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皇帝退休生活 >

第70章

皇帝退休生活-第70章

小说: 皇帝退休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不能浪费。浪费粮食以后会没粮食吃的。”大管家心想既然皇帝都看过了,那高粱玉米桃子杏子都可以摘下来了,皇帝也没有浪费粮食的理儿。
  最关键是这里是白小桃的郡主府,不是皇宫。
  于是乎白小桃过了没多久就收到了从京城捎过来的红高粱米。
  “高粱米?”白小桃看着新鲜的红高粱米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她种在郡主府里的实验农作物。
  不由得感慨郡主府管家真是太尽责了,居然还记得给她回馈化肥的使用结果。
  “赏!”
  写一封信回去京城,赏了大管家二十两银票。
  后来皇帝知道了之后也给大管家赏了一百两。
  白小桃给大管家赏钱是因为觉得他工作尽责,可在于大管家看来这是郡主在护着他。于是大管家收着这一百两,扭头就又用在郡主府花哨上了。
  最后结果白小桃还净赚八十两。
  作者有话要说:  白小桃:咦?我怎么还多钱了?


第102章 农忙双抢
  管家寄过来的红高粱米提醒了白小桃现在应该是农忙时候了。
  按照北方的气候; 北方种植一年只能收成一季。
  然而白小桃种这些红高粱是在暖房种的; 提前育苗提前长叶,等北方万物复苏的时候撤掉暖房玻璃迎接还有些冰寒的春风; 高粱都已经长到及腰高了,自然能够赶在入夏的时候成熟,收获之后再种一茬秋高粱也没问题。
  然而暖房抢种成本太高了; 白小桃是拿来做实验才耗得起。寻常百姓当然不能这么来种,收获卖出得的钱都没有烧暖房的成本高。
  “工人们没告假回去双抢?”白小桃问花红。
  “没有。”花红回道。
  住在县城里的人基本没什么田了; 他们都是靠做些小买卖和苦力活养家糊口,所以郡主府扩建宿舍和暖房反而给他们提供了大量做工赚钱的机会。
  而且这工作量大,工期还长; 中午还包一顿饭,即便发不了什么大财,冬天的时候还能攒下些钱过个好点的年。
  城里的人没田; 乡下的人有地也不见得全能吃饱。
  临木县其实并不富裕; 临木县临木县,其实就是临山的意思; 临木县里有一半是山地,下了山; 才是起伏比较平缓的丘陵和浅丘。
  临木县就坐落在浅丘上。
  谁都知道浅丘适合种地; 可光用来种地了; 那县城往哪搁置?有人的地方才有生机,都把人往山地里赶了,生活条件艰辛; 人少路不通的情况下会越来越穷。
  若是成王封地旧址那就不一样了。
  那儿其实就是盆地,平原多,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种植。就这样,成王还不满意,非得搞事情。结果现在盆地那儿一片乱,还得派军队稳住局势。
  自古蜀中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要不是开国皇帝把军事、行政和财政分开,成王坐拥蜀中天险优势早就自立为王了。
  周展阳虽然没说,白小桃也知道他身上的担子不轻,只求他别又是一副棺材抬回来就万事大吉。
  丰元帝把白茂文哥哥派过来,也没有直接让他去成王封地旧址。
  一来那边太乱,二来白茂文哥哥还没什么政绩他压制不住恶绅也无法让当地人信服。
  选择临木县作为切入点,主要也是因为临木县这儿人员相对简单。尽管如此,白小桃每天进蜀的路上还遭了贪欲熏心的何三算计呢。
  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很不错的,他们没有别的什么心思。盼着每年种的粮食能结多点,卖多点钱,赋税少一点,安安稳稳忙碌一日三餐就满足了。
  然而这谈何容易呢。
  先不说各种天灾导致农田减产,就算当年侥幸丰收了,除却朝廷的赋税之外还要给藩王交各种名目的税。
  一年的收成,一半以上都用来交了税。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出过蜀中,更不知道原来朝廷田赋一亩也只取一斗而已。
  他们哪里分得清哪些是朝廷哪些是藩王的名目,反正收上去都是要交给官老爷的税。长久以往,民怨不大才怪。
  无巧不成书,晚些时候白茂文从衙门回来,饭桌上他问白小桃明天想不想和他去临安县的各村落看看。
  “是看看农忙情况吗?”白小桃以为是为了农忙双抢的事。
  蜀中的气候可以种两季粮,不过大多数是轮作。比如说收割完稻子就赶着种小麦,种完玉米之后再种荞麦。
  像地瓜这种比较白搭,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冬收都成,看到有位置就插上两条藤蔓,没菜了就摘两把叶子炒了吃,到时候了就挖起来看看有没有地瓜。
  “嗯,让村民们定一定心。”白茂文伸筷子加了条辣椒炒酸笋。酸笋也是这儿的特产,加了辣椒之后分外的顺口。
  白小桃一边陪哥哥吃饭,一边了解到原来白茂文哥哥下乡考察还是有重大目的的。
  成王被废,临木县换了新县令,里正们自然很关心赋税情况。
  白茂文亲自到各村去,就是向村民们保证赋税肯定是跟着朝廷走的。现在是,以后也是,蜀中这儿再不会有藩王了。
  “好。”白小桃点头。
  “我要是起不来,哥哥要叫我,不能自己先跑了。”还不放心地追加一句。明显白小桃对自己赖床的坏习惯很有自知之明了。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天都还没亮,白小桃很神奇地自己醒了。
  坐上马车就陪哥哥下乡去。
