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258章

重笙-第258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倚朱低声道:“老爷吩咐,奴婢得一直跟着小姐。”
    文笙道:“那好,到时候咱俩一边一个。”
    这时候就听着小院外头鞭炮声越来越近,看院子的婆子手脚轻便,过来禀报:“轿子来了。”
    呼啦啦,由外头涌进来十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中间的大红花轿。
    轿子是四人抬的,四个轿夫都很年轻,身上穿着簇新的棉袄。
    接新娘子的花轿,新郎竟然没有跟来。
    几个婆子笑着到了门口,道:“新娘子请上轿,别耽误了吉时。”
    新娘默不作声站起来,手在桌子上摸索了一下,摸到古琴,拿起来,抱在了怀里,看样子有些紧张。
    几个婆子知道内情,也没有人说叫她将琴放下,文笙和倚朱上前来,一左一右扶着新娘,出门坐上了花轿。
    
    第四百二十二章 新娘子(二合一)
    
    王十三没来接亲,是觉着新娘反正不是文笙,他提不起劲来献殷勤。
    再说,对方到现在还没露出马脚来,不知道钟天政会从哪里下手,他和文笙要算是府里最厉害的两大高手了,没必要盯着一处。
    新娘上了轿,垂下轿帘。
    文笙和倚朱向后退开,让出地方,倚朱掩手打了个哈欠。
    为首的婆子笑嘻嘻喊了一声:“新娘子快坐稳,咱们起轿了!”
    轿子平平稳稳抬了起来。
    文笙一开始还将怀疑的目光在那四个轿夫身上转了转,跟着想到江审言也不是吃素的,这四人要抬着新娘子在府里兜圈子,这么要紧的位置,在安排的时候必是重中之重。
    别的不说,阖府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若是有一点不对的地方,立刻就会被人识破。
    排除了易容冒充,这四人被收买的可能性更是不大,隔着千山万水,钟天政的手应该伸不到那么长。
    花轿出了小跨院,沿途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伴随着阵阵叫好起哄声,热热闹闹传出去老远。
    这时候走在文笙身边的倚朱又打了个哈欠。
    文笙不禁有些奇怪,问她道:“怎么了?昨晚没有睡好?”
    倚朱摸了摸后颈,不好意思地道:“可能是换了新地方,没睡好,还不小心落了枕,今天老是犯困。”
    两人正说话,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心”,十余丈开外的厢房房顶上人影一晃而没。
    “呜”,一支铁箭凌空飞来,直直射向了左前方抬轿的轿夫。
    这箭来得突然。文笙脚下一顿,蓦地握紧了藏在袖子里的短笛,心道:“终于来了!”
    那轿夫反应也是很快,眼见铁箭冲着自己前胸射来,千钧一发之际猛地下蹲,就听“砰”地一声,那箭不偏不倚射在了轿杆上。
    花轿因此剧烈地歪斜了一下。
    跟着由另一侧院墙上又射来一支箭。
    这箭是奔着轿里的新娘去的。角度刁钻。射得正是轿子的左侧。
    众人惊呼声中,那箭穿轿而过。
    射空了!
    文笙暗赞了一声:新娘好身手!
    轿子停下,众人围在四周小心戒备。倚朱急忙上前,撩开轿帘查看:“姑娘,您没事吧?”
    里头新娘子低声回答:“没事。”
    文笙抬头四望,就见两侧房顶院墙上空荡荡的。埋伏偷袭的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这两箭试探之意十分明显,若文笙在轿里。多半会拨响古琴,以《行船》相抗,但这会儿轿里的新娘却是个会武功的替身……
    不过以文笙对钟天政的了解,他既然来了就不会轻易罢手。绝不会只是远远射两射这么简单,必定是有更狠辣的后招在等着大伙。
    附近的护卫已经抽出人手,分为两路追了下去。众人商量了一下,打发几个婆子去前面花厅给江审言等人报信。问一问下步应该怎么办。
    这时候一股浓烟自后院冒起来,有人喊道:“着火了,有贼人放火!”
    随风飘来很多黑灰和呛人的烟尘。
    也不知道敌人怎么混进来的,听动静,起火的地方还并非一处。
    众人面面相觑,这婚礼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么?
    管事的婆子过来商量文笙:“我看还是直接将花轿抬到前面去吧。”
    文笙想想也觉着不宜再磨磨蹭蹭的,现在两下已经摆明了针锋相对,不如自己人早早集中到一起,看钟天政除了放放暗箭点点火,还有什么招数可使。
    花厅里的江审言得了报告精神一振,准备了这么多,就怕对方不肯来,别说只是放放火了,只要能将鬼公子抓住,再大的代价他都愿意付。
    “人没有伤亡吧?”
    “回大人,没有。”
    江审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叫他们直接把轿子抬过来。”
    看这意思,对方肯定会下大力气破坏这场婚事,虽然尚不知道敌人藏匿在哪里,但只要这边一提前拜堂,对方必定要有所动作。
    此时门上管事的来报:“老爷,外头有齐将军麾下的张副尉和嘉通府那边的陈校尉求见,他二人分别带了百余名官兵和十几个差役。”
    王十三在旁皱眉:“什么事?”这么多人,还嫌不够乱么。
    江审言却道:“这两波人马想是奉旨捉拿刺客,正在附近盘查。”
    那管事的回道:“老爷您料事如神,张副尉询问咱们府里为什么失火,可需要帮忙,老奴不知怎么回答,只好把人让在门房里等着,那些官兵和差役们都还在大门口呢。”
    奉旨办案的上门,不可不见,江审言点了点头:“去请他们两位进来吧。”
    这两位武将官职不高,一个正六品,一个从六品,不过人家说是来帮忙的,江审言准备亲自迎一迎两位同僚,他站起身,瞥了王十三一眼,道:“你不去换喜服?”
    王十三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换。”
    江审言也不勉强他,新郎官早就准备好了,乃是江府的一个下人,高矮胖瘦和王十三差不多,若是不看脸的话很容易认错人:“那你陪着你外婆和舅母先去东厢呆着,我再拨十名好手给你,她们两个我可交给你了,不准出任何差错。”
