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238章

跃马西凉-第238章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鱿职哺з鹪ザ菔孔澹厝荒苁帐掳牍Ρ吨В鞴】煞判奈灾厝巍!

罗征考虑了下。断然道:“善,就依文和之见!”

就在这时,成英疾步走了进来,拱手道:“主公。徐晃将军急报!”

“徐晃?”

罗征摸着胡茬,道:“讲!”

成英道:“军报是从长安送过来的,半月前关羽领军一万出夷陵。徐晃将军连战连败诱敌深入,于白帝城大破关羽。关羽的一万大军已经全军覆没。”

“哦,公明果真不负本将军所望!”

罗征面露欣然。心里还念叨了两声关羽。

一晃十年过去了,还是初平元年,诸侯讨董时,在虎牢关上见过关羽一面。

历史的车轮已经走偏,就不知关羽还真再活几年。

成英又道:“关羽率数百残兵逃至秭归,徐晃将军率军追上,攻破秭归,关羽出逃不成已被徐晃将军生擒,现已用囚车押到长安,等候主公发落!”

“喔!”

罗征略一思忖,便道:“可就地斩首,将人头送给刘备!”

成英拱手道:“遵命!”

这一年是动荡之年,袁绍举三十万河北之众南下,拉开了自诸侯联军二次讨董以来规模最为浩大的诸侯争霸战,一直在等待时机的天下各路诸侯都积极出兵参战。

大战过后,世道萧条。

几家欢喜,几家忧愁。

袁绍输掉了官渡之战,退回河北休整去了,三两年之内再无法举兵南下。

曹操虽然打赢了官渡之战,但老巢却被人给抄了,十余万大军死伤惨重,只剩下了曹洪从淮南带回的两万兵马,只能退到徐州苟延残喘,徐图再起。

趁火打劫的孙策和刘备也吃了大亏,孙策虽然攻下了淮南和庐江二郡,但麾下的三万大军却伤亡惨重,因为安风津失守,分散开来逃命的两万余大军最终逃到淮南的,还连五千人都不到,剩下的不是被西凉军击破俘虏,就是逃到山林里落草为寇去了。

更命要的是,孙策刚刚回到寿春不久,军师戏平就病死了。

对于江东军事集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刘备便宜没占上,非但没能抢回南阳,二弟关羽也战死了,还折了一万大军。

急急忙忙的率军南下夷陵报仇,结果徐晃见势不妙,立刻退守鱼腹,刘备率军追到白帝后却过不得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巫峡,反到折了不少兵马。

张飞不信邪,亲自带兵攀上山崖想要翻山,却差点被埋伏的川军活捉。

刘备虽然悲恸的不行,但最终却不得不接受了徐庶的提议,撤军回了襄阳。

诸侯们都在忙着争夺地盘,而百姓则不堪战争之苦。

主战场曹操治下的中原地区几乎被打废,特别是兖豫二州,因为罗征名声不好,许多郡守县令在西凉军杀到之前,就纷纷弃官举家而逃。

当官的都跑了,各路毛贼纷纷跳了出来趁机作乱,遭灾的还是普通百姓。

战争一起,无论罗征再怎么下令军队不得扰民,但战争还是给百姓带来了创伤。

中原地区本来去年就大旱,许多百姓无粮可食,等到兵灾一起,更是没了活路。

等到罗征击退孙策、刘备两路兵马,豫州二州稍定时,中原地区已经遍地枯骨,道旁随处可见腐烂的尸体和盘旋在空中的苍鹰,聚集在城镇的难民更是多不胜数。

趁势而起的盗匪多如牛毛,一个县就有不下二十股匪贼,全都是乘机劫掠作乱。

十余万西凉大军分驻豫州二州各地,抓紧时间剿匪缉盗,安定地方。

十月中,天气转凉。

罗征以陈宫为豫州刺史,领兖、豫二州,全权治理地方。

又命赵云、高顺分别在南阳、豫州建屯田大营,收容流民兴修水利,恢复农耕,镇守中原各地,大将张辽领军两万镇守安风津,以阻江东孙策南下。

从九月起,关中前往中原的官道车马队不绝,来自关中、凉州、河套地区的大量粮食被运到洛阳和豫州二州,中原地区的上百万饥民才没活活饿死。

罗征在关中埋头发展数年,玉米连年大获丰收,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上百万饥民不是个小数目,除了罗征天下再无诸侯能救这么多饥民。