  这会儿他们可不玩什么平易近人的亲民政策,高头大马威武护卫一个都不少,省得在路上被人给伏击了。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先敬罗衣后敬人,新县令的到来果真让村民们格外重视,里正和族老们全都出来了。
  临木县里的村庄多是一姓村,每家每户都有着连亲带故的关系,可以说里正和族老就是村里比较说得上话的人了。
  不过也因为他们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里有儿子孙子忙地里的事,所以新县令到来并没有对农忙双抢造成太大的干扰。
  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白小桃果然是最受欢迎的人。
  白小桃见状赶忙在人给她行礼之前免了,都是花甲老人她可受不起。
  族老们看到活生生的盈丰郡主来他们村庄,既感激又激动,毕竟地里种的玉米和地瓜让他们去年冬天吃了个饱,就刚刚做午饭的时候他们还摘了新鲜玉米棒子煮来吃呢。
  牙齿都掉光的老头儿啃不动新玉米,还有水煮地瓜能下肚。软软的,特别香甜。
  不过最为激动的是听到白知县说从今年开始田赋改了。
  “这田税只收这么点儿?”连里正都不敢相信。
  “这是朝廷的公文,以后按这个来。”白茂文说着流利的方言,将手中的文书给里正。
  其实这个文书早在里正们去县城府衙的时候白茂文就可以给他们了,不必多此一举走这么一趟,辛苦还危险。毕竟村落和村落之间隔了好几座山,站在山顶上能看到隔壁村,走过去得走一整天。
  然而白茂文愿意这么辛苦,一面是为了真正看看每个村落的情况,一面是他的心机了。
  连当地方言都会说的白军师,怎么会不知道如何引导人心所向。
  里正是识字的,他看到里头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盖了好几个大红章,当即激动得手都要抖了。
  边上的族老们不识字,一个个急得直抻着皱巴巴的脖子,要里正给他们念念。
  再三确定了刚刚从地里收上来的粮食几乎不需要交上去给收税的官差,一个门牙全掉光的老头儿乐得差点儿就厥过去了。
  好在边上有多才多艺的年轻师爷李小海,三两下就让老头儿醒了过来,这才没让全村人去他家吃饭。
  “老爷爷,这以后的好日子可多着哪,你可悠着点。”白小桃还劝他。
  “郡主说得是。”老头儿嘴里含着一颗药丸,被苦得满脸皱纹缩成菊花的他是真没法乐了,嘴巴苦啊。
  给完文书之后,白茂文也没有留下来吃午饭,而是加紧时间到地里去看看。
  而白小桃跟着哥哥去地里看了之后才发现这儿收割水稻的农具比小月山农庄的要简陋得多。
  他们割了水稻之后,还是用的摔打法来给水稻脱粒。
  所谓摔打法,就是在地上铺一张竹席,再架上一条木板,就这么抓着水稻杆子往木板上摔打,稻谷就这么落在竹席上了。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就地铺开稻谷晒干,竹席就是他们的移动晒谷场。
  有点儿条件的,就再做个木池子,三面用竹席一围,这样摔打的稻谷就不会到处乱飞,全落在木池子里了,也方便用麻袋装着带回村里去晾晒。
  然而这种方法在于白小桃来看都是很耗体力的。
  小月山农庄那儿不种水稻,割了小麦就连杆子一起带回山庄里,用牛拖着一个石磙在地上磙来磙去脱粒。有大牲口帮忙,速度自然是比纯人力脱粒要快。
  自从知道大周开国皇帝是穿的之后,白小桃以为南方应该也有脚踏打谷机才对,可不想这儿还是纯人力。
  “没有打谷机吗?”白小桃偷偷扯了扯白茂文哥哥的衣袖。
  她搞不清楚他们是因为太穷用不起脚踏打谷机,还是开国皇帝没把打谷机弄出来。
  “打谷机?”
  白小桃一看白茂文哥哥这个反应就知道没有脚踏打谷机了。
  不过也不能怪开国皇帝吧。毕竟开国皇帝更多时候是在为国为民连年征战平息战乱,立国之后还要处理各种隐患,都没享过福就死了。再给开国皇帝一百年时间,估计大周经济就能发展到民国那会儿差不多了。
  若是她的话,根本没办法做到开国皇帝那个程度。光是藩王烂摊子就累死了一个周仁宗还没搞定呢。
  白小桃心想反正管理临木县有哥哥,平定成王余孽有周展阳,她就继续搞自己的农业好了。
  说干就干,白小桃就问人要了笔墨来画脚踏打谷机。
  这个并不需要用电,也不需要用柴油,就是比较耗铁。
  白小桃这会儿也没本事弄出电和柴油机来,所以只能复制人力脚踏打谷机。
  打谷机之所以耗铁,那是因为木制的碾子上有铁丝倒钩,两侧还有大小铁齿的轴轮。如果不嫌麻烦频频更换碾子的话可以用木质倒钩或者竹制倒钩,可是铁齿轴轮是无论如何都省不了的。
  白小桃画好了人力脚踏打谷机之后,还干脆也把玉米手动脱粒机也画出来了。
  这个东西看起来就是一个立起来的铁环,铁环里头有几个小铁珠,铁齿形状的内铁环还连着一个手摇柄。
  左手拿着干玉米棒子从这头推进去,右手摇着手柄玉米粒就被铁齿内环搅得纷纷掉落,只剩下一个玉米芯子从另一头出来。
  不过这玩意比脚踏打谷机还耗铁……它就是纯铁制的。
  就算白小桃再小白,也知道制造这两个玩意儿肯定不便宜。
  白小桃不管了,将两张设计图给了白茂文哥哥之后就让他去愁。
  “这是,”白茂文将设计图仔仔细细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终于意识到这是两样新农具。
  白军师是又乐又愁。
  乐的自然不用说了,白茂文当然看得出这两样新农具的巨大价值。
  愁的话……临木县衙门还真的是一穷二白。白茂文若是想大规模生产这两样农具推广下去,前期就不得不动用自己的私产了。
  然而白茂文是何许人也,缺钱这事根本难不倒白茂文。
  他一面让锦衣卫去秘密打样,一面将更精细更完美的设计图八百里加急送去了皇宫丰元帝手上。


