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219章

重笙-第219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王十三满头大汗学习擀面条,文笙笑嘻嘻指导了一阵,将目光落到了刚进门的禅离身上。
    
    第三百七十一章 禅离的秘密
    
    文笙觉着,禅离这个女人很有些古怪。
    她是乐师,是银月村的“圣女”,当着利江明西等人言行狂妄,出手不说狠辣,最起码也算是非常果决。
    但她换上南崇这边的衣着装束,从深山里出来,言行举止却像换了个人,沉稳端庄,甚至比文笙见过的很多妇人都要讲究。
    最关键的,她还会说一口地道的嘉通话。
    他们谎称来嘉通投奔亲友,同行里有个嘉通口音的老太太,再正常不过,同周围的领居打交道也多靠禅离出面。
    这一路上,当着文笙和王十三,禅离和宣同方几个还真没说过几句话,显得冷淡而疏离。
    文笙冷眼旁观,觉着她对那四人同样有着防范之意,所以文笙也不确定禅离到京之后还跟着他俩是要干什么,奉命监视?还是另有企图?
    她想对方很有可能就是嘉通人,至少也在本地呆过,有机会不如开诚布公谈一谈,省得彼此胡乱猜测。
    不过那要等吃过了早饭再说。
    有文笙在旁参谋,王十三第一次做手擀面便非常成功。
    不会不成功啊,经他一番揉擀,那面特别筋斗不说,刀功乍一看也不逊半辈子切面的老师傅,真是想要宽条有宽条,想要细条有细条。
    只除了桌子面板统统短命十年。
    切完了洒上一把面米分,打散摊匀了,王十三拿袖子蹭了下脑门上的汗,得意道:“怎么样?就这么点儿活,还想难倒大爷?下面吧,谁来?”
    文笙自然少不了夸他两句。
    禅离颇为惊讶。不过论起做饭的手艺,三人里头还是属她最高,她主动接过剩下的活儿,将昨天买回来的鸡煮了,鸡汤下面,放几棵青菜,洒上小葱。诱人的香味传出去老远。
    王十三心里有了主意。胃口大开,自己吃了半锅。
    文笙很是捧场地吃了两碗。
    王十三心满意足,长出一口气:“还是这么汤汤水水吃着舒服啊。前些天叫你跟着我在山里受苦了。”
    他昨天夜里就和文笙好说了,今天上午去陈大人家点个卯,再找宣同方几人帮忙,分头盯着平安侯府和江审言的家。看医令燕白到底会不会现身。
    若还等不到,出手行刺就是最后一步棋。
    等王十三走了。文笙收拾桌子,禅离刷锅洗碗。
    文笙看她进进出出忙得差不多了,道:“禅离姐姐,坐着说会儿话吧。”
    禅离闻声望了她一眼。没有拒绝,放下手里的活儿,搬了张板凳过来。
    文笙见她坐在对面。眼观鼻,鼻观口。显然不打算先说话,想了一想,问道:“恕我冒昧问一句,你其实是南崇人吧,怎么去了银月村呢?”还一呆就是十余年。
    禅离两眼盯着文笙,目光里闪过犹豫之色。
    文笙任她打量。
    同行这几日,她们对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早有了初步的了解,她这时候盯着自己看,不过是在下最后的决断。
    过了一会儿,禅离漠然将目光转向了窗外:“十几年前遭逢大祸,我无处可去,正好遇到宣同方几个,他们在为银月村寻找合适的‘神女’,我就跟着他们去了。”
    “大祸?”
    “你想知道?呵呵,也好,我就跟你说说,免得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忘了。”
    难得禅离开口,可以解开文笙心中的疑惑,她赶紧换了个姿势,准备洗耳恭听。
    “我曾在这里生活了十六年,”她嘲讽地笑了笑,“我爹在朝里做到了四品官,我是家中的长女,闺名白霜。”
    拜月族语“禅离”的意思正是白光,白霜,诸如此类。
    “我想想,时候太久了,祸事由何而来?打从懂事开始,爹娘就教我要好好做吴家大小姐的玩伴,不可得罪她,因为她是要做太子妃做皇后的人。我听爹娘的话,虽然比她小,却事事都让着她,以她为先。”
    文笙心里一动,宫里的那位吴皇后?显然不是,年纪对不起来。
    吴家大小姐,说的是吴皇后的姐姐?
    而禅离那边一旦开始,就打开了话匣子,自顾自地讲了下去。
    “就在她刚开始谈婚论嫁的时候,太子却出了意外,暴毙而亡。先帝子嗣本来就少,一来二去,就只剩下了当时刚满周岁的圣上。这下吴家可傻了眼,虽然没有大肆宣扬,但朝野谁不知道,她本来定了是要嫁太子的,短期之内,谁敢娶她?”
    “平心而论,她的性子并不刁钻,换谁遇上这样的事,心情都会不好吧,她把空闲时间全都花在了学琴唱曲上。不但她学,还叫我们几个都跟着学,后来她嫌旁人没天分,就只认定了我,什么事情都想拉我一起。”
    “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竟会不小心撞破了她和那戏子的私情,我装作年纪小不懂事,胡乱遮掩过去,打那以后,有意躲得她远远的,半个字也不敢向外吐露。
    过了差不多有半年,她十七岁生辰,邀我去吴家做客,我本不想去,却拗不过父母,又想着她已经同安国公世子订了婚,应该不会再有事了。谁知生日当天,她找了个由头将我带去了她的琴房,引开了丫鬟,吴家大公子就突然跳了出来。那畜生刚死了老婆,想要毁我清白,逼我嫁他续弦。”
    文笙轻声问:“后来呢?”
    权势掩饰下的狠毒和丑陋,文笙虽然听说过不少,还是为禅离揪着心。
    就连自己初来这世间,也曾被人设计逼迫过。
    “我一个女子怎比得了那畜生孔武有力,正想着宁可一死也不叫他得逞,慌乱间顺手抓起了屋里的一面小鼓,不知怎的,脑袋里灵光一闪,突然就开了窍。”
    “你那时候自己领悟了乐师的法门?”文笙不禁暗自惊叹,世间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也是,南崇就没听说有什么厉害的乐师。她无师自通,还是在这么个关键的节骨眼儿。
    天赋和运气,缺一不可。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时只想着赶紧回家,没有亲手宰了那个畜生。”
    
