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105章

重笙-第105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庭轩便将两人适才那一番对话一字不差学说了一遍。
    他见钟天政沉默不语,忍不住问:“公子,您的打算?若是出手,现在就需……”
    钟天政将他打断:“为什么要出手?”
    只这一句,林庭轩便明白了钟天政的决定,连忙退后两步,弯腰俯首:“是,属下明白了。”
    钟天政不知是说给林庭轩听还是自言自语:“我们谋算了多久才有今日之局?难道我救了他们的家人,这些乐师便会投效我?”
    林庭轩老老实实回答:“不会。”
    钟天政漠然道:“既然不会,不如叫他们自相残杀,彻底连根拔起。”
    林庭轩偷眼看了看钟天政的神色,道:“属下同顾姑娘并没有把话说死,到时候公子就说回来得晚了,不是咱们不帮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钟天政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没用的,你看她说的那些话,她笃定我在兰城没有走远,故意避而不见。”
    “……公子早知瞒不过顾姑娘,为什么不见一见她呢,有些话当面说开了,总比叫她胡乱猜疑得好。”林庭轩觉着自己这心腹当得真不容易,为主上操碎了心。
    钟天政一时未答。
    他所在的这个院落幽深安静,隔着打开的窗子,可以看到角落里有一株海棠在悄然盛放,香风袭来,花姿动人。
    半晌他仿若自嘲地笑了一下:“我大约是怕她为着这些破事开口求我吧。”
    这句话没头没尾,叫林庭轩颇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求您不是更好?难道顾姑娘当面恳求,公子您就会改变主意?”他这位主子没那么耳软心活吧。
    钟天政认真想了想,十分肯定地回答他道:“自然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为什么他潜意识里对同顾文笙见面那么排斥呢?
    这其中的缘由,就是钟天政自己,也说不清楚。
    
    第一百九十章 另一条路(粉170+)
    
