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179章

重笙-第179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驸马
    
    文笙想起当日钟天政对四公主的评价,现在看来,还真是恰如其分,没有冤枉了她。
    那主仆两个又闲聊了几句,外头有人催道:“公主,时辰不早,驸马也到半天了,还请收拾一下,准备拜堂吧。”
    语气虽然恭顺,话中却没有足够的尊敬。
    四公主低低咒骂了一句,用词之粗鄙颇叫文笙意外。
    秋波却赶紧忙活起来,帮四公主换上喜袍,盛赞了一番公主的花容月貌,床是来不及铺了,外边一下子涌进来好几个丫鬟婆子,簇拥着四公主出了门。
    两个婆子落在后头,一个低声道:“这怎的什么都没有布置,连喜床都没铺?”
    另一个道:“别多管闲事了,要命不要,吃饱了撑得么?”
    文笙听着外头脚步声、说话声渐渐远去,似是屋子里的人都走光了,这才活动了一下发麻的四肢,将短刀对准了箱笼旁侧不起眼的出气孔,一点一点掏大,用了足足有两刻钟,方由里面爬出来。
    这是一间寝房,屋里摆设不多,更谈不上多么富丽堂皇。
    婚床、衣柜以及桌椅看上去全都簇新,显是刚置办了不久,桌上连合卺酒都没有,一堆箱笼搬进来之后也没人收拾,就堆放在墙角。
    红毡铺地,门窗上贴着喜字,偌大的屋子显得很是空旷。
    文笙将手伸到外裳里,在腰间摸了摸,放下心来,收起短刀,拿上“太平”。侧身来到房门口,探身向外望了望。
    天已经黑了,房外石子路旁悬着一串灯笼照明,不见有人。
    通常而言,一位公主的住处,就算是临时落脚的地方,也不应该守卫如此松懈。
    由前头院子里传来阵阵喜乐和喧哗声。
    四公主成亲。杨昊俭会不会亲至?钟天政又会不会来?
    还有。那位新鲜出炉的四驸马不知又是什么人?
    文笙闪身出了门,未等走远,就听着前院隐隐传来“送入洞房”的高呼声。众人轰然叫好,跟着脚步散乱,拜堂结束,新人要被送回来了。
    文笙不及多想。只得躲到了一旁的花树后头。
    新婚夫妻进了洞房,很快就会发现箱笼有异。知道有人潜了进来,说不得,自己还要寻机以《探花》脱身。
    她这般想着,前头的一对新人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磨蹭了好一会儿才进到这边院落。
    只听脚步蹬蹬,四公主怒气冲冲地声音响起:“关上门!当本公主是什么!”这语气,完全不像是个刚拜完堂的新娘子。
    后头秋波跟着一溜小跑。气喘吁吁附和:“是啊,太过分了。怎么可以洞房不进、盖头不揭就把驸马直接叫走了,公主息怒,汉王殿下派了裴将军来观礼,我去把他请来,和他说道说道,叫殿下给您作主。”
    四公主冷笑连连:“本公主做了这么大的让步,我那好弟弟却连来都不愿来。”
    跟着主仆二人一同回后院的还有七八个丫鬟婆子,一个个小心翼翼跟在后头,大气也不敢出,生怕触了四公主霉头。
    秋波犹豫着劝道:“公主不喜驸马,汉王殿下说不定也是知道的。加上前边军情紧急……”
    “本公主再是不喜,不叫他滚,他也得给我老老实实伺候着。”
    主仆两个进了屋,房门被“砰”地摔上,发出很大的声响。
    丫鬟婆子们瑟缩退后,规规矩矩守在院子里。
    文笙不再耽搁时间,坐在黑暗的花影里,左手按上琴弦,右手食指轻挑。
    琴音虚灵。
    这一曲《探花》指法不说多么繁复,文笙单手也能应对,她必须要坐下来全力以赴,是为在琴弦发声之时额外加上些技巧,免得被人轻易判断出藏身的方位。
    《探花》一起,院子里就有人奇怪地道:“哪里琴响?”
    一个婆子掩嘴打了个哈欠:“不知道,前头哪位宾客吧,还挺好听的。”
    众人不以为意。
    这些后宅仆妇对乐师手段很是陌生,更不要说神秘的《希声谱》,直到他们听着琴声昏昏然睡去,竟没有生出半点怀疑。
    文笙由暗处走出来,随便挑了个丫鬟,将她外衣脱下来,穿在自己身上,以便掩人耳目。
    她推门进了洞房,没有理会那四公主和秋波,对着镜子重新梳了头,再找了件外裳搭在臂弯里,勉强遮住太平。
    在如此喧闹的晚上,自己这身打扮,旁人若只是离远扫上一眼,应该不至起疑才是。
    文笙收拾妥当,开门出了后院。
    前头酒席未散,笑语喧哗声一路飘过来,都是些诸如“裴将军,兄弟敬你一杯!”“陈老弟,哥哥先干为敬了。”之类的话。
    人太多了,不可能全都放倒,文笙放弃了从前面离开的打算,掉回头来找后门。
    这个宅院给文笙的感觉,不像是什么高门大户,到像乡下土财主的家。
    想想雄淮关外也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城镇,杨昊俭和钟天政应是占了哪个乡绅的家,来安顿四公主一行。
    片刻之后,文笙找到了后门,门口有一队兵士把守着,灯火亮如白昼。
    人数虽然不多,文笙却担心他们同外头街上巡逻的军队互通声气,未敢轻率出手,准备等上一等,先暗中观察一阵。
    变故在突然之间发生。
    文笙刚一停下,就听着墙外接连几声哨响,跟着有一队人奔跑而过。
    守门兵士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冲外头吆喝:“哥几个,出什么事了?”