    第三百七十二章 禅离的劝告
    
    童白霜第一次遇上这种事,六神无主,摆脱了吴家大公子的纠缠,自琴房里逃出来,连贴身的丫鬟都顾不上等,匆匆出了内院,找着自己家马车,赶回了家。
    她向童夫人吐露了实情。
    童夫人出身寻常,自己又是个没主意的,丈夫喜欢附庸风雅,她甚至想着去向妾室讨教吟诗作画的技巧,何况这样一件大事,那真是像塌了天一样,很快白霜的父亲童大人就知道了。
    童大人认识吴家大公子,还同他打过很多回交道。
    在他的印象里,吴大学士的这个儿子心机深沉,除了没有当爹的老奸巨猾,样样都不差,怎么可能做出这么荒唐的事?
    再说以吴家的地位,若吴大公子真看上了白霜,想要续弦,打发个中间人说一声,自己虽然吃点亏,不一定就不答应。
    南崇不大讲究这些,就他们吴家自己的嫡女,也有不少嫁了鳏夫。
    这么蹊跷,根源必然还在吴家大小姐私通戏子那件事上,若是个寻常人,只怕早就被灭口了,因为是自己的女儿,对方不好下手,只能娶回去,变成一家人,也就绝了后患。
    使这样的手段,是怕童家不识相,反而把那件事嚷嚷出去吧。
    童大人越想越觉有理,找个机会私下见了吴家大公子一面。
    谁想对方根本没提有意续弦的事,反到对童大人说:“听说令嫒最近心智失常,恍恍惚惚常做些莫名其妙的事,不如送去大真庵修养一段时间吧。”
    大真庵那是南崇官宦之家女眷犯了错,软禁修行的地方。
    童吴两家如何商议的且不说,过后不久,童白霜就被送去了大真庵。
    除了四季的衣裳,她只带了几本乐书和一面小鼓。
    在大真庵,吃的是粗茶淡饭,还要劈材、挑水,抄经、做针线。白日里被支使得团团转,动辄遭人斥责。
    可越是这样艰苦,她越是静下心来琢磨乐师的技艺。
    童家人就像将她忘了一样,直到一年之后。庵里来了新人,偏巧又是个听说过童家的,悄悄告诉她,她被送进来不久童夫人就得急症去了,童大人说是守孝一年。但听说已经同吴氏旁支一位庶出的小姐订下了婚约。
    童白霜这才知道,原来不但是自己被家族舍弃,她还连累了没有娘家撑腰的母亲。
    她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鬼地方。
    靠着那面小鼓,童白霜逃出了大真庵,一路躲避庵里的追捕,碰巧遇上了宣同方几个。
    宣同方等人邀请她去银月村生活,她考虑再三最终答应。
    童白霜对父亲的感情颇为复杂,最初几年还时时关注他的消息。
    童大人未及再娶,便卷入了一桩营私舞弊案,童家很快被抄了家。女眷被发卖,他和两个庶子先后死在了发配途中。童家就这么着散了,一家老小死了个干净。
    办理这起案子的正是江审言。
    宣同方几个告诉她这消息的时候愤愤不平,颇有同仇敌忾之意,但在童白霜,却没觉着如何悲伤,她的心中,只剩下了对吴家的愤恨和深深的惆怅。
    文笙算了算,要照童白霜说的,她年纪并不大嘛。也就三十出头,怪不得她易容改扮得虽然很细致,自己却总觉着哪里有些违和。
    尤其是她的眼神,看着实在不像是个老婆婆。
    她的一生。早已被强行改变,少时玩伴们或为公侯夫人,或为官家太太,大多相夫教子,生活安逸。
    但上天又给了童白霜一份厚礼补偿,她是乐师。若能早早了却昔时恩怨,敞开心扉朝前看,一个刚刚三十岁便自己摸索着学到这等水准的乐师,前途实在是不可限量。
    “所以你此次跟着我们来嘉通,是想伺机向吴家人报仇?”
    童白霜一张老脸看不出特别的情绪,到是目光闪了一闪:“你们不是要杀江审言么?吴德水的大儿子吴丰现任嘉通府尹,等事情闹大,他必会带人来围捕,到时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文笙默然片刻,方道:“等十三回来,我和他商量一下。”
    童白霜听她如此说,神情登时变得有些怪异,道:“他最后还不是听你的?呵呵,没想到,我这辈子会吃到陆鸿大儿子亲手擀的面条。”
    文笙脸上一红,听着童白霜又道:“你不知道,陆鸿大在我们南崇是个什么名声,他活着的时候,名字能止小儿夜啼。说真的,有空擀面条,不如劝他练练陆家那功法。冷兴生给他功法,我看你们没当回事,据我所知,宣同方几个可是研究了二十年还没进门,这次盼着陆少爷能摸着诀窍,给他们指个路,应该不至于拿个假的出来。”
    冷兴生将《明日真经》拿出来的时候,文笙就觉着他的目的并不单纯,童白霜说的这个也有可能。
    不过文笙却并不打算传话给王十三。
    这么多天下来,只看十三对《明日真经》的态度,就知道他不会轻易尝试着去练。
    他的身手,本已经十分出色,功法是习武之人的根本,若是出了问题,对王十三的打击必定比自己失去乐师的能力更大。
    再加上十三江湖经验丰富,看似大大咧咧,其实谨慎周全,文笙觉着既是家传的功法,学或是不学,应该完全由他自己来做这个决定,即使是自己也不应该多置一词。
    她听童白霜说了一些南崇官宦权贵之家的情况,半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中午,王十三回来,还给文笙和童白霜带了几样菜肴。
    嘉通物价不便宜,王十三又是去那有名的酒楼点的菜,文笙初看这架势还当宣同方几个也要过来商量事,等 王十三大马金刀坐下来吆喝开饭才知道并不是,依旧只他们三人。
    童白霜早饭吃得就不自在,此刻识趣地看了看菜色,挑着爱吃的盛了一碗,端回自己屋吃去了。
    文笙想着他们离开离水时,确实带了不少金银以备万一,但一路上逃命,自己身上还剩了些,王十三只怕丢得差不多了,关心地问了一句:“你还有银子用么?”
    谁想王十三直接丢了个沉甸甸的钱袋子过来:“跟宣同方他们要的,你收着吧。”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刺吴计划
    
