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154章

重笙-第154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单手托着腮,手肘撑在桌案上,望着文笙发了一阵呆,突道:“华飞舟这个人你怎么看?”
    好端端的,他突然提华飞舟做什么?
    文笙瞥了钟天政一眼。
    “他同谭锦华相交莫逆,看似不声不响,实则清高自傲,如果此去白州你事事都听纪南棠的,他必会看轻你,觉着你给乐师们丢了脸。”
    他带着推心置腹的表情说了这么长一番话,没将文笙的注意力从书上引开,到得她淡淡回了一句:“莫要背后道人是非。”
    钟天政冷笑一声:“我是提醒你呢,别不识好人心,他们实力不怎么样,自视到高,真当自己是什么大梁的财富,上战场也想着最好能像羽音社的那些乐师一样,重重兵马保护着,既威风又潇洒,你不早想对策,到了白州也是一盘散沙,队长当得有名无实。”
    文笙皱眉:“怎么会一盘散沙?一大半都是跟你学新乐的,你管好他们就行了。”
    “其他人呢?”
    “自有军法。”
    钟天政听了这话就知道自己话都白说了,文笙定要跟着纪南棠一条路跑到黑,他惋惜地叹了口气,道:“咱们走着瞧吧,用不多久你就会知道,我并不是杞人忧天。”
    说罢站起身。向外走去。
    文笙没有起身送他,甚至都没有抬头多看一眼。
    钟天钟,简直就像是个时时扇动着翅膀,一有机会就想趁虚而入,勾引旁人心底黑色欲望的小恶魔,白州之行和呆在京里不同,干系太大。一个小小的纰漏就可能决定很多人的生死。文笙决定要冷着他,约束他。
    争到队长,这是第一步。剩下的。等到了白州慢慢来。
    第二天天不亮,众人就吃了早饭,拔营起寨,继续赶路。
    再往前是百余里山道。不管骑马还是步行,都比昨天辛苦了很多。
    到下午经过沉华岭。即使是文笙也累得气喘吁吁,钟天政不计前嫌要帮她牵马,云鹭不知由哪里冒出来,抢先一步抓到了文笙的马缰绳。用足以叫钟天政听到的声音道:“我来吧,你胳膊上的伤还没好呢,别崩裂了。”
    景杰带着一队兵士赶来帮忙。
    文笙松了口气。抬头见两侧山峰夹着中间一条小路,这段路中间宽两头窄。像半截葫芦放倒于地,果然十分险要。
    红彤彤的夕阳坠落于西北边的山腰上,给整座山披上了一层霞光。
    两天之后,大军到达山枣坡,从那里东行二十里并入去兴城的官道。
    等进到邺州境内之后,前面道路通畅,最迟隔上半日就有快马送来白州的最新消息。
    鲁大通和符良吉已经接到圣旨,带着亲兵起程返京了,若是这两位不有意躲着纪南棠,很可能两三天之后在路上碰头。
    符良吉还不错,念着师生情分,将副将童永年官升两级,大军交给他代管。
    童永年是纪南棠从行伍中提拔起来的将领,从彰州大捷开始就一直跟着纪南棠,此刻手下管着两万纪家军,是大梁真正的精锐之师。
    鲁大通将大军交给了副将米景阳。
    米副将出自斐园米家,乃是玄音阁乐师米景焕的族弟。鲁大通回京,还盼着米景阳能看在李承运和斐园米家从前的交情上,找机会救回女婿。
    这些都未出乎纪南棠的预料,但紧跟着,同米景阳部对上的那支东夷人马有了异动,发动了一拨突袭,再次将人心惶惶的大梁军队打得大败,直退出五十余里。
    东夷大军如一支腾挪在山野间的巨蟒,张开血盆大口吞噬着败军和无辜百姓,舒展开身体看似要将米景阳所率数万人围困住,可尾巴却悄无声息地向着白州与临诏交界处游来。
    若非纪南棠在京里一接到圣旨,就将大队斥候派出去,而童永年也按照纪南棠的命令,命令白州临诏的地方官吏参与布防,还真不会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
    纪南棠一听手下报告的几个地名,连行军图都不需打开,就意识到对方是冲着自己来的。
    意图阻止自己这几千人和两处大军会合,想将他直接截杀在白、临交界。
    纪南棠这边已经是抄近道走山路,就差星夜兼程了,而敌人的消息看起来更灵通。
    再想东夷那边是由鬼公子亲自坐镇指挥,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他这一离京,魑魅魍魉尽数出动,看来不等进白州境,就有一场硬仗在等着他。
    据报前来截杀的东夷军队大约有上万人,差不多是纪南棠这支人马的两倍,他们在白州连打几个大胜仗,钱有了,粮也有了,装备精良,气势正盛。
    此战对他们也非常有利,以逸待劳,又占着地势的便宜。
    打还是不打?
