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兵贼 >

第126章

兵贼-第126章

小说: 兵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麦铁杖等人奋勇争先,和高句丽军拼死搏杀。可是后继的隋兵却遭到了致命的打击,高句丽一边的弓箭手发疯一样的放箭,阻止更多的隋兵从浮桥尽头渡河。而数百高句丽敢死队,也冲进水中,不顾隋兵的攻击,用各种兵器在浮桥上招呼着,意图断绝隋兵增援的后路。
    段文振在岸边心急火燎,可是高句丽箭雨太猛烈,隋兵后继渐渐接应下上。杨广在观战台上也急的跺脚,为麦铁杖等人得到生死担忧。但见人群中麦铁杖带着数百人左突右杀,竟然和钱士雄孟金叉会合在一处,声势大作,不到两千的残兵,一路向着高句丽大军腹地杀去。高句丽大将朴顺平上来阻挡,被孟金叉一叉穿透身体,落马而死,更增添了隋兵的气势,高句丽十万大军,竟然阻止不了这区区两千人,一时狼狈无比。
    就在麦铁杖等人杀的酣畅等待后援的时候,三座浮桥终于撑不住太多的隋兵踩踏和高句丽的疯狂破坏,连续的崩塌了。杨广看着支离破碎的三座浮桥,惊得呆了。无数的隋兵落进水中,被激流冲走,而更为可怕的是,麦铁杖等人成了没有援兵的孤军。看着他们离高句丽军中腹越来越近,杨广眼中泪花涌动:“段文振,给我派兵冲啊。”
    “皇上,浮桥断裂,实在无法冲锋了。”段文振黯然道。所有的文武官员都默默的望着对岸,而这边的百万派下上用场的隋兵,也都知道了结果,一个个黯然神伤。
    切断了隋兵后援的高句丽军终于振作起来,以磅礴的合围之势把麦铁杖等人淹没掉了。
    杨广远远的在观战台上,只见麦铁杖的英伟身姿被高句丽兵给吞没,似乎还能瞧见他脸上豪迈的笑容,能瞧见他的两把大刀,斩杀着一个又一个高句丽士兵。到了此刻,杨广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的落了下来,百万隋兵也一起无声的摘下了头盔。
    征高句丽第一战,隋兵大败。先锋麦铁杖,钱士雄,孟金叉英勇战死。
    第194章全线败退
    失去了勇将麦铁杖等人后,杨广终于意识到了高句丽并不可小视。幸好隋兵上下都憋足了劲要为麦铁杖等人报仇,在第一场战败三日后,大将何稠造桥成功,大军度过辽河,蜂拥而进,在辽河东岸击败了高句丽主力,乘势包围了辽河东岸的重镇辽东城。
    六月二十夜里,何稠集合工匠万人,在辽东城对面一夜之间建造起“周围八里,城高十仞”的六合城,高句丽人见一夜之间平原之上冒出一座大城,惊骇欲绝。尽管如此,高元的弹压之下,高句丽依然万众一心,并无投降之意。
    “高元小儿,竟然还不投降!”因为辽东城大捷,麦铁杖等人的阵亡给杨广带来的震慑已经被冲淡的一无所踪。此刻他认为高句丽已经穷途末路,居然还不归降,因此十分的恼火。
    “皇上,臣请立刻出兵,继续追击,将高句丽全军歼灭。”宋护儿道,阵亡的麦铁杖是他的亲信,他一心想要报仇,因此出来请战。
    “不能妄动,对此等教化不良的国家,还是要以德行来招抚的。”杨广道。
    “皇上,这等化外蛮夷,若是不给他们些教训,只怕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德行。”来护儿道。
    “恩,说的也是。高元实在狂妄无知,既然如此,就水陆并进,把平壤打下来,看高元降还是不降。”杨广道。
    于是隋兵分成水陆两路人马,水路由来护儿,周法尚带领,率领江淮和山东水军。浮海前进。陆路大军也展开攻势,十路一起进兵,向平壤进发。不过杨广下令各军互相监督,若有军事进止,先要奏报。诸将无法,不敢赴机。高句丽军民据城坚守,一连一月过去,直到七月中旬,进展缓慢,就连被围困一个多月的辽东城也没有打下来。
    眼看还有两三个月就要进入冬季,到时高句丽天寒地冻,无法行军作战,杨广这才着急起来,只好下令请杨林和罗艺两位元老带兵攻打辽东城。但又告诫他们,若是高句丽投降,只能抚纳,不得纵兵。杨林和罗艺虽然觉得荒唐,却也只能遵守命令,带领十万大军,日夜不停的开始攻打辽东城。两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哪是高句丽守将能够抵挡的,不到五日,城内人困马乏,抵御不住了。
    杨林和罗艺估计到辽东城的战况,正要下令继续攻打,城里却派人送来了降书。
    “靠山王,你怎么看?”罗艺看完降书,丢在桌上道。
    “缓兵之计啊。”杨林叹口气,“可是皇上有令,既然高句丽庆祥,咱们就不能再打了。”
    “难道靠山王宁愿功亏一篑吗?”罗艺道,“城里已经是强弩之来,只要再攻打一天,一定能够破城。”
    “我那皇帝侄儿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杨林何尝不知道若是放过高句丽这几天,就是养虎为患,可他必须遵守皇命。
    果然不出杨林和罗艺的所料,当杨广喜滋滋的派人来接收辽东城的归降时,迎来的是密如暴雨的箭。经过五六天的休息,城里已经恢复了元气,重新对抗起隋兵来。
    就在辽东城成功欺骗了杨广的同时,未护儿也在乎壤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在平壤以西
    二百六十里处,来护儿遇到了来迎战的高句丽军。来护儿之子来整和大将费青奴率军出战,大破高句丽水军。宋护儿心怀着为麦铁杖报仇之心,不顾杨广的命令,也不听周法尚的劝阻,带领四万铁甲,弃船登陆,乘胜直击平壤。
    “爹爹,高句丽出来迎战了。”刚一赶到平壤城,只听城內一声炮响,数万高句丽人马出城列阵,虎视眈眈。来护儿道:“谁愿替我破敌?”
