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64章

重笙-第64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屏风后面侍者在巧言奉承:“永成侯您押‘宫’字啊,好嘞,我给您记上,一千两。难中?谁说的,说不定您老人家比玄音阁的主考官还要厉害,掐指一算,就知道头名状元花落谁家。”
    众人一齐笑了起来。
    今天坐主位的是建昭帝的亲弟弟铭王杨安。
    建昭帝登基的时候,杨安还不满十岁,建昭帝开始还对这个幼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谁知等杨安年纪稍长,竟直接同建昭帝说自己什么心也不想操,只愿能一辈子作个闲散王爷逍遥快活。
    杨安真是说到做到,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吃到身体痴肥,走路都困难,建昭帝眼见指望不上他,只得封了个铭王,叫他在家享福。
    因为行动不便,杨安平时极少出门,今天到孤云坊来,是因为几个晚辈极力相邀,请他来下注参赌看热闹。
    这半天该出手的差不多都出手了。一直没有动静的李承运自然引起了旁人的注意,杨安奇道:“承运,你撺掇着大家来,自己怎么光看热闹不押注?”
    李承运和这小舅舅关系向来不错,笑着回道:“你们先来,我等会儿押个大的。”
    大驸马笑道:“大的?有多大?现在押得最大的是铭王千岁吧,四个赌局各押了两千两。你能超过这个数不?”
    李承运笑而不答。
    杨安摆了摆手:“我就是随便玩玩。”
    李承运扭头看见文笙一行进来。笑着同众人道:“我等的人来了。”抬手冲着文笙招了招。
    席上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都望过来,落到文笙身上,很快就有好几个人认出她来。
    云鹭和那门客见状落在后面。文笙一人上前,自从拿到荐书之后这还是头一回见到李承运,她先深施了一礼,道:“见过国公爷。国公爷相召。不知有何吩咐?”
    李承运挥手免了她的礼,装模作样道:“本国公突然忘了你登在那一组。给我看看你那牌子。”
    文笙暗忖:想要我当众出示号牌,你也不提前说一声,这我是出门的时候带上了,若是万一没带呢?
    李承运确是没想到此节。现如今奉京内通过了第一场的千余名考生,个个都把自己的号牌看得比命还重,不要说出门。就是如厕都带着,睡觉的时候压在枕头底下。生怕不小心掉了,李承运哪能想到文笙会把这东西看得这么轻。
    文笙自袖子里取出了号牌,双手递上,李承运接过来,仔细对着那个纂体的“角”字瞧了瞧,还问了句:“本国公读得书少,这个字是角吧?”
    文笙肚子里暗笑,脸上一本正经:“回国公爷,就是角。”
    “好。”李承运将那块号牌放到了眼前的桌子上,角字的一面冲上,他扬起手来,冲着对面的侍者朗声道:“你去,给本国公下注一万两,押状元出‘角’。”
    满座鸦雀无声,若无李承运和文笙之前的这番做作,那侍者肯定会觉着是自己听错了。
    这屋里这么多权贵,心血来潮押冷门的也有,可除了李承运,从开局开始,押状元出“角”的只有两三个,最多也不过押个千八百的,程国公这不是押冷门,他押的是这位顾姑娘要高中状元啊。
    等过几天形势明朗了,几个大热门名字都会挂上赌桌,那时若是这顾姑娘还没被淘汰,就有大热闹瞧了。
    他看程国公话已出口,意甚坚决的样子,显然不打算更改了,便恭恭敬敬应了一声,一溜小跑进了状元厅,给李承运办手续去了。
    大驸马惊笑道:“不是吧。这么大手笔?”
    在座众人看了看那块“角”字牌,又去看文笙,就连铭王杨安都认真地打量了她两眼。
    李承运笑了笑:“冷门好赚钱嘛。诸位有没有兴趣随我押点儿。”
    众人面面相觑,二驸马道:“那我也押点吧。”
    杨安看着有趣,侧头问一旁的侍者:“状元局我押的什么?”
    侍者恭敬回答:“回王爷,您押的是状元出‘宫’。”
    杨安摸着大肚子想了想,沉吟道:“既是承运看好的,那本王也跟一注吧,再给我去押个状元出‘角’,也是两千两。”
    文笙眼见一会儿的工夫,状元出“角”上多出来将近两万两的银子,心中顿觉压力好大。
    她原想着留到最后不被淘汰就可以了,可从没打算争什么状元。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同乐较艺
    
    这天李承运罕见的没有在孤云坊逗留到很晚。
    这一拨巨额的赌注押下去之后,他稍坐了坐,便起身向杨安请假。
    “舅舅,家中还有事,承运就先回去了。”
    杨安向来很好说话,闻言点了点头。
    李承运又向在座其他人告辞道:“先失陪,等过两天再出来和大家聚。”
    大驸马不放他:“这么早?府里有什么等着你呢?再坐会儿吧。”
    李承运苦笑了一下:“改日吧,我娘前几天不小心受了点风寒,老是不见好,我需得早早回去,看着她吃了药好安睡。”
    杨安听他说是大姐病了,登时关心起来:“要不要紧?那我明天去你府上看看她,你媳妇在跟前侍疾呢?”
