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农家母 >

第10章

重生农家母-第10章

小说: 重生农家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像去年鞭炮声最长的农机站站长家,因为亲三叔死了,今年就不能放鞭炮了。
  “爸,今年我们家的鞭炮响得最长。”刚子一脸兴奋。
  山子说:“我们家的鞭炮应该跟李大孬家一样长的,不过他家没有大鞭。”小孩子习惯把二踢脚叫做大鞭,普通鞭炮叫小鞭。
  放过鞭炮,还不能急着吃饺子的,钟继鹏拿了三张一块的钱,很新的票子,招呼三个孩子:“谁来给我磕头?谁先磕先给谁钱。”
  刚子火刺刺地冲过去,咕咚跪下来,抱着钟继鹏的腿磕了个头,钟继鹏哈哈笑着把一张一块的票子给了刚子。山子和二丫大了,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规规矩矩地磕了头,各自拿到钱,便来找冯玉姜。
  “去去,先给你奶磕去。”大过年的,冯玉姜可不想再惹着钟母。
  三个孩子接连跑到东堂屋,给钟母磕头拜年。钟母起床后端坐堂屋,就是等着孙子孙女子来磕头的,老话儿说,老人享受儿孙磕的头,多福长寿。等三个孩子都磕完了,钟母掏着衣兜,翻出三张五毛的票子,一个一个发给他们。
  “拿着,磕头钱,一人五毛。”
  钟母给五毛钱是经过考量的,要是给老四家孙子孙女子一块钱,等会儿老大家的几个孩子来了,也得给一人一块,一下子就要好几块钱,一出门就进了老大两口子的口袋,钟母才不会那样蠢。
  两个大孩子笑着接了,刚子已经高兴得不行了。像他这么大的小孩,磕头挣到一块五毛钱,算是一笔巨款了,要知道村里还有小伙伴磕头钱只有两毛三毛的呢!
  从东堂屋出来,两个大的就去给冯玉姜磕头,刚子拿着钱乐呵,看到他哥他二姐给妈磕头,也跑过来给妈磕头。
  冯玉姜同样拿出三张崭新的一块钱票子。
  “哇唔,我妈也给了一块钱!”刚子欢叫。
  往年冯玉姜是不会再给一遍钱的,她也没有钱,都是钟继鹏说他一起给了。三个孩子接了钱,各自高兴。
  “呦呵,到底挣钱了啊!”钟继鹏说。
  冯玉姜:“过年呢,多给一遍叫他们高兴,咱家小孩反正不乱花钱的。”
  冯玉姜端着来到石磨跟前。磨眼子里插着根青竹子,这叫摇钱树。冯玉姜在磨盘上放了个小碗,小碗里两个饺子,这是敬老天的。
  磕了头,拿了钱,敬了老天,一家人聚到堂屋,吃饺子。
  ******************
  吃过了早上这顿饺子,串门子就开始了。钟家户门不大,没什么近房,每回无非是相处好的村民们来溜溜门子说说话,还有就是老大钟继虎家的孩子来磕头拜年。
  钟老大家也四个孩子,大儿子钟传军已经结婚成家,有了个一岁多的女孩。剩下三个来给钟母磕头拜年,去年也是每人一张五毛钱的票子。今年不同的是,钟老大家的抱着一岁多的孙女来给钟母拜年了。
  钟母脸色不咸不淡的,也给了曾孙女五毛钱。
  钟传军的媳妇抱着孩子从东堂屋出来,就去了西屋。冯玉姜正坐在床沿上跟二丫说话,见大伯嫂子来了,忙起身招呼她坐下。
  “来,小娃,给四奶磕个头。”
  钟老大家的笑嘻嘻地把小娃递给冯玉姜,冯玉姜接过来,逗着小娃玩,一边又掏出一张一块的票子,塞给小娃手里。
  “来,小娃,四奶给钱买糖吃。”
  小娃拿着钱,并不知道这是好东西,两只小手抓住了往两边扯,钟老大家的便连忙夺过来,呵斥道:“败唿头,看把钱撕坏了。”自己就把那张钱装进兜里。
  败唿头,在当地是说那种败家浪费,抛洒东西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小时候过年的记忆,花红柳绿的。摇钱树,树上还夹着红的绿的花生呢!