十月末,第一次大雪来临之前。

罗征率三万西凉骑兵反回长安,本来打算待中原局势稍定,就将大军撤回关中,岂料中原局势不定,只得将十余万大军依旧留在中原。

眼下关中和凉州地区除了各郡的留守兵马,就只剩下了三万骑兵。

好在关中和凉州无战事,三万骑兵足以镇压一切宵小。

大军方到长安,第一场冬雪就沸沸扬扬而至。

大雪一直下到年关,天气地渐渐转晴。

中原的百姓最怕冬天到来,就算有了粮食,不至于饥死,但四处漏风的房屋却挡不住严寒的侵袭,在第一场大雪到来之后,就被冻死了不少人。

高顺、陈宫等人组织民夫为百姓修缮房屋,一个冬天都忙的脚不沾地。

和中原百姓比起来,关中和凉州地区的百姓日子就好过多了。

有粮可食,有柴可烧,冬天不用忙活,可以好好放松。

对于罗征治下百姓来说,冬天的雪下的越大越好,因为冬雪意味着来年的收成。

201年,天下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各路诸侯都在默默的发展实力。

曹操在安抚徐州士族,巩固实力,暂时无力出兵夺回豫州二州。

孙策在江东积极招兵买马,刘备则在忙着分化拉拢荆州的士族,稳固权位。

袁绍在邺城舔伤口,罗征也在抓紧时间消化抢来的洛阳及兖豫二州,准备彻底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后,就尽快出兵灭掉曹操,然后进兵河北。

十万川军全部转成了职业军人,军队的整编也在抓紧时间进行。(未完待续。。)

第394章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月,田野荫绿,麦苗已经长的老高。

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看到庄稼长的不错,老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看这样子,秋上又是个好收成,听说去年打完仗有上百万难民安置,官府征集了大量粮食,百姓们的粮仓空了一截,心里都有危机感,盼望今年能再有个好的收成,多存些粮。

这年头老是有打不完的仗,粮仓里没有粮食,心里就很不踏实。

好在关中已经好久没有打过仗了,日子过的算安稳,老百姓都比较满足。

平狄将军府,内院。

罗征身着便服,看了一阵竹卷,就放在桌案上,抬头看了看站在堂下长子罗琤。

罗肂已经十一岁了,如果按照虚岁来算,就是十二岁。这个年龄,正是大户人家教育子女的关键阶段,而罗琤作为罗征的长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在荀彧、贾诩等人看来,教导罗征这个主公的长子和一统天下同样重要。

不过这小子此刻明显有些走神,站的松松垮垮的,眼珠子也不停的乱转。

直到老子眼神望过来,才连忙立正挺直,目不斜视,一副聆听教诲的样子。

罗征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心下实在不喜,问道:“这些年你都跟几位老师学了些什么?”

罗琤道:“孩儿觉得几位先生教的东西没用!”

“放屁!”

罗征火了,纵然以他今时今日的城储和涵养,此刻也被气的拍了桌子。怒道:“几位先生皆为当世之才俊,不但胸怀韬略。而且有丰富的处理军务和政务的经验,他们教你的东西怎么会没用。连治国和治军方略都不学。你想学什么?”

罗琤脑袋一扬,道:“孩儿只要学会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就行了,学那些东西干什么!”

“嗯?”

罗征脸色一变,差点没惊的弹身而起。

这小子说什么,他想做皇帝?

罗征是真的被惊到了,这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玛的,连毛都没长全呢,就想着做皇帝了!

罗肂得意地继续道:“皇帝要是大事小事都自己做了,还要臣子干什么!所以。孩儿觉得皇帝只要把人管好就行了,治理国家和天下是臣子们干的事情,以后孩了当了皇帝,只要把臣子们管好,不让被臣子们糊弄就行了,没必要学那些治国的东西!”

“屁话!”

罗征脸色再变,怒斥道:“谁给你说的这些混帐话?”

罗琤撇了撇嘴,道:“这还用人说吗,当然是孩儿自己想到的。!”

罗征沉声道:“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些大逆不道的念头?”

罗琤瞪大了眼睛,道:“孩儿哪里大逆不道了,现在朝廷都没了,天下无主。父亲和一帮诸侯们打来打去的,不就是为了当皇帝,这难道不是大逆不道?”

罗征脸色有些阴晴不定。死死地盯着这个儿子,想要看出点什么来。

这么小的年龄就已经想着要当皇帝了。不是天生的野心家就是妖孽。

罗征沉声道:“谁告诉你为父要当皇帝了?”

罗琤撇嘴道:“傻子都能看出来,这还用问啊!”

“混帐东西!”

罗征勃然大怒。再次被气的拍了桌子。

特么的,这也太没大没小了,什么时候这小子胆子变的这么大胆。

胆敢顶嘴也就罢了,连老子都敢骂了,这还了得。

罗琤知道说错话了,加忙恭恭敬敬的站好,眼观鼻、鼻观心,目不斜视。

罗征怒道:“去,到书房抄十遍尚书,抄不完不准出书房半步!”

“啊?”

罗琤脸色立刻变了,苦着脸道:“父亲大人开恩呐,孩儿下次不敢了!”

“开恩,开你妈蛋恩!”

罗征把手一挥,怒道:“滚到书房抄书去!”

