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278章

重笙-第278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琴曲王十三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但奇怪的是每一次听依旧会有很新奇的感受。
    就像那旋律烙在心上,溶在血液中,每当它响起,就不由自主会受到影响。
    受到影响的可不止王十三一个,和那些初次听到《伐木》的人相比,他明显要淡然得多。
    闹嚷嚷的人群很快安静下来,篝火轻轻跳跃着,映红了文笙的脸庞。
    连飞舞的火星都透着轻盈,三月的夜晚,繁星闪烁,阵阵凉风轻拂,众人呆怔怔站立,许久竟没有人愿意打破这份静谧。
    这就是传说中的《希声谱》?
    不知不觉间,一曲《伐木》早已弹完,文笙左手一个“长吟”,曲子已换成了《探花》。
    因为谭容华,她在乐城暴露了行踪,而此去浦川是要与自己人会合,文笙不可能放任这么多人一路尾随,只好请他们都睡上一觉。
    等他们睡醒了,自己早已乘坐马车不知去向。这是她能想到最省事的法子。
    《伐木》的影响犹在,对众人而言,正是心神最放松的时候,《探花》旋律一起。几乎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很快抵抗力弱和原本就困倦的人先行躺倒,其他的人即使意识到不对,也已是哈欠连天,呆呆站在原处。不过多撑了一会儿。
    王十三一跃而起:“好了,还是你厉害,这招帅得很,比刀按在他们脖子上都好使。”
    文笙抿嘴一笑,右手一个“长锁”。结束了《探花》,将琴拿开,便要站起身。
    在她想来,自己从领悟了《希声谱》可谓无往不利,从来未失过手,钟天政能突破《行船》的屏障那不过是个特例,根源在他俩当初练的“合鸣”上,就连钟天政,应对起《探花》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何况是眼前的这些“尾巴”。
    可偏偏事有例外。
    王十三此刻人是站着的。当先现有异,“咦”了一声,指着暗处,示意文笙快看。
    文笙随之望去,横七竖八睡倒的人群中,竟站立着一个人。
    这个距离,《探花》实在不该失去效果。
    那人身体隐在黑暗中,看不清楚模样,但随着王十三和文笙注意到他,那人拍了两下巴掌。往这边走来。
    这一动,显然是个活人,并不是傀儡之类。
    文笙并不死心,再度坐回原处。弹起《探花》,一边弹,一边留意着来人的反应。
    那人走得很慢,似乎有意在给文笙更多的时间叫她弹琴,边走边赞道:“顾姑娘真不愧是《希声谱》的传人。如此良宵,得闻两如此美妙的琴曲。真是不虚此行!”
    文笙怔住。
    对方气息四平八稳,确实是未受《探花》的影响,文笙不是不能接受现实的人,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她也就停了琴,站起身来,端详对方。
    先闻其声,再见到人,文笙立刻便断定她并不认识来者。
    这人中等身材,大约四十来岁,身穿褐色的麻布衣裳,赤着脚蹬了一双草鞋。五官长得很普通,面色黝黑,唇上留了两抹短髭。
    看这打扮像是个披头陀。
    不知是不是篝火的原因,他这么走过来,叫人很容易忽略他的长相,只注意到他有一双精光四溢的眼睛。
    这人空着手,连个包袱也没拿,看样子也不像有同伴。
    王十三觉着不妥,手摸到刀上,喝道:“站住!装神弄鬼,哪条道上的?”
    来人仿佛半点没觉着冒犯,笑了笑,站住。
    “我没有恶意,这位小兄弟无需如此。”
    王十三哼了一声:“哪个坏人头上也没刻字,一上来就承认的那是傻子。没有恶意你跟着我们?”
    王十三如此直接,来人显得有些不能适应,他隔着几丈远站住,道:“两位误会了,依两位的名气、本事,我相信他们与在下一样,身不由己从乐城跟出来,更像是一种追随。就像在下,仰慕已久,一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想与二位交个朋友。”
    王十三半信半疑,挑眉问道:“他们都睡了,你为什么醒着?”
    来人微笑着摇了摇头。
    文笙开口:“先生贵姓?”
    一个能够抵御《探花》的人,不容她不重视。
    来人道:“在下复姓东方。”
    东方在复姓里面并不罕见,文笙坦然道:“我还是第一次遇见有人不受这支曲子影响,方才真是吓了一跳。”
    东方脸上没有半点得意之色,张嘴正要说话,王十三在旁接言:“吓着你了?真是该死,我来将这小子一刀宰了,那就没有例外了。”
    不知道是不是八字不合,打这人从人堆里一冒出来,王十三就觉着浑身不舒服。
    具体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所以说起话来也没有个好气。
    东方脸色变了变,强笑道:“两位难道不想与在下交个朋友,以便能在《希声谱》上更进一步么?”