    救人的事进行得异常不顺。
    钟天政有意避而不见,别问文笙怎么知道,林庭轩一说钟天政不在,她就有了这么一种感觉。
    她的感觉通常都很准。
    而第二天一早,文笙在钱家再度看到杨兰逸,由他口中得知的情况也不乐观。
    杨兰逸很听文笙的话,但不要指望他的能力会有多高。
    昨天回去之后,杨兰逸认真地开动了一番脑筋,理顺了思路,然后悲哀地发现,要和张寄北对着干,他真是非常没有底气。
    张寄北指点过他的笛子,那通身的气派,叫当时还不是乐师的杨兰逸不由地自惭形秽。
    他在张寄北面前一向乖觉,大约正因如此,张寄北才会向王光济大赞他有天赋,肯定能考上玄音阁。
    如今自己刚当上乐师,就要从张寄北嘴里夺食,杨兰逸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好在被控制起来的乐师里面还有戚琴,只要把戚琴救出来,就有人教他怎么做了。
    找张寄北要戚琴,杨兰逸颇觉理直气壮。
    他是戚琴、云鹭救的嘛,又是一起离京来的江北,张寄北扣住他的救命恩人不放算什么意思,到哪也说不过去啊。
    杨兰逸使劲给自己鼓了鼓气,准备去找张寄北要人,一出门,就见王十三站在院子里,似笑非笑望着他:“少爷去哪?不是又去钱家吧?”
    两人到底一起上京呆了那么长时间,只看这表情,杨兰逸就意识到对方话里有话。
    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将王十三拉进房里,跳着脚劈头盖脸一通臭骂。
    从王十三是非不分、不知好歹。骂到他拿着鸡毛当令箭,恩将仇报。
    王十三开始脸上犹带着三分笑意,听着听着,将两只胳膊环抱在胸前,面无表情,等杨兰逸骂够了,冲他扬了扬下巴:“对我有恩的是我大哥。可不是少爷你。就你这样的。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的什么屎。说说吧,又被灌了什么迷汤。去了趟钱家就六神无主的,不说实话你就在这屋里呆着,哪也别想去。”
    杨兰逸泼也撒了,打又打不过。实在拿王十三没辙,只好透露了个大概。完了提醒他道:“若不是人家帮忙,你就在京里等着给我收尸好了,哪能这么风光?不说旁的,就是在天女湖。要没有戚老和顾姑娘,你都得被那姓凤的狗官一刀宰了喂鱼。”
    王十三“切”了一声,天女湖没有那两人。顶多打不那么痛快,叫凤嵩川早早逃了。这个没眼力的公子哥,只会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过他到帮着杨兰逸做了个决断:“就你这心眼还惦记张寄北呢?知道自己姓什么不?行了,这事你别参合了,看在他们之前救过你份上,挖坑害我那事爷就不跟他们计较了,云鹭和那戚什么,哦,戚琴,我找张寄北把这两个人要出来,其它的事你给我都回了。”
    说完了他举起拳头,冲小少爷恐吓地晃了晃,呲牙吼道:“听到没有?”
    杨兰逸吓得一缩脖子,下意识应道:“听到了。”不知道为什么,王十三近来气焰渐涨,杨兰逸先前百试百灵的告状大/法不好使了不说,反到成了受欺负的那个。
    受王十三胁迫,杨兰逸第二天只好哭丧着脸来向文笙诉苦。
    宝贵的时间过去了一晚,事情毫无进展。
    文笙心里火烧火燎的,她一沉吟间便打定了主意,拿出戚琴放在自己这里的那把胡琴,交给杨兰逸:“既然这样,请找机会帮我把这琴交给戚老吧。”
    戚琴和云鹭是一对老搭档了,有了胡琴在手,再遇上什么事情他二人也能应对一阵。
    她赶着离开,站起身,却见杨兰逸缩在那里神情沮丧,估计着他大约是受了自己鼓励刚想做点事情,便被泼了盆冷水,故而茫然失措。
    文笙有些不忍,暗自叹了口气,伸手轻轻拍了拍他肩头。
    杨兰逸抬起头来,眼巴巴望着她。
    文笙刻意将声音放得轻柔:“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你能说服王十三帮忙,救出戚老和云大哥,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真的?”
    文笙点了点头,复道:“王十三虽然处处管着你,却也是在为你考虑,他怕你惹恼了张寄北吃亏,你姑父即使再喜欢你,那也是姑父,不是姑姑,更不是你爹娘,对不对?”
    杨兰逸瞪眼望着她,懵懂地点了点头,道:“不过我姑姑一直很疼我的……”
    文笙没有办法和他解释太多,王光济野心勃勃想要做皇帝,从这时候开始,他身边所有人包括杨兰逸的姑姑在内都会变得小心翼翼。
    天家无情,说了杨兰逸也不会懂。
    她只好教对方:“有的人嘴巴上说得天花乱坠,其实口蜜腹剑,有的人虽然不修口德,实际对你并没有什么恶意,遇事要多用心去感觉,既然王十三是为了你好,你也不要怪他总是管着你,还常常讽刺挖苦,同他缓和一下关系,对你只有好处。”
    杨兰逸呆了半晌,突然反应过来:“顾姑娘,我刚才用心感觉了,你是对我最好的。”
    文笙见他死性不改,不禁哭笑不得,道:“嗯,就是这样,乐师的感觉本就敏锐,你回去之后慢慢练吧。”
    杨兰逸见她要走,急道:“你去哪儿?王十三说了,咱们斗不过张寄北,你还要继续管这事么?”
    文笙回头冲他笑笑:“我有点急事,需要离开兰城几天。对了,你叫钱少爷派个人送我出城吧。”
    自是要管的,涉及这么多人命,旦有一线希望,怎么可能放弃?
    既然由张寄北这边一时突破不了,文笙决定换一个方向。
    想办法说服建昭帝,把这件事先压下去,哪怕是暂时的,给羽音社的乐师们一点时间,也好过一个个家破人亡。
    江北距离奉京路途遥远,按说她就是写了信,找到能够进言的人,这信一时也传不到京里去。
    不过钦差车驾此时正相距不远,文笙准备带着她的古琴走一趟,看看能不能穿过重重阻隔,见到大驸马。
    
    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北贼(粉175+)
    