罗琤小心的瞅了瞅老爹脸色,发现老爹是真上火了,脸色就更苦了。

知道老爹要真怒了,说再多也没用,反而错的越多,不敢再给老爹火上浇油,连忙退了出去,脑袋里飞快地转了起来,该怎么偷懒,躲过这次惩罚。

思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先苦着脸,去了书房继续想办法。

父命难违,找母娘和几位姨娘是没用的,只能先磨叽着再说。

罗征坐了一阵,忽然喝道:“来人!”

有亲兵尖声而入,立于堂下道:“主公有何吩咐?”

罗征道:“去请荀彧、贾诩、法正前来!”

“遵命!”

亲兵答应一声,立刻退了出去。

等了大约小半个时辰,荀彧、贾诩、法正三人先后到来。

“来来来,都过来坐!”

罗征也不起身,指了指两边,叫三人坐下。

因为是非正式场合,三人也不拘礼,分别在两旁入座。

荀彧拱手道:“不知主公叫我等前来,可有要事吩咐?”

罗征摆了摆手,道:“没什么要事,就是想问问琤儿学业如何了?”

贾诩和荀彧听到这个问题,脸色立刻都变的有些古怪起来,谁也没有急着说话。

罗征问道:“怎么了,文和、文若可是有什么难之隐?”

荀彧拱手道:“主公明鉴,公子似乎对治国理政之道不甚感兴趣!”

罗征就看向贾诩,“文和,你那里呢?”

贾诩想了想,斟酌着言辞道:“公子聪敏过人,到也不是无心学业,只是对治国理政之道都是学个大概,广而不精,唯对《韩非子》的兴趣比较大。”

“哦……”

罗征摸着胡子,拉长声调‘哦’了一声。

《韩非子》是权术方面的经典,主要讲的是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核心却是君主如何凭借权力和天子之威以及驾驭臣子的权术,使政令得到贯彻执行。

作为君主,《韩非子》自然是首要通熟研究的经典。

罗琤那小兔崽子,对《韩非子》感兴趣,难道真是野心天生不成?

荀彧和贾诩不动声色地交换着眼神,两人在教导罗琤时都碰到了头疼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却不好当着主公的面说出来,只能隐晦的表达。

罗征沉吟了一阵,又问起了别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395章名号

商议了一些事情,贾诩三人正准备散去,就在这时,成英匆匆奔了进来。

“主公!”

成英向罗征一拱手,又向荀彧、贾诩及法正三人打了声招呼。

罗征道:“公英行色匆匆,难成不又有什么大事?”

成英答道:“袁绍称王了!”

“嗯?”

罗征眼神一凝,“袁绍称王了?”

成英答道:“正是!”

罗征不解道:“输掉了官渡之战,没能入主中原,袁绍怎么会急着称王?”

忽然想到了什么,顿时就脸色一变。

贾诩、法正、荀彧三人可都是人精,也都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法正道:“袁绍命不久矣!”

成英刚开始没往深里想,给法正这一说,也猛的回过神来,击节道:“原来如此!”

荀彧抚须道:“袁绍坐拥河北,也算一方雄主。之前没有称王,去三岁十万大军在官渡被曹操击败,本不是称王的最佳时机,却还要匆匆称王,说明袁绍自已已知大限将至,才在弥留之前开府称王。只是不知袁绍还有多少时日。”

罗征问道:“袁绍以何为王?”

成英答道:“称魏王!”

贾诩抚须道:“邺城乃魏地,袁绍称魏王,乃是正途!”

罗征拧着眉头踱了一阵,才道:“袁绍活不长久,对本将军来说到是个好消息。公英可曾打听清楚,袁绍身后之事如何安排?”

成英答道:“听说袁绍素喜三子袁尚,有意立三子袁尚为储!”

法正当时就击节喜道:“主公。这可真是个好消息,袁绍自以为聪明。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三子袁尚坐领邺城,实则埋下了大祸。废长而立幼,本来就是大忌,袁绍还这么安排,简直就是给其子遗祸!”

荀彧也悠然道:“不错,若袁绍尚健,还没有什么。可眼下袁绍自知大限将至,其子必为争夺大业而竞向相攻,这才我军统一河北极为有利!”

罗征精神大振道:“诸位有何高见!”

贾诩道:“眼下中原未稳。主公只需隔岸观火便是!”

“隔岸观火?”

罗征击节道:“好计!”

荀彧、法正、成英三人也击节叫好。

罗征向成英道:“公英,从现在起,密切留意邺城动静!”

成英拱手道:“在下遵命!”

法正忽然道:“主公,在下有一事!”

罗征欣然道:“孝直有事就说!”

法正道:“先贤云,国不可一日无主,自汉室崩亡,已有八年之久。诸侯相攻,皆无大义名分,不足以安人心。彼时天下人皆心怀汉室。而今天下局势渐明,主公踞有关凉西川及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