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又娇又美小知青 >

第54章

又娇又美小知青-第54章

小说: 又娇又美小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家,苏怡莹就全身放松的坐到了椅子上,舟车劳顿还是有点累的,即使她只是轻松地坐车而已。
  热水他们出门之前就烧好,放炉子旁边温着了,两人洗漱后,不约而同地坐在客厅聊了起来。
  苏楠作为哥哥,对于一个妹妹的离去还是很伤感的,所以对剩下的小妹的关心更是重了,询问了她很多生活中的事情,想要知道有没有怕自己担心而瞒着自己的。
  好在小妹虽然年纪不大,但还算聪明,在他了解看来过得还是不错的。
  他刚松了一口气准备回房间睡觉,苏怡莹就问起了他的生活:“哥,最近你还很忙吗?”
  前段时间有很多次寄给哥哥的信件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收到回信,苏怡莹就知道哥哥有事在忙,只是作为军人,他很多事不能解释,苏怡莹也体谅,只叮嘱他注意安全。
  虽然生活看起来很平静安全,但暗地里有很多摩擦都需要军人去负重前行,所以苏怡莹对哥哥的安全还是很担心的。
  主要是她对于这段时间的军事情况不了解,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发生局部战事,需要军人出动,战争无情,在枪林弹雨中,人的生命都是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她怕哥哥有意外。
  好在这次看到苏楠还是很生龙活虎的,吃嘛嘛香,脸色极好,还给苏怡莹说了一个好消息。
  “我明年会去上军校。”以前作为高中生,苏楠在军队里算高学历了,现在因为他表现突出,所以被推荐上军校进行深造。
  苏楠告诉苏怡莹这个消息就是想让她开心一下,他看得出来妹妹一直因为自己的职业而为他担心,他既满足又不想要她忧心。
  苏怡莹欢呼了一下,为苏楠高兴,不过想到父母,问:“哥,这个好消息你和爸妈说了吗?”
  “说了,走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告诉爸妈了。”
  苏怡莹有点无语地撇了她一样,惹的苏楠还脸红了一下,他确实是忘记了,好在走的时候记得告诉父母,让他们也开心一点。
  “哥,你什么时候开始上军校啊?”苏怡莹本来还一直在信里要哥哥早点看书,没想到哥哥比自己先一步踏上了大学的校门。
  “明年下半年,我和陈一枫一起去。”陈一枫是陈一遇的哥哥,苏楠和他一起长大,一起在军队里泼洒热血,然后也幸运地一同被推荐了军校。
  两人被推荐是迟早的事,因为他们身体素质高、身手好,和陈一枫不同是,苏楠因为父母的原因,背景这关有点难过,好在陈家使了一把劲,苏楠被卡住的身份也过了。
  因为这个消息,苏怡莹心情轻松了很多,没有因为听到苏怡心的悲剧而沉甸甸的了。
  第二天,苏怡莹和苏楠两人来到了陈家,见到了热情的陈父陈母,还有一个十分精神的老人家,这是陈一遇的外公,自从知道他的外孙找了媳妇,就想要看看她的可爱老人。
  在陈家的时光是轻松愉快的,陈家人都对苏怡莹和苏楠很关爱,而且从长辈的行为中,苏怡莹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满意和喜爱,让她和陈一遇的未来更明朗。
  午饭依旧是苏怡莹和陈母一起做的,自从上次吃了苏怡莹的菜,陈母不止一次在父亲面前念叨过苏怡莹的好手艺,把外公的馋意都勾起来了。
  今天终于吃到了,饭前苏怡莹还特意询问过大家的口味,于是满满一桌子菜被大家吃了个碗光盘净的。
  饭后众人坐在客厅享受地闲谈起来,外公眼睛一转,拖着声音说:“陈一遇你这个臭小子,是不是对怡莹不好啊?”
  还没等陈一遇回答,苏怡莹就用力地摇着头,表示陈一遇对她是极好的,外公眼里暗含高兴,但嘴里还是带着愤怒说:“那怎么还没把这么好的姑娘给定下来呢?”
  苏怡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原来外公是想要他们俩定名分啊,她害羞地看了眼陈一遇,看到了他眼里的笑。
  陈父陈母是一脸看你表演的表情,静静地看着外公发挥。
  苏楠看不下去了,再说下去,他这个傻妹妹说不定就点头答应了,他刚想开口,外公就把话头对准了他。
  “苏楠啊,你看我们家陈一遇,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心还是好的,这么好的姑娘我可喜欢了,要不我们两家商量一下。”虽然口里在贬低着陈一遇,可是在老人心里,他的外孙随他,又聪明又帅气,希望苏楠这小子可以听出他的真实意思。
  苏楠看到妹妹幸福带光的小脸,脸上也不由带上了笑,点了点头,说:“我去和我爸妈说一下,不过这个时候定下来,对你们会不会有影响?”
