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4章

跃马西凉-第4章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没了可以再去招募,但忠心又有能力的大将,可不是随便能得到的。

不过孙坚毕竟是一代人杰,很快就振作起来,收拢逃散回来的败兵,约五日,聚起了近千残兵,和程普带着千余残兵败卒直奔酸枣,准备到了联军大营再作打算。

三日后,到了联军大营。

孙坚直奔中军,到了联军盟主袁绍大帐,各路诸侯俱在。

“明公为何不发粮草,致坚兵败,折了联军锐气?”

孙坚怒目圆瞪,直奔到袁术近前,厉声质问。

这次兵败固然是因被西凉军偷袭下措手不及,但主要原因,还是袁术听信馋言,不予孙坚先锋大军粮草,以致军心不稳,才被西凉军有机可趁。

否则孙坚征战多年,又敢会轻易被人偷袭。

袁术自知理亏,顾左右而言他,尴尬道:“吾也是信了小人谗言,文台勿怪。”

孙坚拔剑在手,厉声道:“气煞某也,如此小人,留之何益。究竟是何人搬弄是非,明公请交出来,某一剑杀之,以慰麾下将士在天之灵。”

袁术抹不开面子,不由冷哼一声。

各路诸侯也纷纷上前安慰,将孙坚拉到一旁坐下。

众人商议了一阵,此时粮草已经齐备,当即决定挥军西进,直取汜水关。

五日后,各路诸侯尽起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汜水关而来。

孙坚只剩下近千残兵败卒,无奈下跟袁术借了三千兵马,才算不那么尴尬。

袁术理亏在先,先前又因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助其夺了南阳,本就交好,此刻孙坚落魄,到是爽快地答应了孙坚借兵地请求,与其三千兵卒。

又五日后,三十万关东联军杀到汜水关以西二十里处,扎下营寨。一眼望去,汜水关以东尽是密密麻麻的军营,连绵数十里,蔚为壮观。

早有探子将关东联军动静报到关上,胡轸闻言大惊失色,关东联军虽声势浩大,但不想兵力竟有三十万众,忙一边以八百里加急飞报洛阳,一边急召诸将商议对策。

中军大帐。

胡轸高踞案首,军司马以上的将校分列两旁。

罗征第一次参加这种高级别的军议,坐在左侧第六位,位置尚算靠前。

胡轸扫视帐下诸将,凝声道:“今关东叛军举兵三十万众来犯,兵力十倍于我军,声势浩大,我军该如何应敌,诸位可有良策退敌?”

有部将道:“关东军兵力十倍于我军,只可智取,不宜硬拼。”

胡轸问道:“如何智取?”

那部将张了张嘴巴,尴尬地道:“末将暂时也未想到好办法。”

位列诸将之首的华雄大声道:“我西凉铁骑威震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东叛军虽众,不过土鸡瓦狗尔,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有何惧之。”

众将听的皆精神一振。

是啊,西凉铁骑威震天下,又岂会怕了关东叛军那群乌合之众。

只是刚刚听到三十万大军,被震了一下而已。

这时回过神来,就立刻精神振奋,纷纷摩拳擦掌起来。

胡轸被这股气氛感染,也是精神大振,立时雄心万丈。

这个时候的西凉军自追随董卓入主洛阳以来,还未偿一败,也就难怪这些统兵将领会心气十足。在没有被迎头痛击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把关东军放在眼里。

罗征则直翻白眼,实在有些无语。

关东联军虽然肯定良莠不齐,但也绝对不是什么乌合之众。况且就算真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但三十万的数字也绝对不可轻忽。

这些西凉将校都以为西凉铁骑威震天下,就敢小视天下英雄。

罗征暗暗摇头,董卓手下虽然确有几个真知卓见之士,但却绝不包括在座地诸位。

张辽、徐晃等几个真正的大将之才,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混呢,根本就没崭露头角。

胡轸虽也有几分本事,但在统兵征战方面,却委实非其所长。

罗征没有开声,暗暗观察在座地数十员将校,就发现虽然绝大部分将校都不把关东军放在眼里,但也有个别几员将校目露忧色,显然并不乐观。

奇怪的是,却没有人出人提醒。

罗征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

现在的胡轸和手下诸将个个都心气高涨,这个时候开声泼冷水,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引起胡轸和绝大部会将校的不悦,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自然没人愿意做。

“将帅不齐心,如何能不败!”