    大将费青奴纵马而出,请命而出,对面高句丽军中也出来一将,和费青奴战在一处,两人恶斗了十多合,费青奴卖个破绽,引得敌将一枪刺空,兜头一刀,将敌将斩落马下。来护儿在后见了大喜,一挥铁枪道:“第一个杀进平壤,封千户!”
    全军雷动,士气大作,一拥而上,高句丽军似乎忌惮隋军,稍作抵挡,作鸟兽散,逃进城去。隋兵在后掩杀,跟着高句丽败兵一起杀进了平壤城,这高句丽国都,似乎逃脱不了陷落的命运了。
    “哈哈,这平壤号称坚城,也不过如此吗。”费青奴看到平壞城里乱成一团,大半的高句丽兵逃的不知去向,大喜道。
    “莫要大意。”来护儿总觉得这么轻易就夺去了地敌方的首都有些说不过去。正待追击高句丽兵,却见队伍混乱起来,原来隋兵冲进城内,见平壤城十分的富庶,顿时失去了打仗的欲望,开始烧杀抢掠起来,这一乱,无复队伍,来护儿哪里管得了贪婪的部下。正着急间,之听城里喊杀声震天,早埋伏起来的高句丽兵突然杀出,领头的正是高句丽王弟高建武。
    隋兵已五无组织,哪里抵挡得住,四万精兵被风卷残云一样扫荡干净,费青奴战死在乱军之中。来护儿和来整拼死冲杀,带了三千多残兵逃回海边。若不是周法尚出兵搭救,只怕也要丧命在这异国他乡。
    来护儿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没等传到杨广的耳朵里,隋兵又在高句丽的乌骨城遭遇了惨败。宇文成都,于仲文,薛世雄,崔弘昇,魏文昇,辛世雄,李景,王仁恭八路大军三十万人渡过鸭绿江南下,一路高句丽的城池,从陆路向高句丽的腹地挺进。可惜人马众多,后勤补给十分困难,高句丽坚壁清野,大军只得每人发百日粮食,连兵器盔甲帐篷衣物,每兵负重三石之多,长途跋涉,等到达乌骨城附近时,已经是人困马乏,不胜负荷。而高句丽大元帅乙支文德早就以逸待劳,一等隋兵出现,先派轻骑骚扰,引隋兵进入埋伏,用此计连续打败数路隋兵,除了老将于仲文外,其他各路人马都伤亡惨重。而本该从水路赶来接应的来护儿军迟迟也不出现,陆路八军只好后撤。半路高句丽连番袭击,隋兵被高句丽的神出鬼没吓破了胆,萨水河边半渡时,遭遇高句丽的追兵从后袭击,隋军大溃,大将辛世雄战死,四万隋兵全军覆没在高句丽的大山之间,尸骨无存。其他七路人马争相逃命,将令下行,难以禁止。几十万隋兵如同洪流一般一日一夜之间泡了四百五十里,一泻千里,直逃到鸭绿江边才停下脚步。若不是于仲文,王仁恭,李景三人还能组织几万人拼死殿后抵挡,隋兵只怕伤亡更剧。
    可怜三十五万中华好儿男渡过鸭绿江,想要建功立业,名扬天下,等到了鸭绿江畔,只剩下区区两万不到,遗落粮草器械巨万。三军统帅段文振在鸭绿江岸上看到惨败而归的人马,羞恨难平,一口鲜血吐出,当晚不治而亡。
    一场浩荡的讨伐,竟然变成笑话,杨广的恼怒可想而知,他虽然想要继续作战,可此时已是八月,时间已经不够。而号称百万的隋兵经此惨败,真正能作战的后备部队只有杨林和罗艺的二十万大军。其他不是后勤补给部队,就是残兵败将,早没了继续出战的勇气。杨广没有办法,又在鸭绿江边张牙舞爪恐吓了几日,灰溜溜的宣布撤退。百万隋兵如洪水一样汹涌而来,想要吞没高句丽的土地,却退潮的如此迅速。钱粮耗费无数,留下尸骨数十万,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以隋兵完败结束。
    “少帅,北平传来消息了。”这日武安福训练新兵完毕,心情正佳。如今他的新兵部队已经有万人的规模,每日严格训练,进步十分的快。他刚走下校军场,侯君集迎上来道。
    “如何?”自从隋兵从高句丽大败而回,武安福就十分的关注杨广如何善后。
    “宇文化及,于仲文被免官为民,尚书右丞相刘世龙被斩,杨义臣,薛世雄等人被免官
    ,来护儿,来整被囚,似乎要判死刑。“侯君集道,”从军出征的大将只有魏文昇,王仁恭,李景三人因有功受了封赏。“
    武安福听了,心里怆然,不是为了杨广把所有的错都推给臣下,而是因为来护儿的受刑。这位粗豪的老哥哥虽然多有利用自己的时候,却也不失为一个好朋友。若不是他的帮助,只怕自己早被萧禹压制住,永世不得翻身。如今他面临绝境,自己却无力帮助,是在让人唏嘘。
    “少帅担心来将军吗?”李靖一旁见了道。
    武安福点点头。李靖道:“少帅不必担忧。来将军必然无事。”
    “啣”武安福奇道,“为什么这么说?”
