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未来之隐士 >

第37章

重生未来之隐士-第37章

小说: 重生未来之隐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b: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华夏】这件事一直很邪门,你小心了。
    黑a不当一回事的就发出去了。
    果然,引起了剧大的轰动效果。不顾之前已经离顺的事情。众人纷纷脑补出了一群研究学者苦哈哈的研究着满是尘土的各种文物,脑汁都耗尽了才理顺的各种资料,被舜罗无情的掠夺。
    舜罗公布了那么多华夏的东西,却不走寻常路线,一定有古怪。
    什么?之前所有的学者都被拒绝了吗?连旁边一点点东西都不让研究!一定有阴谋!
    然后?没有然后了。
    黑b说得邪门的事情发生了。
    黑a的帖子发出去不到几分钟后,华夏之屋的空间,宁桦更新的书法篇下面,发表了篇正儿八经的阐述论文。
    图文并茂、并且十分历史、十分正常的阐述了华夏书写方式的变迁。
    最早的文字出现后。
    从最早的再甲骨、玉琮、玉璧上的雕刻,发展到竹简。
    然后是布帛和纸。
    伴随着载体的转变,华夏最有特色,并且使用历史最悠久的书写工具登场了——毛笔。
    论文截图了很多宁桦视频中的图案,阐述了毛笔的构造、材料、使用方法和要点。
    作为一个璀璨文明的重要记录工具,他就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吗?
    自然有。
    论文很是自然的阐述并且推演,知识和文化在华夏的崇高的地位。
    以及写好书法的难度。
    而且列举了很多个著名的书法学家。
    补充说明了这几位有名的书法家的故事,尤其是那王家父子的美谈。
    遗憾的表明,现在这些文物已经无法找到,只有根据文物资料“临摹”的产物,供大家欣赏。
    整个论文的逼格瞬间把整个【华夏之屋】的风格带得有点不一样了。
    若之前整个空间就像是个诱人的大餐,动听的故事。
    这个的标题是《华夏简述一》的补充型简述型论文,就像是一张正确的菜谱以及考题答案。
    让大家瞬间有了华夏是被研究出来的,是被考究出来的,是真实存在,现在被复杂的还原的认真态度。
    再一看论文的作者的名字。
    “…………”众人。
    “!!!!!!”纯黑们。
    我了个草!
    等等,这句似乎是粗话,在大师面前要文雅。
    于是……
    #¥%3¥#%
    大家默契的用一排排的乱码表示内心的激动。
    那个谁!那个谁!
    谁说舜罗没有很好对待学者们的!谁说舜罗拒绝外来学者的!!!出来,我们代表科特斯教授砍死你!!!
    黑a:小b,你是对的。
    大家纷纷激动的在科特斯教授面前露脸,努力的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尊重历史,学好文化。
    整个空间的留言瞬间风气一变,大家集体乖得和什么一样。张口闭口都是学术研究,历史文化。
    这充分显示了科特斯教授的个人魅力,以及在全宇宙的人气。
    他一加入,很多以黑为乐的黑粉,已经一些暗地里真的打算黑一把的人瞬间没了底气。想要动手,更是得从长计议n回。
    而科特斯教授,也不仅仅就是给宁桦查缺补漏的。
    他在听了宁桦乱七八糟的叙述后,整理了一下,在华夏众多文化闪光点中,排了个顺序。
    下一部应该展示的是,历法。
    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一个发展农耕为主的国度,独特的天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农历,也叫夏历和汉历,二十四个节气,以时间来告诉农民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
    就在科特斯教授,努力把宁桦给的资料整理成能见人的历史资料的时候。
    他收到了一盆黑乎乎的……蛋?
    “什么东西?”
    “茶叶蛋啊,虽然现在历法不一样了,不够天气开始热了,就算立夏吧。吃个蛋吧,教授。政府送来的茶叶忒不正宗了,只能用来烧茶叶蛋了。立夏吃蛋能守心气精神的。对了,我还送来一个网兜,挂个水煮蛋在里面,就挂您曾孙胸口。也是习俗。”
    教授低头看自己正在撰写的一大堆资料。抬头看视频里悠然的剥第二个茶叶蛋的家伙。
    “…………”手痒。

