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 >

第122章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第122章

小说: 不小心生在六零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厂长背着手哼着小曲走了,老王头回到门岗上直乐:“等发了工资我就割上半斤猪头肉拌黄瓜吃,三个来月没尝到肉味了,可馋死我了。”
  蓁蓁骑着自行车拐到了偏僻的胡同里,用意识看到附近没有人,便连车带人直接进了空间。把车子随手放在一边,蓁蓁先进浴室冲了个凉,又从厨房里端出一碗炸酱面来,又盛了一碗了绿豆汤喝了一口。
  因为空间里食物不会腐败这个特性,蓁蓁平时一有空就往里塞吃的,有时候晚上饿了或是不方便做饭的时候,空间里准备的饭菜就能应急了。吃完了饭,蓁蓁把闹钟定在一点半,又躺在床上睡了一觉,直到闹钟响了,这才精神饱满的直奔食品厂。
  和百姓服装厂比,这家帝都食品厂倒是很与时俱进,不仅生产很多传统的点心深得上了年纪的人喜爱,也同时生产很多当下小年轻喜欢的西式糕点,比如说奶油味蛋糕、椰蓉夹心、可可花生香酥、巧克力胡桃夹心、巧克力菠萝夹心的蛋糕都卖的比较火。
  采访中,食品厂的负责人张润祥把每样点心都摆了一些给蓁蓁品尝,并介绍说这些都是自己带着专业师傅到全国各地,甚至去港岛学回来的:“干厂子光靠吃老本可不行,再坚持传统口味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要增加老百姓喜欢的新兴事物,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蓁蓁点头把这句话记下来,站起来笑道:“多谢张厂长,您的理念对我很有启发和帮助,我一定得把这句话写到报道中。”
  从食品厂出来,蓁蓁来到食品厂外面的门市部,把刚才自己尝着好吃的点心一样买了一斤,等骑到没人的地方直接放进了空间里。
  看看表还不到四点钟,蓁蓁直接去了腾达家具厂,自打家具厂打开市场以后,蓁蓁就退居幕后,很少来家具厂,这样一个是表达自己对孙仁德的信任,再一个自己若是经常过来,孙仁德难免事事请示汇报,管理起厂子来会束手束脚。
  如今的家具厂比自己刚接手时规模扩大了十几倍,一个车间的人数比过去一个厂的人数还多,就这样工人们依然每天忙的和陀罗似的,不停地按照订单生产各种家具。腾达家具厂在华国已经是家具知名品牌了,小两口结婚买一套腾达家具再配上一个腾达牌床垫,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家日子过的好,生活富裕。
  家具厂的看门的人员已经换成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和后面来的许多工人一样,他们都不认识蓁蓁。
  一个小伙子见蓁蓁站在门口按门铃,连忙出去问道:“你好,请问您找谁?”
  蓁蓁笑了,把自己的工作证递了过去:“我是华国社的记者,要采访一下孙厂长。”
  “好的,你稍等下。”小伙子回到传达室,打了个内线电话,不一会出来打开了工厂的大门:“我们孙厂长请您进去,您到办公楼一楼厂长办公室找他就可以。”
  见小伙子从始至终十分有礼貌,蓁蓁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门卫的素质就能看出厂子的管理十分严格。
  来到孙仁德的办公室门口,蓁蓁敲了敲门,孙仁德知道有华国社的记者来采访,连忙站起来打开办公室的门。看着蓁蓁站在外面,孙仁德顿时笑了:“厂长您怎么有空来了?快请进,一会儿还有华国社的记者要来采访呢,正好您和记者同志好好聊聊。”
  蓁蓁笑了,把自己的工作证往桌上一拍:“别等了,我就是华国社记者,今天特意来采访你的。”
  “可别逗了您。”孙仁德沏了杯茶放到蓁蓁前面:“您直接采访你自己就行了。”
  蓁蓁喝了口茶笑道:“厂子的管理者是你,我不采访你采访谁,你得好好配合我。”
  孙仁德哭笑不得地看着蓁蓁:“我这不都是有您把控大局嘛,要不然全国那么多家具厂,咱咋能这么短时间就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家具行业的佼佼者。”
  “当然是因为你干的好呀。”蓁蓁笑了:“行了,采访的事咱一会再说。你叫小王过来一趟,我有个私事想请他帮个忙。”
  小王叫王新志,别看年龄不大,确是正儿八经在沃顿商学院学企业管理的,他大学毕业随着父亲认祖归宗回到了帝都,郗俊杰听父亲说起这样一个人立马推荐给了蓁蓁。
  蓁蓁手上正缺这种管理型人才,她高薪把王新志请来给孙仁德做副手,经过一年的磨合,孙仁德除了把控大局外,精力多放在技术管控上面,对外谈判和内部管理基本上都有王新志负责。
  王新志的办公室就在隔壁,孙仁德打了个内线电话就把他叫过来了,蓁蓁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今天上午去百姓服装厂采访,发现他们企业库存积压的十分严重已经影响了厂子的正常运转了,我打算让他们把库存的衬衣改成新款式,你去帮我把合同谈下来,直接交上定金。”
  虽然蓁蓁说这是自己的私事,但是王新志的职业病不允许他稀里糊涂的就去签合同,他坐了下来,拿出本子问道:“董事长是想把库存衣服改成什么样的款式?能确保市场销路吗?多长时间交货?你们谈的价格是多少?”