    王十三闭上了嘴,望向文笙。
    那东方又道:“我这个人虽然不是乐师,但天生有些古怪,乐师的手段,算了,我也不敢把话说得那么满,反正我认识的乐师没有一个能奈何得了我的。传闻《希声谱》有多么厉害,我忍不住好奇,顾姑娘,你何不再试试别的曲子?”
    文笙暗自皱眉,这个人不知是从哪里蹦出来的,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姓东方。
    他想一一体会自己的《希声谱》,目的真像他说的那么单纯?
    关键是除了适才弹的两曲子,她所学其它的几篇曲谱像《捣衣》、《采荇》并不适合拿出来与他对练,《碎玉》更不必说,所以文笙只是转瞬间就打定了主意。
    “若换一个时候,我俩巴不得能有机会与先生切磋。只是这会儿我们还有要事,不能再耽搁,东方先生若是有意,日后可以去离水找我。”
    不是见猎心喜,而是委婉地拒绝。
    东方先生显然大为意外,犹豫道:“这样,那……”
    文笙毫不犹豫冲他面带抱歉点了点头,招呼十三:“不早了,咱们走!”
    说罢她转身便要上马车。
    东方先生伸手欲拦,王十三早在等着这个机会,见状一个箭步冲上,伸掌向他肩上拍去。
    他动作太快了,东方先生目光一凝,抽身后退。
    一进一退间,两人竟似旗鼓相当。
    王十三叫了声:“你再装!”
    文笙一只脚已经踏上马车,闻声回头。
    就见王十三向着东方先生迎面一掌抓去。
    那东方先生身体微蹲,两手摆了个古怪的姿势,乍一看像是虎扑,两手像爪子一样上举,右手迎上了王十三的手掌。
    就听“当”的一声,两人看上去都是空手,不知怎的竟会出这么响的声音。
    与此同时,东方的另一只手抓在了王十三手腕上。
    因为《明日真经》,王十三手腕上几乎能感觉出来有强劲的气流涌现,“噗”地一声气爆响,将对方的手弹开。
    短暂的交锋,谁都未占到便宜。
    这一次那东方先生脸上明显流露出了惊愕之色。
    文笙道:“十三,走了。”
    王十三应了一声,冲那东方先生眯了眯眼,而后倒飞落到了马车上。
    东方先生站在原处,目送马车离去,没有再试图阻拦。
    车轮滚滚,马车上二人足足沉默了有一刻钟时间,文笙道:“十三,你觉着这个人如何?”
    
    第四百四十七章 再见董涛(二合一)
    
    “讨厌,太讨厌了。要看书 ”王十三念叨。
    说完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刚才的表现,又担心文笙觉着他好勇斗狠,乱得罪人,道:“这老小子鬼鬼祟祟,肯定没和咱们说实话,十三爷看人还是有两下的,反正我觉着他不像好人。”
    文笙先是对他的自吹自擂进行了嘲笑:“十三爷看人有两下?”
    王十三赶紧道:“可不是嘛,你想想,我从刚认识就看你顺眼,虽然那时候咱还不是一伙的,我没事就爱往你身边凑,叫你欺负得,啧啧,可吃了多少亏。”
    文笙忍不住乐了,她也想起了当初那些事,十三那会儿看上去贱兮兮的,她从老鹰岩上怒气冲冲下来的时候,可没想到会有今天。
    王十三洋洋自得:“十三爷那会儿压根儿没想过报复回去,这不,苦尽甘来了。”
    文笙笑了一声:“好吧,算你有理。我与你的感觉也差不多,这个人必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不可掉以轻心。不过他也算给我提了个醒,还好有今天,否则我都快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希声谱》也不是万能的。”
    文笙选择相信她和王十三的直觉。
    杜元朴既然传信说,此刻浦川聚集了很多来意不明的势力,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可以克制《探花》的人,只怕不是巧合。
    “那人武功路数上可能看出点什么?”