  ☆、第41章 节气和棋

“对了,立夏还要称体重。”宁桦纠结了一下,科技太发达了也不好,现在人的身体情况,家里的机器人一扫描就出来了。
    知道体重,很容易。
    但是称体重这个“称”……想来现在要找个体重计也不容易。
    说起农历,以前一直以为和阴历是一个玩意,后来在群里聊天讨论起大家的农历生日身体,七嘴八舌的才被科普出来,原来两者不是叫法不同。
    要论资排辈的话,阴历比农历要早。
    阴历也就是用月亮周期来排的历法。
    因为月亮自古就在地球上头,不仅区分了日夜,它的阴晴圆缺也太规律了,几乎地球上所有的古代文明最初都是按照月亮来排历法的。
    华夏一开始也是。
    不过后来就发现了不好用。虽然大致差不多,但是按照这样的阴历下来,每年就会将近有11天的差距。一两年还看不出什么,十来年后,就得在夏天过年了。
    和四季配不上,和农耕也配不上。
    于是老祖宗把阴历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闰月,名曰阴阳历,后世的农历雏形就是这个了。不过这和农耕还是有点不太配,于是到了战国又多了二十四节气,后来东汉的时候还嫌弃不够,然后七十二候出现了。
    一节气三候,五天一候,一年72候,可真不是一般的细致。
    这些资料都已经交给科特斯教授了,宁桦再也不用绞尽脑汁的考虑自己漏了什么,忘记了什么,该证明介绍这些常识又枯燥的东西了。
    教授自己会研究,会整理,缺了什么就问宁桦。
    宁桦能在记忆中找出来的,就找出来给教授,找不出来的,就努力从别的地方找细节作证。实在没有的。
    教授会客观又认真的写上失传。
    宁桦一万次庆幸自己的拉人入伙的决定,早就该如此了。
    手伸向下一个茶叶蛋,结果被另一双完美无瑕的手拦住了,抬头看向辰和平时一样的笑容,转头在看到圆圆干脆利落的端起茶叶蛋直接倒入咪咪嘴里(连壳)。
    “…………”家里的机器人越来越造反了,好吧,的确是吃的有点多了。
    宁桦略郁闷的擦嘴,看向表情不怎么好的科特斯教授。“不过你也知道的,科技是会发展的,环境也是会变化的。虽然依旧是农耕社会,不过当科技发展后,很多简单的的科技就能改变种植环境和时间。”
    而且,地球还有温室效应……
    话说温室效应不是应该气候越来越暖吗?
    宁桦回忆自己上辈子死前那几年的,暖和冬天凉爽的夏天闷热的秋天忽冷忽热的春天……
    累觉不爱
    教授理解的点头,不过依旧目光灼热的低头看着资料。
    “无论什么年代,人类的智慧都是不可窥的。”历法是每一个文明发展最初就需要定下的。
    如何算是一天,如何算是一年。
    远古的人们在没有任何科技辅助的情况下,通过对恒星和卫星的观察,通过对自然界动植物发展的规律,用现代人无法理解的方式,编出了历法。
    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所有前去引领的先遣人员,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原始文明,但是有一点!
    他们对历法的推测都是惊人的准确。
    教授感慨得摇头晃脑,鼻尖就传来另一种香气,抬头一看,那个人又在吃了。
    这回吃的是一种很细很细的面条,一边吃还一边在“解说”。
    “发展到后来,正是因为农业种植不再十分讲究节气,非农耕人口逐渐增多。基本上除了吃,很少有人记得那些节气的习俗了。我这个也是习俗,冬至馄饨夏至面。”
    教授低头看一眼资料,刚刚吃那个“茶叶蛋”的时候,还说什么是立夏习俗,这回就夏至了,你当当中小满和芒种都是假的吗!你过节跳得也太快了吧!
    你对节日的印象就只剩下吃了嘛!
    “教授,我这边青团已经做好了,那种观赏性植物出乎预料的有艾草的香味,我这就给您寄一点来。”宁桦看着辰刚刚从锅子里端出来的青团,十分够义气的从夏至跳回了清明了。鉴于他自己现在已经吃撑了,这第一批的青团他就直接送给教授了。
    “…………你啊,别光顾着逍遥,很多事情必须只有你才做得到。”科特斯教授苦口婆心的提醒宁桦别光顾着玩。
    宁桦虚心接受。
    好像的确一下子太过于放松了。
    “那教授有什么安排呢?”
    “下一步就是历法的公布,我还需要整理。”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把吃的记录下来的就可以的事情。“有我在,理论方面的东西我帮你整理,不过宣传方面,就要靠你了。而你……你们一直做得很好。”
    虽然宁桦一直用“我们”来形容这个继承了神奇遗产的组织,但是可以从细节上看得出,负责策划和宣传的一直是宁桦和辰。
    无论是早期各种诡异的挑逗人心的小动作。还是有了政府至此后,开始比较大刀阔斧的动作。
    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抓人眼球。