  ☆、毛驴子

  冯玉姜当然知道,她这大伯嫂子就是个离便宜不占的人,像她到街上卖油煎包,钟老大家的自己不出面,专门把几个孩子送到她摊子前,撺掇孩子找她要包子吃。
  大生意怕赔,小生意怕吃。一回两回还行,三回一过,冯玉姜心里也不高兴,却没有什么好法子。平时钟母凶恶强势,老大家的不太敢到家里来,这过年的好机会,她怎么会放过?
  钟老大家的赚到了一块钱,心里正得意,钟母一推门进来了。
  “你怎么还在这儿?”
  “看妈说的,我来溜个门子,跟他四婶子说说话,大过年的又没别的事儿!”
  “你也知道大过年,你这当亲大娘的,怎么也不给刚子掏一个钱?你大过年溜门子,你抱着个小娃做什么?在我那里赚了五毛钱了,再来山子妈这儿赚一块,是不是还想等着老四回来了,再问他要一块?”
  钟母这话,直截了当的给谁谁也受不了,钟老大家的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差点没找个地缝钻进去。
  “妈,你看你说的,我就是抱着孩子来给你磕头拜年,这可是你头一个曾孙女吧?是你的孙辈后代吧?你心里不想着大儿子,我们做儿女的还得想着你吧?”
  钟老大家的,可不像冯玉姜那么让事,她哪里是个任人欺的茬儿?旁边二丫看到这情绪,悄悄溜了出去。
  “少说那好听的,你来给我拜年了,你头年怎么不来?你朝你娘家送酒送肉,又是白面的,你怎么不想着还有我这个老的?丧良心的,你不送给我一两肉,我就当我自己死了,你还有脸来我这儿找占宜弄钱?你还是个人玩意吗?”
  钟母开口一骂,钟老大家里脸都涨得发紫了,她怀里的小娃吓得哇一声哭起来。钟老大家的把脸一仰,一副豁出去了的样子,冲钟母喊道:
  “我不是穷吗?我不是叫人下眼看吗?我没挨别人下眼看,我挨我自己亲老婆婆耻笑了。自己的儿孙也下眼看,这还有人味吗?”
  “你两个人,要吵架能不能出去吵?”冯玉姜气不过,站起来说:“嫂子,大过年的我也不留你了,你赶紧出去,别在我家里吵行不行?”
  钟老大家的立刻一瞪眼,冲冯玉姜来了。钟母她对付不了,见了总要怯三分,她还怕这面疙瘩一样的冯玉姜不成?
  “你家里?你算哪根葱?她也是我婆婆,我就在这里跟她讲讲理,能轮到你说话了?”
  冯玉姜听了,气得反而笑了,她不急不躁地说:“大嫂子,你要跟你婆婆讲理,你回你自己家,包好了饺子把你婆婆叫过去,你们娘俩关起门来好好讲,别搁我屋里吵。”
  这会子功夫,二丫机灵地拉着钟继鹏回来了,钟继鹏一看屋里这情形,黑着脸大步走进屋,钟老大家的看了心怯,匆匆扔下一句:
  “你们一家子合伙讹我!”