    墙外有人回话:“不清楚,好像是来敌人了。”
    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响起,马上人声音由远而近:“速去给各位大人送信,有敌人摸进庄子里了,驸马遇袭。”
    随着这声音去远。街上好一通兵荒马乱,守门的兵士立刻分出几个跑去报信。
    文笙听着墙外逐渐安静下来,心知自己出手的时候到了。
    琴声一起,那几个当兵的个个如惊弓之鸟,拿着刀枪四处寻找弹琴人在哪里,只是看这反应,文笙就觉着这几个必定不是钟天政的手下。否则一听自己琴响。早该抱头鼠窜远远避开。
    若连这个人都能循声找到她,文笙也就不必混了。
    顺利出了门,文笙隐身暗处。悄悄往人仰马嘶报说遇敌的地方去,不知何方神圣前来捣乱,还袭击了刚刚拜堂的四驸马,这等热闹。她岂能不亲自到场看一看。
    这里真是乡下,夜色沉沉。房舍林立,比之前钱平带她去的那村落要大,看着也正常。
    此刻村口大约聚集了近千人马,喧闹得厉害。
    但不大会儿工夫。这些人便如潮水一般退了下来。
    夜风里夹杂了“呜呜”声响,如泣如诉,说不出得深邃萧瑟。但听在众人耳中。却像是催命的魔咒,令人色变而毛骨悚然。
    战马悲鸣。
    冲得太靠前的不及退回。已经忍不住仆倒于地,捂着耳朵打起滚来。
    文笙只是风中一侧耳,便听出来这是铁笛声。
    来的人里头有一位乐师,至少是妙音八法六重之境。
    妙音八法六重是什么概念,那是玄音阁那些顶尖的师长们才有的水平。
    文笙加快脚步迎了过去。
    说不定吹铁笛的这一位还真是玄音阁的师长,若是那样,更得一见。
    不同于以往阁内乐师们切磋,这笛声中透着肃杀,叫文笙无法分辨来者为谁,但阁里的师长们擅长铁笛,又曾与她交过手的真有一位,“落梅生”孔长义。
    笛声愈近,周围已经不见寻常兵士。
    经过几年磨练,妙音八法六重如今对文笙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无需抚琴相抗,这笛声仅相当于为她扫平了道路。
    到这时候,文笙丢掉了蒙在太平上的伪装,想了想,为便相认,又扯下丫鬟外裳,露出本来衣着,披散开了头发。
    她已经离远看到了吹笛子的人。
    那人就站在村头大树底下,手持铁笛就在唇边,眉目低垂,专心致志地吹奏,两个随从模样的人守在一旁,高举火把,火把照亮他们三个的脸。
    吹笛之人可不正是孔长义!
    文笙一阵激动,虽然孔长义是北院的师长,又是曾经的团战对手,可离京这么久了,突然见到他,文笙心中不禁生出亲近来。
    她想要出去相认,疾走两步,突然发现前方还有旁人。
    孔长义身旁的两个随从手里头都拿着刀呢,刀锋泛着寒光,逼住了地上坐着的三个人。
    刀锋离那三人脖颈不过半尺,几乎是手起刀落,便可轻取对方性命。
    那三人看上去垂头丧气,颇显狼狈。
    中间一个穿着大红喜袍,没戴帽子,身材高大魁梧,脸上胡子拉碴,这个人配着这一身打扮,看上去说不出得滑稽,可文笙却笑不出来,这位四驸马剥了皮她认识骨头,竟是凤嵩川。
    她心中疾跳了两下,凤嵩川怎么在这里,又怎么成了四驸马?
    这般想着,她当即站定,不再靠前。
    孔长义等人没有发现文笙。
    因为凤嵩川正仰着脸,不停地为自己辩解求饶。
    孔长义皱着眉,他的笛声盖过了凤嵩川的声音。
    这时候,由村庄里飞奔过来三道人影,只看纵跃间的轻盈迅捷,便可知这三人身手不弱。
    孔长义见他们过来停了铁笛,为首汉子道:“孔先生,杨昊俭没来,只看见裴纵几个草包,我等杀了裴纵,余下的不值得出手!”
    孔长义似是有些意外,低头望向凤嵩川:“咦,这可奇了,今天是凤大人和四公主成亲的大喜日子,二殿下竟然没来到贺?钟天政也没来?”