  蓁蓁就喜欢这个小伙子的敬业精神,她解释道:“我之前在学校的放映室看过日本的连续剧《血疑》,剧情特别吸引人,我听说这部片子马上就在国内播放了,按照这几年人们模仿各种电影电视剧人主人公的打扮,我觉得里头女主角的衣服一定会被百姓所追捧,所以我打算先做一批同款的衣服出来,等电视剧火了我就先占了先机,肯定能赚个钵满盆满。”
  王新志问道:“那您是准备等电视剧上映以后再去和各家商店谈合作的事吗?”
  “不用那么麻烦。”蓁蓁回道:“我自己就有几家服装店,我估计一万件还不一定够我卖的,凭这批衣服也能带动别的衣服的销售热潮。”
  王新志虽然对国内的服装行业不太了解,但也挺能举一反三的:“要是国内的老百姓喜欢追求名人效应,那我们干脆把那个厂子买下来,以后只要抓住潮流就能稳挣不赔,何必让他们分一杯羹。”
  蓁蓁顿时笑弯了眼睛:“你倒是挺有霸道总裁的潜质,动不动就人家厂子买下来。”看着王新志一脸茫然的样子,蓁蓁连忙说道:“我开个玩笑,主要是那个厂子是国有企业,等走完和政府谈判收购的一套程序下来,早让别人抢占先机了。这次先签合同让他们供货,以后你帮我留意着,若是有合适的厂子我们可以考虑收购。”
  王新志立马壮志凌云地站了起来:“董事长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蓁蓁笑了笑,又在纸上画了一份衣服的设计图,并标注了各个细节:“你去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强调衣服的细节和品质,不如先让他们打个样,两天以后拿过来,我看了没问题了再大量生产。要记住生产周期一定要缩短,可别生产好了夏天过去了,那时候就成了我们压库存了。”蓁蓁说完又从包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万三千块钱:“这是订货的全款,这件事我就全权委托给你了,事成以后我给你包大红包。”
  “您放心董事长,我保证完成任务。”王新志接过钱和设计图,回办公室拿了包就走了。
  蓁蓁想起魏玉锦的事,连忙和孙仁德交代说:“我有个同学叫魏玉锦,大学四年我们一直住在一个宿舍,现在她也在华国社上班。她当年在西北当知青,考上大学了才离开那里,可男人和孩子这么多年还在西北的乡下,一直两地分居。我听魏大姐说他男人也会些木匠活,回头就让他来厂里来上班。不过虽然我让他进厂,但是并不意味着要给他搞特殊,等他来了你好好看看他的手艺,要是干活不行就先让他从小工干起,可不能因为他坏了我们产品的品质。”
  “你放心厂长,我明白你的意思。”孙仁德立马应承道。
  蓁蓁顿了顿又说:“还有一件事你帮我参谋参谋,魏大姐在单位没办法申请单人宿舍,这一家三口的住宿问题还是得我们厂子解决一下,你看是不是给他们一套宿舍,要不然她也不敢轻易让她男人过来。”
  孙仁德闻言犹豫了了下:“既然厂长的意思不给他搞特殊,我建议不给他分配到我们单位自建的宿舍里,要不然以他一个新员工的身份能分到房子,肯定会让其他职工私下里议论。”
  “那别的地方好安排吗?”蓁蓁问道。
  孙仁德立马说道:“之前年我们按照您的要求也买了些房子作为投资,离厂子最近的有一处带着两间屋的小院,王新志刚来的时候就住在那里,等他搬走了那里的东西也没动,不行就给他安排住那里。”
  蓁蓁点了点头:“行,就按和别的员工一样的做法,先签三年的宿舍使用协议,若是三年后他们还买不起房子,再给她续三年。”
  话音刚落,孙仁德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门卫的声音从话筒里传了出来:“厂长,有一位叫魏玉锦的同志来找您。”


第111章 工作
  孙仁德听到门卫说魏玉锦来了,便和蓁蓁点了点头,用眼色示意了她一下,随即告诉门卫:“让姓魏的同志直接到我办公室吧。”
  等孙仁德挂上电话,蓁蓁忙不迭地嘱咐他说:“孙厂长,你可千万别和她说这个厂子是我的,就和她说你是我们家的熟人就好了。”
  孙仁德笑着调侃道:“看来李总在外面很低调。”
  蓁蓁十分自得的点了点头:“闷声发大财嘛。”
  此时在腾达家具厂门口,魏玉锦正忐忑不安地看着门卫打电话,生怕那个小伙子用一句“厂长没空”把自己打发了。
  门卫放下电话从传达室里出来,魏玉锦紧张地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两只手紧紧地攥在一起,脸上扯出一抹僵硬的笑容:“那个,厂长怎么说?”