    王十三也知道这任务十分艰巨,忙应道:“放心吧。”
    江审言抬腿欲走,又叮嘱道:“你记着,今天当着外人,不得使那《明日真经》。”
    王十三点头,心道:“我又不傻,行刺吴丰那一页还没翻过去呢。”
    江审言不带着王十三在身边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他出门去迎客,狄氏兄弟和几个亲信护卫紧紧跟随,非常时期。所有人都格外小心。
    王十三目送舅舅出了门,转身去了一旁的东厢房。
    自从发现有外人混进来捣乱,江老夫人和江吴氏便被送到了东厢,除了柴寿家的在旁服侍,剩下的都是江审言找来的江湖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神情肃然地将女眷们围在当中。气氛颇为紧张。
    王十三一进来,江老夫人便欲站起,急着向他连连招手:“不逊。你快过来,贼人抓住了没有?怎么回事,可是冲着你舅舅来的?这群杀千刀的,不见今天是什么日子。我外孙成亲,他们跑来捣乱!”
    江吴氏也一脸紧张地站起来。
    王十三连忙安慰二人:“没事。几个小蟊贼,舅舅早有安排,已经派人去抓他们了。”
    他快走几步上前,江老夫人抓住他的手。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上下打量他,笑道:“你这孩子。什么时辰了,怎么还不换衣裳?快去吧。虽然今天没有大操办,可咱也不能慢待人家。”
    王十三笑笑:“不着急,先抓了贼再说。”
    江老夫人活到这把岁数,大风大浪也算经过不少,知道外孙是不放心自己,闻言点了点头,拍着他手,笑眯眯地道:“不逊今天成亲,可就是顶门立户的大人了。你娶了顾姑娘,称心如意,以后小两口可要好好过日子,外婆就等着你们早点给外婆添个小重孙孙了。”
    王十三闻言心里发苦,按照计划,今天收拾了钟天政之后,他和文笙立刻就要返回大梁,事到临头,他真是舍不得同外婆分开。再说生孩子自己做不到啊,外婆与其指望自己,还不如指望着舅舅舅妈呢。
    外婆年纪这么大了,只看她满头银发,脸上全是皱纹,王十三鼻子一酸,探身过去,伸双臂把她抱住。
    “哎呦,这么大的人了还撒娇呢。”江老夫人不明所以,冲媳妇江吴氏笑道。
    不过外孙的拥抱明显叫老太太很受用,她伸出手去,摸了摸王十三的头顶。
    王十三就势凑在江老夫人耳边,悄声嘀咕:“外婆,燕神医前两天不小心露了个口风,说他有办法叫舅舅添个一男半女。”
    江老夫人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半晌眼睛一亮:“当真?”
    王十三嘿嘿一笑:“真的,真的。舅舅也知道,不过是怕不灵验,没敢告诉你和舅母。你要不信,等回头问他。”
    王十三的态度,足以表明他和舅舅江审言之间已经彻底放下了嫌隙,他相信外婆感觉得到,心里应该能就此放下一块大石了,再有孙子的事情叫她惦记着,足以填补自己走后的失望和牵挂,支撑着她身体好起来。
    且说江审言出了花厅不远,就在院子里迎面遇上了两位武将。
    那两人浑身披挂,拱手齐称“江大人”。
    相互见过礼之后,嘉通府的陈校尉先道:“江大人,卑职和张副尉奉命盘查顺福里,我们府尹特意传话,叫多带人手,千万保护好大人,适才见府里突然多处冒烟,不知出了什么事,可需得帮忙?”
    江审言微微一笑:“齐将军和吴府尹有心了,两位回去代我多多转呈谢意。今天乃是我一个晚辈亲戚成亲,本打算自己家操办操办,关上门喝顿喜酒也就罢了,谁知竟有贼人混了进来。”
    两位武官虽见府里火起,已大致猜到,听江审言亲口承认,还是吃了一惊,那张副尉道:“贼子好大胆,刚在御道大街行刺圣上作乱,又跑到大人府里兴风作浪。江大人,正好我带了百余名手下,就在大人门外等着,不如叫他们进来救火,顺便捉拿贼人。”
    这张副尉是忠武将军齐肃的人,江审言对他的底细十分清楚,知道他绝不可能被鬼公子收买,再说对方是奉旨查案,他也不好阻挠,当即点了点头:“有劳了。”
    那两人跟着门上管事去传令,江审言也趁机吩咐自己人:“把咱们的人全都调回来,守好前院,起火的几处交给他们。”
    官兵们很快开进来,张副尉指挥着直奔火场抓人。
    陈校尉领了一队十几个差役进门,眼见满院子官兵乱糟糟地,却有一顶大红花轿由后院抬来,边上簇拥着许多丫鬟婆子,一个个望着这边目露警惕,不禁笑道:“算了,我这十几个手下就不去添乱了,叫他们在这里守着吧,江大人,卑职来得巧,不知能不能叨扰您府上一杯喜酒。”
    江审言怔了怔,回身做了个“请”的姿势:“请吧。”
    虽是如此说,但这时候张副尉还率兵在后院扑火捉贼呢,显然不能置之不理,江审言就带着陈校尉并那队差役等在了花厅门口。
    花轿在红毡前落下。
    由外边请来的吹鼓手左右分成两队,唢呐齐吹,锣鼓敲得震天响。
    江府的护卫随从们都知道新娘下轿直到拜堂,差不多就是双方见真章的时候,加上江审言在外边,不敢怠慢,蜂拥过来,将花厅门口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吹鼓手们憋足了劲儿,吹吹打打好一阵,不见往下进行,一旁鞭炮也放了,新郎呢,到是接人啊。
    张副尉在后院站了站,将头盔拿在手里返回来,离远笑道:“新郎呢,怎么不往下进行?”
    江审言笑了一笑,挥了下手。
    少顷,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穿着大红喜袍由花厅里出来。
    围观众人齐齐起哄:“新郎官出来了!出来了!”
    门口人太多,又有花轿挡着,外围的人只能看到一角喜袍,可守在轿子旁的文笙却忍不住好笑:也不知道江审言从哪里找了这么个人,乍一看身形还真像十三,帽子上插着花,脸上又是胭脂又是粉,涂得活像个猴子屁股。
    再加上十三在大梁时总是一副大胡子,打扮成这样,别说钟天政认不出来,想必就连与他熟悉的王五、王六都不见得能分辨。
    这假新郎年纪不大,这种阵仗想必也是第一次经历,看上去有些不自在,在一旁婆子提醒下,先拉弓朝轿门射了三支红箭,才过去撩开了轿帘,将大红绸子递到新娘手上。
    门外红毡上有人摆上了火盆和马鞍。
    文笙抬眼往四下一扫,数十位吹鼓手都站得挺远,近处的俱是自己人,钟天政会由何处下手?
    新娘子于众目睽睽之下站了起来,出了轿子。
    出轿第一件事,她一侧身,将手里抱着的瑶琴交给了旁边的倚朱。
    
