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皇帝退休生活 >

第84章

皇帝退休生活-第84章

小说: 皇帝退休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里有粮之后,老里正都变得大气不少。
  “那哪能啊。”秦里正谢过之后赶忙让两个汉子用牛车把牛背村的脚踏打谷机运回三溪村去。
  为了表示诚意,秦里正他们还是用的最宽敞的牛车,上面还铺上厚厚的稻草,就怕把打谷机给颠簸坏了。
  老里正见状也放心多了,要不然哪能把打谷机借给他们。
  “老哥哥呀,我看你们旱地那儿的玉米长得可茂盛啦。”秦里正没跟着回去,而是手搭着眉沿眺望远处的玉米地。
  “郡主说等种稳妥了就轮到你们啦。”
  老里正戴上草帽就往玉米地走去。
  “嗬!结这么大的玉米棒子?!”秦里正跟过去,看到老里正随便挑了几个玉米掰下来,每一个都特别饱满。
  单一棵玉米杆就结这么多,粗略估算一下这亩产岂不是翻倍了。
  “肥用得好,这玉米棒子就结得好了呗。”老里正乐呵着呢。
  “走,去咱们家吃玉米。”
  玉米还要半个月才长老,玉米这时候吃嫩的最好,加点盐煮上半个时辰,又糯又香,连牙口不好的老人都能吃。
  以往可没舍得这么吃,都是等长老了之后掰下来晒干磨玉米面的。
  今儿秦里正来了就请他尝尝用新农肥种出来的玉米味道如何。
  事实上这玉米味道就是好,老里正见秦里正吃得舒心又送了他大半袋子。
  秦里正又吃又拿的不好意思得很,三天之后用完脚踏打谷机清理干净再上好油妥妥归还,半个月后用了牛背村打谷机的几家汉子还过来牛背村帮忙收他们的玉米。
  说是帮忙,也是让他们看看人家牛背村种的玉米有多好。
  “这玉米长得可真好呀。”三溪村的几个汉子看得都眼红了。
  “最快后年你们那儿的旱地也能用上了。”
  白小桃在边上登记每块玉米地的产出。
  从春耕到落种施肥,间苗打药拔草,再到现在收获,每一块地经历了什么都一五一十登记下来,用最直白的数据记载使用新型农肥的实验结果。
  这之后她还得写报告给丰元帝,可忙了。
  “咱们不急不急。”几个汉子看郡主大热天里都亲自出来忙活,怕她被这暑气给熏坏了。
  没看大滚滚都没跟在郡主身边,一直藏在水里不出来嘛。
  对比一下,大滚滚真是世上最有福气的大白熊了。泡在水里还有果子从上头漂下来捞着吃。
  桃子李子随便捞,不够了还有小皮猴尖笑着扑腾扑腾往水里扔。
  这都是因为有郡主啊。
  这才一年时间呢,他们临木县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了。
  有郡主在,他们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村民们嘴上是不急,可是有人急了。
  白小桃的八百里加急报告才刚到的丰元帝手里呢,就有人在早朝里上奏折狂夸盈丰郡主,亩产万斤玉米,比大跳进还夸张呢,简直就是人有多大胆造谣就有多敢。
  夸完盈丰郡主又哭嚎上了,哭西北那片百姓衣不附体食不果腹,种什么都产不出粮食来,盈丰郡主应心怀天下巴拉巴拉巴拉……明里暗里都是撺掇丰元帝把盈丰郡主弄西北那边去呢。
  似乎有人忘记了曾经平王还掳过盈丰郡主的亲哥哥来着。当年可还是出动了他养的神猪才把白茂文给救回来的。
  丰元帝就袖口揣着白小桃给的小本本看下面的臣子嚎,若不是单手撑着下巴斜依在手枕上太过分了,丰元帝还真能干得出来的。
  唔……黄金的冠子还是太沉了,夏天换乌沙的吧,还是薄纱那种。
  省得身后两个扇风的宫女老手酸。