第103章 皇上求赞助
  这还是白茂文特地重新抄写的; 没办法谁让白小桃的毛笔字见不得人呢。
  白茂文的字好看; 他重新复制了设计图,再附上密密麻麻足足十页纸的详细说明; 足够让丰元帝看得更清楚明白透彻。
  “这个白仲谋!”
  皇帝看着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新农具设计图和说明书哪里看不明白白茂文想做什么。
  不就是为了给小妹攒嫁妆,他没钱生产这些新农具,就问皇帝能不能赞助一百个打谷机和两千个玉米脱粒机给他。
  是赞助; 不是赊账,不还的那种。
  反正这两个农具交到户部手上之后可以弄不少钱出来。
  “我当皇帝也没钱呢!”丰元帝被白茂文的不要脸给气乐了。一开口就是一百个打谷机和两千个玉米脱粒机; 真当他是冤大头呢。
  于是更不要脸的丰元帝将这份设计图连说明书原封不动扔给户部尚书李玉山让他愁去。
  李尚书看着说明书不由得尴尬了。
  他的儿子李学林还是白茂文的同窗呢,看到说明书里白茂文如此“大逆不道”伸手问皇帝要东西,他自然是要给白茂文说几句好话的; 各种夸赞新农具,半句不提白茂文问丰元帝要赞助的事。
  “得了吧,就他要给小妹攒嫁妆; 我当皇帝的嫁郡主不用出嫁妆呀?”丰元帝道貌岸然; 半点不提等展阳和小桃子成亲之后这嫁妆就等于是左手倒右手。
  “快去把新农具打出来。”丰元帝让李尚书赶紧把新农具的样板生产出来,他要看看这两个新农具是否真如说明书上所说的高效。
  事实上是真高效。无论是户部秘密打样还是演示出来的效果; 都高效得吓人。
  京城周边没稻谷,李尚书就让人砍了高粱过来当稻谷来脱粒。
  单脚踩着踏板把碾子转得虎虎生风; 两只手握了一大把高粱杆子就往高速转动的碾子上放; 一颗颗高粱米就哗啦啦溅到四四方方的木制稻谷斗里。
  “好好好!”丰元帝看着打谷机喜得满脸红光。
  有这个新农具; 往后江南鱼米之乡那大片稻田就能加快农忙抢收了。南边因为气候炎热,稻谷可以一年两季甚至三季的连作,若是没能赶上时节变化; 这减产的影响不是一点半点。
  丰元帝看得兴起,就想着接替李尚书玩上一会儿这新奇的打谷机。
  然而李尚书哪里能让丰元帝碰这有些危险的打谷机,要是一个不小心伸手进去碾子里头那是连龙爪子都得打烂了。于是他呼呼呼三两下就把高粱杆子全打完,一点儿都没给丰元帝碰。
  “李尚书,你促狭了。”丰元帝斜眼睨他。
  “皇上,我们看看那个玉米脱粒机?”李尚书傻笑,赶紧拿出那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