    此战若败,那大梁军队士气必定低落至底,被童永年堵在东边的列登大军很可能趁火打劫,使得彰白两州全部落入敌手。
    纪南棠连夜召集部下商议。
    文笙也受邀到场。
    她一个乐师都没带,华飞舟等人只是赶路都疲惫不堪,而文笙有意不带钟天政,便是为了限制他。
    我什么事都不让你知道,再叫你上蹿下跳。
    其实不用再议,中军帐里的一众将领都有定论,这一仗必须要打,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漂亮亮。
    众将摩拳擦掌,并不以敌人是己方的两倍,且有鬼公子押阵为惧。
    需要商量的是怎么排兵布阵,这就涉及了五十名乐师应该如何利用。
    这是玄音阁乐师在战场上第一次亮相,纪南棠心中也不是很有数,和文笙商量是不是需得把乐师们放在一起,派盾甲兵藤牌手在四周保护。
    两人一直研究到很晚,才好歹有了点眉目。
    文笙回到自己的营帐,第一个把钟天政叫来:“该你兑现赌约的时候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战将起
    
    文笙和钟天政商量,要给乐师们分组。
    她的解释是明后天就要到白州了,随时可能遇上敌人,要先做好战斗的准备。
    一旦开战,景杰会带着几百精兵保护众人,但乐师们不是累赘,相反,他们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这需要磨合适应,也要大伙好好去配合。
    相比五十人挤在一起乱糟糟地弹琴吹箫,像团战那样,八个人一组更能发挥出乐师的威力来。
    文笙已经和纪南棠商量妥了,景杰所率是纪南棠的亲兵,人数虽然不多,但身手高强,纪律严明,到时候由他们来照应这些战场新丁,十二名纪家军与八名乐师成一队,分工明确,攻守兼备。到时候也可根据地势,变为六名纪家军带四名乐师的两个十人小队,以适应山林作战。
    因为这一战迫在眉睫,没有时间给乐师们多尝试,不管四人还是八人配合都是他们平时团战练熟了的,可以直接拿出来用。
    文笙直接便道:“我已经派人去叫华飞舟、江焕了,他们几个一会儿过来,先和你说一声,这次分组怎么默契怎么来,你的朋友分一起,剩下的随华飞舟折腾,你俩挑剩的,我来安排。”
    这完全是不听旁人意见,独断专行的样子。
    钟天政十分意外,张嘴欲言,又觉着这一会儿工夫绝无可能劝得文笙改变主意,挑眉讥笑:“这就是你和纪南棠挑灯半夜,研究出来的东西?”
    文笙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钟天政嘲道:“想不出什么有用的,好歹把分组的权力抓在手上,只要把华飞舟那伙人打散了,保证不出两月就可以把人都收拢过来。你这样安排,不是纵容大伙继续抱团么?”
    “路上的权宜之计,等到了白州会合大军之后,自然另有安排。”
    他说的这些文笙早就想到了,只是前面有千头万绪在等着她,哪有精力关注这些勾心斗角,所谓收拢。到最后得好处的人明摆着是钟天政。
    钟天政一哂。不再多言。
    文笙找来华飞舟、江焕、文鸿雪等人,将她不大的帐篷挤得满当当。这些乐师聚在一起,正是此次玄音阁大比的前十名。
    文笙将接下来分组与纪家军配合的事说了。要求其他九人推举出六个来做组长,明天卯时所有乐师齐至中军帐点名,大军会晚出发一个时辰,给乐师们组队。
    华飞舟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早知道顾文笙同此次挂帅的纪南棠关系非浅。却也没想到这才离京几天,白州还没到呢。她就把大伙送给纪南棠,同纪家军的兵卒一样使唤了。
    仗着做了队长,连商议也不曾就直接替众人做了决定,还态度强硬。如此怎么能叫人心服?她就不想想么,这里她年纪最小,还是个女子……
    诸人面色各异。都没有说话。
    文笙眼见冷场,横了钟天政一眼。示意他说话。
    钟天政只作未见,低头整理袖子,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文笙皱眉,打破凝滞的气氛,沉声道:“钟兄,你可要领上七人自成一组?”
    钟天政微微一笑:“我么,还是算了。”
    诸人齐齐望向他,以为他要开始发难同文笙对着干,却听他又道:“组长的话,我觉着华兄、江兄、安兄、葛兄、慕容还有其他几位都可胜任,咱们既是八人一组,最后必定会剩下两个乐师,我就做那两人之一,帮着照看全局,填漏补缺吧。”
    咦,听上去他竟是对顾文笙的做法十分支持。
    钟天政一口气点出五位人选,南院就占了四个,其中葛宾、慕容长星早就唯他马首是瞻,钟天政不开口,他二人还想着实在不行就组到一起,实力都不错,又彼此知悉根底,上了战场也可放心交托后背。
    可钟天政一开口,摆明了是希望他二人各领一组,那没得说,必须得配合。
    华飞舟眼见不是事儿,淡然开口:“我、文师弟、甘师弟各领一组吧,吕师弟伤还没好利索,同我一组。”
    那几人齐声答应,到是安敏学看看一下子跳出七个组长来,笑着退让:“既然这样,我还是跟着江师兄吧。”旁人口里师兄师弟那都是客气,只有他和江焕,那才是真正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如假包换。
    文笙眼见事情顺利解决,也不管他们再怎么去奔走联络,道:“那就这样吧,诸位多多费心,明早点名,千万不要迟到。”
    诸人各怀心思告辞离去,钟天政落在了最后,见旁人都出去了,低声笑问:“怎么,纪南棠打算拿咱们整肃军纪,杀一儆百么?”