    李承运点头称是,又道太医已经看过了,说是小毛病,只是娘亲年纪大了,虽得谨慎对待。
    杨安这才放心,因李承运夫人侍疾这事,想起了最近的一些传闻,随口劝了一句:“承运啊,你年纪也老大不小的了,男人荒唐点不要紧,不要影响了家宅安宁啊。”
    李承运知道他说的是丽姬,笑着应了,道:“舅舅放心,承运知道应该怎样做。”
    杨安点到为止,见他明白厉害,挥了挥手,叫他快些回去。
    在座众人听说长公主有恙,哪里还敢拦他。
    李承运带着文笙、云鹭等人自真风馆出来,孤云坊门口依旧人山人海,程国公府的侍卫上前驱赶,开出一条道来。
    文笙跟在李承运身后,想着那一万两银子的赌注已经押了。不可能再收回来,李承运此举也是为了大张旗鼓地向世人宣布,自己是他罩的,难为自己便是不给他面子。所以再说别的已经毫无意义,只能是自己尽全力去争个好成绩。
    她想说说今天考场上的遭遇,姓凤的同玄音阁关系密切,主考乐师亲自出手对付自己。
    今天这场是有惊无险。可以后呢?
    照此下去。不要说状元纯属是痴心妄想,哪一场被淘汰了都不意外。
    只是她刚一张嘴,便被李承运打断。
    他道:“我娘这两日不舒服。夜里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稍有动静就惊醒,所以我今日下午已经去向皇上请旨,想在玄音阁请几位乐师。住到我府里,弹弹琴吹吹箫。用乐师的手段帮她调理一下身体。”
    “啊!”文笙微张着嘴,暗忖:“不是我想的那样吧,上午考场上出的事,他下午就知道了。还跑了一趟宫里。”
    果然就听李承运接着说道:“皇上当即便准了,玄音阁那边还想敷衍我,要派米景焕带几个年轻的乐师过去。被我当场就拒绝了,我叫他们派几个岁数大的有阅历的。哪怕正在主持学徒选拔也没有关系。我娘的身体更要紧,他们可以换人主考嘛。”
    他轻描淡写地说完,文笙心里便已经有了数。
    李承运把今天对付她的那位主考给要走了,住到国公府之后,周围都是李承运的人,还不是怎么揉捏都可以,想从国公府再出来,需得国公爷满意了才行。
    先前没看出来,李承运竟还有这两下子。
    李承运交待完了,便上了马车,回国公府去了。
    文笙眼望那车离去的方向,怔忡了半晌,方才回过神来,同云鹭道:“咱也回去吧。”
    李承运这连番出手,效果十分明显。
    腊月初七文笙参加了在玄音阁进行的第二场选拔,全程无风无浪,考的是听声音来辨认五音十二律,文笙一点错都没出,顺利过关。
    然后是腊月初八,第三场,考题极为生僻,竟然是工尺谱的打谱。
    文笙惊出一身冷汗,王昔根本就未交过她如何打谱。
    还好她在长晖厉大家那里看过几本古书,里面有零星的记载,再加上厉建章多次打谱她都在边上看着,好歹算是勉强应付了下来。
    大约是一同考试的不少人表现更差,再加上李承运的面子,这回的主考乐师没有特意为难她,对她的表现只淡淡留下了四字评语:差强人意。
    但也好歹给她通过了。
    三场选拔之后,淘汰总人数早已超过最初登记的大半,到初八傍晚,据可靠消息,现在还留在外边没有收回的号牌只剩了六百块。
    这六百位幸存者顿时身价倍增。
    此时孤云坊的赌局赔率已经变了几变,参加进去的权贵太多,朝堂上有声音传了出来。
    前三场选拔都是在玄音阁里悄悄进行的,来参选的人都是些什么水平,除了玄音阁的主考乐师谁也不清楚。既是百年难遇的盛事,为什么不放到公开的场合进行,叫大家都能到场去亲眼瞧一瞧呢?