第125章 接管
  “刘爱卿; ”
  丰元帝在他叽里咕噜长篇大论完之后来了一句; 问他是如何得知盈丰郡主种地亩产万斤的,还问他要相关的数据。
  明明都说了那么多话; 还能注意到臣子话里的漏洞揪着要数据,丰元帝这就是很不给大臣面子了。
  “皇上……”
  台下那个刘爱卿瞬间僵硬,说定是下面的人将千斤抄错成万斤了; 反正农田产出翻好几遍倍了准备错,支支吾吾又东扯西扯绕回西北那边去。论嘴皮子厉害天底下就没人能比得过政客; 只是当丰元帝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揪着他要数据,任是能把死人说活的名嘴也没法了。
  “姑且算抄错了。亩产万斤这么大的错误,一层一层递上来也没人发现。是不识五谷; 还是习惯了弄虚作假?指不定连个实验数据报告都没有吧?”丰元帝这是连后路都给他堵死了。
  “我这儿正好有一份。来,给刘爱卿念念。”丰元帝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本本,让李高达给大声念念。
  其实丰元帝更想直接砸他脑袋上; 只不过想想这是小桃子亲手做的实验报给; 才没舍得拿来砸人。
  李高达摊开折起来有一掌宽半指厚堪比新华字典的实验报告一五一十地念。
  幸好里头有大部分是图表数据,要不然李高达能念到月亮升起来。
  “盈丰郡主说了这实验要做至少三年; 多至十年才能证明亩产八百斤的稳定性。我若是信了亩产万斤,田税从此一斗变一石; 大周的子民还有活路?”
  盈丰郡主做的实验也才亩产八百斤玉米; 寻常农户种的农田产出最高产也不过五百斤左右; 这还是肥田才有的高产,薄田更是只有一两百斤产出。
  田税一石那是要农户的命呢!
  朝堂上大臣们被盈丰郡主这份细致到连雨量都登记进去的实验报告震惊了,吵吵嚷嚷的众说纷纭; 有想要立即推广下去的,也有质疑粮食安全与否的,总之各有各的心思,这早朝都上成午朝了。
  不过丰元帝没留他们吃饭的意思,等他们回头找丰元帝才发皇上自个儿开溜了。
  至于白小桃那份小册子也被户部尚书李玉山揣自己兜里神不知鬼不觉消失了。李玉山还装模作样告退,一转身就跑到御书房去。
  皇帝已经在用膳了,见李玉山找过来了就让他陪自己一起用膳。
  李玉山也没客气,明显不是第一次了。
  “西北那边怎么看?”丰元帝随口问李玉山。
  “既然他们想让郡主去,那就去吧。”李玉山回道。
  只是什么时候去,那可不是他们说了算。
  去了之后,也不是他们说了算。
  且看看成王是什么下场,平王又会得到什么下场。
  自己都一身屎没洗干净了,还想搞盈丰郡主,连窗户都没有更不要说门,还要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李玉山被气得都吃不下饭了。
  “不合胃口吗?尝尝这个泡椒玉带。”丰元帝还以为李玉山苦夏食欲不振胃口不佳,便劝他尝尝泡椒玉带,这个不算太辣适口性好。
  玉带就是藕带,丰元帝筷子往泡椒藕带伸得挺勤的。
  泡椒是郡主府种的,藕带是仙湖农庄产的,都是寻常的东西却滋味十足。暑热天吃这个爽口开胃。
  “谢皇上。”李玉山唯有努力把和茅厕有关的东西扔出脑外,认认真真用膳。
  京城里暗涌不断,远在蜀中的白小桃丝毫没有感觉到。
  她继续安安心心弄她的实验田,以及逢年过节给京城里的皇帝一家还有哼哼大肥猪送好吃的。
  只是没想到秋收的时候从京城来人了。
  来的还是两个大官,一个是户部侍郎一个是工部侍郎,官职就只比尚书小一丢丢。
  要不是白茂文哥哥待京城来的官员态度友好,白小桃还以为又是别人来抢东西。
  不过事实上还真是来抢东西的没错。
  白小桃才做了一年的实验被人捅到丰元帝面前去了,现在整个朝堂上无论武官还是文官都知道白小桃那能够让亩产翻倍的农肥。
  两位侍郎大人难得不打架,携手过来蜀中就是为盈丰郡主那小工厂之事。
  去年白知县把两个新农具图样献上来被户部一手独揽了之后,工部尚书可就有话说了。
  要知道工部和户部其实是有部分重叠的,暧昧点既能归工部管又能划分到户部。
  通常情况下,户部都是管钱的,工部要用钱都是向户部要。新农具的生产和售卖也该交由工部经手,钱再回到户部才对。
  结果户部直接掐了两个新农具当钱袋子用,这不把工部给气炸了吗。
  这次肥料工厂之事涉及到矿产的开采,厂房修建等等,是正儿八经工部的事,工部可就不像上次那样被户部截胡。
  当然工部那边也知道,若是丰元帝真想直接掐了肥料生产当聚宝盆,工部其实也无话可说。
  毕竟新农具是铁制品经久耐用,生产和销售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等市场饱和之后这一波钱就赚不着了。
  可新农肥不一样啊,这是年年生产年年要用,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
  把新农肥生产销售都掐在手里,朝廷何愁没有钱。买肥,种地,卖粮,再买肥,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令工部意外的是这次户部居然很好说话,不仅让工部经手而且还是经手核心机密。
  户部当然好说话了,无论是新农具还是新农肥他们早就知情,去年借新农具揪掉了几个蛀虫,今年才能放心让工部经手。
  再说了,郡主那个精细化分管生产就不错,除了核心人物能掌握关键技术,其他人也就是做好自己当前的工作,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把化肥生产技术外泄。
  于是户部工部现在就手牵手来蜀中了。
  “郡主请放心,实验田那儿我等绝不干涉,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工部侍郎大人还强调。
  盈丰郡主可以继续进行为期最少三年长达十年的实验,他们两个则加倍扩大小工厂为大工厂,把农肥先生产出来屯着。
  郡主在陆续不断传回京城的报告中也说了,生产出来的农肥如果保存妥当可以保存长达二十年时间。
  等郡主的实验做好了,他们也能有足够的农肥应对大周各地的农肥需求,不至于乱了阵脚。
  不得不说工部侍郎的确是工部出身的,考虑问题面面俱到还极其细致周全。
  “工厂生产扩大的钱全由户部负责,郡主大可放心。”
  随后户部侍郎追加一句。
  管钱的果真懂白小桃的死穴,一句话就让白小桃眼睛蹭亮了。
  “我要用肥呢?”
  “自是全力支持郡主。”户部侍郎笑了。