    那汉子回道:“没有发现。”
    凤嵩川大声叫屈:“孔先生,凤某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么,凤某忠于皇上,忠于大梁,对国师更是誓死追随,我从江北便落到钟天政手里,任他百般折辱刑囚,始终未降,他拿了我的印鉴去,假我名义为所欲为,今日凤某与公主拜堂,也是他一手安排的,他的手下一直跟着我,稍有不从,拳打脚踢,孔先生救我,我要回京里去跟国师当面分说……”
    他越说越激动,七尺高的汉子竟然放声大哭:“姓钟的为了控制我,竟然废了我的武功。我辛苦练了大半辈子……完了,全完了。”
    孔长义这才恍然,怪不得刚才不管是哪一方的人抓他,凤嵩川都全无反抗。
    他和凤嵩川认识多年,还从未见他哭成这样,再看他形容憔悴,像变了个人一样,不禁心中悯然,凤嵩川不像别人,没有家族姻亲依靠,能有今天,一是救驾有功,再就是仗着一身好武艺。
    如今老皇帝是指望不上了,这身武艺再没了,这人也就完了,怪不得他会伤心如此。
    孔长义想到这里,叹了口气,正要说话,一旁的随从抢先道:“不好,孔先生,那这婚事岂不是对方设下的圈套,咱们赶紧走!”
    孔长义这才回过味来,张嘴刚要说话,就听着远处好像有闷雷滚过,跟着一声炮响,马蹄声骤起,喊杀声震天。
    被包围了。
    孔长义不禁色变,他是个名声在外的乐师不假,但他再是厉害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横行战场,这段时日在雄淮关,他对此已经深有体会。
    上当。
    几名随从不等他吩咐,已手起刀落,将凤嵩川身旁两人砍倒,护住了孔长义。
    点点火光汇起长龙,往这边聚集过来,不但如此,随之而来的还有乐声,一道,两道……十余道乐声交汇到一处,融合成一种声音。
    孔长义的心越发沉了下去,这是钟天政的新乐,一旦对方数十名乐师齐至,连几位谭先生对上都无可奈何,何况是他。
    双方相距越来越近,凤嵩川吓得浑身发抖,突然自地上爬起来,调头往一边树丛里钻去。
    孔长义没有阻拦,大敌当前,谁还顾得上他。
    凤嵩川连滚带爬跑出一段路,想藏在草丛里,等两下打起来没人注意到他的时候再逃命,谁知不过逃出十余丈远,突然惊叫一声,前头黑乎乎的站了个女子,正挡在他去路上。
    “你,你,你……”他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拦住他路的正是文笙:“凤大人,别来无恙。”
    
    第三百二十三章 了断
    
    到底是老对头了,文笙开口说话,凤嵩川一个激灵认出了她。
    “顾……顾文笙?你怎么会在这里!”他一副见了鬼的模样,“你和钟天政是一伙的!”
    这些日子他在钟天政手里遭了大罪,只是提到这名字就叫他心惊胆颤。
    “没有,我是来寻找谭瑶华的,你可曾见过他?”
    文笙没想到时至今日,自己还能与凤嵩川心平气和地讲话,也许是他的样子看上去太过凄惨之故。
    凤嵩川五官都隐在黑暗中,声音听上去有些诡异:“你还不知道么,谭瑶华已经被钟……”
    话说半截,凤嵩川的前胸突然“砰”地窜起一大团血雾。
    凤嵩川骇然低头,只见箭簇的铁尖自他胸腹间冒了出来。
    他脸上扭曲,拼命想转过头去,却已是力所不及,身体向前慢慢仆倒。
    这一箭来得太快太突然,文笙被凤嵩川那句话吸引了全部心神,等她发觉有异,手指碰到琴弦上还未发声,那边凤嵩川已经中箭,竟是未来得及阻挡。
    一个人手提长弓踏着枯草自黑暗中走出来。
    他走到近前,丝毫不介意自凤嵩川身体里不断涌出来的鲜血沾到他靴底,冷冷地道:“你早就觊觎四公主的权势,想和她成亲,今日叫你心愿达成,可以死了!”
    正是钟天政。
    凤嵩川武功虽废,身体到底强健过寻常人,受了这么重的箭伤一时竟未断气,挣扎着道:“谭……谭瑶华……”
    文笙心急如焚,却不敢打断。盼着他能把话说完。
    钟天政淡淡接言:“你想说什么?我替你说,谭瑶华已经死了。是不是这话?”
    那边凤嵩川没了动静,钟天政说出了他要说的话,他憋着的劲儿一松,就此咽了气。
    文笙却顾不得管凤嵩川,一直以来不祥的猜测竟得钟天政亲口证实,她只觉刚才还剧烈跳动着的心脏直接被寒冰覆盖。由此产生一阵剧痛。竟致眼前黑了一黑。
    “公子!”
    “公子!”
    后头钟天政的手下们纷纷找过来,高举着火把,把这一片草丛照得亮如白昼。
    文笙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