    文笙不及拒绝,只好接在手里。
    袋子挺沉,她意外道:“给我干嘛,我又不单独出门,没有用钱的地方。”
    王十三伸脖子看了看桌上几样菜,拿汤勺先给文笙舀了碗汤:“这个天麻人参老鳖汤是店家推荐的,可不便宜,说是补血养气,止眩醒神,你先来一碗尝尝。”
    不管是不是有用,这番心意非常可贵,文笙接过来。
    听他又道:“给你你就收着,大半袋都是金叶子呢,我带身上一不留神就丢了,等用的时候再跟你要。”
    文笙“唔”了一声,将钱袋放到一旁,拿起筷子准备吃饭,突然笑了笑,问道:“不用数一数么?”
    王十三跑了一上午,早上虽然吃得不少,但面条不点饥,到这时候也饿了,嘴里塞了一大口饭菜,猛听文笙问话,甚是莫名其妙:“数它干嘛?不够想办法再去弄就是。”
    文笙本来脸上都是笑,还带着点揶揄之色,见他一说话满嘴都是饭,甚是嫌弃地挥了下手:“咽下去再说话,别喷出来。”
    王十三嘟囔了一句:“怎么可能?”将饭咽了,伸手出去盛汤,伸至中途突然停下,扭头看向文笙:“古里古怪的,你那脑袋里到底都想啥呢?”
    文笙呵呵一笑:“吃饭吧,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
    王十三目光在她脸上转了转,没看出什么端倪来,“切”地一声,端回自己的碗吃饭去了。
    其实文笙方才是突然想起当日王十三与付春娘的那番对话,所以接了钱袋在手,忍不住想逗一逗他,问他用不用数一下。
    但王十三自己却显是已经忘了,他那番“数钱、生孩子、管小老婆”的豪言壮语。
    王十三虽然对文笙的臭规矩表现得嗤之以鼻,但接下来真就不说话了。
    直到两人默默吃完了午饭,文笙要顺手洗碗。他才道:“丢那里吧,叫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