  便匆匆抱着小娃溜走了。
  冯玉姜松了口气。这恶人吧,还得恶人磨。
  ******************
  初二按习俗叫闺女。一大早,冯玉姜打发山子一起去叫钟传秀。本想让刚子一起去的,可想想大年节的,刚子年纪小,去了吴家,要是吴家掏了块儿八角的钱给他,刚子收了,免不了又落了吴母的口舌。
  冯玉姜对大闺女的这个婆婆实在喜欢不起来,她前世认识的吴母,跟自家那位婆婆有的比。
  吴双贵没来,钟传秀一个人跟着山子回了娘家。大年初二回娘家,按礼节是不能空着手的,传秀带来了一包糖疙瘩,两包羊角蜜馃子,还拿来两瓶糖球(山楂)罐头。羊角蜜一进门就叫刚子抱去一包,吃的两只手黏黏糊糊的。传秀便把另一包还有糖疙瘩、罐头拿去给钟母。
  “奶,你吃馃子。”
  钟母坐在床上点点头,招手让钟传秀过去坐。
  钟传秀走过去,把馃子什么的放在钟母床头。钟母对儿媳妇虽然刻薄,对自己的孙子却还是比较重视的,钟传秀这样子把东西都送来给她,她也会拿去给孙子吃。反之,如果东西不是先送去她那里,大概又要找理由骂一骂了。
  “大丫,过来。”没外人在,钟母叫着钟传秀的小名,让她在床沿坐下,笑微微地问道:
  “有信儿了没?”
  钟传秀没明白过来,就问:“什么信儿?”
  “喜信儿呀!你过门也有四五个月了,还没有喜信呐?”
  钟传秀这才明白过来,素白的脸爬上了一抹难言的窘迫,说:“没呢,奶。”
  “也该有啦,怀上了,再顺顺当当生个小小子,你在吴家也就有头脸了。跟你婆婆、小姑子相处,底气也能足些子。”
  钟传秀呐呐不语,半天才说:“奶,我去跟我妈收拾做饭去。”
  “那你去吧。”钟母说,“把这糖疙瘩跟罐头拿去给刚子、山子吃。”说着就拿过来往钟传秀手里塞。
  钟传秀忙说:“奶,给你吃的。”
  “这馃子我留一包吃,这糖球罐头我可不敢吃,看着嘴里都淌酸水。”
  那时候,罐头这东西还算是稀罕物儿。红艳艳的糖球装在玻璃瓶子里,泡在糖水里滚动,瓶子上盖着锃亮的铁皮盖子,看着就叫人稀罕。
  冯玉姜一看就喜欢上了。她干脆拿来剪刀,撬开铁皮盖子,找筷子夹出一个来,直接就送进嘴里。酸甜冰凉,打心底里的舒服。
  钟传秀看着她,有些讶异。要知道,但凡有好东西,冯玉姜从来都舍不得沾牙的。且不说钟母和钟继鹏,家里还有四张小嘴跟着呢。
  冯玉姜吃掉一个糖球,拍拍胸口,觉得舒坦多了。她笑了笑,说:“看你妈,馋得不行了。”
  钟传秀闪亮着眼睛望着她,忽然问道:
  “妈,咱们是不是又该添个小弟小妹了?”
  冯玉姜脸皮子一热,叮嘱大闺女:“别出去说啊,还没人知道呢!”
  “我爸知道吗?”钟传秀问,“妈,这事儿有什么好瞒着的?”
  “丢人。闺女都出门子了,没想到又有了个小的。”冯玉姜说,“你爸我没跟他讲,不是瞒着,这也不是什么好宣扬的事儿,跟他讲了,又能怎么着?”
  四个孩子了,生孩子在婆婆和钟继鹏眼里,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她都懒得跟他们说了。再说,算算时间,她就想起来荒岭上那一场荒唐事,更不想去跟他说了。
  “几个月了?”
  “四个多月了。”冯玉姜说。她人瘦,本来是容易显怀的,但这大冬天的穿的多,家里也没有哪个会关注她,也就没有人在意过。
  “妈,你这还三天两头推磨呢!家里家外什么粗活重活都指望你干,怎么能行?这事儿必须得叫我爸知道。”
  正说着,钟继鹏一推门走了进来,好巧不巧地听到了钟传秀的话,便追问道:
  “什么事儿得叫我知道?你娘俩有事瞒着我啊?”
