飞数十人,开辟出一条通路来,飞奔到他身边,跳将起来,一棍打下。秦武通看他跃起几乎有丈余,凌空打下来,不禁大惊失色,挥刀去挡,哪里敌得过罗士信的大力无穷,被一棍砸飞了刀,正中脑壳,头骨碎裂,一声没吭,死在马上。
    转瞬间就失去两员大将,玄甲精骑的士气大跌,本来唐军就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扭转局面的希望全都寄托在玄甲精骑上。杀死了雄阔海,唐军不但没有取得逆转,反而惹出了武安福的虎卫队这支精兵,使得己方向着无底深渊更近一步,这简直摧垮了唐军的所有勇气。
    尉迟恭冲杀一阵,猛地发现玄甲精骑一部陷入了虎卫队的包围之中,急忙杀奔过去,迎面而来的败兵告诉他武安福亲自出马,斩杀了丘长恭和秦武通。
    尉迟恭听了,眼睛瞪的溜圆:“好个武安福,待我去抓了他。”说罢催马狂奔,不片刻便和虎卫队迎面撞上,当先的数个将领中,当中一个正是武安福。
    “武安福,纳命来啊。”尉迟恭飞马上前,挺枪就刺。身后的玄甲精骑也如潮水一般涌上去,和虎卫队混战在一处。场面一乱,武安福一扯马,躲了开去。
    “休得张狂。”本在武安福身旁护驾的张称金看到尉迟恭来势凶猛,鱼鳞刀刷的削了过去。尉迟恭手中枪一撩,和张称金过了一招。
    张称金一刀未中,回手又是一刀砍来,尉迟恭着急抓拿武安福,力贯枪上,口中叱咤一声,硬磕张称金。
    张称金虽然也是勇将,毕竟和尉迟恭不在一个级数,吃不住他枪上的力道,大刀被荡开
    一边去了。还不待回力,尉迟恭第二枪又刺过来,正从当胸穿过,顿时捅了个透心凉。
    张称金是张紫嫣的亲弟弟,更是一直追随武安福的虎卫队队长,武安福自然爱护有加。方才几招电光火石,武安福就算想救却也来不及,他一看小舅子被杀,勃然大怒,刺翻几个唐兵,杀了过来:“尉迟恭,你还我妻弟命来。”
    “哼,来的好啊。”尉迟恭钢枪一扬,化作一条黑色的毒蛇,向武安福傲然吐信。
    双枪之道和武安福对付李世民的道理是一样的:后发制人。尉迟恭抢先出招正和武安福的意,虽然狂怒,带着失去亲人的仇恨,却依然保持着对敌的冷静,双枪摇摆,两头蛇化作金银两色的光芒,锁向尉迟恭的钢枪。
    尉迟恭的力道十分的强悍,本不是武安福所能够抗衡的,不过枪法一道比的是招式技巧而不是蛮力,武安福上的双枪不但在枪法上克制尉迟恭的招式,白蜡枪杆良好的抗震特性更是抵消掉了尉迟恭唯一的优势。
    若是尉迟恭的钢枪是毒蛇,武安福的双枪就好像正好掐住毒蛇七寸的利器,只一招就遏制住了尉迟恭的攻势,将他的钢枪荡了出去。尉迟恭只觉得遇到一股至柔的力量,枪如同要脱离手掌的控制一般。他心中大骇,正惊恐间,就见眼前寒光点点,武安福的杀招己经来到。一荡开尉迟恭的枪,两支两头蛇就一前一后的刺了过来。
    尉迟恭不愧是身经百战的猛将,在这危机关头一松手,钢枪丢下,迅雷不及掩耳的抽出钢鞭,在两点寒光之间一扫。
    他这紧迫之际的一计反击,竟然巧合一般的接近了破双枪的真髓。钢鞭凌厉的击在两支两头蛇的枪杆上,顿时将两枪荡开。
    武安福一惊,手上力道一收,回枪护在胸前,狠狠瞪了尉迟恭一眼,再次欺身杀了上来
    第333章天有绝人之路
    尉迟恭失去了钢枪,手中只有钢鞭,虽然他的鞭法颇有造诣,不过两军交战,所谓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一寸强,武安福的枪法本来就强悍非常,尉迟恭用钢枪尚且难以招架,换了钢鞭,更是全身都笼罩在武安福的双枪攻击范围之内。
    此刻武安福的两头蛇舞动来开,隐隐己经有了后世的太极之势,双枪画园,阴阳相济,威力怎是尉迟恭短短的钢鞭所能比拟。只见双枪的四个枪头化作四道闪烁的刃芒,往尉迟恭的身上招呼过去。
    “噗”“噗";“噗";尉迟恭的身上顿时添了三道伤口,肩甲被削去,露出一道血痕,肋下和大腿上也各中了一枪,虽然枪尖入肉不深,并不能致命,可是三处伤口都让尉迟恭的行动迟缓下来。
    尉迟恭吃痛,手中钢鞭奋力打出,想要靠着蛮力击败武安福。武安福的两头蛇却真的如同灵动的两条毒蛇,一缠一绕,便闪开了尉迟恭的钢鞭,一扭头,两支枪尖倏忽转了个身,猛地刺进了尉迟恭因为用力过猛而露出来的破绽。
