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高官 >

第50章

高官-第50章

小说: 高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都是一件大喜事!若是能在央视上露露面,这种宣传力度可不是盖的!”

谢小容尽管有郁闷,有嫉妒,有失落,但终归还是有一些大局意识。

高懿宣心里很不高兴,但他又不敢当着谢小容的面发作,就暗暗哼了一声,扭头继续走。

彭远征跟在康栋的屁股后面进了陈言兮的办公室,仔仔细细将央视下周三、四来市里采访报道的事情汇报了一遍。陈言兮问得很仔细,连彭远征怎么跟央视有关方面谈的等这些小细节,也都一一问个清楚。

123章幕后英雄

23章幕后英雄

“好,远征同志,这一回你为咱们市里立下了大功。《》。/央视来采访,这对咱们市里是一件大事,对于这一次的高速公路申报,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我马上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老康,远征同志,你们先回去,我跟东方书记碰碰头,完了再找你们来!”陈言兮风韵犹存的脸上闪动着淡淡的红光,彭远征竟然能联系到央视来采访报道,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不过,联想起彭远征曾经是全国的新闻人物,受到全国媒体的广泛追捧,肯定在媒体方面有些渠道和关系——她想想也就觉得不奇怪了。

对于新安这个三线小城市而言,央视的采访报道,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肯定会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陈言兮去东方岩的办公室汇报工作,彭远征却暗暗去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宋炳南的办公室。

彭远征敲了敲门。

“来。”听到里面传来宋炳南沉稳有力的声音,他这才推门而

宋炳南正在伏案看报纸,见到彭远征,不由笑着起身热情道,“远征同志?来来,坐。”

别人不知道彭远征的身份,宋炳南可是一清二楚,眼前这个年轻人可不是普通的机关干部,而是京城冯家第三代的长孙,冯老爷子高度看重和刻意培养的第三代接班人。

“宋部长。”彭远征笑笑,在宋炳南这个知根知底的熟人面前,他也没有必要再伪装下去了。

“找我有事?嗯,远征同志,有事可以直接找我谈,不方便的时候,也可以跟宋果说!”宋炳南知道彭远征无事不登三宝殿,找上自己肯定是遇到困难了。

彭远征在新安,宋炳南受冯伯涛的委托“看顾”·自然是不敢怠慢。

彭远征知道宋炳南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也不解释,径自直截了当的开门见山,切入了正题。

他压低声音道·“宋部长,市老龄委下周要组织市里的老干部和从企事业单位退下来的老同志进行一场太极拳观摩表演赛,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跟上面联系了一下,正好最近中-央部分老领导有意下基层调研考察,我私下里争取了一下,老领导们初步同意来咱们新安走一趟·看一看,当然,是以半公开的私人身份,来参加我们的太极拳观摩表演赛。”

“我想,如果中-央老领导来一趟新安,哪怕是半公开的考察调研活动,不会被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对于咱们市里这一次的高速公路申报工作·也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这是张老和郑老同意来的亲笔批示”彭远征把中办老干部局的传真来的“批示”递了过去。

宋炳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没有怀疑彭远征的话,在他看来,以彭远征冯家第三代的身份·邀请到部分中-央老领导来新安调研考察并不是多难的事情;他只是震惊于彭远征的大手笔。

彭远征口中的老领导,这做出批示的两位老领导,可不是一般的老领导,而是刚刚从中央军政两界重要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国家级领导同志,其影响力举足轻重,威望更是无与伦比。

这些老领导来新安,不要说市里领导震动,同时也会惊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

一旦成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必然全程陪同。只要老领导对新安市的经济发展略作肯定,将直接影响交通部和省交通厅及有关部门的决策拍板·这条高速公路落户新安,就有了九成九的把握。

宋炳南沉吟了片刻,将震惊消化掉,这才苦笑一声,“远征同志,你真是好大的手笔!恐怕也只有你才能请得动这些老领导了。”

彭远征笑笑·“宋部长,其实也不是这样,我没有通过家里,更没有惊动爷爷——只不过,当初我曾经给这几个老领导做过几天的太极拳指导,混了个脸熟,呵呵。

宋炳南不置可否地笑笑,眉梢一挑道,“远征同志,你找我,是不是想要让我出面跟东方书记谈一谈?”

彭远征点了点头。

这事儿事关重大,一旦他一手主导推动的消息传出去,他在新安市,恐怕就再无宁日了,与他韬光隐晦的人生原则相悖。

选择通过宋炳南将消息转达给东方岩,一方面是卖宋炳南一个人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隐藏自己。

宋炳南长出了一口气,他望着彭远征笑了,“远征同志,你这是要做幕后英雄啊!”

