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驸马展昭 >

第25章

驸马展昭-第25章

小说: 驸马展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笑声依旧那么爽朗,“伺候好了老丈人这婚事才好说!”
  赵碧嘉笑眯眯的看着展昭无话可说,这心里怎么就那么爽快呢。
  不多时东西都端了上来,还是掌柜的女儿亲自上的面,一碗碗不过手掌大小的面,上头盖着精细的浇头,还有差不多只有一口的小包子,各个晶莹剔透,里头的馅料也都是不一样的。
  “您尝尝这个,我父亲的手艺是这附近最好的,包大人也常来呢。”
  赵碧嘉点了点头道了声谢,等到人走了,先端了面前最近的一碗面吃了,这仅仅一口下去,她就呆住了……
  怎么这么咸!
  她疑惑的看着展昭,小声问道:“这都是按照你的口味来的?”
  展昭点了点头,柔声道:“可是吃不惯?”
  赵碧嘉看着展昭手里那一大碗面……掌柜的给她上的都是小份尝鲜的,给展昭倒是实实在在一大碗。
  这一顿就吃了平日里好几天的盐啊……可是也没见展昭怎么喝水啊……
  展昭还在看她,赵碧嘉暗暗吸了口气,摇了摇头,“还行,就是有点咸。”
  展昭放下碗来,出去给她买了杯香饮回来,道:“尝尝这个。”
  赵碧嘉感动坏了,就冲他这份心,吃一辈子的盐也认了!
  她端起杯子摇了摇,这时候的饮料都是水果晒干或者烘干之后在磨成粉,之后兑水冲着喝的,晃晃更均匀。
  展昭正儿八经道:“知道你不能喝凉的,专门要了热饮。”
  赵碧嘉心中感动未减,心想有个嗅觉灵敏的男盆友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什么味儿的?”
  “干木瓜汤。”展昭说完,低着头又去吃他的面了。
  赵碧嘉一口气差点没吸上来,一口香饮差点没咽进肺里去。
  他这是几个意思……
  是嫌我胸小还是嫌我胸小,还是嫌我胸小……
  赵碧嘉深吸了一口气,默默念了三遍我才十六,我还有机会……总算是能平静的吃咸面条了。
  不多时这家店吃完,两人出来,展昭手里还提着不少带给皇帝太子贵妃的东西,在掌柜的“你很上道”的眼神里出了面食店。
  外头的天已经黑了,虽然街上还是一样的热闹,不过展昭还是有点担心的,道:“我送你回去?”
  赵碧嘉摇了摇头,方才吃的太咸了,她得找个甜食压一压,“前头右转有个点心铺子,两个月没吃了……想吃。”
  语气里有点哀求,展昭看都没看一眼,一句话没说转身就去了。
  赵碧嘉一愣,随即小跑着跟了上去。
  两人又到了点心铺子,展昭听着赵碧嘉一口气的报菜名。
  “金花饼、乳饼、牡丹饼、芙蓉饼、梅花饼、糖饼……再来两块炸蜜糕现在就吃。”说完她还不好意思看了展昭一眼,“我娘也喜欢吃这个。”
  展昭下意识点了点头。
  除了炸蜜糕是现做的,剩下的都是早就做好的,等了不过一小会,两块香气扑鼻的炸糕就递到了两人手上。
  赵碧嘉也道:“你也尝尝这个,算是我请你的。”
  赵碧嘉笑得甜蜜,往常她这么一笑,那是连皇帝都有求必应,展昭就更不在话下了,想也没想一口就咬了下去。
  有点烫……
  赵碧嘉笑了起来,伸手接过店家递来的油纸包,“走,送我回家。”
  展昭跟在赵碧嘉身后出了点心铺子,心烦意乱的看着手上的炸糕,虽然南方人好吃甜的,可是这也太甜了……怪不得公主觉得他口味咸来着。
  这将来……万一……不得做两份饭?


第34章 展护卫未曾婚配
  赵碧嘉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了凤岚宫,一进去就看见仁宗还有张贵妃坐在桌子边上等她。
  新封的太子赵暄眼神很是幽怨,学着仁宗皇帝拍了下桌子,只是他人小力薄,再加上不过是装装样子,声音也是轻轻的。
  “胆敢让太子殿下等你吃饭!你该当何罪!”
  赵碧嘉还没怎么样呢,仁宗就先笑了出来,“真是长大了,在你姐姐面前也敢挺起腰说话了。”
  赵暄又拍了下桌子,转头又对仁宗道:“还有一句呢,让我说完。”
  “让太子等你也就罢了,还敢让皇帝陛下等你!”这两句有点狐假虎威的话语说完,他又恢复平日里软绵绵的样子,道:“我方才听见父皇肚子都叫了。”
  赵碧嘉应景儿般的提了提手里的东西,“我带了吃的回来。”
  宫女急忙上来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张贵妃道:“伺候公主洗漱,来吃饭。”
  赵碧嘉笑笑,“已经洗过啦。”说着就往桌边去,说起来方才跟找展昭,一来想着晚上回来肯定还是要再一次点的,二来……跟他在一起的时间拿来吃饭就有点太浪费,所以满打满算她方才吃的也不过是两小碗面条,加上两个一口闷的包子,之后便是最后的炸蜜糕了。
  仁宗问道:“你一个人出去的?”