    “皇上外紧內松,对待亲信,从来不忍屠戮。这次宇文化及也因罪被贬,他深受重用,迟早会官复原职。来将军毕竟也是皇上龙潜时候的重臣,也一直负责贴身近卫,等皇上的气消了,必定没事。”李靖道。
    武安福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就听李靖又道:“现在少帅该担心的是靠山王的问题。”
    第195章伐瓦岗
    一听到靠山王杨林的名字,武安福也有些担忧,老王要是回到山东,自己新军的事情的确不好解释。四个太保自从高句丽兵败,也不敢在济南府花天酒地了,都跑回军营,每日里装模作样的处理些军务。虽然他们心不在焉,对武安福的新兵也没放在心上,可是杨林不是一般的人物,若是被他起了疑心,只怕下妙。一连数日武安福都在想着借口,张紫嫣自从张称金从小兵升为武安福麾下的校官,继而又成了武安福的贴身卫队长之后,因为弟弟的关系,与武安福也越来越近了。武安福和她越是相熟,越觉得她的见识能力并不弱于男子,一来二去,也喜欢在讨论军政的时候让她一边旁听,过后听听她的意见。这日武安福和李靖孙成等人商量着如何安置新兵的事情,既下想把这些人送离自己身边,又怕杨林回来起疑,颇觉烦闷。散了之后,不自觉的遛达到张紫嫣的帐子外,犹豫一会,还是走了进去。
    张紫嫣正捧着本春秋在看,武安福心想这女子真是有学问,若是叫自己来看,五个字不认识两双。
    “少帅来了。”张紫嫣见武安福进来,忙请他坐下,又去泡茶。自从和武安福一起讨论军务,张紫嫣也改口叫武安福少帅了,听起来比九哥疏远,可是两个当事人却有不一样的感觉。
    武安福喝了两口茶,思前想后,终于还是道:“紫嫣,我有些事情要问问你的主意。”
    “少帅请说。”张紫嫣自从被张称金点通以后,虽然不敢说真和她弟弟一样鉴定的抱着推翻大隋的想法,却也动摇了一直以来的信心。她也不知道是该听弟弟的去帮助武安福乘机报仇,还是揭发武安福报答杨林的收养之恩。这段时间武安福对她十分信任,一般的军务都请她一起讨论,张紫婿有了事情做,才慢慢恢复了早先的心气,重又有了做番不让须眉的丰功伟业的念头。如今听到武安福向她请教,心里的感觉居然十分的舒服。
    武安福半真半假的把自己为“防备盗匪,储备兵源”而招募新兵的事情跟张紫嫣说了,又提到没有得到杨林的授权,如今有些左右为难,舍不得解散,又怕杨林猜疑。说完之后,武安福问道:“不知道紫嫣能不能帮我出个主意呢?”
    张紫嫣一边听,一边更确信了自己的猜想,武安福招募这些新兵就算不是有所图谋,也是扩充自己的势力,若说他没有二心,只怕鬼才相信。也只有那四个不争气的太保才白痴一样的没有察觉。不过有了张称金的那些话,张紫嫣的想法却已经改变了。
    “少帅若是为了这个烦恼,我看并不必要。”张紫嫣道。
    “哦?紫婿你有好办法吗?”武安福喜道。
    “前些日子济南府不是出了响马大闹一场,还杀了知府打人吗。父王虽然身在北平,可是也多有所闻,常有书信来要少帅你们严加训练士兵,准备讨伐瓦岗山的响马。少帅可以从此着手。”张紫嫣道。
    “你是说……”武安福有些明白了。
    “少帅自然也知道父王的脾气,若是父王回来见到新兵,你就说新兵们都是痛恨响马的百姓,为求地方安宁,自发组织,请求你代为训练,到时候好为讨伐响马出一份力。”张紫嫣娓娓道来。
    武安福一听,喜笑颜开道:“紫嫣,你这主意不错。父王若是听我这么说,不但不会生气,反而都有奖赏。”
    张紫嫣尴尬的道:“帮着少帅欺骗父王,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