    双枪两头蛇的枪尖刺在尉迟恭的胸膛的小腹的要害处,血猛地涌了出来,染红了尉迟恭的甲胄。他本来高高扬起的钢鞭再也无力砸落,颓然的从手中跌了下来,砰的落在地上。
    武安福并没有因为尉迟恭失去了战斗力而留手,尉迟恭虽然是猛将,却是仇敌,一点点的怜悯都有可能为日后带来无法预测的损害,两头蛇在手中一转,枪尖在尉迟恭的胸前腹中搅动起来,尉迟恭口中闷哼一声,再也支持不住,双眼几乎暴出眼眶,嘴一张,一口血喷出,仰天而倒,坠下马去。
    两头蛇上血花溅落,抹杀了唐最后的挣扎。
    尉迟恭一死,玄甲精骑等于失去了主心骨,翟长孙在混战之中被燕翼的劲弩射死。龙骑兵和虎卫队两面夹击,将玄甲精骑分割开来,一点点的吞噬掉。
    李世民在后面督战,看着战场上唐军处处不敌败退,虽然竭尽全力的调兵遣将,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力上的先天弱势使得在同一战略水平下唐军根本没有了任何逆转的余地。
    本来寄予厚望的玄甲精骑遇到了建立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四员大将相继阵亡的消息让李世民面如死灰,尤其是猛将尉迟恭的战死,让李世民彻底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
    “撤兵。”李世民一脸苦涩的吐出这两个字来,继续作战下去是立刻死亡,撤兵只不过会苟延残喘而已。虽然如此,李世民依然抱着最后一点的希望。
    鸣金,撤兵,唐军本来就被强大的对手压迫的没有喘息的余地,此刻听到救命一般的锣响,立刻潮水般的向着长安城退却而去。
    周军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群情激昂,在唐军身后紧追不舍。这种情况下,唐军已经失去了冷静,更因为主要的将领全数战死的缘故,使得混乱程度更加的严重,疯狂逃跑的大军之中,十中倒有二三被周军追上杀死,又有二三停再也经受不住这种压力,索性丢下武器,跪倒在地,双手抱头,听天由命去了。
    李世民没有理会败兵的心情了,这个时候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唐军完全变成了一堆散沙,若不快跑,落在后面,以现在的军兵士气,只怕没有人会顾及皇帝的性命。
    李世民与柴绍和长孙无忌飞马向着长安退却而去,身边是战场上唯一没有慌乱丧失队形的唐兵,也是他的贴身禁卫军,领军的大将是刘弘基和原来娘子军中李颜樱的心腹部将马三保,此刻的李世民身边,也只剩下这两个人还镇定一些,有条不紊的指挥着部曲一边保护李世民,一边向长安城退去。只要回到长安,凭借坚固高耸的城墙,至少还能支持个把月的时间。这期间,说不定就有什么变化能够挽救唐的命运。
    带着最后一点希望,众人簇拥着李世民飞奔回长安城下,马三保跑在最前面,远远的就
    高声喊道:“打开城门,皇上回来了。”
    马很快,数百步的距离顷刻就到,可是城门却丝毫没有动静,马三保正在纳闷间,城墙之上猛地冒出数十个脑袋来,一捧寒光闪闪的利箭瞄准了他,没等马三保反应过来,利箭呼啸而下,片刻之间,马三保便被射的如同一只刺猬,浑身插满利箭,惨叫落马。
    这一骤变不禁让马三保身后的李世民等人吃了一惊,局势瞬息万变,这一幕摆明是长安城里出了问题。
    “难道常何!”李世民惊怒不己,决战之前,他将镇守长安的任务交给了常何。常何当年是皇城的禁卫军统领,本是李建成的部下,后来宣武门之变他反戈一击,立下了汗马功劳,以此晋身为李世民的亲信将领。如今长安城门紧闭,还将马三保射死,定是常何出了问题。
    李世民话音刚落,又是一捧利箭射了下来,数个距离城墙比较近的士兵中箭倒下,李世民等仓皇退后几步,长孙无忌大声吼道:“常何何在?”
    城墙上现出一个人影来,正是常何,他满脸是笑,冲城下众人道:“我己经献城给大周皇帝了,各位若是识时务,还是下马归降吧,将来不失为万户侯。”
    长孙无忌大怒,破口大骂起来,倒是李世民在这危机关头冷静一些,喝问道:“常何,我待你不薄,你为何叛我?”