第126章 让你贪吃
  “那你们和哥哥商量吧; 生产上的事可以问我。”
  白小桃把小工厂的事交给哥哥去处理了。
  这些事情哥哥擅长; 也是为了给哥哥造势。
  两位侍郎大人还当他们是兄妹情深,特别欣慰地继续和白知县谈着的话题。
  事实上户部和工部接管小工厂好处多多; 不光是白小桃免费用化肥这么简单。
  首先第一条就是不用白小桃花自己的钱了。
  第二就是临木县的百姓可以继续赚钱。
  就算工厂里依旧只用士兵,挑工们把矿石挑到工厂来,两位侍郎大人总得付钱吧。
  而且扩大生产规模; 所需要的人手肯定更多,能养的百姓也就更多。
  临木县很快就能从贫困县发展成富裕大县。
  那么大个矿产不会跑路; 实验田又在这儿,起码得有很多年都会持续生产农肥。
  就算白小桃随哥哥离开蜀中就任别处,临木县也不会打回原形又变回原先那个贫困县了。
  意识的觉醒已经改变了临木县人甚至是蜀中这儿的人; 就算没有白家兄妹帮他们,他们也会过好的。
  都这样了还信成王余孽哄着造反,那是真傻到么救了。也别娶媳妇了吧; 把这智商断在这儿就挺好的。
  不过白小桃还是让花红帮她去问问周展阳; 她知道身边锦衣卫们有办法找到周展阳并快去快回的。
  “嗯咩。”
  大滚滚拱着白小桃要出去玩。
  现在天气转凉了,大滚滚又是那头生龙活虎可以在雪地里打滚的大滚滚了。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季; 大滚滚还长了更为丰厚的毛毛,本来就吃得胖乎乎的; 现在看起来就更像一个球。
  “真是一到秋天你就生龙活虎了呀。”白小桃顺手就薅了一把毛毛; 果然没有薅掉。
  其实白小桃更喜欢夏天一点。
  蜀中这儿的冬天太可怕了; 湿冷湿冷的,就算才零下几度都能把她冻得怀疑人生。
  夏天的话天气虽然热,但是晒不黑啊。白小桃天天往外跑; 皮肤还是白白嫩嫩的,连个痘痘都没长。
  青春期还不长痘,这儿真是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了。
  “嗯咩嗯咩。”
  大滚滚继续拱着白小桃的腿,它这是要下乡呢。明显知道去农村它就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好吃的。
  “别人在秋收忙得很,你就是去添乱。”白小桃揪它的小耳朵。
  “好吧好吧,还省了护卫们特地去帮你割竹子。”
  备上马车,白小桃就去各个村庄转转。
  其实牛背村的玉米收成了之后白小桃可以不用去村庄那么勤了。
  玉米收成之后,牛背村的人就将山坡旱地改种地瓜了,趁着冬天下霜之前还能收获一波。
  玉米和地瓜需要的农肥都一样,氮磷钾少不了。区别在于施肥的时间施肥的用量以及顺序不同。
  地瓜基肥弄好了,等根茎膨大期再补磷肥。
  蜀中的气候就是这样,中中间间,不若南方日照长,也没有北方寒冷,秋收和冬收交替着来。
  而白小桃在收获的季节去村庄总会有个甜蜜的负担,因为村民们老喜欢拿自己种的收获塞给白小桃。
  白小桃劝他们凑一起做顿臊子面吃得了,结果吃完了还要塞,白小桃再不收就塞给大滚滚,以至于白小桃和大滚滚都吃胖了。
  “嗯咩嗯咩。”大滚滚一下乡就高兴,把头伸到马车外面让蓬松的毛毛迎风招展,硕大的脑袋差点儿把赶车的林海生给挤下去。
  以至于林海生只能将屁股挪到一边,把车门口让给大滚滚。
  “有本事你学会赶马车呀。”白小桃在里面揪滚滚的大肥屁股。
  白小桃昨天才从牛背村回来见京城来的两位侍郎大人,今天就打算去石牛村看看。
  石牛村比牛背村好点,半山半平地,山坡上既种了玉米地瓜也有果树。
  苹果树是在没有地瓜和玉米之前种的,因为每年都能结不少苹果所以没有砍了改种地瓜玉米。
  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