  赵碧嘉摇摇头,“有杨和安陪着呢。”
  仁宗稍稍松了口气,又跟张贵妃道:“有人跟着你也别太担心了。”
  “我叫他拎着东西到了门口,这才让他去歇着了。”赵碧嘉装作毫不在意的说到,心里却知道她这么一说,上头两位肯定又有东西赏下来。
  “他是最忠心的。”张贵妃笑了两声,挥手招呼一个宫女过来,“去吩咐厨房,以后杨公公的饭食再加上三成,做精致些。”又看赵碧嘉:“他天天跟着你这么折腾,我看了就觉得辛苦。”
  赵碧嘉笑了笑,伸手将从面食店带来的汤打开,正向往面里浇,忽然顿住了……这面咸不咸啊。
  仁宗也道:“他的确是辛苦,不过有这么一个人跟着,比三五个人都放心。”
  赵碧嘉一咬牙,还是将汤都倒了进去,先一碗递给了仁宗,“宫里太监最高六品,您都升他做了六品官儿了,说出去比知县还高呢,也别再夸他了。”
  仁宗笑了两声,作为皇帝,在这等事情上一直都是直来直去的,况且被赵碧嘉这么一激,便道:“品级是的确不能再升了,罢了,赏些银子便是。”
  这回赵碧嘉不拦着了,又去收拾了第二碗汤面,送到了张贵妃面前。
  赵暄已经闻到香味儿了,瞪着一双眼睛干等着,只是前头两个他哪个都不敢抢,别提有多无奈了。
  赵碧嘉故意慢悠悠的,嘴角还翘着,张贵妃笑着拍了她一下,“你弟弟为了等你可是什么都没吃!”
  赵碧嘉这才将汤面送了过去。
  这时候仁宗已经两口吃完一碗了,赞了句,“别光顾着我们,你也尝尝。”
  赵碧嘉见他神情不像作伪,便也拿了一碗,这面一进嘴里……好么,味道正常,鲜美,总之两个字:好吃!
  她这才回想起来那面馆老板的女儿来……呵呵哒,又是哪里来的烂桃花!
  赵碧嘉嘴角浮现一丝冷笑,有仇不报非君子!等到……等到……等到她跟展昭成亲的时候,一定请她来观礼!
  赵暄戳了戳她,见她没有反应,又去跟仁宗说话,“你看姐姐,就吃她两碗面,她就咬牙切齿的了,想是心疼银子。”
  仁宗大笑了起来,又问赵碧嘉,“没叫人骗了吧。”
  哪儿能啊,我上辈子买东西多的那叫一个超乎想象,只是赵碧嘉还沉浸在成亲的时候要请多少烂桃花来观礼呢,下意识又多说了一句,“有展昭陪着呢,谁敢骗我。”
  糟了!
  赵碧嘉一瞬间僵直了身子,要说这从古至今当爹的……想到嫁女儿的时候……一开始总是像仇人一样看待女婿的。
  不过再要解释会不会有点欲盖弥彰?
  只是转念一想,她还有两年才能出嫁,这时候也算是先打打预防针?
  安慰了自己两句,不过还是要弥补的。
  赵碧嘉笑道:“他可受欢迎了,面馆的老板都没收银子。”
  仁宗看了看桌上的东西,挺多的,而且这面里头……也都是好东西,怕是花了不少银子。
  虽然是公主……仁宗看了一眼赵碧嘉有点没心没肺的样子,放下筷子郑重其事道:“可是开封府前头两条街的那家面馆?门口有个大红柿子样子的灯笼?”
  赵碧嘉点了点头,惊讶的问了一句:“您也去吃过。”
  仁宗道:“倒是听包拯说过几次,这家面量足,东西也新鲜,他们经常去。”仁宗叹了口气,“展护卫才来京城没几个月,不少东西要置办,家里怕是还有家眷,你怎么能花他的银子。”
  赵碧嘉松了口气……表面上装作虚心受教的样子,“那我过两天去给他送银子?”只是心里不免又想,您跟您的大臣每天就在御书房里关着门聊这个?包大人那张黑脸看着不像啊。
  赵碧嘉原本是想给自己再找一个“奉旨出门”的正当理由再去找展昭的,只是……她小心翼翼说出来的过两天,却被仁宗理解成了另一个意思。
  “过两天?过两天怕是你就借口记不得不去了。”仁宗看着桌上的大包东西,里头明显还有专门给张贵妃带的点心,“你不用管了,明天父皇帮你给银子。”
  ……哦,不……
  “行了,继续吃吧。”仁宗又拿起筷子,“说起来怪不得连包拯都津津乐道,这家的东西的确不错。你看这小包子,皮儿是透明的,里头虾仁都能看见,不错不错。”
  赵碧嘉还有点不死心,“下回我再给您带点?”