    平县是江北十一县里最靠北的一个小县城,再往北经由一条长长的官道与关中大平原相接。
    这条官道中间有大约二三十里的一段路是自山岭间穿过,名叫锦关道,江北人取这名字是希望由此进入中原,能够一路前程似锦。
    山也有名,叫作公鸡岭,大驸马的钦差车驾就被阻在公鸡岭以北。
    锦关道上此刻横七竖八丢弃了很多东西,锄头柴刀,乃至衣裳鞋袜,时不时见车辆侧翻在路边,扁担、包裹更是散落得到处都是。
    上百具尸体倒毙在路旁,死了两三天也没人管,大夏天苍蝇成群,恶臭传出去很远。
    临近黄昏,太阳西沉。
    长长官道十分冷清,偶尔有鸣镝声响起,几匹马并辔飞驰而过,马上骑士口中呼啸,“嗷嗷”声传出去很远。
    这条进出江北的交通要道,现在控制在王光济一方手里。
    几天前大乱刚起,不少江北的老百姓经此逃去了关中,但很快王光济的人便赶了来,驱散了逃难的人群,将道封上,再试图闯关的,视为朝廷一方的探子,就地格杀勿论。
    王大善人名声虽响,架不住这是在造反,加上他手下人马宛如凶神恶煞一般,越是如此,老百姓越是想着翻过公鸡岭,逃离这是非之地。
    大道不行,就改走小路。
    就算去不了关中,藏在深山里做野人,也比遭了战火横死刀下强。
    沈山柱就是这么跟自己的老娘说的。
    他爹死得早,从小和娘相依为命,山柱他娘年轻时候熬得太厉害了。眼睛只能模糊看见跟前几尺内的东西,平日全靠山柱照顾。
    一听到消息,山柱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收拾了一下,可惜地里粮还没有收,不过即使收了也带不走,他狠狠心,背起娘。又拿了把柴刀防身。出门随着逃难的队伍一路往北。
    等他到了锦关道附近,才知道来得迟了,前面道已经被封。
    公鸡岭他早年曾经上去过两回。对那些羊肠小路还隐隐留有印象,当下一咬牙,趁着傍晚太阳不那么毒了,悄悄摸上山。打算找条小路绕过去。
    山柱娘趴在儿子背上,喃喃埋怨着儿子不该把她带出来。造反的是王大善人,留下不一定就没有活路,她一个瞎老太婆,呆在家里该死死该活活。听天由命便是。
    山柱听着心里发酸。
    他知道老娘是怕拖累自己,一路上她什么话都说了,此刻不过是换了番说辞。想叫自己将她丢下独自逃命。
    “娘,您先别出声。这山里野鸡兔子都有,儿子看能不能遇上一只,咱们晚上就有好东西吃了。”
    山柱娘叹了口气,不再作声。
    其实山柱不是不想听他娘说话找了个借口,而是看着前面不远草木摇动,不像是风吹的,心中警觉。
    荒山野岭,不敢保会遇上什么人。
    大家都在逃难,家底全在身上,这一路上山柱就亲眼目睹了不少谋财害命的惨事,有时候甚至只是为了一口吃的。
    幸好他沈山柱生得高大,看着就不好惹。
    走到坡下才发现,前方有几个人蹲在草丛里,瑟缩成一团,听到动静回过头来,神情透着无比的惊恐。
    都是些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
    此时就听不远处山梁上一声尖啸,似是响箭飞过。
    十几个人手执刀枪自山那边冒出来,为首的“哈哈”大笑,嚣张的笑声传出去老远。
    “果然有不少探子。都抓起来!”
    他身后几个拿长枪的散开,在周围草丛里一阵戳刺,登时就揪出来七八个平民百姓。
    “官道走不通,你们就从这里开溜,想得到美。”
    为首那人手起刀落,被他抓住那人连挣扎求饶都不及,脑袋直接飞了出去,一腔鲜血喷起多高。
    山柱只觉浑身发冷,一瞬间心慌气短,连心跳都随之停了停,赶紧原地蹲下来,也不知对方有没有看到他。
    此时他还有空想,幸好他娘眼神不好,看不到刚才那一幕。
    此时那边山头上哭叫声哀求声响成一片。
    那十几个人并不理会,为首的伸手在尸体身上掏了掏,找到几块碎银子,塞到自己怀里,骂道:“通敌的信没在这里,再搜!”
    这一下那几个被擒的老百姓哭声更响,一个老者带头跪地求饶:“好汉爷饶命,我们都是平县的百姓,王大善人起事,我们打心眼儿里支持,愿意将所有钱财都捐出来,给各位做军饷,我们是真不知道不能从这里走啊,再不敢了,饶命!”说着连连磕头。
    为首那人闻言嗤笑了一声:“被抓到了再说这话,不觉着迟了吗?支持为什么不去参军?不留在平县?你们都跑了,叫爷守着空城喝风啊。”说话间刀向前一递,将那老者扎了个透心凉。
    他回手将刀拔出来,哼道:“个老东西,哄谁呢,欺爷没念过书?”
    一个手下随即过去,将老者里里外外搜了个遍,没找出什么值钱的东西,随手把他的尸体从山顶推了下来。
    为首那人喝道:“还等什么,都宰了!”
    只是片刻之间,山顶上遍地血污,被抓住的老百姓尽数被杀,一个不剩。
    那些手下嘻嘻哈哈地搜死人财物,为首的居高临下看了看四周,喝道:“还藏着的都滚出来吧,别叫爷爷们费事。否则等揪出来,爷爷可要慢慢地炮制。”
    山柱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他想此时这山上藏着的不知有没有几百人,大家一拥而上,不见得就斗不过这些贼人。
    可是没人带头,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那首领停了停见没人出来,冷笑一声:“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兄弟们动手!”
    他带的那十几个人散开。
    离远有人从草丛里钻出来,头也不回往对面山坡逃去。
    那十几人瞧见之后没有追,反到哈哈大笑。
    逃的人看背影年纪不大,空着两手跑得很快,转眼上了山坡,跟着就听他发出一声惨叫,仰面摔倒,直接滚下山去。
    周围山坡上接连有人现身,这些人原本叫江北贼,现在叫王家军。
    
    第一百九十二章 内讧
    
    藏身山野的百姓竟有千人之多。
    可现在,却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由这些昔日的江北盗贼宰割。
    残阳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