罗征摇摇头,更加坚定了心里的想法。

胡轸布置了城防的细节,就结束了这次并不长的军议。

罗征没有再去府宅,而是直接去了军营,召集手下的两千骑兵抓紧时间操练,把马刀磨亮了,战马喂饱了,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

冷冰器年代的战争由来已久,战略战术的演变,几乎就是人类进步的智慧结晶。

从最早的摆明车马厮杀,到春秋战国时期兵圣孙武改变战争模式,军事战争的目的更加清晰明确,为了胜利,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于是乎,许多兵法大家应势而起。

吴起、孙膑、赵武灵王等一位位中国历史上的兵法大家,无不对战争的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战争变的更加注重细节,兵种和战术的配合也更加讲究策略。

各种各样的战术谋略更是层出不群,到前汉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

特别是前赵的赵武灵王,这位赵国君主的‘胡服骑射’直接推动和改变了战争模式由车战向大规模骑兵作战的转变,将盛行数百年的战车淘汰。

其后的李枚、王剪等绝代名将,更是对骑兵的运用加以完善,到了前汉武帝时,前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更是将骑兵推上了巅峰。

时至今日,古人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完善的战争体系。

罗征在练兵的同时,也在学习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尽快充实自己。

战争不是儿戏,正如孙武所说,兵者诡道也,战场上千变万化,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有利的可以引诱它,混乱的可以夺取它,坚实的可以戒备它,强盛可以避开它,气势很盛可以骚扰它,轻视的可以骄纵它,隐逸的可以劳累它,亲近的可以离间它。

攻它无防备处,出击在它不留意时。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

而战术的运用,则取决于统兵将领对一切有利条件的利用。优秀的将领,能够利用好一切有利的条件,其中包括无所不用其极的阴谋和人心较量,故尔能胜;反之则败。

罗征可不敢因为自己是穿越者,就小瞧古人的智商。

战争并不只是对战略战术的运用,还有对人性的把握和洞察。

揣摩敌方统兵大将的心思、性格、行事风格,以及获得麾下将领士兵的拥戴等等,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战争的胜负,不可不察。

这些东西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因此,每一个时代,真正的名将也就只有那么几个。

如果看几本兵书,就认为战争不过如此,那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赵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长平惨败给后人留下了最生动的反面教材。

————————————

新书冲榜,求推荐票、收藏。。。

第六章阵前斩将

二月末。

关东联军进至汜水关三里处扎下营寨,商议进兵之策。

次日,袁绍与各路诸侯率领两万大军,进至汜水关下,试探虚实。

大军摆开阵势,袁绍喟左右道:“何人可前往搦战,以振我联军士气?”

旁边有济北相鲍信怕被人夺了头功,忙给其弟鲍忠打眼色。

鲍忠当即出列道:“末将愿往。”

袁绍欣然道:“有鲍忠将军出马,必可振我军声威,可速去。”

鲍忠应命,当即策马奔出本阵,通了名姓,厉声大喝,“胡轸匹夫,速来受死。”

汜水关上,胡轸及一众将校早就到了,正站在城头观察关东联军阵势,闻言顿时气的脸色铁青,喝问左右,“谁与某斩此匹夫,以泄本将军心头之恨。”

罗征心念急转,暗忖这鲍忠从没听过,想来是个无名之辈,估计连祖茂都不如,应该不难对付,当下赶在华雄之先抢上前,大声道:“末将愿往。”

胡轸脸色这才好看了些,道:“速去!”

“末将领命。”

罗征领了将令,连忙奔下城头,点兵去了。

不多时,吊桥降下,城门洞开。

罗征引着五百骑冲出城门,在城下一字排开,舞刀策马冲上前迎战鲍忠。

鲍忠大喝道:“某刀下不斩无名之鬼,来将通名。”

罗征暗骂了声蠢货,也大喝道:“某,罗征是也,鲍忠匹夫,速来领死。”

“匹夫找死!”

鲍忠勃然大怒,立刻催马杀了过来。

罗征同样催马迎上,身子刹时挺的笔直,略微前倾。

惊天战鼓声中,两马迅速接近。

五十步。

三十步。

十五步。

罗征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鲍忠脸上的汗毛,眼神刹时变的肃杀起来。

两马交错而过的瞬间,鲍忠大喝一声:“死来!”举刀欲劈。

就在这时,罗征亦同声大喝,“看暗器!”空着的左手作势欲扬。

嗯?

鲍忠一惊,下意识地连忙俯身欲躲。

“哈哈,蠢货,你上挡了。”

罗征大笑一声,早就蓄势待发地斩马刀瞬间挥刀,疾斩而去。

鲍忠只觉眼前一抹流光疾射而来,刚刚意识到上了恶当时,却已经来不及了,被锋利的斩马刀掠过胫项,好大一颗冲头颅向后飞出,喷出满腔热血。

直到战马冲出三十余步,鲍忠的无头尸体才从马背栽落。

汜水关上,喝彩声如雷般响起,西凉军士气大振。

华雄舔了舔嘴唇,目光灼灼道:“竟然被罗征这小子抢了头功,嘿!”