  仁宗看她一眼,赵碧嘉道:“花自己的银子。”
  仁宗这才点了点头。
  赵暄扯了扯赵碧嘉的袖子,大不咧咧使唤道:“我要那个上头有鱼的。”
  吃过晚饭,仁宗这个算是比较勤勉,而且心中装着社稷和百姓的皇帝又去御书房看折子了,赵暄还有赵碧嘉两个不可避免的吃多了,跟着张贵妃在御花园里一圈圈走着。
  张贵妃是能看出来她家闺女对展昭是动了那么点心思的,看着赵碧嘉抿着嘴笑。
  赵碧嘉装了一肚子的吃的,以及因为第一碗面太咸,可是依旧对着秀色吃下去,导致又灌了一肚子的木瓜汤……
  她现在是一点反抗的力气都没有了。
  赵暄还在一边笑,“我知道了,姐姐是想报复他来着,谁让他上回把你认成男人了,哈哈哈哈哈。”赵暄笑了两声,又严肃正经道:“吃穷他,我们一家吃穷他!”
  我的傻弟弟/儿子哦……
  许是赵暄的笑声太响亮,几人走过去转了个弯,就见前头两个人匆匆奔了过来,站在他们面前行礼。
  “太子殿下。”
  “贵妃娘娘。”
  “公主殿下。”
  这两个人赵碧嘉有点不太想看见。
  一个算得上是她离得比较远的皇叔赵允让,还有一个就是堂兄赵宗实了,虽然这两人在外的名声都还不错,可是赵碧嘉对这两个人是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皇叔,堂兄。”不喜欢归不喜欢,只是濮王赵允让跟仁宗皇帝还能算的是在五服里头,招呼还是要打一声的。
  不仅是赵碧嘉,赵暄也收了笑声,张贵妃脸上也挂上了标准的礼节性的笑容。
  赵允让笑了笑,道:“方才听见太子殿下的笑声,臣等专门过来问安。”又看赵碧嘉,叹道:“公主也长得亭亭玉立了,臣来了汴梁快十天,这还是第一次看见公主。”
  又道:“上回见公主,算算……怕是已经有十一年了。”
  谁说不是十一年?
  这一位皇叔上次来汴梁,还是因为赵暄出生,赵宗实没了用武之地,他来接赵宗实的。
  赵碧嘉又看看赵宗实,这一位堂兄比她还大了两三岁,现如今正顶着一张满是谦逊孝顺的脸,恭维张贵妃,“娘娘站在公主身边,竟像是姐妹两个一样。”
  张贵妃很是端庄的笑了笑,“我竟然不知道你这是说我年轻,还是说公主长相老成呢。”
  赵碧嘉很是哀怨的看了张贵妃一眼,“是我老。”
  母女三个的对话,让外人一点插不进去,赵允让说了没两句话,便又告辞了。
  等到两人走了个没影儿,赵碧嘉问道:“他来汴梁做什么?”
  张贵妃道:“去年你父皇让他在宗正寺任职,负责记录每年皇室宗亲名录,以及赏罚等等。今年这不是快到年底了,他来京里回报。”
  “这才几月?连中秋都没过呢。”
  “听说待不了两日就要走了。”
  第二天一早,仁宗皇帝在下朝之后留了包拯下来,“来御书房,朕有话跟你说。”
  仁宗有点愁眉不展的样子,语气很是严肃,让听见这话的一干大臣们心里不由有些忐忑,虽然羡慕包拯受宠,羡慕他能帮着皇帝排忧解难,但是……其实也羡慕不来,若是主意出的不好,岂不是越发的让皇帝不喜欢了?
  包拯黑着一张脸,道:“臣遵旨。”跟着仁宗皇帝到了御书房。
  仁宗道:“展护卫已在开封府供职数月,朕记得爱卿说过他是常州人,可还过得习惯?”
  包拯那张脸砍成荣辱不惊,平平静静回道:“展护卫一心为民,早年虽行走江湖,如今在公门中行事也知进退,做事很是妥帖。”
  仁宗点了点头,从桌上拿了一锭银子给包拯。
  包拯虽然接在手里,不过脸上还是漏了一丝惊讶,“陛下这是何意。”
  “唉,”仁宗叹了口气,“昨日公主回来,提了不少吃食,说是展护卫买的——”
  虽然说的是公主,不过仁宗口里的公主从来都是只有赵碧嘉一个,因此包拯也没有什么疑问,静静的听了下去。
  “——摆了一桌子。”说到这儿仁宗皇帝竟然有点害羞,“公主怕是被朕娇惯坏了,朕也派人去打听了,那一桌子东西,吃下来怕是好几两银子。展护卫刚来京城……你将这银子给他,就说是补给他的。”
  包拯将银子收好,说了声是。
  仁宗轻松了许多,“朕也是算着给的。”说着还笑了两声,“说起来公主那个性子,万一有人知道了,专门来她面前献殷勤就不好了,这一来一回的,朕得折出去两份银子。”
  包拯还是正正经经一张脸,“陛下说的极是,想必公主也能体会您的苦心。”
  只是献殷勤三个字儿说出来,仁宗不由得想起展昭那张脸来……还有耀武楼演武之后,宫里上到太后,下到宫女,说了几乎一个月的展昭……提起这两个字都是嘴角上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