“呵呵,宋部长,也谈不上什么英雄不英雄的,只要能给市里做点实比什么都强。咱们市里能争取来这样一条高速公路,经济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归根结底还是对老百姓有好处——”彭远征笑着起身来,“宋部长,如果您不反对,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你放心吧,远征同志,我一会就去跟市委东方书记说一说这事儿。”

宋炳南也没有挽留彭远征。彭远征的“低调”和“隐藏”在他的意料之中,既然彭远征找上了他,他就只能配合彭远征把这一幕大戏导演下去。

同时,他也心头暗暗振奋。中-央老领导能来新安考察调研,何其之重大,能促成此事,何等之光彩?彭远征卖了他这样一个人情(或者说是还了他一个人情),有利于树立他在里的地位和威信,大大提高他在省委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心目中的地位。

彭远征轻轻松松地走了,他并不关心宋炳南会通过什么方式和方法跟东方岩谈这件事。他的目的是暗中帮助市里拿下这次高速公路的申报,做成这件实事远远比个人出风头更重要。况且,此事成了,他在明面上的宣传推介也会收获沉甸甸的政绩。

明着,是央视的采访报道乃至上一次新闻联播;而暗着,则是中-央老领导们来新安的考察调研和参加活动。这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在彭远征的公开和幕后操控下渐渐推进,历史的轨迹就会逐步改变。

彭远征对此深信不疑。

彭远征走后,宋炳南先是给东方岩打了一个电话,听说市委秘书长陈言兮在他那里,就稍稍等候了半个多小时才过去。

如何跟东方岩通气又暴露不出彭远征来,对于宋炳南这样的领导来说,轻而易举信手拈来。他的汇报,果然引起了东方岩意料中的高度重视。半个小时以后,东方岩亲自打电话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旋即,省委办公厅跟中办老干部局经过一番沟通,最终确定了这批中-央老领导来新安考察调研的具体日期行程。

当然,中办和中办老干局联合公开给江北省委和新安市委发来了正式公函。

下午5点,在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下,市委书记东方岩紧急召集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迎接中-央老领导调研组的各项筹备工作,同时安排落实央视来新安采访报道的准备工作。

一个小时的常委会开得很顺畅,基本上就是东方岩这个市委书记在一条一条地安排工作。

市委常委会最终决定成立相关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东方岩任组长,市长周光力任副组长,所有市委常委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项工作组,一个是接待工作组,一个是警卫安全工作组,一个是后勤保障工作组,最后一个是宣传报道工作组。四个工作组成员由市委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组成,市领导亲自靠上抓。

接待工作组由市委常委、秘书长陈言兮牵头,警卫安全工作组由常务副市长萧军具体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组则由副市长孟强主抓,宣传报道工作组则是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善山为主。

本次市委常委会还做出决定,央视来新安采访报道的准备工作,由市委常委、秘书长陈言兮亲自抓,市委副秘书长康栋协助抓,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兼市委新闻办副主任彭远征具体负责。

常委会上,市委书记东方岩和市委常委、秘书长陈言兮对彭远征提出了点名表扬,在宣传部长郑善山的提名下,彭远征同时还成为迎接中-央老领导来新安调研考察宣传报道工作组的主要成员之一。

虽然是半公开的活动,但领导的身份摆在这里,即便当时不做即时报道,等老领导们离开以后,相关的后续宣传还是要做的。

市里的迎接工作在会后立即启动,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不敢怠慢,各自在牵头市领导的协调指挥下,进入了紧张的“临战状态”。接待这种高级别的中-央老领导,对于新安市来说还属于首次。

为了不出任何纰漏,必须要慎之又慎,考虑周全。

省委主要领导委托省委副秘书长薛新莱赶来新安,代表省委对新安市委的迎接准备工作进行指导督察。而省公安厅和省国家安全局则派出精干力量奔赴新安,协助新安市公安局做好这一次的安全警卫工作。

除了宋炳南之外,没有人知道彭远征是这一次的幕后英雄,真正的推手。

124章误导

124章误导

黄昏时分,谢小容终归还是兑现了她的诺言。《》。/

在谢小容的热情邀请下,高懿宣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骆家的家门。骆天年从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又是新安市本土一步步干起来的干部,所以在新安市里很有影响力,尽管是退了。

骆家居住的是一座两层的小楼,建于50年代末期,原本是苏国技术专家的公寓,后来被改造成了市里一些老领导的住房。

小楼独居一院,位于市委机关宿舍区的最内侧,非常幽静。而整个院墙上都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间或有几朵粉红的牵牛花和嫩黄色的迎春花在绚烂的春光中迎风绽放。

春意盎然,宛若世外桃源。

高懿宣摁下了骆家的门铃。谢小容穿着一身居家的运动衣,笑吟吟地打开了黑色的小铁门,一边让高懿宣进门,一边又故作大声道,“高主任啊,你来就来吧,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嘛?太客气了!”