    第四百二十三章 现身(二合一)
    
    新娘子把琴交给了倚朱。
    这个随手之间仿若无意的举动,叫文笙心里骤生警惕。
    假新娘是江审言手下一个小头头的女儿,当爹的在追随江审言之前,也是江湖上混饭吃的,这姑娘从小耳濡目染,知道艺不压身,学到真本事才能不受欺负,哪怕后来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也没把武功撂下。
    再加上她身材和文笙十分相似,所以是个极合适的人选。
    文笙昨天便见了她一面,只是这个节骨眼上文笙实在太忙了,匆匆聊了两句,没有细谈。
    但即便如此,她也不该犯这样的错误。
    对乐师而言,古琴这种乐器,利与弊都同样明显。
    目标太大,不方便携带,琴身四尺有余,抱在怀里如修长的美人,每每一个照面就会暴露琴主人的身份,而且大多数时候乐师都需坐着弹奏,占用两只手,诸如此类,限制太多。
    所以很多常在江湖行走的乐师最后都只得忍痛割爱,换了别的乐器,就连文笙,为保命计,也多练了竹笛。
    这是弊端。
    但对文笙来说,古琴的重要性又毋庸置疑。
    应对一个突发的意外,古琴在手,她通常只要一息,而换了别的乐器,十息之间都未必能发出声响,更不用说同一支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效果天地之差。
    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新娘子竟将本应由她伸手去接的琴,抢先交给了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