    文笙看在他刚才识相份上,道:“你看除了咱们这五十人,这支人马还有需要整肃的地方?”
    钟天政对纪家军说不出违心之语:“好吧,是我说错了话,是杀一儆四十九来着。”
    “你不是要收揽人心么,去给他们提个醒。我不想见任何一个人有失。”
    钟天政笑了一声:“好吧。八人一组,算起来正好多了你我,好久没有琴箫合鸣了,不知待遇敌之后,你我还能不能配合如往昔。”
    文笙打断了他这番憧憬:“不早了,快去睡吧,别瞎想了。两军阵前,我都用战鼓。”
    钟天政笑容一时凝在了脸上。
    不知道钟天政怎么传的话,明早卯时纪南棠升帐,准备拿乐师开口的小道消息很快就悄悄地流传开了。
    大家背地里嘀咕不满,却因着临行前谭老国师的警告和队长顾文笙的态度,不敢做那出头的椽子,不过乐师们对文笙的看法可想而之。
    文笙在乎么,当然不。
    就像纪南棠说的那样,战场上血与火的锤炼不亚于一次重生。乐师们现在怎么看无关紧要,一切等到了白州,打过几仗之后,他们那些高高在上的想法自然会扭转。
    她很庆幸此次没有师长随队前来,纪南棠问她要不要换个人唱白脸,文笙的回答是“完全不需要”。
    第二天纪南棠卯时升帐,乐师们虽然哈欠连天。竟是一个迟到的都没有。
    他们站在帐外。天刚蒙蒙亮,还能依稀看到天上的星辰,好多人心里涌起一股扭曲的喜悦:“都来齐了。看你还怎么折腾,傻眼了吧。”
    其实真到议事的时候,纪南棠对乐师们很客气,文笙把各组组长报上去。华飞舟等人逐一出列,纪南棠做为外行。竟对每一个出列乐师的底细都十分熟悉。
    虽然明知道又是顾文笙交的底,但到底叫他们心里都好受了些。
    纪南棠命景杰率纪家军同乐师们组队,从这天起,他们的位置由队尾改到了中间。即使在狭长的山道上,他们同纪南棠的帅旗也不过相隔半里。
    这日出发之后,为给新组成的队伍熟悉磨合的时间。大军行进速度比前两天有所放慢,没有人对此提出疑问。数千将士沉默地执行了命令,唯有钟天政骑在马上频频后望,若有所思。
    若是文笙在旁边,她会发现钟天政看的乃是纪南棠的帅旗。
    但这会儿文笙未同乐师们在一起。
    几日不练,颇有些技痒。文笙这会儿正呆在放置大鼓的战车上,手提鼓槌,她准备来上一段。
    路上总是尘土飞扬,文笙穿着玄色长衣,乌发清清爽爽地束于脑后,她拉开架势,气沉丹田,将双槌高举过头。
    朝阳初升,万千缕金光照着长龙般的队伍,也照在文笙的脸上眼中。
    战鼓轰然敲响,在开阔的旷野中声传十余里。
    石破天惊的鼓声听上去就像万马奔腾,当它急骤时,如霹雳闪电,惊雷滚滚,叫人生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劈山开路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当它轻缓时,又如一股清风,一道甘泉,拂过将士们耳畔,淌过他们的身心,叫人一扫疲惫。
    渐渐的,队中不管是人是马,都合上了这鼓点,有了整齐划一的节奏。
    乐师们不由地动容。
    江焕、吕罄几个更是联想起前年抓捕江北刺客时,青云大街响起的“隆隆”鼓声。
    他们不想同顾文笙一组,可曾想过,顾文笙也许压根就没想过同他们一起冲锋陷阵。
    相比她拿下大比头名的时候,自己这些人还有一战之力,这战场,才是人家真正如鱼得水的地方吧。
    文笙兴之所至,足足敲了一个时辰,这才放下鼓槌,擦擦汗水,跳下车来。
    这时候队伍已经进到了临诏境内。
    一番急行军,傍晚戌时,距离白州只有二十余里。纪南棠下令队伍停下休整,分成两拨轮番吃饭睡觉,保持警惕,明晨寅时整队,卯时出发,做好战斗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