  门卫打开大门,带着客气的微笑朝里面伸了一下手:“厂长请你到办公室找他。”
  魏玉锦顿时松了一口气,她一边往里走一边不住地对门卫说:“多谢谢你同志,麻烦你了。”
  按照门卫指的路,魏玉锦很快找到了厂长办公室,她在门口深吸两口气,这才鼓足了勇气敲了两下门。
  门一下子被打开了,魏玉锦看着站在办公室里正在冲着自己微笑的蓁蓁,浑身上下都松懈下来了,心里也跟着踏实了不少:“蓁蓁,你也来了?”
  “嗯。”蓁蓁请魏玉锦到沙发上坐下:“今天郁总编交给我一个稿子需要采访一些企业,正好也有腾达家具厂,我顺路就先过来了。对了忘记给你介绍了,这位是腾达家具厂的孙厂长。”蓁蓁又指了指魏玉锦:“我同学也是现在的同事,魏玉锦。”
  魏玉锦和孙仁德都站起来握了下手,魏玉锦正琢磨怎么开口说自家的事,就听见孙仁德说道:“刚才你的情况,李厂……咳……李明蓁已经和我说了。按理来说我们厂招工都有严格的流程,像你男人这样的情况其实是不符合我们的规定的。”
  魏玉锦听这话心都提了起来,还以为是人家拒绝了自己,顿时脸色有些发白,她刚要开口想表示自己能理解,就听孙仁德继续说道:“不过正好比较巧,如今我们几个车间的工人已经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工厂马上就要开始招工,到时候你男人一起跟着新招进来的工人来上班就行。”
  魏玉锦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峰回路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站起来重复又重复地说谢谢,孙仁德笑了笑:“明蓁从来没求我帮过什么忙,难得她开口一次我怎么也得帮到底。”
  魏玉锦伸手拉住蓁蓁的手,蓁蓁见魏玉锦又要掉泪,连忙开口笑道:“大姐,这孙大哥和我家也是老交情了,要不然早上我也不敢和你打这个包票。既然这事定下来了,你早点回去打电话让你丈夫带着孩子过来吧。”
  孙仁德从抽屉里拿出一串钥匙:“刚才明蓁说你们可能暂时没地方住,厂子正好有一套闲置的房子可以先借给你们住。不过等你丈夫来了记得嘱咐他别和其他的职工说,省的影响不好。”
  “您放心,我们嘴很紧的,这都已经很给你们添麻烦了。”魏玉锦站起来朝孙仁德鞠了一躬,孙仁德连忙说道:“你别客气,都不是外人,那啥天色也不早了,咱早点去看房子吧。”
  这个房子在离厂子只有两条街道,大门冲着马路,正对着大门是两间大屋,院子的一侧是厨房另一侧是储藏室。
  孙仁德打开大门,蓁蓁拉着魏玉锦走了进去,只见外面那屋只摆着沙发、茶几和餐桌,显得有些空旷。里面的房间居是个套屋,紧里头摆着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床头柜,外面的屋子放了个大衣柜、一个书架以及一个临窗的书桌,这还是当初王新志住在这里时孙仁德给布置的。
  孙仁德把钥匙给了魏玉锦:“厂里的宿舍一般是先住三年,若是三年后依然没有住房再续借,手续等你家男人上班以后和我办理就行。”
  看着这宽敞的房子,魏玉锦眼圈都红了,拉着蓁蓁激动的不知说什么才好,蓁蓁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转头和孙仁德说:“我看这屋还缺一个双人床。”
  孙仁德点了点头:“我走之前和仓库说了,估计一会就来人给拉过来了。”
  魏玉锦连忙说道:“这已经很麻烦厂里了,缺什么我们自己买就可以,我们哪能还要厂里的床呢。”
  孙仁德笑了笑:“也不单是给你们,每一名住在单位宿舍的员工都配备了我们自己生产的家具。”
  三人正说着话,四个小伙子用三轮车拉着一张双人床和床垫过来了,孙仁德帮着摆好,便和魏玉锦说:“钥匙我就交给你了,下个月一号让你男人直接到厂里报道就行。”
  魏玉锦虽然是帝都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可此时她满腔的感激之情却不知道怎么用言语表达,甚至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孙仁德见状和蓁蓁点头示意一下,转身先行离开了。
  刚关上房门,孙仁德听到里面传来一声嚎啕的大哭声,不禁忍不住顿住了脚步。遥想自己当年,没有工作没有亲人,只能一个人蜗居在老家的破屋子里,连饭都饱一顿饿一顿的,要不是李明蓁找到了自己并把自己带回帝都,估计现在自己早就一头撞死了。听着魏玉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