胡轸也是心情大好,哈哈笑道:“干的好,此番挫了叛军锐气,罗征先记一功。”

关东联军阵前。

袁绍颇有些面目无光,济北相鲍信则是脸色铁青。

第一阵就折了一将,这可真是出师不利。

有诸侯皱眉道:“以卑鄙手段取胜,这可真是胜之不武。”

曹操呵呵笑道:“明公此言差矣,兵者诡道也,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无所不用其极。战争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要能取胜,就算用再卑鄙的手段也是对的。故尔操以为,吾等要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否则迟早会吃大亏。”

袁绍欣然道:“孟德所言极是。”

就在这时,一把大喝在前方响起。

“袁绍小人,速来领死。”

原来是罗征斩了鲍忠,耀武扬威地在阵前叫阵。

袁绍勃然大怒,气的脸色铁青,他乃极好面子之人,又身份显赫,竟被骂作小人,焉能不怒,当时就怒喝道:“何人为本盟主取来此僚首级?”

“小将愿望。”

话音方落,就见袁术身后转出骁将俞涉请命。

“速去。”

袁绍狠狠把手一挥,脸色极为难看。

俞涉领命而去,纵马舞枪,来战罗征。

罗征故技重施,准备再斩了俞涉。

不料有了鲍忠地教训,俞涉早有准备,并不上当。

罗征只好打起精神,斩马刀舞的团团转,奋力和俞涉厮杀。

心里同时在转着念头,阴谋诡计被人看到就不灵了,看来有机会的话,到是要弄点厉害的暗器防身,虚虚实实的更教人难防,也符合兵法之要。

战鼓惊天,喝声如雷。

罗征和俞涉刀来枪往,杀的难解难分。

联军阵前,袁绍、曹操等人越看眉头皱的越紧。

再听听身后有气无力地喝彩声,更是面目无光。

连西凉军中的一个无名之辈都战不下来,还如何提振军心士气。

曹操向身边地族弟曹洪吩咐道:“子廉,你去伺机以暗箭射杀此贼。”

曹洪铿然领命,当即奔下高台,隐于辕门之后,张弓搭箭。

关前的空地上,罗征和俞涉还在刀来枪往的杀成一团。

“区区一个俞涉,我都战不下来!”

罗征的脸色不是太好看,这俞涉不过是个小卒子而已。

别说跟吕布、赵云那些史书上有名的超级猛将比了,就连二流武将都不如。

连这样一个小角色都搞不定,看来自己的武力有多差劲了。

不过随即又想到,自己刚来的时候,力气还不如这个年代的普通妇女。现在却能跟俞涉这样的武将战成平手,进步也算不小,立刻又找回了信心。

很快三十合过去,两人依旧不分胜负。

胡轸在关上看的不耐,也吩咐华雄趁机射杀俞涉。

又一次两马交错时,就听‘嗡’的两声,弓弦声几乎同时响起。

“不好。”

罗征和俞涉几乎同时大惊,哪里还顾得上厮杀,连忙侧身躲避。

闷声和惨叫声几乎同时响起,不过惨叫刚起便嘎然而止。

俞涉低头欲躲时,被华雄一箭射中额头,坠马身死。

罗征侧身躲避时,却被曹洪一射箭穿了肩胛,力气如退潮般被抽走,心惊之下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勉强提起一口气,二话不说催马就往回逃。

联军阵前,袁绍脸色铁青,把手一挥,下令大军攻城。

惊天战鼓声中,关东军立刻压了上来,迅速冲向城门,准备抢关夺城。

罗征死死抱住马脖子,引着五百骑兵迅速冲进城门。

刺耳地机括声中,上百名步卒奋力将城门关上,插好铁铸的门拴,又顶上了十几根大腿粗的椽木,随即千斤闸落下,吊桥升起,城头上箭如雨下,将关东军射的人仰马翻。

罗征受伤不轻,被亲兵直接抬回了军营养伤。

战鼓惊天,杀声盈野。

八千关军步卒扛着云梯,顶着盾牌,冒着城头上倾泻而下的箭雨冲向关墙。

胡轸在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亲自在墙头指挥城防,滚石、擂木、烧滚了的火油等不要本钱地倾泻下去,冲到城下的关东联军步卒成片成片地倒在了惨嚎声中。

战争的惨烈在此时此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人命在这里卑微的还不如蝼蚁。

军营里。

一名随军郎中为罗征起出拇指粗地狼牙羽箭,包扎伤口,敷上草药。

等做完这一切,罗征已经疼的浑身虚脱,大汗淋漓。

那狼牙箭可不是普通的箭失,而是用实心硬木浸泡制成,不但够粗够重,而且还装上了带有倒钩的铁制箭头,一般只有军中大将才会使用。

特别是箭头上的倒钩,从肉里起出来时,所受的疼痛非笔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