    常何嘿嘿一笑:“我本是河北人士,家兄和苏定方乃是挚友,你可知道苏定方刘黑闼单雄信他们几个如何能赶在你攻打洛阳之时前来偷袭吗?”
    他问的得意,虽然没说出答案,其中的含义却不言自明。李世民这才知道自己的身边一直有这样一个奸细,本来不易动怒的心不争气的猛烈跳动起来,此刻只恨不得冲上城去吃常何的肉,喝常何的血。
    可惜的是,局面己经不允许李世民做出更多的选择,退败的唐兵此刻己经来到了城下,城上一阵乱箭射下来,把那些本以为跑得快就安全的唐兵射死数十人。唐兵这才发现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境地。一时间死亡的恐惧涌上心头,数千人一起哭爹喊娘起来,倒也颇为壮观。
    城上尽管放箭下来,城下的唐兵却越来越多,无他,背后是大周的追兵,不知城上发生变故的残兵往前涌,拥挤不堪之下,前面的人只能被挤进弓箭的射程,不少人倒霉的中了箭,直接倒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转眼被踩成了肉泥。
    周军己经赶了上来,在唐军的身后肆意的屠杀着,满地都是唐军的血流,蔓延成河。
    “怎么办?”长孙无忌急道,情势险峻,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掩身护在李世民的身前。
    李世民回首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周字旗号,唐军数万人被困在长安城下的狭小地域之间,完全被周军所围困。前面是高耸的城墙,没有攻城器械,根本无法攀登。身后则是无法战胜的敌人,这个时候任何的兵法都不管用,任何一个名将也改变不了局面了。
    “投降吧。”李世民眼神呆滞的道,他心中清楚,他的天下之路,走到这里,到头了。
    有唐兵挥舞其白旗来,不多一会,唐军的人群中就到处都是白色的小旗。看到这情形,周军也不再屠杀,纷纷停下来,向后稍微退却一点。
    惨败的唐兵队伍中间打开一条通路来,李世民,柴绍,李孝恭,长孙无忌,刘弘基等唐军残存的领袖人物策马缓缓过来,走在最前面的刘弘基手里举着个象征羞辱的白色旗子,一边走一边高喊:“大唐皇帝李世民求见大周皇帝。”
    无论是唐还是周的战士,都沉默起来,这是个决定命运的时刻,一方己经投降,另一方
    的态度将决定战争的走势。是生是死,就在一线之间徘徊。
    大周军队也缓缓的让开一条通路来,一对人马缓缓走来,当先是大将孙成和秦用,其后是王君廓和左天成,他们之后,便是浑身浴血的武安福,他的甲胄未摘,脸带寒意,在薛仁贵和罗士信的护卫下来到了阵前,和李世民遥遥相对。
    李世民一拍马,来到最前方,他的身前数尺就是大周军兵如林的长枪和钢刀,李世民淡淡一笑,似乎在嘲讽着什么,开口道:“老七,多年不见了啊。”
    “是啊,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似乎还是头一次面对面。”武安福也穿过人群,来到前面。罗士信和薛仁贵紧紧跟随,生怕李世民垂死挣扎,再有什么阴谋。
    “你还记得那里吗?”李世民的手指向东边。
    “你是说l临潼吗?”武安福道,“怎么可能忘记。”
    是啊,怎么可能忘记,那个时候,他们都满怀着梦想,那是武安福第一次遇见李世民和柴绍。如今回想起来,当年的故人物是人非,兄弟之间在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若说有什么情意可言,一定是矫情了。不过真的面对面见到,回想其从前的事情,倒也有些酸楚。
    多年以来,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这片土地,这个江山,如画一般的美丽,可是值得牺牲掉那么多去争取吗?
    没有人知道答案,只要是人,都抵挡不了江山的诱惑。
    第334章最后的征途
    “别坚持了,投降了吧。”武安福道,那口气似乎在说起邻家的孩子一般。
    “投降?”李世民笑了,似乎听见最好笑的一个笑话,他举起马鞭指点着道,“他可以投降,他不过是个小兵,到哪里当兵,为谁当兵,都不过是卖命而己。他也可以投降,他是个副将,投降过去,说不定还能升官发财。他们可以投降,我可以吗?既然走了这条路,难道还能回头吗?”
    武安福默然,李世民说的他能理解,若是他在李世民的位置,是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的。
    果然李世民继续道:“便是我放下这面皮投降了,难道你能容我吗?若今日败的是你,我是绝不容你的。”
    武安福心里明白,李世民这是实话。他虽然败了,可无论在智慧还是其他方面,武安福都自愧不如。若不是依靠后世带来的记忆拉拢了无数的能人为自己卖命,鹿死谁手,未为可知。就算江山在手,也是作弊所得,不象李世民,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成就今日的地位。而若不是有自己这个异数,他更加要开创一个千载之下仍让大汉民族骄傲自豪的王朝…唐。
    不过,成者王侯败者寇,无论为他找多少个理由,败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