  陈父严肃的脸也柔了下来,肯定地说:“不会,你们爸妈估摸过段时间就可以回家了。”
  既然陈父都开口这样说了,就说明消息还是很确切的,苏怡莹和苏楠都很开心,苏父苏母呆在梨花村以这样低人一等的身份生活着,让作为儿女的他们忧心极了,十分想让他们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好在终于等到了。
  自从□□被粉碎之后,陆陆续续有冤假错案被平反,很多被下放改造的人都接了回去。
  苏母似乎看到苏怡莹想要回去告诉父母的冲动,说:“我们已经找机会和你爸妈说了,这是他们怕有波折没打算这么早告诉你们,不过这个消息我们很有把握,就想让你们放松一下,不要太累了。”
  作为长辈,看着小辈们被迫成长,内心既骄傲又心酸,所以早早把确切的消息告知他们,他们夫妻俩也了解苏父苏母的考虑,怕孩子们失望。
  虽然知道父母过年这段时间还是不能回家,但下次他们相见的时候就不是梨花村了,而是春市的苏家,自己的家里了。
  陈家不在意现在就和苏怡莹定下来,但苏怡莹和苏楠俩兄妹还是决定等父母回家在说,怕因为身份问题拖累陈家。
  离开的时候,苏母爽朗地笑道:“下次见面就要改口叫我了,怡莹,真希望这天快点来。”
  春节的假期在热闹和温情中很快就过去了,苏楠自己提着包裹回军队了,这阵子好兄弟陈一枫因为任务没有回家过年,他可应陈一枫的请求,给他带了很多妹妹做的吃食,想到陈一枫馋嘴的模样,苏楠既鄙视,又为妹妹的手艺自豪,陈一枫你不是自诩翩翩佳公子吗,怎么一看到吃的就挪不动脚了。
  要是陈一枫知道苏楠现在的想法,肯定会嘴硬地反驳,他只是好奇苏怡莹做的为什么这么好吃,多吃点找出症结所在,怎么了,不可以吗?
  苏怡莹和陈一遇则比苏楠晚一点离开春市,坐上了回万县的火车了。
  在火车的哐当声中,苏怡莹和陈一遇一起迎来了1977年的春天。
  这段日子过得充实而又轻快,形势在慢慢开始变化,卫生所的施爷爷施奶奶已经于初夏的时候被接回家了,牛棚里的王乾也随后回了家。
  各地被下放的人才在慢慢地回到自己的轨道上,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而很多在基层的年轻人也没有放下对知识的渴求,在无望的生活中等到了曙光,1977年10月21日大家通过报纸、广播和口口相传中知道中断了10年后,终于连接上了无数青年的梦想之路。
  高考消息一传来,苏怡莹就收到了很多感谢,有小许村一起生活过的知青,也有在县里工作接触到的同事,他们很多是因为苏怡莹的行为而重新燃起了希望,在沉重的工作中默默地汲取知识,才能比其他对手先走一步。
  只有不到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很多人连资料都没找齐,而苏怡莹和陈一遇,消息才公布就收到了从春市寄来的资料,把周围的考生们可羡慕开了。
  他们通过近一年多的复习,在短时间了就掌握了新资料上的知识,就将资料分享给了小伙伴们,面对他们不懂的地方,还会温故知新给他们复习一下。
  大家的学习热情十分高,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捡回放下多年的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个机会多么难得,很多人都怕只有这一次机会了,所以格外珍惜,即使熬夜看书也在所不辞。
  恢复高考的消息不仅带来了学子们的希望,也让大家看到了很多乱相。
  因为这个突然又可贵的消息,打破了很多表面的平静,让很多看似已经扎根到了农村,内心还是不平静的婚嫁到本地的知青们行动了起来。
  他们有一部分“疯”了,抛弃家庭,不顾身体,也要抓住这棵稻草。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12月10日很快就到了,这是高考的第一天。

    
第83章 
  苏怡莹和江燕一早就起了床,宿舍里与她们俩一起参加高考的还有王敏柔; 她平时就是个爱看书的; 在宿舍常常手不离书。
  对于她来说; 高考恢复实在是个好消息; 很多中学的知识她还有点印象; 而且因为平时常常在宿舍看到苏怡莹和江燕在看高中的课本,被她们带动,也跟着看了点。
  今天一个宿舍6个人有一半的人去参加高考,这在纺织厂是不多见的; 很多报名考试的都是考进来的外地知青或者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高初中生; 这些人在厂里所占的比例不大。
  三人先去了食堂吃早餐,这早餐还是江胖子知道苏怡莹和她的小伙伴要考试而特意准备的,用油条和白煮蛋凑成了一百分; 三人都有份。
  看到苏怡莹她们的早餐; 今天也去参加高考的同事们纷纷要求也要这样的早餐,吃了求个安心。
  带着江胖子的祝福; 苏怡莹三人走出了纺织厂; 陈一遇已经在厂门口等她们了,四人不急不缓地走去考点; 考点离纺织厂不远,是万县的中学,一个县的考生都在这里考试。