    再加上那份上天都在眷顾的“好运”——自从自己的加入被公布后,网上莫名传出了,和【华夏】做对都会遭受诅咒的诡异传言。
    配合之前凯蒂亚特的倒霉故事,还有各种在门贴上华夏字就会有好运的说法,结合起来简直杀伤力十足。
    科特斯教授毕竟已经一把年纪了,专心学术,那也是吃过的盐,比吃过的米还多。这点点小小的猫腻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也许所谓的团队,就是这个孩子,以及他的父母兄弟。一家人意愿,的确只要一个代表就够了。
    不过这点点小问题,他就不戳破了。
    “承蒙夸奖。我的确也有点个人的想法。”
    现在关于学习书法的热情,大家都高涨了很多。
    尤其是在科特斯教授的那份简介写出来后,可以说正戳未来人的软肋。
    就像是纯黑们会出现一样,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在机器人被广泛应用的未来,需要人力劳动的事情越来越少。
    人类的空余时间也越来越多,追求个人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也越来越多。
    就如同宁桦放弃学业,获得的是一片鼓励和称赞还有八方建议,没有一个强迫和劝诫他在人生的道路选择上,选择“从众”和“名利”。
    这种剩余价值过多的情况,在舜罗这种大国尤其多。
    宁桦用视频展现出了书法的魅力,而且教授像是最好的“捧哏”,以专业的角度,阐述了视频中无法展现的书法文化内涵,以及书写好书法能带来的荣耀度以及难度。
    两者的结合瞬间激起了未来人过剩的“需求欲”以及好胜心。
    写书法似乎很有趣,很有魅力,很有范儿——心动不需要理由。
    书法写得好,曾经是权力和学识的象征,以后有可能也会是——现在华夏文明在舜罗全面复兴中,国家将来肯定会大力推崇这项艺术。
    书法要写得很好,那必须长时间的锻炼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每次一点点水,磨出的墨就够练很多字。曾经最出色的书法家的儿子,写完了十八缸水,才勉强获得认可。
    书法……曾经作为一种文物和无价隗宝存在于历史上,而现在这份珍贵的瑰宝已经归零了。也就是说荣耀的宝地现在还没有人来占领……
    可以说,斯科特老师的补充和介绍,让华夏文明,第一次由大家的自发的兴趣转变成了一种奋斗的目标。
    趁热打铁,宁桦觉得还有一样东西也应该让大家见识一下了。
    “棋?”
    “学习书法是枯燥的,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枯燥的长期挑战。琴棋书画,在华夏古代被称之为士大夫必备技能。”
    文人四友,可以说是展示文人素养的东西。
    基本上,古代是个读书人都必须涉猎一二。否则你根本无法融入圈子。
    科举考试一手烂字——落榜吧你
    不擅丹青,那么品鉴总会吧——还是不会
    挚友邀你手谈一局——不会
    人家弹琴一曲表明心意——你听不懂
    这种人能在读书人的圈子里混出来……才怪!
    这文人四友中,书和画是一对双生姐妹花,这时候就不需要出来互抢风头比较好。琴……那些拖拖拉拉的大师据说已经差不多了。
    那就是棋了。
    “在华夏古代,文口中的奕棋大多是指象棋和围棋。”
    很不巧,这两种,他都会!
    当然,别误会宁桦上辈子是个什么棋艺高手,没那么夸张,仅仅是会规则而已。
    象棋是和爷爷学的,老爷子想玩孙子了,捧着象棋告诉他这是玩具,教会了规则后,最大的乐趣就是下棋欺负孙子。
    后来宁桦保住书法不放,刻苦训练,喜欢欺负孙子的老爷子也有很大的功劳。
    至于围棋……扭头,那是《棋魂》的功劳。
    重生前听说日本有个人迷恋棋魂,然后开始下棋,13年后已经是世界冠军了。他没那么夸张,但是当被棋魂迷得可不仅仅是贡献了所有零花钱买漫画并且熬夜看完。
    几个小伙伴一热血,还真有去报名围棋初级班的。宁桦没报名,不过他很是认真啃了围棋规则以及基本下法。然后和那个去初级班的小伙伴一起“厮杀”
    能从小坚持书法的他,当年还是有一点毅力的,虽然最后输给了……自己的脑细胞。
    “我先推出了象棋,视频也做好了。您看一下。”
    古亭,流水,鸟语花香……
    环境一如既往的清幽,给人一种放松愉快的感觉。
    而在这清幽宁静的环境背景下,所有人都不自觉的放松了起来,聆听着画面中那轻微的自然的声音。并且期待着,是否一如以前,流淌出别样的乐曲。
    清奏一曲歌颂自然。
    不过大家等到的不是乐曲,而是一声清脆的“啪”,格外的引人注目,也很破坏那份清幽。
    下意识的有一种,大刀阔斧打破平静的……杀意。
    下一秒,镜头瞬间拉到了一个奇怪的四面镂空的华夏建筑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