    王十三道:“说真的,这个难倒我了,他刚才那两下不像是大梁各大派的武功,古里古怪,要是我以前见到过,绝不会不记得。”
    “这样……”
    王十三有些不甘心:“下次再遇上,等我拿刀枪不入阴他一下。”
    甩掉了盯稍的,王十三快马加鞭,连夜驱车直奔浦川。
    关中他之前虽然来过几次,路却不是很熟。还好提前在邺州军中弄了张地图研究一番,一晚上没有走冤枉路,等第二天上午,离浦川只有十余里了。
    王十三将车停在路边。跳下来伸个懒腰,顺便歇一歇马。
    “差不多就这附近,说是有个黄庄村,他们在村子里留了人。你等我找找,累不累?等进了村子你好好歇歇。我还有一套压箱底的推拿手法,专门留着给你解乏用。”
    文笙在车里笑了一声。
    这一晚上她时不时还能打个盹,王十三却是丝毫不得闲,本来文笙想着十三白天往返邺州就累了一整天,颇有些心疼,一听他还有心思想这个,那心疼也就全都变成了好笑。
    到底是习武之人有个好身体啊,十三精力真是充沛。
    “笑什么,我说真的。”
    文笙笑应:“好啊,只要你不怕又流鼻血。”
    因为《明日真经》那回事。文笙在与王十三相处中变得格外大方,对他诸多纵容。
    王十三喜道:“说好了啊,我保证伺候得你舒舒服服的。”他是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就算事实证明每到最后遭罪的都是自己也乐此不疲。
    王十三活动开了,瞅着前后无人,在路边上耍了一通拳,这才牵着马,沿着脚下的泥土路找下去。
    快中午时两人终于找到了黄庄村。
    村子不大,位于一条小河边,站在村口。只见破破烂烂十几间草舍,旁边田地里乱蓬蓬长得全是杂草,村子里连个人影都不见,也没有炊烟冒出来。若非文笙和王十三此刻正站在村碑前,很难相信这里就是和自己人约好了见面的地方。
    王十三很是扫兴:“这破地方,没法住人啊。”
    文笙道:“进去瞧瞧再说。”
    两人进了村,果见一间间草舍东倒西歪,不知多久没有修缮过,里面空荡荡的。落满了灰尘蛛网。
    看样子像是许久以前全村老小一起逃难去了,能带走的东西全都带走,剩下几间空屋家徒四壁,简直到了连蟑螂都能饿死的地步。
    王十三站在村子当中,气沉丹田,喝道:“我说,有喘气的没有?”
    村尾一间房舍后面有人应声:“有,有。”
    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从空荡荡的鸡舍旁钻出来,苦着脸道:“两位可是来了。”
    文笙惊奇地认出了来人:“这不是董涛董大哥么?”
    董涛抬手摸了一把脸,见手心上全是黑灰,苦笑道:“顾姑娘眼真利,这样都能认出我来。”
    文笙意外:“杜先生传信说黄庄村这边有自己人,没想到竟是董大哥。”
    董涛那可是李承运的心腹,当初李承运被东夷人擒住,他和曲俊二人受鲁氏重托,带了巨款为其奔走,还曾与文笙、钟天政跑到于泉走过一遭。
    李承运获救到了离水之后,曲俊护送鲁氏等人前往会合,而后留下来,护卫李承运和他的家小。董涛却一直未露面。
    不过文笙因为于泉一行对董涛印象极深,虽然许久不见,他又浑身脏兮兮的,脸上黑一道白一道,还是一照面就认了出来。
    跟着她就明白了:董涛会读唇之术,这样的人天生就是干碟报的料,到离水做护卫反而浪费人才,不用说,李承运派在奉京的那些人应该是董涛管着,杜元朴也是因为这个,才请他跑这一趟。
    董涛也是因为与文笙早就相识,此次见面没有觉着拘束,抱怨道:“我上了杜先生的当,他说关中聚集了很多江湖人,他手下的那些斥候怕是不顶事,我也想着有日子没见着顾姑娘了,又想认识一下深入虎穴救了国公爷的王将军,这才欣然走这一趟。”
    说话间,他抱拳向着王十三一躬到地。
    王十三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董涛对他行此大礼,言语尊重,他也连忙客气回礼:“什么将军,芝麻绿豆一个小官儿,还是朝廷封的,不见外的话兄弟相称就好了。”
    董涛笑道:“王老弟立此大功,早晚的事。”
    文笙觉着董涛变得比之前会说话了。
    董涛转过身来,继续道:“谁知道他这么不靠谱。害我三天前就来了这鬼地方,这还不算,什么吃的也没带,还不敢离开。若不是河里还能捉两条泥鳅,我就只有掘土挖蚯蚓吃了。”
    文笙很是同情,她对大大小小的爬虫都有一种惧意,想想蚯蚓,不由打一个寒颤。道:“我们车里还有点吃的,昨天下午烤的烧饼,不知道董大哥……”
    董涛是真饿坏了,一听这话眼睛冒光:“要,要。我自己去拿。”
    文笙和王十三陪着他去拿吃的,董涛到河边洗了洗手,也不嫌烧饼冷硬,接在手里狼吞虎咽。
    王十三在旁坏笑:“我们早不知道,昨天才接了信,要知道董大哥这么受罪。早插了翅膀赶来了。”
    董涛只管闷头吃,连塞两个烧饼进去,才抹了把嘴,道:“真香,奶奶的,肚子总算不咕咕叫了。”
    文笙笑道:“你先简单垫垫,这附近哪还有村落,咱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聊,先把午饭解决了。”
    董涛摆手:“可别。除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旁的村子都被蜂拥而来的人住满了。这样吧,你俩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