    原来还可以说是参选的人太多,不好安排,现在不过剩下六百人了,分成六场,规模也不过与每三年一次的玄音阁大比差不多嘛。
    文武大臣皇亲国戚纷纷表示要到场去看热闹,谭国师不好驳这么多人的面子,他手下几个负责此事的人一商量,决定初九休考一天,专门安排此事,从初十到十五,刚好六天,每百人为一场,分为六场做最后的选拔。
    接下来的十六、十七、十八三天,入选众人将在玄音阁的丝桐大殿决出最后名次,建昭帝会亲自到场,钦点前十名,届时状元花落谁家自然便见分晓。
    初九这天虽然休考,文笙等人也需到玄音阁,在丝桐大殿门前观看红榜,了解接下来六天的选拔是怎么个章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红榜贴出了一整排,上面满满的都是蝇头小楷,整个章程看下来,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感想:好复杂。
    统共六百人,以号牌为序,每百人一场,这个大家都估计到了,因为前面淘汰的人太多,文笙也知道自己排在了第二场,参加的是十一日这天的选拔。
    以这一天参加选拔的一百人为例,到时候玄音阁将派出九名技艺高深的乐师为主考官,开场每五人为一组,由中决出一位最优者直接入选“甲等”,五选其一之后,剩下的八十个人打乱顺序,分为十六个组,再次五选其一,优胜者入选“乙等”。
    这些都进行完了,因为众人如何分组皆是由抽签决定,主考方担心有那特别倒霉的,明明自身条件不算太差,却每次都抽到高手,又规定了每位主考每一天可以从落选的考生里面选择一人,将其留下,谓之“特选”。
    如此待六天的选拔结束,会选出“甲等”一百二十人,“乙等”九十六人,以及“特选”五十四人。
    上述三等,本次玄音阁共计收徒二百七十人,剩下的人交上号牌,淘汰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甲等”的一百二十人才有资格参加最后三天的丝桐殿大比。
    文笙认真看完,便知道后面那些冗长的二次分组、特选都可以忽略不记,要想达到她此次参考的目的,必须一上来就在分组战里获胜。
    只有如此,她才能在最后那三天见到建昭帝。
    至于状元什么的,文笙到是没报什么念想,此次选拔汇聚了全大梁音律方面的天才,有的人在文笙看来技艺已经很成熟,但是他们依旧来了,玄音阁是大梁国学,在他们看来,能学到妙音八法,才算是功成名就。
    文笙若是在分组战上遇到了他们,也不敢说就一定会赢。
    更不用说在上位者眼中,文笙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她是一个女子。
    听说最初参选的两千多人里面,女子连半百之数都没有,到了现在,更是只剩了文笙一人。
    毕竟这世间除了高门贵女,能有机会接触到音律的女子少之又少,既便学了,家里也不允许她出来抛头露面,再一点,那些成名人物自持身份,更加不愿给一个女子出具荐书。
    除了上述这两点,还有一个原因,是关于建昭帝的,文笙觉着那李承运虽然是建昭帝的亲外甥,圣眷颇隆,可凤嵩川也不差,听说还救过建昭帝的命,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两个为自己暗自较劲儿,建昭帝挺多不偏不倚装不知道,绝无可能打着凤嵩川的脸点自己为头名。
    所以李承运那押在自己身上的大笔银子可见是要打水漂了。
    文笙遂把状元赌局的事抛在了脑后,专心研究起接下来选拔的事。
    这六天的选拔也不像之前那样在厅堂内进行,而是改到了玄音阁西侧的一处高台上。
    这处高台有个名字,叫做同乐台,高达数丈,视野开阔,周围可以容纳上千人就座观看,加上同乐台高出玄音阁的围墙,西边临着街,老百姓站在街市上,虽然离得远看台上影影绰绰看不清楚,但若是赶上有风的天,周围又足够安静的话,能够隐隐听到台上的演奏声。
    每三年一次的玄音阁大比就是在这里举行,故而起名同乐。
    文笙虽是待选的考生,除了有她参加选择的那天,其余的五天里并没有资格进入玄音阁观看考试。
    故而她提前跟杜元朴等人打了招呼,叫帮着在大街上占个好位置,明日第一场,她想远远地看一下钟天政能否顺利入选。
    第一百二十二章 钟天政和他的箫(doctorking和氏璧+)
    第二天,将军府的人还真是占了个好地方。
    全赖纪家军的将士们孔武有力,符家两位少爷交游广阔面子大。
    权贵大臣们得以进到玄音阁里边,在同乐台四周落座,兴致勃勃地等着看热闹,墙外大街上也早早便划定了势力范围。
    说是叫老百姓看,离同乐台稍近点,能看见人影听见乐器声的位置早便被富贵人家占下了,像符咏、符鸣这些在孤云坊参赌下了重注的少爷公子们是必定要到场的。
    家丁亲随安上桌椅板凳,伺候上茶水点心,遇上熟悉的,就三五家聚在一起,边看边议论,到比腆着脸跟在长辈们身边,一整天坐在那里大气也不敢出要自在多了。
    状元局符氏兄弟都押了,符咏押的是状元出“羽”,符鸣押的是状元出“徵”,后来他二人才知道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