  考点大门还是紧闭,但门外已经等待着很多人了,很多都是成群结队一起来的; 脸上既期待又带着面对考试的紧张和忐忑,苏怡莹还看到了小许村的知青们,基本都来了,除了已经出嫁到小许村多年的知青。
  他们看到苏怡莹一行人,连忙招呼他们过去,肖芳望着挪不动步飞人群感叹道:“没想到这么多人参加考试啊。”
  ,
  他们虽然知道这个消息会让学子们疯狂,但看到考场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时,还是止不住的惊讶,同时也因为比预想中更多的对手而加重了紧张感。
  楚江悠悠然地挑了下眉:“不管多少人,我们已经比他们提前准备了很长时间。”眼神似乎有深意看着苏怡莹。
  苏怡莹在这样的目光下下意识地一缩肩,躲进了陈一遇的身侧。
  当了老师开朗很多的钱珍珍感激地说:“对啊,好在苏怡莹你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看书,时刻做好准备,不管是招工还是扎根农村都少不了知识,这不当高考的机会来的时候,我们就抓住了。”
  其实苏怡莹没有提醒整个知青点的人看书,毕竟人也有个关系远近的区别,她只不动声色的提醒了几个走地近的知青,而且是以自己就是平时都会看书,才会抓住招工的机会考上了纺织厂作为例子来说服他们。
  楚江只是个小意外而已,他看起来就是个有背景的人,从他的衣服用品和行为举止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底气,即使不参加高考过不了多久也可以自己回城。
  他只是看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女知青竟然都爱起了看书,以前下工就是坐着聊聊天,走着聊聊天,猛地一天,忽然都拿起课本聊起了学习,楚江就忍不住去问了问。
  原来是苏怡莹以自身考上纺织厂为例,给她们洗脑,平时有机会就多读书,积累知识,才能抓住机遇,虽然听起来很正常,但楚江莫名觉得苏怡莹这一举动有所不同,但读书也没有坏处,他也就没再想。
  直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楚江才发觉苏怡莹那时的作为确实有点奇妙,似乎比他们更早知道了什么,现在已经提前开始看书的他们,真的是更有可能抓住这个机遇。
  大家没聊多久,考场的大铁门就在考生们的期待中徐徐开启了,似乎里面有一道曙光在召唤着众人,大家都开始涌入考场。
  苏怡莹和陈一遇不在一个教室考试,但小小的一个中学,离的都不远,陈一遇看到她眼里微微的紧张,放柔声音安抚道:“没什么好怕的,快进去吧,考完了我都在这里等你。”
  苏怡莹看着他漆黑如墨的眼神,似乎藏着一片醉人的星空,让她的心蓦地一顿,定了定神才从男色中回过神,什么紧张啊,害怕啊,她统统忘掉了。
  两天的时间就在紧张和充实的考试中度过了,第二天下午结束了考试,小许村知青们就相聚在纺织厂食堂,一起聚餐。
  说起这次高考,大家都是纷飞的思绪,有期待得以实现的欢喜,也有仍然沉浸在考试中的知足,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苏怡莹舒心地撑着下巴看着大家聊着天,对这个时候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而且前段时间苏父苏母已经被放回家,工作也恢复了,苏怡莹经过思考准备报考春市大学的设计专业。
  自己又感兴趣,还有制衣和绣花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的审美熏陶下,她对如今被压制的服装有很大的野心,想要唤起被压抑的审美,想想就很有期待感。
  大家在桌上聊起了这次考试,江燕期期艾艾地说:“我有些题目明明会做,但在考场的时候就想不起来,考试一结束就记起来了。”苦恼地拉着自己的小辫子。
  苏怡莹安慰道:“再拉你的头发都被你扯掉了,考试结束了就不要想这么多,考试的时候都很紧张,作对的题目想着想起来的可能会不确定了,这两天这么累,今天就好好放松一下啊。”
  钱珍珍也安慰江燕说:“我们还提前看了书了,大部分我们都会做,我还看到考场很多人大部分试卷都是空白的人。”
  说起这个,大家都很有话说,因为备考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很多人都是毕业了几年,对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要他们从新复习一遍,谈何容易。
  而且这些备考时间也不是完全可以复习的,很多人都是有工作,更甚者还有家庭小孩,他们只能挤出时间来复习,就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都听说有很多考生病倒了。
  营养不良,熬夜看书,工作劳累造成了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