高懿宣笑道,“初次登门,带些小礼物,谢大姐,您就别跟我见外了。”

两人说说笑笑心照不宣地走进了骆家一楼的小客厅。

骆天年戴着老花镜正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见到高懿宣微微点头,他以为是儿媳妇谢小容的客人,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高懿宣毕恭毕敬地站在原地,鞠躬问好道,“骆伯伯好!”

骆天年威严的脸色微微露出一丝笑容,点了点头道,“嗯,来了。”

虽然他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称呼自己为“骆伯伯”,感觉有些奇怪,但年轻人彬彬有礼,也给他几分好感。

谢小容介绍道,“爸这是我的同事,从省里调过来的高主任高懿宣同志,市委督查室的副主任,现在又跟我一起负责这次市里高速公路申报的宣传工作。对了爸,高主任还是雪燕的大学同学呢。”

不知道是谢小容这句“雪燕的大学同学”勾起了骆天年的好奇心,还是谢小容谈起的工作让他比较关注,本来准备继续看电视,如今却是笑着挥了挥手道,“请坐。这一次市里申报高速公路落户新安,很好!我非常支持我虽然退下来了,但在省里也还有些人脉,如果你们工作中遇到难处,也可以跟我说说,我这个老同志,也不能整天闷在家里养花种草,必要的时候,也要发挥余热嘛!”

骆天年的让客正中高懿宣的下怀。

他来本就是为了“进攻”骆天年,就趁机坐在了骆家的沙发上,恭谨地跟骆天年谈话。

“爸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别管这些闲事了,市里的工作有年轻人干,您还是安心养好自己的身体为好。”谢小容给高懿宣倒上一杯水,也顺势坐在了一旁陪客。

“我们这边有高主任,市委领导安排高主任参与我们的宣传工作,主要还是因为高主任关系网很广泛,上上下下都能沟通。”谢小容为高懿宣美言了两句,高懿宣心里满意,感激地瞥了谢小容一眼。

骆天年是何许人儿媳妇的话让他马上反应过来,眼前这小伙子肯定是省里的高干子弟。他瞥了高懿宣一眼,淡淡笑道,“小高原来在省里工作?怎么突然想到新安来了?”

“骆伯伯,我想在下面锻炼几年,同时也是做点实事。我爸也说了年轻人就应该在最艰苦的地方磨练两年,才能成器。”高懿宣很自然地接过了话茬。

骆天年嗯了一声,“没错,吃苦就是福。你们现在的这些年轻人,就应该多吃吃苦,多在基层体验一下老百姓的不容易,只有这样,才能有亲民之心,将来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才会想着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而不是一门心思搞那些虚头八脑的花架子!”

骆天年说着眉眼间就闪过一丝不快。作为新安市退下来的高层领导,他对现在的市里领导多少有些不满意,认为太不务实,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建设,忽略了基础设施建设。

薛新莱在位的时候,市里修大马路、盖高楼,形象工程连续出了好几个,骆天年非常不满,找上薛新莱谈了谈自己的个人感受,不过却没有引起重视。

谢小容一看不妙-,老爷子又有发牢骚的迹象,赶紧主动岔开了话题去,“爸,高主任不错了,作为干部子弟,能主动要求来基层挂职锻炼,工作更是很扎实,现在像这样的年轻人已经不多见了。”

谢小容一连好几次有意无意强调了高懿宣的出身背景,骆天年哦了一声,笑笑道,“小高,你爸爸是?”

省里的老领导,骆天年自问认识不少,说不定高懿宣还是故人之后,也就顺口一问。

高懿宣恭谨笑道,“骆伯伯,我爸是高甑生,我来新安之前,我爸曾经跟我说过,新安的骆书记当年可是里的一面旗帜,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一辈子为了工作兢兢业业让我来了之后登门拜访骆伯伯,向您问好!”

“高省长?”骆天年讶然道,转而笑了起来,“我跟高省长也是老熟人老朋友了,虽然你爸是领导,但比我还小几个月,哈哈!你这声骆伯伯,我心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