  冯玉姜见到如此,便索性低头缝补刚子破了膝盖的裤子,不理会了。钟传秀忙站了起来。
  “爸,我妈要给我们再舔个小弟小妹了,爸,这回你可不能再叫她五更头的一个人起来推磨了。”
  家里每隔几天就得推磨烙一回煎饼。以前钟传秀总是跟冯玉姜推磨,现在她出了门子,山子住校,二丫又小,钟继鹏倒是帮着推了几回磨,但很多时候,他是个叫不醒的,也不知真睡还是死懒不起。冯玉姜舍不得喊醒二丫,便一个人费劲推磨,渐渐地也习惯了。
  钟继鹏愣了愣,随即便明白过来,看着冯玉姜问:“真哒?”
  “假的!”冯玉姜没好气地说。
  钟继鹏笑笑,说:“你看你也不说,叫闺女来贬巴我。行,往后家里再推磨,喊我起来跟你一块推。”
  冯玉姜记得前世钟继鹏是没摸过磨辊的,现在他自己说要跟她一起推磨,算是破天荒透人气儿了。
  冯玉姜撇撇嘴。
  “我四个孩子,哪个不是一直推磨推到足月?就差没生在磨道里了。怎么这回子你又好心眼了?”
  钟继鹏说:“说的什么呀你,我这眼看着也快四十的人了,刚子吃过饺子,都九岁了,再来个小五子还能不高兴?”
  冯玉姜补好了刚子的裤子,咬断线头,抬头看了钟继鹏一眼说:“传秀,你给作证,你爸他自己说起来推磨的,谁说话不算话谁当毛驴子。”
  钟传秀噗嗤一笑。她越来越感觉到,她妈开始不怕她爸她奶了,言行举止坦然了许多,而她爸钟继鹏对此居然没什么明确反应,这算是个好现象吧!
  “行,说话算话,大不了我去把生产队的毛驴子借来给你推磨。”钟继鹏说。
  哪那么巧,他话音刚落,刚子一路叫喊着窜进屋里。
  “妈,妈,毛驴子来了。咱家大门口来毛驴了。”
  钟继鹏一听,哭不得笑不得,尴尬地瞟了冯玉姜一眼,赶紧往大门口走去。
  ******************
  大门口真的停着一辆毛驴车。冯玉姜一眼看到牵着驴车的人,便舒展开眉眼笑了。
  “二哥,是你呀!这老远的路你怎么还来了?”
  来的人是孙家老二。
  “我妈一大早骂我一顿了,嫌我磨蹭。说这正月初二叫闺女,叫我赶紧的,接了妹子家去吃午饭。“孙老二爽朗地大笑,“我说这来回六十几里路,我又没长翅膀子,只好把队里的毛驴车弄来了。”
  孙家老太这还真是拿她当闺女了呢!冯玉姜连忙招呼几个孩子:“二丫,刚子,过来过来,这是你二舅。”
  四个孩子早就围过来了,纷纷问好。
  “二舅好。”
  “二舅快屋里坐。”
  刚子直接跑过去摸摸那毛驴子,同时响响亮亮地叫人:“二舅!”
  “哎,这是老小吧?这小小子精神的。”孙老二捏捏刚子的脸,从毛驴车上拎下一大兜子东西,说:“来,二舅给你带好吃的来了。”
  山子上次送年礼时是见过的,这会子过来接了孙老二手里的驴缰绳,牵到大门旁的杨树下拴好,拉着孙老二进家。
  走进大门,钟母听到动静已经迎出来了。她听人说过,这孙家家大势大,这孙老二还是生产队长呢,便满脸堆了笑,招呼孙老二东堂屋去做。
  “不了,大婶子,叫我妹子收拾收拾,接了她娘几个家去赶晌午饭。来的时候,我妈肉都上锅烀了。”
  “这话说的,既然来了,晌午饭怎么也得搁这边吃。”
  钟母嘴里客套着,心里早就在鄙夷,不过是个碰巧认的干亲,有必要这么当回事儿么!                        
作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